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696阅读
  • 0回复

(说课稿)广东禅城区说课一等奖电子稿:田斌(广东课题组胡兴桥推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修行僧
 

发帖
28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19
立足自身特点,趣说文本亮点
          ——《菱角的喜剧》说课稿“成长录”
 佛山三中 田斌
    虽说自己工作三年多了,这还是第一次参加说课比赛。赛前自己单纯的认为说课就是简化版的教学思路设计,跟自己平时写教案一样。但在实际的准备过程中才发现原来说课远非写教案那么简单,特别是对于参加比赛的说课稿,那就难上加难了。如何准备一堂精彩的说课稿,在跌跌撞撞的准备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面面俱到,费神无效
    我这次参赛的课题是秦牧先生的《菱角的喜剧》,这篇课文是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三单元散文篇的第10课,是一篇很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作者从自己认识菱角的发展过程中,阐明了一个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正确认识事物,既要掌握它的一般性,又要掌握它的特殊性,而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为了落实“以学导教”的理念,我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疑问,根据学生的提问,我做了整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标题为喜剧,菱角怎么体现喜剧?
2)、前文写菱角的篇幅很大,有什么用意?
3)、作者推崇口语,但我觉得文章并不怎么生动?
4)、“君臣佐使”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5)、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有何用意?
6)、对事物的考虑与认识要从多方面去看,在现实生活中每一样事物都需要那么精确去看待吗?这样是否会害的我们好苦呢?
针对以上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一次设计的说课稿如下:

《菱角的喜剧》说课初稿兼评析
一、说目标(1课时)
1、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注重诵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并借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评析】三维目标虽然全面,但在实际教学中一堂课很难真正落实这三项,按照“一课一得”的思路,可以简化目标,使之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二、说重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难点:
1)、课题“菱角的喜剧”中“喜剧”理解;
2)、探究作者写作意图
【评析】秦牧的这篇议论性散文,思路清晰明了,论点明确,学生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所以不必要将此做重点来讲。

三、说教法学法: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采用老师引导式,讨论式,问答式。

四、说程序
(一)激趣导入( 3分钟)
1、导入:一组视觉错觉的图片,得出事物的复杂性,从而引出课文《菱角的喜剧》
   
图1,中间哪个圆斑更大?            图2,哪个人最高       图3,中间是两条直线吗
2、作者简介:先让学生介绍,老师适当补充
【评析】“激趣导入”重在“趣”, 这是几张典型视觉欺骗的图片,能激发学生们的研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从中发现事物的复杂性,不要轻易对自己看到的东西下结论或展开行动,与课文中菱角的复杂性与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一脉相承。但三张图片性质一样,用一张即可,这样也可以节省时间。

(二)、文本研读——整体感知,初步探究。(7——10分钟)
1、快速阅读文章,独立思考,理清文章的论证层次,请填写提纲表并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部分(1~6):                                                  。
第二部分(7~12):                                                 。
(提示,可以先找出各段中心句)
【评析】《新课标——阅读与鉴赏》中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通过划出各段重点语句               
筛选信息      归纳整理几个步骤,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但从本文的实际出发,行文思路一目了然,所以起不到较好的锻炼效果。这个部分可以放在预习环节,课堂上老师稍微点拨即可。

(三)文本研读——合作探究,深层剖析(20分钟)
1、点一个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6),其他人思考作者是怎样叙述对菱角的认识过程,提出观点的?这部分写菱角的篇幅很大,不要这部分行不行?你能发现作者的语言特点吗?
2、喜剧,借指令人高兴或感到可笑的事情,用夸张手法讽刺和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突出这种现象本身的矛盾和它与健康事物的冲突,台词风趣,往往引人发笑,结局大多轻松圆满。你觉得第一部分哪些地方体现出“喜剧”?
3、作者从吃菱角的生活琐事引出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要学会认识事物的复杂性,除此之外,你觉得作者还有其他意图吗?
(1)纵观全文,作者写作时称叙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这篇文章写于1959年,你觉得文章还有其他用意吗?(学生补充背景)
(3)讲到这里,同学们肯定就要问了,秦牧直接批判当时的领导阶级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大费周折从自己吃菱角开始,绕了一个大弯子才委婉含蓄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评析】深层剖析内容丰富,涉及到如何认识“喜剧”、语言特点、课文主旨,共三个问题,但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对三个问题展开深入解析,到后来每个问题只能蜻蜓点水。可以围绕一个问题深入展开,重点才突出。另外第3题的(1)(3)两个小问题与写作主旨联系不大,无关痛痒,应该删除。

(四)拓展延伸(5-7分钟)
既然生活中只有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不是生活中一切事情都要复杂,那生活不是很苦恼吗?你觉得做人应该简单些,还是该复杂点?
【评析】《新课标——阅读与鉴赏》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必拘泥教材。最后引出人生哲学,做人应该复杂还是要简单些?以此落实情感目标。问题设计独到,又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五)作业布置
秦牧先生在文中说“在不知道底细的人看来,他们都‘差不多’,但是在专门研究它们的人的言行下,他们却原来有这么多不同”,“差不多”好像是我们的口头禅,是万能应答语:你作业完成怎么样了?——差不多了;课文知识掌握怎么样了?——差不多……,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评析】与课文设计的教学重点关联不大,起不到课后拓展的效果。
不难看出,这是一篇典型的四平八稳的说课稿,从内容结构分析到写作主旨的探究,共设计了很多问题,内容丰富,落实了学生提出的疑问,但重点不突出,缺乏亮点。所以在短短的15分钟时间内(试讲后发现超时三分钟),很难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设计,没有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容易跟其他老师的设计雷同。虽然之前花了我大量的时间去准备,但站在参赛评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篇失败的说课稿。

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接下来便是我最痛苦的时间了,之前的准备基本上无效,也就是说我要来个釜底抽薪,全方位改革。比赛时间日趋逼近,我心急如焚。如何寻找文章亮点,避免雷同,体现独到的见解呢?我冥思苦想仍然找不着头绪。幸运的是,我身后有个高手云集且乐于帮助我们年轻人的科组同行。在我的试讲结束后,很多老师都给出了修改意见。但因为自己没有立足点,好像听得东西越多,思绪越乱。怎么办?我又重新阅课文,逐字逐句细嚼慢咽,但仍然一头雾水。这时我再次向身边的同行发出了求救信号。“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矣”,周旻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对,与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如手拿尖锥刺中一处。文章有很多可以挖掘知识点,可以从标题“菱角的喜剧”中“喜剧”入手,也可以从“文化”入手,还可以把本文当做写作范本角解读等等。最终,我决定从文本的中心论点着手:一切事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我们需要掌握事物的一般性,也要掌握事物的特殊性。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却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真理,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仍是如此。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立足文本,纵观古今,引导学生用经典独到的实例讲清、讲透这个哲学道理。
因此,我的教学目标就定为:
认识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哲学原理,并能运用该原理解释生活的问题。
与之前的“三维目标”相比,虽然不全面,但更具体。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围绕这个目标实施。再结合学生学情,设定教学重难点难点:
①分析秦牧本人及议论散文的特殊性。
②生活中,做人应该复杂还是简单点好?
第一个难点是基于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很容易找出课文中秦牧先生所举事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但秦牧这篇议论性散文除议论文的一般性外,又有什么特殊性呢?
第二个难点是基于学生的提问设计的,也是对教学目标的拓展延伸。

三、个性解读,妙趣横生
确定了教学目标,就等于定下了说课稿的纲。如何将文章讲透,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说课中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展示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只有自己的东西才不会雷同。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我的特点是上课激情飞扬,似乎在这篇哲理性的散文中施展不开。胡兴桥老师说,“一堂优质的说课稿,不仅要有亮点,还需要精美的语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大家都希望听到妙语连珠的演说,那是一种听觉享受。但作为一名男老师,语言表达能力怎敌得过有语言天赋的女老师?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在“趣”上下功夫,通过独特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巧妙的活动环探究找秦牧散文的趣味性特点,利用自身独特的经历和见闻趣说教学目标。
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我集思广益,在整合众多老师的意见后,我修改后的说课稿如下:

《菱角的喜剧》说课定稿
一、说教材
    《菱角的喜剧》是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三单元散文篇的第10课,是一篇很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作者是广东籍作家秦牧先生。秦牧先生用生活中的事例道出了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真理,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这一方法论,才不会在做事时摔跟头、不会倒霉、不会痛苦。基于这个理解,我的说课稿将围绕这种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讨论从古至今与之相关的现象。
二、说学情
课前科代表收集学生提问,老师归纳整理学生的疑难点,根据学生的提问来看,疑惑主要是:
1、  秦牧的散文我觉得并不生动,有什么特点?
2、  对事物的考虑与认识要从多方面去看,在现实生活中每一样事物都需要那么精确去看待吗?这样是否会害的我们好苦呢?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目标:认识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哲学原理,并能运用该原理解释生活的问题。
2、重难点:
①分析秦牧本人及议论散文的特殊性。
②生活中,做人应该复杂还是简单点好?

四、说教法学法: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采用老师引导式,讨论式,问答式。

五、说教学程序
1、激趣导入,眼见为虚:
2、扣合作者,分析文本:
3、立足当下,展开辩论:

六、具体教学流程设计
1、激趣导入,眼见为虚: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很多事物可能都要亲自看了之后才心服口服,但眼见的事物就一定是真的吗?(PPT播放图片)

中间的圆斑,哪个更大?
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固执地坚信自己的所见,往往就会被表象欺骗,闹出笑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菱角的喜剧》,作者秦牧先生在小小的菱角上也相同的感悟,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能激发学生们的研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从中发现事物的复杂性,不要轻易对自己看到的东西下结论或展开行动,与课文中菱角的复杂性与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一脉相承。】
2、扣合作者,文本分析
思考探究1: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参考:菱角有无角、两个角、三个四个角;蝴蝶昆虫两千种左右;化学、物理、医学多样性
黑云与大雨;种地、养猪
思考探究2:秦牧散文的特点是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很容易看出,文中是如何体现趣味性的?
趣味探究:从课文提供的秦牧先生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看看秦牧这个人有什么特殊性?学生可能难以回答,通过提供老师的照片,对比分析,可看出秦牧先生是一位饱经沧桑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你看他天庭饱满应堂发亮,目光犀利,面带慈祥的微笑,容易看出他是一位睿智的老者。那么他的作品又有什么特殊性呢?——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中国三大散文大家秦牧,杨朔,刘白羽,杨朔的散文诗意盎然,意境深邃,清新优美。刘白羽散文,激情澎湃,雄浑壮美。可以让学生介绍。)
在这个趣味性活动的对比下,让学生将1-7段压缩成200字左右的考场议论文的开头,并与原文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老师示范(PPT播放):
从小到大,我一直认为菱角只有两个角,但后来我才发菱角还有三个角,四个角,甚至还有一种圆形菱角,可见菱角是比较复杂的。但在生物界,还有比这更复杂的,像蝴蝶,蝗虫这类昆虫,各有两千种左右。化学界碳水化合有上千种,物物理界同一元素能形成千奇百怪的形态。不同体制的人和咖啡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有28个牙齿,有的人有36颗……。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
通过比较,仍然有知识性,但没有了趣味性。趣味性,便是他的议论散文的特殊性。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紧扣文本分析,以免出现教学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局面,通过两个小活动,让同学们探讨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存在一切事物中的,思考探究2拿出老师的照片,再次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用有趣的引导体验文本的“趣味性”,压缩语段的设计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提炼中心的能力。】
3、立足当下,展开辩论
秦牧的这篇文章写于1959年,文章在当时有它的时代价值,文章告诉我们,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我们就会胜利,否则就会摔筋斗、就会倒霉,害得我们好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如何旧文新读,从中发现穿越时代的价值?
思考探究3: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事例出发,谈谈自己对事物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老师抛砖引玉:电脑硬盘在海拔4000米的西藏打不开的经历(硬盘的特殊性);自己是土家族,但却不会说土家语,这种语言消失了(语言的多样性)。
学生:可从身边的事物、高考、语言界少数民族语言的消失、当前政治热点、亚运会世博等层面分析,中国夺金背后的复杂性等各个方面来讲。
结合课文学生可以轻易得出结论,就像课文所说的“君臣佐使”良药,抽出任何一味都不成为其好药了。社会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搞清事物的一般性和多样性。包容多元文化,社会才和谐。
思考探究4:生活中,是不是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它的复杂多样性,这样是否害得我们好苦呢?请同学们就“做人,应该复杂还是简单点好”展开辩论。(课堂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出有个性的见解)
【设计意图: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5、作业布置:辩论赛准备
【设计意图:课外与课内有机结合】
修改后的说课稿,目标单一明确,思路清晰,更重要的是融入了老师的个性化解读,体现了“趣味”的特点。

四、后记
一次说课比赛,两易其稿,个中辛酸,唯有自己清楚。纵然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因为我不仅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体会到了科组老师的热忱。所以在这里要衷心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罗敬雄科长,胡老师,冯永和老师,姚巍老师,周旻老师,雷泽兵老师等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就。通过这次比赛,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仍然要勤学苦练,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争取早日独当一面,不辜负前辈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