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347阅读
  • 0回复

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啖荔者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30
20世纪末叶,岭南文化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立场更高层面对岭南文化作出总结和评价。因而,一种现代性审视的要求摆在了岭南文化的面前。

岭南文化是一种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广东人的怀旧情绪相对来说比较弱。比如,中国许多地方曾经在90年代大唱怀旧歌曲,一时间大街小巷重新飘扬起《东方红》的旋律,广东人却没有卷入这个热潮。又比如,北京的文化人为浸漫了过去时光的四合院日益减少而痛心疾首,广东的文化人却很少为南国特色骑楼的日渐消失而大声疾呼。当北京街头冒出许多"知青"饭店,许多过来人大谈黑土地上的经历时,广东的老知青们也搞了一两个活动,却没有多大回响。怀旧,是一种固守,一种被岁月过滤了的纯净。怀旧需要某种经历和情感上的认同,所以,怀旧色彩越浓,越容易陷入自己的窠臼;怀旧色彩淡一些,向前看得多一些,则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

广东人具有较为开阔的胸襟,这为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奠定了基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乍起,第一批外商踏上珠江三角洲的土地,在这里获取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广东人并不嫉妒,他们创造了一种思维模式:只要自己能赚钱,不怕别人赚大钱。因而,他们不在乎与香港前店后厂的关系,在经济上采取实用主义立场。开阔的胸襟是兼容的前提,也是现代化的前提。万事铢铢校量,过于计较一己的得失,就难以融入世界性的潮流。

岭南文化经常处于动态之中。有批评说,广东人会生孩子,却不会取名字。意思是说广东善于创新,却不长于理论总结。但是广东人对于这样的冠名权倒不很在意。理论总结是升华,但是换一种角度看,它也是束缚。岭南文化乐于为历史写第一稿,而不在乎定稿本上的名字排列。这种品质,为它平心静气与不同文化范式的相处相融作了准备,也为它接受发展中的现代性因素作了准备。

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广义的岭南文化本来就包括香港地区在内,只是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我们的岭南文化概念已基本退据珠江流域。所以,广东与香港在文化上较容易达到融洽,形成同构。因而,我们关于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离不开对香港的认识。

香港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崛起,使香港文化在重"实"的广东人心目中成为一种高位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香港获得了大量投资,在香港找到了走向世界的码头,而且在从香港学得管理模式、理财方法的同时,也搬来了香港的生活方式,香港的饮食、服饰总是能够一浪接一浪地在广东流行。与此同时,香港文化品格中的突出经济的特点、注重享受的特点等也深深影响着广东。

香港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过渡。它的政体、社会分层、司法和行政管理都是西方式的;它的市民心理和行为方式却依然有浓烈的东方色彩。从某种角度看,香港在人的现代化方面也是发育得不够的。岭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及文化的相对冷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封建迷信的再度滋生以及小富即安的自得等等,大多找得到香港影响的痕迹。

广东要想在新的世纪保持先发优势,以广东为代表的岭南文化要想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依然光彩夺目,就必须在兼容的同时认认真真地进行一番梳理和反思,在现代性的审视中寻找新的动力,寻找新的增长点。

随着香港的回归和广州、深圳等地与香港差距的缩小,广东与香港的双向交流更为密切,一种广东与香港的相互影响格局正在缓慢地逐步显现。这为岭南文化审视自己以及审视自己与香港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思维空间。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依然主要是香港影响着岭南文化。正因为如此,更深入、更全面、更理性地认识和评价香港文化已成为历史对岭南的新的要求。

粤港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现实可能。在这种趋势和可能之中,以现代性的眼光去审视岭南文化,寻找并最终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性的新的兼容立场和视野,是岭南文化的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将使岭南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