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316阅读
  • 0回复

乌镇的民俗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阳明新学
 

发帖
24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10
摘  要:乌镇是江南的千年古镇,历史悠久,在这块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乌镇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瑰丽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在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中闪烁着璀璨的异彩。
   关键词:乌镇,民俗
 
   乌镇是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一方古朴、清雅之地,气凝而土沃,地厚而人稠,为浙北殷庶之区,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之前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乌镇自古繁华,民风淳朴,极盛时“商贾四集、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丛塔宫观周布森列,桥梁阛匮,宛然府城气象”。而接五路、出会、灶壁画、酒俗等独特的民俗风情,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使乌镇成为目前江南古镇中独具风韵的佼佼者。
一、出会
   过去桐乡、乌镇一带的“出会”习俗是相当盛行的,一年四时八节,要出各式各样的“会”:正月灯会、三月庙会、四月“青苗会”、五月“瘟元帅会”、七月“城隍会”、还有什么“周仓会”,总管会等。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在众多的“会”俗中,除了庙会,就属“城隍会”最闹猛了。乌镇的城隍会除了迎神扮鬼迷信活动外,还有各街坊的“抬阁”和“地戏”节目。出会那天,人们用16人大轿,将城隍庙里身穿神袍、面施彩粉的的城隍木像,抬出来,先到西栅一座无主的荒坟滩上祭祀一番,然后便上街周游。整个出会队伍由一个“鬼保长”引路,接着便是鸣锣开道的先遣,轿子前面打出“肃静”、“回避”的木牌。轿子后面是各街坊的“抬阁”、“地戏”节目。那些向城隍爷许过愿的人家,就叫一个儿童扮成“犯人”跟在队伍后,这样一支由近百人组成队伍沿街行走再加上街道两边观看的人群,真是前呼后拥,盛况空前。
   出会中的“抬搁”节目,是最精彩的四个精壮的汉抬着游行的彩台,上面坐着或立着穿上做戏头的童男童女,扮演观众喜闻乐见戏文角色,有许仙和白娘娘、牛郎和织女、小放牛、吕纯阳等等。彩台的四周挂着琉璃彩珠,打上灯彩,"地戏"的角色则由大人扮演。他们也戴做戏的节目都想出奇制胜,所以“抬阁”。“地戏”年年花样翻新,争奇斗艳。有一年出会,某街坊扎了一台别出心裁的“小放牛”他们用板抬着一只浑身雪白的小牛,牛角上扎着红绿相间的彩球,牛背上坐着一个扎小辫子的牧童,辫子上还特意装了一串闪闪发光的五彩电珠,牧童的手拿一枝短笛横放嘴边,好像吹着一首牧牛曲。这台节目新奇别致赢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扮犯人”则是带迷信色彩的活动:家中有人生病,求医吃药无效,迷信的人就去向城隍爷许愿出会时,派家中儿童扮作“犯人”,随出会队伍绕市一周,以示“赎罪”。民间认为,这样做神就会让病人好起来。茅盾九岁时候,曾扮过一次这样的“犯人”。那是茅盾父亲生病的时候,他的祖母多次提出要去城隍庙许愿,都被他父母拦阻了。到他父亲卧床第二年夏天,老人见儿子病势严重,也不管家里人反对,自己到城隍庙里许了愿,让孙子在出城隍会时扮了一次“犯人”。茅盾晚年回忆这件事时说:“这是乌镇当时的迷信。”“我虽然当一次‘犯人’,父亲病未有一丝的好转。”当时整个出会队伍要在乌镇四栅游一周。由于四个栅头街道都较长,往往需周游两天,第一天先到西栅、北栅;第二天再到南栅、东栅。
 
二、接五路
   乌镇商家,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晚上,有接五路(亦称接路头)的习俗。所谓接五路本是指接五路行神,后来变成了接五路财神。据清道光年间出版的《清嘉录》记载:“正月五日为路头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营业,以图生财有道。茅盾在小说《林家铺子》中就曾写道:“初四那天晚上,林先生勉强筹借了三块钱,办一席酒请铺子里的相好吃照例的五路酒,商量明天开市的办法。”
    接五路仪式从下午三点左右开始准备,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首先摆设案桌。一般店家用两张八仙桌拼接起来。讲究者用三张八仙桌外加一张半桌,俗称三桌半。接着上供品。从外到内,每桌供品各不相同:头桌果类,有广桔、福桔、甘蔗等,喻示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糕点,一般用年糕、方糕,年糕上插有冬青、柏枝,暗示高升、常青。三桌正席:当中一只完整的猪头,头下朝外压放两只猪脚爪,俗称跨脚猪头,代表全猪。两边分别为全鸡全鱼。鸡须雄鸡,鱼须鲤鱼,象征振兴有余。另有一块酥肉、一只酱蹄、一碗小爪、一碗猪肠、两碗鸡血。小爪称元宝汤(因小爪烧熟后曲似元宝)。这肚肠表示银子常年不断,鸡血喻示有“血财”。此桌除菜肴外还须放酒盅碟筷。最后这半桌上是饭、面、菜各设五盏。另外专盛一碗上面抛高的“路头饭”,饭上插一根掐头大葱,葱管内竖插一株“千年红”,喻示兴冲冲、年年红。供桌上的菜点名称和装饰,都是为了讨个好口采。供桌的序列均按民间饮食习惯安排:先水果,次糕点,再酒菜,后面饭,最后饮茶。三桌半供品,一般先摆两桌半,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五路财神接到方可奉上。
    所谓接五路,须主人上门请接。桌上供品摆端正以后,店主就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接请(旧时乌镇东西南北四个栅头和中市修真观内,都设有财神堂,内供财神)。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得在门前放一串百响。五路财神接齐,即在供桌后面的壁上供上五路财神马幛。接着第三桌摆上供品,并在头桌点烛燃香。一切摆设完毕,店主一家人以及店中伙计,依次向五路财神礼拜。拜后将马幛捧到门外火化,表示送走五路财神,仪式即算结束。旧时,此俗广传于浙北大小集镇。解放后直至商店公私合营后停止。
 
三、灶壁画
   灶壁画是指绘在农家灶头壁上的装饰图案画。它结合江南农村一带柴禾灶结构的特点,由打灶师傅中擅绘画者用朴素、流畅的笔法绘制而成。灶壁画在乌镇农村十分普遍,在过去,每逢新砌灶头,必有灶壁画问世。灶壁画不仅仅是普通的民俗现象,它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
     灶壁画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它主要是源于民间供奉灶神的传统。在农村传统使用的柴灶,它由灶台和灶壁组成,灶台面一般放有两三只铁锅,灶壁上画有图案。灶头上方则有神龛,内供灶君木牌(或纸马)。乌镇的农民历来重视打灶,有些农户,在打灶时还要用小甏贮米和茶打入灶内,或者埋上几个铜钱,以祈求灶神菩萨保佑全家安康。正是出于生活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愿望,砌灶师傅们便开始在灶头的墙壁上描绘出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灶壁画便由此产生。
    在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由于灶头上有灶王爷居住,故而这些陪伴灶王爷的图案自然都象征着吉祥,昭示着富贵,表述着向往,蕴含着祈求。如果谁家的灶头只简单地刷上一层石灰浆了事,人们便会鄙夷地将其称为“豆腐灶”。
    灶壁画所体现的意象,大抵与民歌一样,凝聚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祝愿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比如“聚宝盆”,它是乌镇农村灶壁画中最常见的一种图形。它的中心图案是写有“黄金万两”等吉祥语的元宝。下面是盆,盆上有“招财进宝”等字样。盆上还有如意、宝珠、银锭等吉祥物。它表达了人们对丰衣足食的祈求和平安如意的向往,寄托了人们勤劳致富的朴实思想感情,反映了人们求全、求美、求富的普遍心理。又如文字图案“福”。写在灶壁上的“福”字,字形往往生动多变,十分有趣。有的在“福”字左右角画上两只蝙蝠,寓意“遍地有福”;有的把“福”字图案化,用鹿头,或寿星头,或桃子等吉瑞纹样组合而成,着意装饰,极富想像,它与“聚宝盆”一样,同样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企盼。此外,“娃娃坐莲花”意为“连生贵子”,“锦鸡与花”意为“锦上添花”,“花瓶中插月季花”则寓意“四季平安”等。
可以说,乌镇灶壁画表现手法五花八门,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是一种倾其所爱、尽其所想、反复铺陈、叠加组合的艺术样式,凸显出大红大素、大雅大俗的基本艺术特征和美学倾向,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四、蓝印花布
   乌镇的蓝印花布非常有名,蓝印花与苗族的蜡染一样,都是我国最古老的织物印花方法之一。与苗族的蜡染布相比较,蓝印花布无论是在色彩的饱和度,还是印染工艺技巧方面都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石灰浇花布”,又称“蓝拷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一枝美丽奇葩,它以质朴的色彩,古拙的纹样,素雅的风韵,清新明快的魅力而享誉海内外的,因为布是以靛蓝印染而成,故名蓝印花布。蓝印花布制作历史渊远流长。早在秦汉,在织物上印上花纹染色的面料称作“缬”,据《二仪实录》载“缬,秦汉间始有”,《周礼·工记》在记载当时染色工艺状况时也写道“青与白相间也”。在秦汉造纸术未发明,棉花种植尚未引进,因此人们只能在木板上二面阴刻成花纹,然后把麻、丝织物夹在二块花版之间进行草木染色。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印花布称作“夹缬”,这也可以说是今日蓝印花布之雏形。随着蔡伦发明造纸术,七世纪棉花种植从印度传入,十三世纪松江人黄道婆从海南把棉纺技术传授给江南织农,因而民间蓝印花布花版制作技术有了长足进步,老百姓对棉质蓝印花布的使用也得到了普及。手工蓝印花布始于汉朝,发展在宋代,而真正形成自己的生产工艺和独特风格是在明清时期。在宋元蓝印花布称为“药斑布”,在明清又称作“浇花布”。在明清时期,由于当时崇德(今桐乡)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蓝草”(印染兰印花布的一种主要植物染料)的生长,且“蓝草”种植在当地农村已十分普遍,再加上当地的民间纺织技术又十分发达,故在明清时期崇德的染织蓝印花布的作坊已充斥街市,据明代《崇德县志》记载,在“染织局”登记在册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
    关于蓝印花布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据说从前有一个名叫葛洪的农夫,他为了给自己妻子的白色包头巾增添一点色彩而费尽了心思。一天傍晚,葛洪夫妇从农田干完农活回家时,在田埂边发现一株碧青透蓝小草,于是葛洪就把它采了回去,随手放在一只石灰缸沿上,准备明早再多采几株一起捣成汁染头巾。没想到第二天,那株放在石灰缸沿上草已掉入缸里,而一缸的石灰水却变成了清蓝色。他见草汁已经浸泡出,于是就将白头巾放入了缸内染色。三天之后,将头巾晒干一看,这条头巾青里泛蓝,上面还散布着一些似花的小白点。仔细一看,这小花似的白点其实是粘在头巾上的石灰。他试着用手去搓擦那石灰,石灰是被搓掉了,但白点却依旧存在,原来这粘石灰的地方染不上色。看到这神奇的一幕,葛洪恍然大悟,心想,如果用石灰在布上印上花纹,再放到这种草汁里去浸染,然后再刮掉石灰,不就可以染出有花纹图案的蓝布了吗?这样,他用这样方法给他的妻子又重新染了很多好看的蓝花头巾和蓝花围裙。
   葛洪用“蓝草”染出蓝花头巾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村上的姑娘阿姨大娘大婶们纷纷拿了头巾来请他帮忙染印。一时间,他忙得连自家田里的庄稼都给荒芜了,于是他就索性开起了染坊,并带出了许多的徒弟,成了民间染坊师傅们崇拜的蓝印花布的祖师爷。
 
五、酒俗
   乌镇酒俗源远流长。考古发现的乌镇东郊三里许的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氏族部落的先民们,已经使用陶器盛酒。有史记载,自唐宋以降,朝廷在乌镇设置酒正的税官,而且“事权浸微”。酒税的收入仅次于“土地税”——钱粮。清末民初,乌镇糟坊、酒店、酒摊多,北郊农村以酿烧酒为副业,全盛时“烧酒灶头”有300多副。民间应酬交往、时令节日、红白喜庆、开张建屋都少不了酒,有“乌镇到烧酒香”的民谣。三白酒,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武帝萧衍有诗云:“金杯盏白酒”,颇为历代缙绅所称道,有云:“年末小民之家,皆尚三白”,三白者乃米白、曲白、水白(清)之谓,民间年底家家酿制,腊月和过年饮“三白”成了酒俗。三白酒俗称杜搭酒。乾隆《乌青镇志—风俗篇》曾这样记载:“四时十二月,月月有仪,异常闹猛。”此外,建房和上梁酒,集会喝会酒,茧行开称,丝行开业、商店作坊新开喝开张酒。连庆贺婚嫁叫吃喜酒,成了办喜事的代称。庆贺寿诞叫吃寿酒,生了孩子办三朝酒、满月酒、挪周酒。死了人办素酒。还有接风酒、顺风酒等等。真是无酒不成礼仪,酒俗成了乌镇文化生活的一大内涵。古代文人骚客留下了带“酒”的诗篇数百首。
   关于乌镇的有趣的文化习俗还有许许多多。悠悠岁月,乌镇人坚忍不拔地开拓自己的家园,酿造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民俗风情,使她成为了江南古镇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乌镇祖祖辈辈的先民们在求生存、图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所凝练和闪射出来的智慧、精神和力量,如滋润大地和生命的水一样,构成了水乡乌镇的灵魂和血脉。
 
   参考文献:
   [1]徐家堤, 乌镇掌故[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阮仪山, 乌镇[M].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
   [3]刘晓华, 浙北三镇[M].北京: 文物出版社
   [4卢学溥续修,乌青镇志[M].上海:上海书店
 
推进教育文化化,复兴华夏文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