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山水清远,苕霅流长,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这块丰腴、富饶的江南水乡,抚育了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也吸引了无数名流学者到这块土地上安身立命、建功立业。他们中间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医学家、实业家。他们为祖国的强盛,家乡的振兴,各自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名垂青史,为后人颂扬。这块吴越之地,有着浓郁的人文景观。现在市府前的市民广场中建有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有春申君黄歇、沈约、颜真卿、陆羽、孟郊、胡瑷、赵孟頫、臧懋循、沈家本、吴昌硕、钱三强等11组湖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塑像。
黄歇(前314—前238)楚国郢(今湖北江陵)人。出身于
战国晚期的楚国贵族。封号春申君,与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战国四公子”。黄歇两次入秦,十年冒险,终于帮楚国太子完从当秦国人质而脱险,后继位国君,是为考烈王,黄歇任令尹,相当于相国。考烈王即位后受封淮北12县。考烈王十五年(前248)改封江东,在太湖南岸建菰城,“以泽多产菰草因名”修农田,兴水利,为湖州“开城鼻祖”。
黄歇的塑像很高(有十多米吧),底下是正三角形的台,三角形的每一边都是一个大的砖雕,分别雕有建菰城、修农田、兴水利三幅画。


建菰城

修农田

兴水利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德清)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少时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在齐仕著作郎、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齐梁之际,萧衍重之,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
从20余岁时开始,历时20余年,撰成《晋书》120卷。487年,奉诏修《宋书》,一年完成。 另著有《齐纪》、《梁武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等。皆佚。
创“四声八病说”和“永明诗体”,在沈约同时和沈约以后,还有一些人撰写过刘宋皇朝时期的历史,但都失传了。因此,《宋书》的价值就越发显得重要了。《宋书》为“二十五史”之一
在永明体的诗人之中,沈约在当时甚有名望,诗歌成就也较为突出。锺嵘《诗品》以“长于清怨”概括沈约诗歌的风格。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他的山水诗和离别哀伤诗之中。
藏书二万多卷,开湖州1500年藏书史先河。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
浙江德清)人。
胡绶卒后葬于湖州青山坞。

臧懋循(1150--1621)
臧懋循(1550—1620),字晋叔,号顾渚山人,长兴人。明戏曲家、出版家。在明代文坛上颇有声誉。与湖州友人吴稼登、吴梦旸、茅维,并称“吴兴四子”。因见家乡一带文化发达,戏曲盛行,萌发编印杂剧愿望,利用名门贵族和姻亲、师友、同年关系,到处收集散佚的元曲、诗词文稿。远道访书,在河南朗陵(今确山县)、湖广麻城(今属湖北省)等地,广寻杂剧抄本,在家乡创办印刷工场,自选、自编、自刻,亲自主持书籍的发行,成为中国最早一代具有代表性的私人出版商。67岁时编成《元曲选》100卷、图1卷,校勘精良。编纂出版的还有《玉茗堂四梦》、《校正古本荆钗记》、《改定昙花记》、《六博碎金》8卷、《左逸词》24卷、《金陵社集》8卷、《左诗所》56卷、《唐诗所》47卷、《元曲选》100卷、《棋势》10卷、《校刻兵垣四编》和弹词《仙游录》、《梦游录》等,总字数达300余万字。著有《文选补注》、《负苞堂集》、《负苞堂稿》、《负苞堂诗选》等。工书法,且精通音律。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湖州人。宋宗室。宋亡,归里闲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始任兵部郎中,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朝(1311—1320),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于书法绘画成就尤高。开创了元代新画风,又为文人画宗师,垂范百世。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诗、书、画、印四绝,书法创园转遒丽之“赵体”,传世书迹较多,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幼舆邱壑图》、《秋郊饮马图》、《江村渔乐图》。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赵孟頫妻,德清人。书画家。擅诗、文、书、画及剌绣,尤擅墨竹梅兰(右二)
赵雍(1289--约1361)字仲穆,赵孟頫次子,湖州人,书画家,传世作品有《骏马》、《溪山渔隐》等。(右一)
钱选(约1239--1300)字舜举,号云川翁等,湖州人,宋、元书画家, 赵孟頫良师益友,其绘画与赵孟頫书法、冯应科制笔并称吴兴三绝,存世作品有《浮玉山居》等。(左二)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人, 赵孟頫外孙,书画家,与黄公望、吴慎、倪瓒并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图》等。(左一)

自左至右:王蒙、钱选、赵孟頫、管道升、赵雍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敦,号寄簃,浙江归安(今湖州)人 ,晚清法学界最有名之学者。其之伟大处,在于汰旧引新,为民初二十多年间法典编纂之先导,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奠基者。
同治四年(一八六五)中举人,在刑部供职,以解决难题著名。光绪九年(一八八三)成进士,此后十年间,每日钻研法典,未尝稍懈。光绪十九年,任天津府知府,宽猛并济,政声日隆。二十三年,调为保定府知府,北关处有法国教堂,甘军过境毁之,沈氏前往抚慰,依法力争,案归平息之余,叹华人不知法而使教案恶化。不久沈氏升通永道,后又擢山西按察使。光绪二十七年升刑部侍郎。是年两宫回銮,变法议起,谕刘坤一、张之洞及袁世凯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入京,并开馆修订法律,张、刘、袁三人遂荐沈家本及伍廷芳,伍氏身兼任职,修订一事几全经沈氏之手。光绪三十二年,刑部改为法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沈氏于是转任大理院正卿。光绪三十三年,改任法部侍郎,专充修订法律大臣。宣统元年(一九○九)兼充资政院副总裁,仍日兴馆员商订诸法草案,先后告成。主持修订《大清律例》,引进西方法学思想,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有《沈寄簃先生遗书》。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海上画派”巨擘,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他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钱松、赵之谦等人的影响。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创四者熔为一炉的艺术风格,晚年风格突出,成为一代宗师。他在篆刻上的成就,对我国篆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开辟篆刻艺术的新境界。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王一亭(1867--1938)名震,字一亭,号白龙山人,吴兴人,书画家、实业家、收藏家和慈善家,吴昌硕莫逆之交,有《白龙山人画册》、《王一亭书画选集》等。(左二)
诸闻韵(1894--1938)原名文蕴,号又隐,别号天目山民,安吉人,吴昌硕外甥,弟子,书画家,美术教育家,20世记20年代开创独具特色的中国画教育体系,有《画竹法理》、《闻韵画集》等。(右二)
诸乐三(1902--1984)原名文宣,号希斋,安吉孝丰人,诸闻韵弟,吴昌硕弟子,书画家,美术教育家。有《诸乐三书画篆刻集》等。(右一)
谭建丞(1898--1995)原名钧,别署澄国,湖州人,书画家,吴昌硕 弟子,长期从事诗、书、画、印创作,被誉为“江南书画第一擘”(左一)

自左至右:谭建丞、王一亭、吴昌硕、诸闻韵、诸乐三
钱三强(1913--1992)湖州人,钱三强,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16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钱三强毕业后,担任了北平
研究院物理
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翌年,他通过公费留学考试,在卢沟桥的炮声响起之际,以报国之志赴欧洲,进入巴黎大学居里试验室做
研究生,导师是居里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
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
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
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核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像当年居里夫妇培养自己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
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中科院院士,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赵九章(1907--1968)湖州人,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二弹一星元勋”,主持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研制工作。(左二)
屠可锷(1917-- )湖州南浔人,火箭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二弹一星元勋”领导了我国近、中程火箭的研制工作,支持了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和试飞工作。(右一)
钱舜寿(1917--1968)湖州南浔人,飞机设计师,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机构,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架喷气歼击教练机。(右二)
潘镜芙(1930-- )湖州南浔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第二代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左一)

自左至右:潘镜芙、赵九章、钱三强、徐舜寿、屠可锷


名人园北面之市府大楼,前面三座桥如金水桥,金水桥后中间是水幕,两边是步入之阶梯。

名人园东面之小桥流水

小桥流水边上之喷泉

名人园西面之树,,年这棵树的造型是否有点像狮子

名人园之南面是市河。

名人园之东边是湖州图书馆

名人园西边之博物馆

名人园西边之科技馆

西边之少年宫

名人园西边之升华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