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839阅读
  • 1回复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18

  我们在阅读有关佛教历史的书籍和文章时,经常会碰到“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这两个词。那么,什么是小乘佛教?什么是大乘佛教?两者的关系怎样?我们通过简单梳理印度佛教的历史,就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小乘”与“大乘”的由来


  国内外学术界对印度佛教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较通行的观点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佛教时期。从释迦牟尼创教到其最初弟子们所信奉的佛教,时间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末叶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


  第二阶段,部派佛教时期。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2世纪左右。在这个阶段,随着佛教僧团的发展,由于不同地区的僧众对戒律和教义产生认识分歧,从而导致僧团内部发生分裂,分化出互不统属的若干派别,所以称为“部派佛教时期”。分派延续的时间很长,具体分派的时间、次序、名称、数目和原因等内容,佛教各类典籍的记载并不一致。一般认为,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总共分出了十八派。


  第三阶段,大乘佛教时期。大约兴起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印度佛教的主流。大乘佛教的兴起,是以逐渐在印度各地出现一大批不同种类的经典为标志。这些经典都是借佛的名义,宣扬新的思想。重要的典籍有般若类、华严类、法华类、涅槃类、唯识类、大集类等。它们自称是“大乘”,所以有了“大乘佛教”一词。


  印度大乘佛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公元前1到公元4世纪,是大乘中观派兴起和流行的阶段,称为“初期大乘”。中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龙树(约公元150~250)及其弟子提婆,他们主要是在解释《般若》类经典的基础上,集中阐发“假有性空”的理论。中观派的重要论著,有龙树所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提婆所著的《百论》。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本质上是虚幻不实的(空),认识世界要避免极端。世界万物本质上是没有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的区别。他们也主张“真”(出世间、佛、涅槃等)与俗(世间、众生、生死轮回)是“不二”(平等而没有差别的)。


  第二阶段,约公元4到6世纪,出现讲如来藏缘起和阿赖耶识缘起,集中阐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思想的各类经典,形成以弥勒、无著、世亲为代表的大乘瑜伽行派,称为“中期大乘”。瑜伽行派主要发挥《解深密经》《胜鬘经》《楞伽经》等经典的学说,主要著作有弥勒的《瑜伽师地论》,世亲的《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世亲的弟子陈那,对因明(佛教逻辑学)有重大发展。其后著名者有无性、护法等。5世纪以后,印度的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成为唯识学的中心。唐代玄奘曾随那烂陀寺的戒贤(护法的弟子)学习。


  第三阶段,从7世纪开始,佛教义学逐渐衰落,密教兴起,称为“后期大乘”。密教是以《金刚顶经》和《大日经》为主要经典,吸收了中观、唯识思想,并且杂糅印度教和民间信仰的某些因素而形成。密教以重视坛场仪轨、真言密咒等为特点。13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进入,寺院毁坏、僧尼逃散,佛教在古印度本土逐渐消亡。传出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主要是以中国佛教中的汉、藏两大系统为代表。


  大乘佛教是从部派佛教中分化出来的,在它兴起的时候,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学说,以改革者的身份出现,自然受到固守传统学说的佛教人士的攻击。当时,大乘佛教被称为“外道”,其倡导的学说被斥为“魔说”“非佛说”。更有甚者,一些信奉大乘佛教的僧人还被赶出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
  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前,并没有“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之类的说法。新兴的佛教派别出于争夺正统地位,显示本派教义优越的需要,自称是“大乘”。所谓“乘”,按照梵文原词语根解释,有“道路”“事业”的意思。自称“大乘”,指本派教义乃是修行者实现自我解脱和拯救众生的“大道路”“大事业”。同时,他们又把此前的佛教一律贬称为“小乘”,认为那些教义是释迦牟尼为小根器(天生素质差)的人讲的。“小乘”和“大乘”对举的说法就是这样出现和流传开来的。现在的学术界虽然也沿用“小乘”“大乘”的称谓,但是已经没有褒贬的意思了。


小乘与大乘的异同


  大乘虽然把以前的佛教贬称为“小乘”,并不是全盘否定以前的佛教修行理论和实践,而是在接受、吸收和一定程度修改早期佛教、部派佛教教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些新的教义。可以说,大乘是在小乘基础上的发展,并不是完全推翻此前理论后的另起炉灶。因此,在大乘佛教的各派中,都程度不同的保留着自释迦牟尼创教以来就有的内容。
  大乘佛教在以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表现出一系列特点,形成与小乘佛教的多方面区别。从前面介绍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乘更重视探讨抽象的理论问题,辨证思维水平大大提高,义学更为发展,这是与小乘的一个区别。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简单介绍如下三方面的主要区别。
  第一,自度与度他。小乘比较强调“自度”,也就是自我解脱;大乘更重视“度他”,也就是拯救众生。与小乘鼓励个人的严格修行不同,大乘号召信众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把拯救自己(自度)与拯救众生(度他)结合起来。同时,大乘也把修行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权宜方便)作为教义原则来看待,不把任何教条看作是不可改变的。许多大乘经典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接受和容纳多种不同的学说和信仰。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华严经》,它在突出学说个性的同时,倡导继承以往佛教的全部成果,把一切佛教修行规定和理论,甚至原本不属于佛教系统的修行活动也予以接纳,编排成一定的有序结构,共同作为成佛解脱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步骤。在这部经的《入法界品》中,甚至把国王使用的“断手足”“截耳鼻”“挑双目”之类的酷刑,也说成是“救度众生”“令其解脱”的慈悲手段,把苦行者登刀山、投火聚之类的做法,也说成是“菩萨诸行皆清净”。总的说来,大乘教义的内容更庞杂,大乘佛教的适应能力更强,传播渠道更多。无论它传播到哪里,都会带上那里的民族特色。
  第二,一佛与多佛。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前,各派佛教都认为,尽管在释迦牟尼之前还有六佛,并且未来还有弥勒佛,但是释迦牟尼是唯一现存的佛,这种信仰本质上是与教主崇拜相联系的一佛信仰。尤其在早期佛教时期,释迦牟尼被认为是人而不是神,是导师而不是救世主。人们之所以信仰他,在于他发现并且实践了解脱人生苦难的真理,在于他思想伟大,精神高尚,智慧深邃。到了大乘时期,释迦牟尼及其生平事迹则完全被神化了。更为重要的是,大乘崇拜多佛,倡导十方世界同时存在着无数佛;并且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
  第三,阿罗汉与菩萨。在大乘佛教之前,各派佛教都认为,除了释迦牟尼之外,其他人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全称“阿罗汉”。达到罗汉果位,就超脱了生死轮回。由于罗汉有着弘扬佛法,护佑众生的职责和能力,所以自然也就成为信众的崇拜对象。罗汉的地位,是仅次于佛。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信仰并没有被废除,依然流行,其主要崇拜内容都被接受下来了。
  但是,大乘树立的主要修行样板,主要弘扬佛法者,主要拯救众生者,不是诸位大罗汉而是诸位大菩萨。菩萨是梵文音译的略称,全称“菩提萨堙”,也意译为“觉有情”、
  “大士”等。在众多大乘经典中,所记载的菩萨也和佛一样,多得数不清。而且,相同名字的菩萨,在不同经典中有不同的描述、不同的形象和特点。总的说来,大乘虽然没有否定罗汉崇拜,但是罗汉的地位大大降低了。众多罗汉的地位远远比不上众多的大菩萨。比如,中国佛教中流行的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位大菩萨,其地位和影响就不是任何一位大罗汉所能比拟的。(作者:魏道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8 17:07:19编辑过]
离线nogood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27
该主题已被管理员屏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