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155阅读
  • 3回复

现在过春节怎么没“年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璧山状元
 

发帖
2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06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关于年的记忆曾经是美好的。小时候过年,一家人聚在一块洗菜、烧饭、包饺子,一碗红烧肉就能让一家人热闹个一整天。小时候过年,缠着妈妈买新衣服,大年初一睁眼就急忙套上,要是被伙伴们的炮仗炸了个洞洞,那个心痛啊。

现在呢?一个电话,高档饭店的年夜饭大餐已早早地预订好,满桌佳肴却不再那么美味。照样添置新衣,但无论多漂亮的衣服,能带给我们的喜悦是那么有限。对于过年再也没有了小时候那样的期待。

“过年除了吃饭,还能干吗?”说及过年,许多青年人都认为:“过年真无聊。”

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年复一年,年味渐淡,年还得过,可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年味”?

曾数次在全国“两会”上提议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庆市作协主席黄济人认为,春节原本发端于人际交往关系,是家庭家族团圆的社会产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关文化载体消失了。“这有客观原因。”黄济人说,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家庭结构分割的细小化、个体化,家庭作为社会生产单位的功能在弱化;另外,人们的交际方式受网络等的冲击发生了变化,这样,作为春节的核心功能,家族的情感整合仪式,正在失去它的传统地位。

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持有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春节原本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节日,人们对来年寄予很大期望。这种期待感,相对于农村,现代城市已经减弱了,变化比较大。“在城市里,你会发现贴春联的越来越少,祭祖的也不多,大家都把春节当成一个普通的放松假日。”王川平认为,之所以如此,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为春节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仰观念越来越弱了。过去一过年,就会有舞龙灯等活动,大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信仰少了,相关的文化习俗也就随之消失了。

年味其实就是文化味。所以年味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乐趣,需要每个人自己营造。从官方层面说,就是要继续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发扬春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从民间和个体层面说,就是要恢复春节这一全民参与性节日的本来面目,改变一台春晚一除夕、一个短信就拜年的单一、冷漠状况,人人真正参与到节日中去。只有全民营造,才能完成春节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渴求的转变,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从过年中感受到快乐。
状元精神,文化气质。
离线璧山状元

发帖
2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2-06
冯骥才:年味回归 期待百姓智慧
我们不担心“年”本身,而是担心满含先民智慧与情感的“年文化”会丢失

记者:辞旧岁,迎新春。春节将至,我们一边欢喜,一边担忧:春节是不是式微了,年味怎么会变淡了……为什么“年”对我们如此重要,它仅仅是个节日吗?

冯骥才:其实静下心想一想,国人对“年”的感情并没有淡薄,淡化的只是今天不再适用的传统年俗方式;我们担心的也不是“年”本身,而是满含着先民智慧与情感的“年文化”会丢失。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春运。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会为了过年这样调动“千军万马”?又是什么调动着“千军万马”?是我们的传统。可见对年的感情依旧根深蒂固,这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血液里面蕴含着的,是你自己精神的基因,到时候就要“发作”,一年“发作”一次。

我们说年味淡了,并为此着急,主要是因为感受到了旧日年俗的淡薄。年俗里有我们文明的传统,有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生活观、理想信仰、道德准则、价值审美,等等。春节本身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创造,因为在农耕时代,人们生活生产的节律跟大自然的节律一致,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于是人们春播夏养、秋收冬藏,一轮以后,又开始新的一轮,所以,在新旧更替时,人们总是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期盼,形成了过年的两个主题——避邪与祈福。你可以看看,我们的年俗里充满了避邪祈福的符号,春联、门神、年画等,都是这两个主题的表现。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主题——团圆。

总之,在农耕社会,人们就是这样使劲儿亲近着年,为了表达生活情怀、表达对年的盛情,创造了一整套独特而丰富的年文化。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受到冲击,于是我们开始害怕,怕迎福的祈求、生活的理想没有了,年的意义丢失了,这是我们着急的心理根源。

我们缺少过年的新载体。春晚算一个,但远不够

记者:一种习俗,固然称得上是民族的瑰宝,可城市化的进程已经遍及中国,我们的生活在变,环境在变,观念思维也在变,习俗又怎能有一成不变的空间呢。

冯骥才:我们已经眼见了许多变化的发生——比如家居装修,我们现在的墙上都贴着墙纸、湖湘绸,没法再挂木版年画了;大门不是两扇而是一扇了,自然就没法再贴一对的门神;没有影壁了,也就没法贴影壁上专用的福字了……在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时候,文化习俗里自然有要消退的东西。这是正常的。

节日文化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而人们的生活需求是自己创造的,不是别人给你的。真正属于老百姓的文化,是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文化。年俗也一样,是百姓自己创造的,他不需要了,自然就放弃了。

从古到今,年俗一直在变,有的产生了,有的消亡了。就拿年画来说,并非上下五千年一直都有。中国汉代就发明了纸,但到了明朝以后年画才全面兴起,这说明社会有需求了,才产生相应的节俗。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缺少新的过年的载体。过去的一些载体不适用了,但我们还没有找到适用的,对年的盛情没有地方安放,所以渐渐有“年味淡了”之感。

记者:新的载体,这的确是问题的肯綮所在。就好像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段山路,来到水边,却还没有建造好渡河的船。

冯骥才:对。在时代转型期,我们的文化有时会出现轮空。当然,也不能说今天对年俗没有创造。有几个创造应该注意。第一个,春节晚会。我们回忆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春节晚会受到了老百姓怎样的欢迎,现在不管老百姓对春晚有多大的意见,但是如果不办了,相信反对的人更多。这说明春节晚会在人们的心里已经站住脚了,人们需要这样一台晚会。为什么春晚能在百姓心里站住脚?因为它符合了春节习俗的几点要求:一是阖家团聚。吃完年夜饭了,老老小小围坐在一起,看一台热闹的晚会,符合我们过年的习惯和意义要求。二是以笑为主题,阖家欢乐,所以春节晚会从来没有悲剧。第三个,春晚是陪着人们熬过凌晨零点的,符合中华民族守岁的习俗。因此说,春晚是我们的一个创造。但和传统民俗不一样的是,春晚是电视晚会,电视是看的,可民俗具有参与性,每个人都是主角,都能尽兴,电视却只能被动接受。所以,人们有些意见,在所难免。

再比如手机拜年。我曾经在《人民日报》写过一篇文章,叫《短信拜年,真好》。尽管我有些怕拜年短信,一开手机,“哗”一下几百条拜年短信都来了,难以招架,但是没有的话,遥远的朋友没法沟通。人们处理短信各有各的方式,但至少把年的感情发挥了一下。短信拜年就是一种新创造。当然,这些够吗?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创造。

最重要的还是发动民间的智慧

记者:创造新的,那么旧的年俗怎么办,安然地进入博物馆,静默于历史吗?

冯骥才:不要轻视传统的力量。旧的年俗并没有消亡,旧的文化也没有被简单丢弃。我们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保留了很多传统表现,比如放鞭炮、吃饺子、贴对联等等。

其实,对传统方式进行一些再创造,依然能够适应今天的新要求。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敬一丹春节来天津,想采访天津怎么过年,我就领她去了年货市场。在一个专门卖剪纸、年画的摊位前,我拿起一个手指甲盖大小的菱形福字问她:“你知道这个是贴在哪里的吗?”她没见过,我告诉她,是贴在电脑上的,黑屏幕上拿小小的红色福字一装点,年味就出来了。人们创造的文化都是安慰自己心灵的,有这么一个福字在眼前,心里就高兴。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们已经开始立足传统创造新的文化方式,来满足自己对年的情怀了。

记者:您曾经这样发问:谁来操办我们的节日?那么,对于春节文化而言,谁来负起这个责任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冯骥才:先给你讲一件事。这两天我收到了一个年轻人寄给我的礼包,里面是他自己做的对联、福字、门神等等。他做的门神不是一对,而是河南传统的单尊门神“独坐天”,正适合今天家居单扇门用。我觉得非常好,这就是一种智慧。现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创造各种新的文化方式,帮助我们的文化渡过难关,使它能够传承下去。这就依靠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国家自觉、地方政府自觉、社会各界自觉,因此我们艺术界、文化界、民俗界都在努力,创造适合今天的文化,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老百姓自己的创造。这个年轻人这么做,说明有人已经开始琢磨这个事了,我觉得要鼓励,要发动民间的智慧。

另外,我觉得也不需要太着急。因为原有的一整套年文化,是用了将近一千年才创造出来的,现在才一二十年,不可能那么快把年俗完成了。按照民俗学的观点,传承三代才叫民俗。所以现在是一个正在创造、正处于形成中的时期,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思考和创造新的“年载体”,我们完全能够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用自己创造的文化来享受自己的节日。(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斯敏)
状元精神,文化气质。
离线璧山状元

发帖
22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2-06
人民网:继承和弘扬春节文化 过好“文化年”
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春节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和情感内涵,使人能够鲜明地认识到自己的民族归属和国家归属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全民性,不分地位高低,不分富贵贫贱,不分年龄大小,都要过节;二是重复性,一年一次,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因此,春节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春节文化包含多种功能,其中主要有传承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凝聚功能。

首先,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承载与传递着传统。

古往今来,远离家乡的海内外华人无论路途多远,也必须回家过年。向长辈尽孝道,向平辈示亲情,向晚辈表爱心。阖家团聚、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祭祖等春节习俗,不仅为践行传统的伦理道德提供了活动的环境,而且也为传承传统伦理道德提供了条件。同时,它也在传承传统艺术。例如,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活动,让年轻一代在耳濡目染和亲身参与中,使之得以传承。

其次,它的教育功能十分明显。春节期间的事亲尽孝、兄友弟恭、尊老爱幼的习俗和各种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教育每一个中国人应具有传统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理念,使之成为具有“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中国人。同时,老年人通常在春节期间教诫晚辈继承先辈的优良品德,也起到世代传承优秀道德风俗的作用。

第三,它既是阖家团圆、祈求平安的节日,也是休息娱乐、调节身心的节日。人们在不同行业中奋斗了整整一年,学习、工作十分紧张,有许多人甚至产生某种心理压抑。在辞旧迎新之际,通过参与或欣赏放鞭炮、烟花、逛庙会等娱乐活动,可以使人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充分的放松,起到愉悦心灵、消除生理紧张和肉体疲劳的功能。

第四,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标志和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春节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和情感内涵,使人能够鲜明地认识到自己的民族归属和国家归属。世界各地举行的春节民俗活动,为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从而加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继承和弘扬春节文化,是复兴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实施恢复、保护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复原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恢复和扩大其教育、娱乐和凝聚的功能;创新春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之适应现代社会,世代相传,永葆特色。

状元精神,文化气质。
离线璧山状元

发帖
22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2-06
过节“潜规则”知多少
普通人过节很简单,全家人聚一聚,吃个团圆饭,朋友们见个面,聊聊家常,而对于权势阶层来说,过节则意味着勾兑感情,进行钱权交易,打通关系等“潜规则”的大好时机,飞天茅台卖断货,北京的道路被送礼的车辆堵得一塌糊涂,海鲜酒楼的包间个个爆满,让过节衍生出如此多的额外意义。

在此,一同讨论一下过节“潜规则”的话题,你经历的,或者听说的,都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所有“规则”一旦曝晒在阳光下,就不再是“潜规则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曾经在《新闻1+1》节目中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9000亿。主持人很吃惊,重复地问:“您再说一遍,是多少?”王再次肯定地说:“公款接待、公费出国考察、公车,也就是三公,一年9000亿。”

潜规则的势力和惯性远超人们想象,其本身亦是一个盘根错节的社会系统。没有系统的改革设计,缺乏制度和措施的全面配套,一次网络监督就像一次微风拂面而已。

中国的潜规则多。诸如公款接待、公车私用、公费旅游、抽豪华烟、喝极品酒,逢年过节笑纳“进贡品”、购物卡或其他“冰炭敬”,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人们早就习以为常,见惯不怪,甚至认为理所当然。办事不遵守潜规则便会处处碰壁;见权力者不按潜规则出牌,反倒认为异样,还要去揣测人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放眼近些年曝光的送礼事件,“见光死”的也不少了,但“死”的终究只是具体的事件,这一事件背后的潜规则并没有死,依然在社会中运行得好好的,未损分毫。公款吃喝接待游玩的少了吗?公车私用的少了吗?逢年过节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送礼的少了吗?去岁中秋北京全城大塞车,北京市民早就领教过了。据闻,周久耕天价烟事件一出,许多人把极品烟都塞进了普通烟盒中。

“冰炭敬”本指清朝地方官员对京官(主要是本部门上级官吏)以夏季降温和冬季取暖名义上贡的银子,是一种例行的行贿手段。

2007年,曾有媒体做过调查,官员在过节收受的礼单当中,笔记本、摄像机等小件奢侈品排在首位,轿车与房子分列第二和第三。有趣的是,在奢侈品的选择上,互不相干的行贿人仿佛“通过气”一样,手表一水儿欧米茄,手机偏重摩托罗拉,电器中索尼最多,而轿车则是风神蓝鸟占多数。从品牌上看,贪官收受的几乎是当时社会流行的世界名牌产品。调查中还发现,有的行贿者表面上是送礼品,实际上是把现金隐藏在礼品包装里面,以免直接送现金遭到拒绝。

2004年春节前,曾任城乡集团下属八公司党委书记和经理的王海涛和赵凤一来到聂家拜年,王海涛送给聂玉河2万元。赵凤一送了条鱼,他挖空心思地把10万元现金塞进了装鱼的袋子,以掩人耳目。

曾任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总经理的聂玉河在受审时表示:“在建筑行业,拿钱和购物卡拜年是种风气。如果硬是拒收,也就等于破坏了行业里的潜规则,日后不好做人。”

曾任黑龙江省政协主席的韩桂芝就曾在庭审中表示,在东北,过节期间送礼品已经成了“风俗”,也是人之常情。

收礼时机排行榜:

1、春节、中秋

2、婚丧嫁娶

3、子女出国

4、生日

5、搬家装修

6、生病住院

7、出国考察

8、升迁

【网友热议】

中国人过的不是节,是纠结,是钻营,是思前想后,何时我们能够好好的过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跟送礼无关,跟他人无关,只跟快乐有关。——张昂昂

一年9000亿,全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几百元。差不多可以搞公费医疗了。这个数字真的很让人震惊。明清朝代,就有“冰敬”、“炭敬”的传统。这个传统虽经革命大潮的洗礼,其实根脉从未动摇,而且一直繁盛至今。所谓的“常例”、“陋规”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种传统在科技时代的当下显然已经过时了,被淘汰是早晚的事。——王俊岭

不送礼就会被领导认为不懂事,于是就办不成事。怎么办吧?——龙在天

现在流行一句话没有权就有钱,网上经常看到有人在骂:小小的公务员灰色收入那么高,还在外面喊穷。这跟咱们中国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链有关,无论办啥事,都得找找人。找人就得花钱,这也没办法。——贝拉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在人情大于法的社会大环境下,过节“潜规则”已经见怪不怪了。过节“潜规则”延伸出来的一些产业也是富得流油了,君不见豪华娱乐场所比比皆是,机关单位附近的烟酒副食店鳞次栉比。如果社会法律制度完善,人人都按照规则行事,怎么会有怎么多的过节潜规则呢?——程鹏丽

国人独特的观念决定潜规则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冯晓君

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了,怎么能够说改就改呢?过年过节,“孝敬”一下上司、领导,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如果大家没有这么做,反而不正常了。这些不能算是“潜规则”,只能说是中国人的“潜意识”。“潜规则”容易纠正,“潜意识”的改变就不那么简单了。——李特

过节在中国人眼中已经变成一个以此为契机巴结领导的好机会。逢年过节,借着拜年的名义上领导家送点礼品,遇上了也可以说是拜年的名义,何乐而不为?在中国这个人际人脉人情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搞好上级关系,好像就万事如意了。——胡倩

权利一天得不到有效监督,使得存在寻租空间,那么潜规则就一天不会消亡。——笔笔的笔

到不了共产主义,潜规则就不可能消失,即使到了共产主义,那潜规则估计都会跟着变味儿变成一种新型的形式存在。也许只有这个世界全都是“三体综合症”了。这个世界才能安分点。——杨文

爹亲娘亲还不如领导亲,给父母过年送的东西还不如给领导送的东西,每逢过年过节总要惦记着给领导送什么东西,把领导当成亲爹亲娘。送礼这些潜规则规则了这么多年,也都成了习俗,不这么做心里还不安稳,做人难做中国人更难。——高欣婷

明骚易躲,暗贱难防。咱来畅想一下如何对付和改造所谓的“潜规则”。不是不能拿到台面上吗?嫌丢人,那就给它来一记“见光死”,邀请的大侠是“媒体”和网友,这也算“揭黑”。其次,“潜规则”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要推动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民主文明,相互制衡的监督和司法机制,媒体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民间的力量才能调动,社会的自我净化和排毒的免疫力才能提升,社会的文明进步才能实现。潜规则随之减少,明规则越来越多,弘扬公平正义原则,经济发展成本才能降低,人民的生活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刘鹏飞

这么贵重的礼物,多少是自己掏钱买的。公家的钱办公家的事儿,当然顺带把私人感情也联络了。节日拜访和礼品本来是良好的文化传统,是不受监督的公款使用和权力寻租使其变味儿了。——西铭

还是那句话,在中国不管多有钱都是求人的人,只要是官,不管多小,都是被人求的人。所以,求人自然就得送礼。被求自然要收礼。节假日又不多,不缝着这节假日送礼,以什么名义送礼啊。本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咱们泱泱大国,9000亿算什么?50年的500ml的53度茅台现在的售价是12900元,对于有钱人来说,收礼的官比不收礼的好办多了。有潜规则总比没有强!是吧?——潘昕妙

过去是“礼轻情意重”,现在则是“礼重情还未必重”,“送礼”是一种文化,社会不公、体制不完善才造成了“厚礼”成为“潜规则”。试想,若是每个人都能凭真才实学、通过个人奋斗成就一番功名,谁还会把赌注放在“送礼”上?“潜规则”也好,“腐败”也罢,社会权力、科层流动的把持者制造了这样一套“文化”,许多人被迫卷入其中。那些出于各种目的成为“潜规则”的一方的人尽管有错,但也有“两难”的无奈。9000亿被挥霍的公款如果用于人才培养和行政监督的完善,让真才实学者有机会施展抱负,让坐收渔利者退出舞台,那将是多大的一件幸事!——小迷

以前一直以为只有浙江的送礼现象比较风靡,现在原来只要在中国哪哪都有这“习俗”。我所听闻的有如下几个版本:父母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好的照顾而明着送礼又太高调于是想出这么一出,在孩子的小毛毯里藏了几根金条一到中午孩子睡觉的时候就必须拿出这毛毯……?另一个版本是现在很流行的送卡,小小一张卡片看起来不起眼,但还真能起到不少作用,之前同事做鼻炎手术怕医生不到位查房时就偷偷给医生塞了几张卡,过后护士来的勤快了换药也及时了,这就是行情这就是送礼的基调。不管是古还是今是国外还是国内送礼能办事儿已是明白的潜规则,如若没有这还是会有其他,无法杜绝的现象。——程佳佳

中国原本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但是现在诸多的过节送礼潜规则辱没了咱们的优良传统,是一种亵渎。为什么送礼之风如此风靡,有送必有接,根本原因还是腐败之风盛行,现在过节都已经变味了,给那些接礼送礼分子提供了一个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张欢

清代开始就有“冰炭敬”,看来中国官场的送礼文化是源远流长了。在讲究关系与人情的中国社会混,送礼的过程就是陌生人织就自己的关系网的过程,同时,他们还能强化手中的权力,为可见利益投资。即使送礼存在风险,但收益和回报更显性、可观,所以,要杜绝官场送礼太难了。——李展蓝

中国的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现在演变的如火纯清了,变成利上往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断的送礼巴结领导。领导在用自己的权力给送礼的人提供实惠。——潘丰
状元精神,文化气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