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80阅读
  • 0回复

(历史真相)9.18后蒋介石:想获拥戴容易 不能为名誉断送国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09
核心提示:他接见要求抗日的学生代表说:关于抗日情势,假如本人要想全国国民拥戴我,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对日宣战,全国人民一定称赞我。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反给一般人疑我不抵抗呢?不是我怕死,而是我不能把国家的命脉断送,不能使民族的生命危殆。我要为国家前途打算,要为民族前途着想,不能为个人名誉而使中国灭亡!纵令不致永久灭亡,或者灭亡不过几十年或几百年,还是可以复兴的话。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有方法可以使中国不亡,使中国不致受几十年或几百年亡国痛苦,我们为什么不采用!为什么反而愿意冒几十年或几百年的痛苦!


本文摘自《民国档案》199502期 作者:肖桦  原题为:1927-1937年蒋介石抗日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蒋介石有无抗日思想,这个问题已没有争论的必要,但他的抗日思想形成于保时?有何特点,仍有值得探讨之处。在抗战胜利50年的今天,在两岸关系和解的时代,讨论这一问题,有其一定积极的意义。

(一)

众所周知,日本自近代明治维新以后,学习西方,国力日强。明治天皇定开国进取为其国是,实行积极向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自1874年开始并吞琉球,夺取朝鲜半岛,以为渡达满洲的桥梁。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因与德、俄、法在华利益发生冲突,不得不退还辽东半岛。八国联军战争以后,日本取得在天津等地的驻兵权,日俄战争后,又攫取了南满铁路等特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魔爪伸入山东半岛;1915年,日本复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公然要求灭亡中国。

迨至1927年,日本乘中国北伐战争之际,阻止国民革命,破坏中国统一,在山东制造了济南惨案;次年,欲霸占东北,导演了皇姑屯事件

日本帝国主义咄咄逼人,肆无忌惮地对中国步步侵略,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意识到国难临头;尤其是民国以来,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提高了人民的觉悟,炎黄子孙都看清了这样一个趋势:整个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生死搏斗势必爆发。何况华夏民族自古的夷夏之辨思想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也鼓舞国人抗日思想的萌生。

以上说的是全中国人产生抗日思想的大氛围,作为蒋介石来说,概莫能外。

19285月,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兵锋所向,北洋余孽无不土崩瓦解,正当第一集团军所部进入山东之际,日本横加干涉,出兵青岛、济南,恣意挑衅,酿成济南五三惨案。当蒋介石利用外交途径进行交涉时,日军却惨杀了外交特派员蔡公时,凌辱、软禁外交部长黄郛,种种劣行,令人发指。当是时,中国军民抗日情绪犹如大海狂涛,而身临其境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他却令国人大失所望地采取了忍侮避让的态度,指挥全军绕路北上,迅速占领北京,完成南北统一的大业。

济南事件是国民革命军最早与日军接触,并遭到重大损失而不还手的一次屈辱的历史,作为当事人,蒋介石表面上退避三舍,息事宁人,但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斗争,为日后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也是蒋介石最初萌生复仇抗日思想的开始。他在日记中写道:不屈何以能伸,不予何以能取。犯而不校,圣贤所尚,小不忍则乱大谋,圣贤所戒。慎之!勉之![(1)]。不久,复仇之誓又出现在其日记中:如有一毫人心,其能忘此耻辱乎!何以雪之,在自强而已。有雪耻之志,而不能暂时容忍,是匹夫之勇也,也不能达成雪耻之任务。余今且为人所不能忍耳。

从此后,蒋介石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决心,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毅力,自定日课,以后每日六时起床,必作国耻纪念一次,勿间断,以至国耻洗雪后为止[(2)]。

同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底定关内,南北划一,蒋介石回忆北伐经历,感慨万千,他痛心疾首地说:今年五月,济南事件,全国皆认为空前之国耻。然余等在前线亲历之耻辱,更非国人所能想象于万一。明知种种挑衅举动,为帝国主义与革命势力两不相容之确证,却又不能不为避免革命顿挫而竭力忍受;但对方态度简直不复以国家待我中国;且不以人类待我国人。此种欲忍不能,欲发不能之苦况,永留在余之脑海,虽千年万年,亦难磨灭!天下事,间接感受者,总不如亲历其境者为刺心骨。果使任何同志亲历余之境遇,余知必与余怀有同一之感想[(3)]。

随着时光的推移,日本对中国日益加剧的压迫和一次次重大的事件的发生,蒋介石抗日御侮的决心和意志不断加强。

张作霖死后,日本对东北觊觎之心更甚于前,张学良毅然决然宣布东北易帜,改隶青天白日国旗之下,希望杜绝日本侵夺之心。而日本军阀终于在1931年发动·一八事变,蒋介石闻变,在日记中写道: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但蒋介石的态度是先行提出国际联盟与签约非战公约诸国,此时唯有诉诸公理。国民政府在《告全国同胞书》中说:政府现时既以此案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须维持严肃镇静态度。至于在华日侨,政府亦严令地方官吏,妥慎保护,此为文明国家应有之责任。吾人应以文明对野蛮,以合理态度显露无理暴行之罪恶,以期公理之必伸。然为维持国家之独立,政府已有最后之决心,为自卫之准备,决不辜负国民之期望[(4)]。

蒋介石决定采取诉诸国联,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他当时正坐镇南昌,指挥30万大军对江西革命根据地实行围剿。蒋介石认为:日军在关外的动作与红军在江西腹地的割据相比,前者为肢体之患,而后者则为心腹大患。当前最主要的敌人是共产党及其武装。他说:如果内部不能安定,不但不能抵御外侮,而且是诱致外侮的媒介。所以我们要想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法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即主和亦非先求国内之统一,决不能言和。是以不能战,固不能言和,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5)]。换句话说即:如果不消灭红军,国内不统一,是无法与日本进行抵抗或谈和的。这时,蒋介石的抗日思想即表现在要抗日,必先消灭共产党,即灭共即等于抗日,这就是他多次阐述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当1932·二八事变后,日军在上海发动进攻,离南京咫尺之遥,已经严重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的生存之时,第十九路军当即奋勇还击,全国人民抗日决心又一次掀起高潮,与红军的存在相比,一则尚在湘赣鄂边区,一则就在眼前,蒋介石立即通电:“‘国亡即在目前,凡有血气之人,宁能再忍!我十九路军将士,既起而为忠勇之自卫,我全体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时,皆应为国家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决心,以与此破坏和平,蔑弃信义之暴日相周旋[(6)]!

·二八事件是蒋介石抗日思想化为行动的一次实践。他除了紧急调派精锐的第五军增援淞沪外,又制订了《全国防御计划》,将全国划为五个防卫区:第一防卫区为黄河以北;第二防卫区为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第三防卫区为江苏南部及浙闽;第四防卫区为广东广西;第五防卫区即四川。很明显,防卫区的划分是针对抵抗日本的进攻而制定的,已有日后抗战战区划分之雏型。此外,他还将国民政府立即迁往洛阳,他认为:政府倘不迁移随时受威胁,将来必作城下之盟[(7)]。然而,他只是拉出了一个拼命三郎的架式,雷声大而雨点却小。

与此同时,蒋介石仍将调停的希望放在国际联盟处。317日,国联大会决定:1、凡违反国际盟约及非战公约所取得之地位、条约及协定,国联会员国均不承认;2、任何一方使用武力压迫,觅取中日争执之解决,均与国联精神相违背;3、设置十九国委员会,代表大会处理本案,并向大会报告。

在国联积极斡旋下,55日,中日签定《淞沪停战协定》。蒋介石在外交上又作了一次屈辱的让步。他随即施行对江西苏区的红军的第四次围剿计划,并重申:我们这次剿匪戡乱,是抗日御侮的初步。如果剿匪不能成功,抗日就没有基础[(8)]。他反复告诫部下:希望大家共同一致,如果赤匪的祸乱能够消灭,我们国内就可以安定。如果国内安定,我们一致对外,那么,日本就没有问题了[(9)]。

·二八事变后,蒋介石对中日最终不免一战的前景,已确信无疑。他说:倭寇攻热(指进攻热河),必不能免。恐不出此三个月之内,甚或进占河北,捧溥仪入关,或觅汉奸,作为傀儡,以伪造华北之独立,使我中国分块独立,得陇望蜀,不征服我全中国,必不休也[(10)]。从国民政府迁都的教训,亦使他清楚认识到,如果抗战开始,南京是无法保得住的,但抗日的基地将建在何方,他未有明确的目标。他设想或巩固中原,或退到边区,但必须有根据地,以为将来恢复之基。

果然,19327月,日关东军从锦州向热河进攻。至次年3月,热河全境失陷。国民政府虽然制定了《确保冀热并巩固平津为目的》的军事部署与作战计划,调兵遣将,但蒋介石的主要精力仍放在对红军的围剿上面,动用的兵力越来越大,间隔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517日,日军前锋抵北平市郊,向中国提出停战条件:中国军队撤退到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以南以西,今后不得有一切挑战行为。531日,中国代表屈辱地在《塘沽协定》上签了字。日军兵临华北,一边是耀武扬威,剑拔弩张;一边是忍气吞声,处处退让;在此背后,便是蒋介石的咬牙切齿,他说:于此停战蒙耻之时,使吾人卧薪尝胆,而不自馁自逸,则将建设计划,确定步骤,切实推行,以期十年之内,可雪此耻乎[(11)]!

他的所谓建设计划,即暗中准备的抗日部署,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目的将重工业向内地转移,避免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全国大工厂、铁路的建设应以国防军事计划及国民经济计划相结合,由政府审定其建设地点。

第二、完成铁路向西向内地之干线,例如完成陇海铁路西段、沪杭甬铁路、钱塘江大桥、整理浙赣铁路都是进行战备的建设。此外,计划中的京赣铁路、湘黔铁路等都是为抗战后向大后方转移而准备的。

第三,在经济区中心区附近,不受外国兵力(主要针对日本)威胁的地区设立国防中心区,当时被确认的中心区城市主要有五处:即南京、武汉、成都、洛阳、西安。

第四,设立国防设计委员会,着重进行国防经济资源的调查,筹划战时军事、经济动员和国防重工业设计计划,开发国防资源,以求战时国防需要。

第五,施行法币政策,进行币制改革,不但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困境,并奠定了长期抗战的财政经济基础。因此,日本人评论说:如无1935年之法币,则无1937年之抗战。

第六,整军肃武,大力发展海、空军建设,提出航空救国的口号;并大力发展军事教育,暗中构筑国防工事。

第七,开展新生活运动,以精神总动员方法,唤起国人现代觉悟与意识,提高人民的觉悟。

第八,加紧第五次围剿,力图早日安内以进行攘外。

是年10月,瑞金的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惨重的损失,向湘、黔、滇、川等省边界实行战略大转移。1935年,蒋介石的中央军以追剿红军为名,一石二鸟,进入被地方军阀控制多年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打破了大西南军阀割据的封建局面。蒋介石到了天府之国后,立即被山川地势的险峻、复杂所折服,决心以四川为抗日战争持久战之根据地。后来他以炫耀的口气说:自从·一八经过·二八以至于长城战役,中正苦心焦虑,都不能定出一个妥当的方案来执行抗日之战。关于如何使国家转败为胜转危为安,我个人总想不出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只有忍辱待时,巩固后方,埋头苦干。但后来终于定下了抗日战争的根本计划。这个根本计划什么时候才定下来的呢?我今天明白告诉各位,就是决定于二十四年入川剿匪之时。到川以后,我才觉得我们抗日之战,一定有办法。因为对外作战,首先要有后方根据地。如果没有象四川那样地大物博人力众广的区域作基础,那我们对抗暴日,只能如·二八时候将中枢退至洛阳为止。而政府所在地,仍不能算安全。所以自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入川剿匪为止,那时候是决无对日抗战的把握。一切诽谤,只好暂时忍受,决不能漫无计划的将国家牺牲。真正为国家负责者,断不应该如此。到了二十四年进入四川,这才找到了真正可以持久抗战的后方[(12)]。

是年夏,华北事件发生,日军要求中央军撤出华北,撤走河北省、市党部;调走军委会北平分会政训处及宪兵第三团;禁止全国排日行动。日本的意图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即要求完全控制华北。蒋介石虽电何应钦,言牺牲尤当知委曲求全之必要。此时之委曲忍让,决非苟求幸全,盖未至最后关头耳[(13)]。

可以认为:1935年,是蒋介石奠定持久抗日思想关键的一年。有三个因素不容忽视:

第一,他的安内行动已基本完成,红军已从江西根据地退出,在长征中主力从8万人损失至3万人,偏陕北一隅,蒋的心腹之患已变成肘腋之患。

第二,蒋介石的中央军势力进入四川、云贵等地,中央整理川事,亦见成效,蒋介石已选中四川为持久抗战之根据地。

第三,日本的侵略步步加剧,从东北落入其势力范围后,日军在华北频繁挑衅,妄图造成华北独立的事实日益显现,如再任其发展,华中亦将不保,最终威胁蒋介石政权的统治。即使日本不对其构成严重的威胁,国民党政权亦将失去民心而垮台,为了生存,蒋介石决心抗战。

第四,大力加强海空军建设,并加紧陆军整顿,此举并不完全针对败走湘桂黔滇川陕边界的3万红军,针对日本的备战已很明显。尤其是修筑以南京为中心的国防工事,至抗战爆发前,已完成江浙区及鲁南、鲁东、鲁北阵地,江防海防要塞亦次第完成。

第五,新生活运动的提倡和法币改革,从思想上与财政上为抗战奠定了最后心理与经济的基础。因此,日本首相阿部信行指出:中国有三个不可轻予看过的大事,整理财政、整理军备和新生活运动。将此三事列为抗日战争的必要准备。

这一年底,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作了对外关系的报告,他说:“……苟国际演变,不断绝我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之路,吾人应以整个的国家与民族之利害为主要对象;一切枝节问题,当为最大之忍耐。复以不侵犯主权为最大限度,谋各友邦之政治协调;以互惠平等为原则,谋各友邦之经济合作。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中正既不敢自外,亦不甘自逸。质言之: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果能和平有和平之限度,牺牲有牺牲之决心,以抱定最后牺牲之决心,而为和平最大之努力,期达奠定国家民族复兴之目的,深信此必为本党救国建国唯一之大方针也[(14)]。这就是著名的最后关头的演说。

1935年底,蒋介石复职上台以后,进行二次北伐,以翦除北洋军阀势力,统一中国为目标,向北进军,并统一南北,最后实现东北易帜的统一全国的愿望。而日本以其大陆政策为不易之国策,向朝鲜及中国东北、南下侵略,势与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碰撞,以至产生激烈的,不可调合的冲突与对抗。从大趋势上说:中日两国最终拼死一战不可避免。蒋介石政府为何对日本再忍让,以拖延战争,原因只有二点:

一,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的存在,对蒋来说是眼中钉、肉中刺,一日不消灭共产党,蒋介石寝食难安,这就是他说的攘外必先安内。换句话说,是共产党牵制了他的对日行动。当时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割据,目的是推翻蒋介石,夺取全国政权。国共斗争,你死我活,不可调合。

二,中国是弱国,国力军力经济各方面皆不如人,只有做好准备,方能有计划地进行战争。这便是以屈求伸的办法。

在二国三方大角逐中,任何一方,只能以另一方为主要对手,利用第三方牵制对手。而三方的利益都是互相对立的。因此,要战胜对手,只能将其主要打击矛头对准主要的对手,而对另一方实行必要的妥协。日本的矛头很明确,它要重点打击掌握全国政权的蒋介石政府,取而代之。而蒋介石当务之急是打击红军,他不能陷于两面作战的境地,只能对日本妥协求全,其政策亦是攘外必先安内。而红军的目标也很明确,对抗蒋介石的军队为主。日本则乘蒋介石安内之机,屡屡发动侵略,先夺东北,后越长城,进一步吞并华北,蒋介石只能依靠国联,不敢有所积极行动。当他的第五次围剿胜利后,红军作战略转移,一路上被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到达陕北后只剩下3万人,已对蒋介石政权暂时形不成大威胁,蒋介石尚不罢手,调背负不抵抗罪名的东北军继续进剿,共产党人在陕北前线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收复失地北上抗日的口号,瓦解了东北军的斗志,张学良联合西北军杨虎城部,发动了西安事变,以兵谏的形式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导致国共第二次合作局面的到来,加速了抗日战争到来的步伐。此时大三角对抗中,二方已合而为一,中日矛盾急剧转为主要矛盾,而日军尤不知自忌,变本加厉地在华北肆行,终于酿成1937·七卢沟桥事变

蒋介石即已意识到此非局部问题,是涉及全国性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717日,他在庐山发表了宣布最后关头的讲话。他说: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六年之久。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数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

今日的北平,如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

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还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北平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万一,真的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是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方法。

蒋介石的抗日准备,尚未最后就绪,然日本已等不得他准备完全了,蒋介石发了十年的雪耻之誓,也到了一个该了断的时刻了。

(二)

纵观蒋介石抗战思想的形成,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隐蔽性。蒋介石自1928济南惨案后产生抗日雪耻的思想,至1937卢沟桥事变后,领导全国抗日战争,其间共十年时间,在这十年中,日本屡屡挑衅,自东北到华北、到上海,其间侵略事件不断,而任何一件小事都足以引起一场全面大战,但蒋介石始终抱妥协主义,其抗日思想甚为隐蔽。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有雪耻之志,而不能暂时容忍,是匹夫之勇也,必不能达成雪耻之任务。余今且暂忍为人所不能忍者耳。”“·一八事变以后,全国爱国学生要求抗日的呼声风起云涌,但蒋介石认为:可战而不战,以亡其国,政府之罪也;不可战而战,以亡其国,政府之罪也[(15)]。

所谓不可战而战,是说中国是弱国,而且又没有实力,没有准备好,是无法与日本作战的。蒋介石早存抗日之心,但又未做好准备,表面上便一味妥协。他接见要求抗日的学生代表说:关于抗日情势,假如本人要想全国国民拥戴我,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对日宣战,全国人民一定称赞我。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反给一般人疑我不抵抗呢?不是我怕死,而是我不能把国家的命脉断送,不能使民族的生命危殆。我要为国家前途打算,要为民族前途着想,不能为个人名誉而使中国灭亡!纵令不致永久灭亡,或者灭亡不过几十年或几百年,还是可以复兴的话。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有方法可以使中国不亡,使中国不致受几十年或几百年亡国痛苦,我们为什么不采用!为什么反而愿意冒几十年或几百年的痛苦[(16)]!正基于此种认识,蒋介石在与日交涉时,显得处处退让,以待时机,蒋介石的学生陈诚对他的思想领悟最透,他在193611月对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讲演说:抗日战争发动的越迟越有利,这样才可以争取准备的时间。”“假使现在就发动对日本作战,一定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再迟一年,最低可以争取到半主动的地位;再迟两年,可以争取到完全主动的地位。因此,蒋介石的抗日思想表现出的隐蔽性就特别强。

第二,反共性。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特别强调反共,即攘外必先安内1932年,蒋介石在《五省剿匪会议》上说:我们这次剿匪戡乱,是抗日御侮的初步。如果剿匪不能成功,抗日就没有基础。因为一方面抗御外侮,一方面还要分力剿匪,那就与明末的情形一样。明末之时,陕西的土匪猖獗,明朝没有先去剿清,因之满清乘机入关。假使当时明朝只是在山海关以全力抗战,何尝不能抵御外侮。可是后方的土匪李闯猖獗,打到了北京,结果只有亡国。

现在我们的困难,同明朝的情形差不多一样。所以我们要以明朝为前车之鉴。只要把国内的匪剿清,使全国团结一致,无论倭寇怎样侵略,我们也能够稳固自强,终久可以挽救转来的。如果我们内部意志不一,步骤零乱,既要对内打土匪,同时要对外御侮,试问我们究竟有多少力量!恐怕结果只好将重演一次明朝亡国的故事[(17)]。

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提出的先决条件是反共,在他眼里,共产党与日本都是致他死命的仇敌,因此,他的抗日思想上表现出来的反共性就尤明显。

第三,持久性。蒋介石的抗日思想具有持久性。持久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他的抗日思想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性,从模糊到坚定,从局部到整体,从无准备,到有准备,酝酿、形成的时间很长;二是鉴于对中日两国国情的认识,日本是小国、资源少,但又是武器先进的强国;中国是大国,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又是落后的弱国。中日之战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是一场持久的抵抗,其间要放弃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利用我国广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力资源,逐次实行抵抗,以空间换时间,在大西南建立复兴基地,利用持久消耗战略,最后取得胜利。正如蒋介石所说的,多年来一直苦苦寻找可靠的后方根据地,自1935年入川以后,才觉得抗日之战有了办法,这才找到了真正可以持久抗战的后方[(18)]。

不战则一再妥协、退让,一旦下决心,便无回头的余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时,蒋介石便将他持久战略计划表述的很清楚。他说:这一次战斗,决不是半载一年可了。一经开战,最后必分胜败。如就兵力及国力比较,我国殊少胜利把握。但毅然与之作战,且有最后胜利的自信者,系基于以下三项根据:

1)自二十四年以四川为后方根据地后,即以四川为国民政府之基础。敌如入川,至少须三年时间。此为敌人的时间所不许可。我军节节抵抗,诱其深入。愈深入内地,于我抗战愈有利。

2)只要国民政府不被消灭,我之国际地位就能确立。敌人骄横暴戾。到处树敌,在二、三年以内即难维持下去。我一时一地之得失,无害于根本大计。唯一方针,就是持久。

3)阿比西尼亚之亡国,虽因国际正义之不张;但中国在地理上与军事上,与阿国不同。我国不仅幅员广大,且有极坚强的抗敌意识。故日本决不能亡我[(19)]。

第四,国际性。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自始至终依靠国际联盟,以争取外援,共同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径。·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立即主张先行提出国际联盟与签约非战公约诸国,此时唯有诉诸公理;一面团结国内军民,共赴国难[(20)]。他把国际正义的力量看得高于和先于国内军民的力量。他在向国人解释说:国际联盟之设立,本为防止战争,且谋各国致力以防止侵略。此次事变起后,政府已立即将日人之暴行报告国联;并要求第一步先使日军立即撤退。二十二日,国联行政委员会开会,对于停止军事行动及撤退军队,已有决议。政府已电请国联行政院一俟日军撤退,应立即设法对此蛮横事件,谋一极正当之解决。深信此次事件,苟给一公平之调查,国联本其应有之职责,必能与我以充分之公道及合理之援救[(21)]。日本的侵略行径遭到大多数会员国的愤慨,在要求日军撤退的决议案中,日本以1票对13票败北。依靠国际的力量调停,不能说没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以此为基点,作为方针,不做最终自力更生,只能降低自己的国际地位。

·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代表即向国联报告事变经过,要求停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联会员国各国代表一致声援中国,要求坚持盟约。后国联设置十九国委员会积极斡旋,终于达成中日两国《淞沪停战协定》。

国联为了调解中日矛盾,1932年曾派出调查团到中日两国调查事实真相,并发表调查团报告书,国联会员国西班牙、捷克、爱尔兰、瑞典等国提案;否认·一八事变日军的行动为自卫;判定满洲国是日本军人的产物,并不承认满洲国。由于国民政府依靠国联,依靠国际正义舆论不断地对日本的侵略行动进行谴责,使日本侵略者在国际上陷于被动与孤立,日本终于退出了国联。

蒋介石在外交上依靠国际正义的力量,有理有利地对日本进行抵抗,应该说是一种有效抗日的思想与途径。而且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直至结束,他始终都有依赖外援的思想与主张。

(三)

以上分析蒋介石抗日思想的形成与特点,只是1927—1937年的抗战思想。他的抗日思想也有鲜明的阶段性,比如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的抗日思想中出现联共抗日的因素,尽管在他内心深处,对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二星期可竟全功者,几全堕于一旦[(22)],但毕竟承认了中共及其武装的存在,接纳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共赴国难的合理的主张。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迁延不断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传统思想,亦是血浓于水的最好注脚。因此,中国共产党《共赴国难宣言》发表后,蒋介石发表谈话: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今日凡为中国国民,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今日凡为中国国民,但能信奉三民主义而努力救国者,政府当不问其过去如何,而咸使有效忠国家之机会,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23)]。尽管事态的发展,并不象蒋介石讲的那样,但蒋当时的态度还是积极与诚恳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逝者如斯,星移物换,但古老的长城还在,大好的河山依旧,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还要生衍繁息,这就是历史。一旦龙的传人再度面临外来势力侵略时,中国人会重新携手,共同抗敌,取得胜利。从中华民族整个民族的利益上说,这才是高于一切的。因此,重温历史,对蒋介石的抗日思想,亦应从积极的意义上去评价认识,但对其抗日思想中不依靠广大民众及反共诸主张,则是应予否定的。(注释按惯例隐去)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