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74阅读
  • 1回复

(儒家养生)孔孟谈儒家养生术:戒色、养心一个都不能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03

孔孟谈儒家养生术:戒色、养心一个都不能少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是一句儒家典语。相者治世,医者救人,治世救人,是儒者的人生追求。因此“儒医”的雅号,就成了儒、医相通的标志了。


  在养生长生术方面,纵览儒家经典或文人笔记,各自所述之法虽多,但综其大要,基本可从饮食、男女、心性、居处以及其他杂法等方面来加以归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儒家亚圣孟子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食色性也”的补充。孟子所说的“性”,指的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先天之性,也就是本能,是单纯的生理现象;孟子所说的“大欲”,则于生理现象外,还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后天心理上的强烈需求。这里彼此互补,对于人生两大欲念——饮食、男女的看法,就完全了。


  从孟大儒的话看,儒家对于饮食问题和性问题非但十分重视,并且无所责难。这里,我们不妨先从饮食方面,来考察一下儒家对之是如何看法,并是怎样把它联系到养生中来的。


  《论语·乡党第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接着又说:“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粮米不嫌精制,鱼肉不嫌细嫩。粮米霉烂变质,鱼肉腐败发臭不吃。食物颜色不正常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拙劣不吃,不该进食时不吃,不合礼仪规定宰割的不吃,没有调味解秽的酱不吃。席桌上的肉即使很多,但进食的量不超过饭食,只有酒不限量,然而却不能喝醉。市上买来的酒和肉脯不吃。斋食时虽不撤掉姜,却也并不多吃。国家祭祀典礼的肉不放过夜。其他祭祀用的肉也不放过三天,如果放过了三天,就不要再去吃了。


  孔子的这一席话,大概是我国古代有关饮食卫生最早的文献记载了。孔子认为,非但人们饮食的选料要讲究新鲜,并且在烹调上也要来一番斟酌取舍,这是因为饮食选料如果粗恶甚至变质,吃了不仅口感不佳,弄得不好还会引起肠胃疾患,危及身体健康;再之,烹调的食品如果美味可口,可以促进食欲,并不只是一种口福而已。与此同时,定时和好吃的东西不吃过量,也是孔子平时十分注意的。至于“沽酒市脯不食”,主要是因为市上买来的酒和肉脯不一定清洁卫生,所以不食。


  “食不语,寝不言”,也是《论语·乡党第十》所载的一则孔子语录。原因是吃饭时讲话,一则不能细嚼慢咽,影响消化,二则有时边吃边说,还会使食物不慎掉进气管。


  然而,在饮食养生上,孔子的脱凡之处还在于能精则精,不能精则安贫乐道,取心境之乐为上。他在《论语·述而篇》中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外,孔子还曾有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说法。“无求饱”是说不吃得太饱,太饱了肠胃负担过重;“无求安”是怕太安逸了,四肢就会因过于安逸而处于懈怠状态。


  有关饮食方面的论述,后世儒家虽各有发挥,但基本以孔子所述为集其大成。


  男女两性问题,一般认为,我们祖先对此是讳莫如深的,其实不然。比如说提出“食色性也”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孟子,就把这看成是由先天带来的本能,并成为后天需求的大欲。年轻人的性生活往往因毫无节制而纵欲过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耗损肾精,损害机体健康。为此孔子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贪求无厌)。”这种“三戒”的养生之道,按照人生少年、壮年、老年的不同阶段,结合各自“血气未定”、“血气方刚”、“血气既衰”的生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出戒色、戒斗、戒得的不同养生方法,自然是较为明智的。然而就两性需求的“色”来说,并不是说少年要戒,中、老年就不要戒了;其他的戒斗、戒得,也莫不是这样。


  比较儒、释、道三家,在对待性的问题上,儒家承认性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合理性,并认为要恰到好处,不要纵欲过头,从而伐性伤生;释家则认为,人类的性几乎是种罪过,非但主张出家人要绝对地退避三舍,不可有近,就是在家的居士,对于性生活也要作很大程度的节制;而道家则认为掌握一定技巧的男子,可以通过一种房中之术来采获女子的阴精,以求长生不死。对于释家的绝欲,儒家颇多吸收借鉴,如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就很有点这种味道;而对于道家的房中之术,虽然亦有部分儒者信以为真,但持反对态度的却也不在少数。明人冯时可《雨航杂录》卷上说,《楚志》称“百岁杨”,不知何许人,经常往来于太和及荆、襄间。平时,百岁杨带着两个姬妾,以房中术游诸豪贵家,并介绍说:“吾贫不能得三姬,得三姬即不死。”士大夫仰慕长生的多乐意和他交往,而曹中丞更是尊信得不得了,特意买了一姬赠送百岁杨,可要不了多久,百岁杨竟因房中术失败而导致丧身。接着,曹中丞也惨死在房中术上。为此作者认为:“但以御女求长生,则可断其必无。”原因是:“盖凡人欲动则精流,如蹶张之弩,孰能御之?己之精不能制而能采人之精乎?强制逆闭,蓄秽蕴热,为疽为肿,其蓄蕴至二三年者,一败则如决渠,死且不旋踵,如谭襄敏、周银台,皆以过人之聪明而游于此,可鉴也。”


  心性的修养,也就是有关思想、精神以及情绪上的修养,儒家的观点也颇多可采之处。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心情要求“申申如也”,对任何事物都抱乐观的态度。但是,这种乐观,或者径说是快乐,又有有益和有损的不同。他在《论语·季氏篇》里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以得到礼的调节为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乐,以交了不少贤友为乐,那就乐得有益;以骄傲为乐,以游荡忘返为乐,以晏饮荒淫为乐,那就乐得有损害了。


  对于这种心性上的修养,儒家经典《孟子·尽心上》另有这样的阐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里孟子自我介绍说,能够充分扩展善良本心的人,就是懂得人的本性的人。懂得人的本性,就懂得了人的天命。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我用来对待天命的方法。因此不管命短命长,我都将矢志不移,修养身心以等待天命的降临,这就是我安身立命的方法。《论语·颜渊篇》曾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认为人的一切,包括死生,都是命里安排好了的。对此,孟子显然既有相信的一面,又有不尽全信,充分发挥个人存心养性的主观能动性以事天立命的一面。孟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儒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北宋黄庭坚《山谷别集·石信道诸子字训序》说:“夫存心养性以与天地参也,则能御六气以游无穷,此人而有乎翼者也。”就把孟子的存心养性和庄子“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的思想融会到了一起。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是孟子在心性修养上的一大贡献,出处见《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浩然之气”和它的培养方法,按照孟子自己的说法,就是其气至大至刚,平时需要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伤害,并且与义和道配合在一起,如果脱离了义和道,那就没有力量了。所以说,“浩然之气”是由平时正义行为的积累而产生的,并不是靠一时突击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那么其气就疲软了。毫无疑问,这种“浩然之气”,既包含了儒家平时所积极倡导的正义之气,同时也包含了人身的真元之气。


  说到心性修养,也就是思想情绪修养的时候,不能不提儒家四书之一《大学》中所说的“心广体胖”一语。平时,“胖”有两个读音,两种解释。一是读作“p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许尚志
发帖
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05
很好,孔孟不仅是齐鲁文化的代表,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应深入研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