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85阅读
  • 4回复

青岛教研室物理课题组2010年12月16日活动汇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06
青岛二十七中成为青岛市物理十一五课题子课题实验校


   12月16日下午,市内四区全体初中物理教研员、“青岛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成员、五市三区初中物理教研员和教师代表等共计160多人齐聚青岛二十七中,参加青岛市初中物理“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系列研讨会暨青岛第27中学课题实验点校挂牌仪式。李沧区教体局副局长王悦茂,区教研室主任姜岱尧、副主任杨剑英,青岛市物理教研员王平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在我校刘文波校长的热情致辞中开始。会上,市教研员为我校成为实验点学校授牌,我校尉良老师还采用此建模理论为老师们献上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浮力》,经过尉老师的展示,老师们对此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课后,老师们针对此方法的研究和本次展示课发表了精彩的评论,高潮迭起,很好的起到了研讨的目的。

     王局长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是我校在教学中的一项创新,并对我校未来发展前景给予了美好的祝愿。

     据悉,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子课题“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研究是市物理教研员王平经过对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的方法得出的研究成果,我校是继五中、五十七中、三十九中之后的又一所该模式实验校。

      此次会议是我校近几年来承办的最大规模的教研活动,我校用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很好的完成了此次活动,获得了与会领导、专家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 此帖被秦汉大将军在2011-01-06 13:57重新编辑 ]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06
王平老师讲座课件及赵瑞福老师重庆参赛“全国第六届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大赛”感悟
重庆参赛感悟 

青岛第57中学  赵瑞福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2010年12月1日至4日,2010年“全国第六届‘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新课标新思路教育专家高峰论坛”在美丽的山城重庆隆重举行。在两位青岛市初中物理中心组组长,青岛市局属片教研员39中赵力老师、青岛市市南区物理教研员陈翠玉老师和我们吴秀伟校长带领下,参加了此次盛会。


   在此,请允许我把这次参赛的过程和感悟,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做一下汇报:


  本次大会活动宗旨:倡导“文化教学”先进理念,从文化视角创新性、扩展性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交流成功教学经验,引导课堂教学研究发展方向,推进中学课程改革。特别是文化传承与育人理念;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理念;课堂素教、素学、素解、素写理念;学力培养与文化熏陶理念;人格养育与文化拯救理念。


  市初中物理中心组组长、局属片教研员青岛第39中学赵力老师,代表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把我们多年来总结出来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模式,向参会的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和老师,做了介绍和推广,在峰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尤其是王平老师的新作《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一书,各地同行们反响热烈,许多代表上门索书!大家一致认为,王平老师领导下的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从文化视角的创新性、扩展性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为广大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市南区教育中心物理教研员陈翠玉老师,受大赛组委会的盛情邀请,全程担任了此次优质课大赛的评委工作,其认真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在物理教学上的丰富经验和高深造诣,得到了全体参赛教师、大会组委会的一致认可!大会总负责人“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理论的创建者、探索者、实践者,全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课题规划中心副主任谭蘅君老师,高度赞扬了陈翠玉老师的工作。


  在高峰专家论坛会上,吴秀伟校长应峰会组委会的特别邀请,做了题为《让文化植根于我们的教育》的专家报告讲座,分别从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等方面介绍了青岛五十七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受到了与会的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吴校长的同名论文,被大会组委会评为一等奖。


  本次大会举行了优质课评选,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的子课题“用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青岛市实验点校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全国优质课大赛,参赛课《浮力》荣获“全国第六届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我深深地知道,这绝对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我只是作为我们这个团队的一个代表,参加了比赛。成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我们青岛市初中物理这个特别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归功于我们各级的领导、专家和老师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筹备课的过程中,王平老师白天到学校给我指导,晚上在网上给我指导;赵老师哪怕因病在医院的病床上,都一直对我的课念念不忘;陈老师即使出差身在南京,都百忙之中,不断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和我交流,给我具体的指导和建议;王德前老师在两节课的间隙,赶到我们学校,帮我听课,给我指导和建议。我们组内的各位老师,更是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此,我一并向你们表示我衷心的感谢!


                                                  2010年12月




王平老师精彩的讲座课件,请大家回复即可下载。

[ 此帖被秦汉大将军在2011-01-06 13:59重新编辑 ]
附件设置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1-06
第三条路——浅谈《浮力》的教学设计及体会
第三条路

——浅谈《浮力》的教学设计及体会


青岛第57中学  赵瑞福




《浮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五节,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在浮力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浮力的大小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这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学中应该如何突破呢?

回顾了一下新课改以来我所听过的老师们讲过的《浮力》这节课,针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老师们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1.直接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2.通过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间接探究浮力的大小。


一、直接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2004年苗玉娟老师的课、2005年葛雪梅老师的课、2010年胶南市物理教研员辛强老师的课,都是采用的这一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以人教社出版的教材为蓝本,在引入浮力的事例、介绍浮力的方向和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以后,直接介入“浮力大小等于什么”。通过探究一个实验:在水桶中装水,用手把空饮料罐按入水中,(1)体会下压饮料罐的过程中浮力大小变化。(2)观察水被排开的数量变化,在“体会”“观察”之间进行比较、思考。实验事实是按压空饮料瓶,手感到浮力增大了,观察到随着浮力的增大,排开水的数量(体积)随着增加。由此提出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排开水的多少有关系。至于排开水的多少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则要发挥引导作用,对于学生猜测排开水的多少、体积、质量等,通过已有知识可以很方便的引导到排开水的重力,由此提出明确猜想:浮力大小可能和排开水的重力有关系。直接锁定浮力、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两个力之间存在联系。


  剩下的任务就是设计实验直接寻找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由于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重法间接测量实现,设计实验的关键是寻找物体排开水重力的大小。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此种探究方式巧妙地避开了猜想的繁杂和困难,大大的简化了设计实验的难度。大量节省课堂探究和实验的时间,从而实现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探究的方式回归了历史本来,把浮力和重力这两种力直接联系起,训练的是一种直觉思维


二、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间接探究浮力的大小


  2010全国第九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录像比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陈云剑老师的课,就是采用的第二中模式,这一模式同样在引入浮力的事例、介绍浮力的方向以后,直接提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由学生自由猜想。此时教师会提供许多场景、进行系列活动,学生思维也会很活跃,能够猜想很多影响因素: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体积、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排开水的体积等等。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对猜想逐步排除或者验证确认。


此种教学设计从教学实践中看,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要完成浮力的教学至少需要2课时。学生设计实验存在一定的困难优点是学生经历了多个实验设计、探究过程,比较多的培养了实验设计能力。这种探究的方式训练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


仔细分析和体会,会发现两种探究模式实际上是为了达到同一教学目标,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却都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


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能否找到第三条道路,把以上两中探究模式的优越性,都吸纳进来,进而为我所用呢?但是一直不得要领,找不到出路。看了王平老师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一书,在读到张子信的“差异----规律”探究模式的时候,我眼前一亮,恍然大悟!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第三条道路吗!以“测重法实验”为载体,对它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分析,把“测量”和“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导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出浮力和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完成对这个难点问题的突破!在这个过程当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两种探究模式的优越性,完美地结合了起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测重法实验”,成为了连接两种不同探究模式的纽带;“测重法实验”,成为了带活整盘棋局的关键棋子!


那么,这枚关键的棋子,应该如何隆重出场呢?这个地方,人教版教材的处理是直接以“想想做做”小实验的方式给出,把测量的方法强推给学生,未免显得有些生硬!一般老师的做法是:在抛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这个问题之后,直接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这种处理的方式比教材上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进步,对于那些生活中有过类似体验和经历的学生来说,(例如:有过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经历、有过在水中搬运石头或其它重物的经历、甚至有过从浅水走向深水或者反过来从深水走向浅水的经历的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起码不会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对于那些生活中没有过类似体验和经历的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一下子想到用弹簧测力计去检测浮力的存在,那难度恐怕 就大了去了!而这个地方处理地好不好,到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后面这节课难点问题的解决!


这个棘手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这也是我在对这节课进行重新设计的时候遇到的一个障碍。自己想了很久,几个方案都不满意。最后,我把希望又寄托在了王老师的新作《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上,当读到韩非的“推理——归谬”探究模式的时候,我如释重负,眼前又柳暗花明了!韩非在《韩非子·难势》中讲述的“自相矛盾”的故事,学生耳熟能详,那么我何不让学生演绎一个现代版的“自相矛盾”呢?我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问题之后,学生的猜测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受浮力”,或者是“不受浮力”,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可能!那么,不妨让学生先假设“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物体现在所处的状态是静止状态,属于平衡态,进行受力分析,逆果推因,进一步推理出物体只受两个力,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应该相等,即F=G;然后再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实际测量一下这两个力的大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发现是F≠G,这便证明了我们刚才的假设是错误的,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即“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应该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既然也受浮力,接下来就可以很自然地问学生:“这个浮力是多大呢?”,再一次引导学生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逆果推因,最后得到“测重法”求浮力的公式:F=G-F。这样,“测重法”实验的推出,便显得有必要和自然的多了!


至此,这节课的主体框架,已经浮出水面,主体脉络,已经基本形成。在沿着已经基本成型的主体脉络,对这节课进行进一步完善的时候,我发现,作为这节课重点和难点的“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间接探究浮力的大小”这个问题的提出,显得有些突兀!原来采用第一种探究模式,直接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时候,在得出“测重法”求浮力的公式之后,直接抛出“如何测轮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使后面“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问题的引出很自然。现在我们在这个环节采用的是和第二种探究模式相同的方法,如何使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间接探究浮力的大小”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变得那么自然流畅呢?我一下子想到了我们前边学过的“求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质量”的问题,要求它的质量,没有那么大量程的天平,无法直接测量,我们采用的策略是先探究出影响质量大小的因素,然后推导出质量的公式,最后利用公式来间接地计算出碑心石的质量。今天我们要想知道的是轮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同样无法直接测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一下上边问题的解决思路,先探究一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然后推导出浮力的计算公式,最后用公式来间接地计算出轮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实际上就是王老师在书中提到的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类比的研究思想!


其次,我发现在我最初的设计构想中,从得到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之后,到引导学生探究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这中间的过程设计过于笼统和简单,实际上,这中间包含了两次转换,第一次是由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以及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转换到探究“浮力和排开液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第二次是由探究“浮力和排开液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到探究“浮力和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这是典型的“问题----转换”探究模式,是我国北朝天文学家何承天的研究思想。


至此,我运用“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建构起了这节课的完整框架!显现出了这节课的清晰的脉络!




                                                    201012


附件: 赵瑞福浮力教学设计思路.doc (61 K) 下载次数:2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1-06
Re:青岛第27中学尉良老师上课教案、学案及课件
《浮力》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3、知道阿基米德实验的器材、过程和方法,并会进行实验和探究。



【目标一】:1、知道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记忆】

1、测浮力的方法:F=____________

2、浮力的方向:总是_    ___

【反馈练习一】

1、用弹簧测力器测桌上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   __对它向_  _托的力叫浮力



【目标二】:知道阿基米德实验的器材、过程和方法,并会进行实验和探究。

【演绎推导】

1、 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上表面所受的压力F1?(写出思路)

F1=

2、 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下表面所受的压力F2?(仿照F1的过程,写出F2的推导过程)



3、 F2 -F1=





【实验验证】

1、 将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

G/N

F/N

F/N

G/N

G/N

G/N

























【得出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_ ____,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_    



【达标检测】

哪个易拉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我们可以根据表达式F=ρg·V。当ρg相同时,        ______越大的易拉罐所受的F越大。所以浸没在水中的易拉罐受到的浮力____大。


附件: 浮力课时教学案.doc (91 K) 下载次数:1
描述: 尉良老师课件
附件: 浮力.ppt (1076 K) 下载次数:1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1-06
尉良:《浮力》设计感悟

《浮力》设计感悟
青岛第27中学  尉良
    
    
    我在2010年12月15日的青岛市初中物理“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系列研讨会上,出示了全市公开课《浮力》。通过这节课的准备和展示过程,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获。下面我将这节课准备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老师们共享。

    本堂课我主要运用到了王平老师所著《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一书中的“新方法-旧方法”探究模式、“范例-拓展”探究模式,和李沧区“目标导学”教学模式。在开始备课时,我只是从字面上理解的“新方法-旧方法”探究模式,并以这一种探究模式备的课。但是在第一次运用时,自我就感觉到生涩和牵强。这让我不得不停下来认真思考、研读。在思考和研读中,我慢慢的理解了王老师提出这种探究模式的思想本质,其实我们在日常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猜想”就是一种建立在我们已有的,非物理实验模式下,经过逻辑推理或数学推导得到的一种科学的“猜想假说”。然后我们通过物理上传统的、特有的试验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说。而这正是“新方法-旧方法”的探究模式,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再准备课程时就感到得心应手,至此我的第一种探究模式就完全成型。而第二种探究模式,则有点儿“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在突破“F浮=G排”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容易的得到假说,选用了正方体作为推导对象。在实验中为了能让假说“放之四海而皆准”,我每组选用了不同的实验器材,让最后的结果更有说服力,事实证明在课后这一做法深受教师们的认可。而且我的这一设计也符合“范例-拓展”探究模式。

    我运用的两种探究模式,非常符合现代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与探索中,找到知识的本源。而且这两种模式,其实在我平日的教学中或教学片断中都在不经意的使用着,但是我却没有真正的注意和拓展,这就造成了有时教学上没有“法”和“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和学生们的发展。经过这一次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我切实的感受到教学有“法”很重要,授课有“道”很关键。王老师的《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和物理探究建模》一书就是向我介绍了他多年来总结的智慧结晶。我也将借这次公开课和我校“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的落成这一东风,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在践行中成长,争取早日走出自己的“道”。
    
                                      2010年12月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