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清明是农耕时代的一个节气,来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在古代,人们放下农活,结伴郊游而恋爱、流觞赋诗以狂欢。而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迅速传递,冲击了人们封闭的传统观念,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被“假日”所置换,那么面对观念上“破旧”和行动上“立新”的矛盾,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现代人还有没有需要过清明节呢?
一、质问传统:过与不过,这是一个问题
2、
清明节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农耕节气在工业时代的末路 清明最初是个春天节气而非节日,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狭隘的地方性,总不能彻底改变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作为节气的清明节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传统节日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功能开始式微,工业时代与农耕节气的矛盾重重,似乎农业节气与城市里的现代人已经渐行渐远。
【详细】3、
清明节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帝王宗教迷信强加百姓民俗 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并不是像我国另两大传统节日春节和端午节般发自民间。对此,有学者就指出,清明节像是当官为政者的一场奢侈作秀,其原始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纪念祖先,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落后的科学条件下,人们为追求心理平衡而进行的一种迷信活动。时至当下,清明节的思想和内涵依然保留着它的封建迷信本质,另外,将以汉文化为主要背景的清明节以“国假”形式强加给各少数民族,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他们生活习惯的极大不尊重,有伤害他们民族感情、强奸他们民族习俗的嫌疑。
【详细】4、
清明节与现代社会的矛盾:郊游变平常 节日内涵渐消亡 清明郊游之俗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史书记载践巨人迹而生弃(后稷),是最早的女子因郊游而生子,自然是男女欢会的结果。周代,郊游之俗“会男女”的内容被明文写进国家法典。到了春秋时期,郊游之俗已经与狂欢节无异了。魏晋时加进了文人的流觞和赋诗,唐宋又发展为踏青。而现代人工作忙碌、人际关系愈来愈疏离,郊游、恋爱也已经变成平常事,现在的中国人在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也并不清楚在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对此,作家冯骥才说:当这些民俗消失殆尽时,清明节的内涵也将随之消亡。
【详细】二、追思清明:世事变迁,缅怀故人意义犹在
2、
清明节是中国孝道传统体现 祭奠先人为教育后代 牟钟鉴说:“研究中国中世纪的宗教而不研究传统的祭天祭祖祭社稷,不只是部分的短缺,而是主导线索的丧失,其失误是根本性的。”中国自古就有祭拜先人的孝道传统,人们尊崇祖先的亡灵,定期举行祭祀,认为祖先的亡灵会保佑子孙后代,后来人们又用这种民间信仰来维护宗法制度。对于中国人“入土为安”的生死观,夏学銮教授认为清明祭奠对活着的人存在更大意义,“进行对后代孝道的教育,这里更多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所以祭奠死去的人是为了对活着的人产生更大的意义”。
【详细】 3、
清明节是一个平台 缅怀故人借以实现生者与逝者的沟通 清明节不是一年中唯一的祭祀,也不是最隆重、丰盛的祭祀,但清明是离死者最近的祭祀——一般都在墓地举行。所以除了祭祀的形式和物质部分外,还必然包括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在这过程中,个人、家族、人群、民族、国家的重大往事,必然得到一次次的回顾和追忆,对历史的记忆就这样形成和保存。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没有中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视自己的历史,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正是通过无数次与先人的心灵沟通,口耳相传地保存着对先人的记忆。
【详细】 4、
清明节是团圆日 借助缅怀逝者保存家族共同记忆 借助清明这一特殊的日子,家族的成员在这一天聚首,分享回忆、交流感情。在清明节,人们已不再单纯的表达对逝者的缅怀,更多了生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位手捧洁白雏菊的市民表达了自己对清明节的独到见解,“清明节主要是祭祀与踏青,但是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与除夕、中秋一样,也可以说是每一个家族大团圆的日子,在清明这一天,大家因为共同的记忆而聚集在一起,因为有共同的亲人而使得相互之间的亲情变得更加牢固。”保存大家共同的记忆,并由此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成为清明节大家的共同愿望。
【详细】三、探谙生死:祭奠穿越死亡,砥砺热爱生命五、保卫文化:清明节是世界通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