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81阅读
  • 0回复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一般现代文阅读3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李占威
 

发帖
5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一般现代文阅读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散文家不是匠
祝勇
贾梦玮先生发表了一篇《当代散文批判》,批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没能就白话散文的语言技巧问题提出很高的要求”,“有一种尚‘素’的倾向:重‘简’轻‘繁’,重白描轻形容。”我的理解,贾梦玮先生批判“素”,并不是倡导“荤”,而是嫌他读到的那些散文,语言上贫乏无力,苍白失血,因为“散文之美很大程度上来自语言”,故而对许多散文(我想不会是全部)的身份颇有怀疑。
散文要写得美,恐怕并无异议,如同女人长得美,大家都不反感一样,是现成的真理,放之四海皆准。学问在怎样才叫美。语言是散文家必过的一关,自不必多说(不止散文家,小说家和诗人均如此)。技巧,也十足重要——伍立杨的《文字灵幻》,我的《中文的衰微》,都讲到了这一点,然而,“语言”与“技巧”真的如老屋的窗栏板一样可以离开主体单独存在吗?如果一篇散文真的如韩小惠女士眼中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句是文采,“先天下”句是思想,角色清楚,分工明确,那么这样的“经典”,就大易于炮制了。
笔者曾经在评价董桥时写道:“一切的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思想不必仰仗理论,因为思想首先表现为语言。当我们追溯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的那些隽语,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在这样的文本面前,强调什么“文采的华美”,以及“技巧的娴熟”,未免显得可笑,我同意贾梦玮者,在于语言的板结僵硬确实成了今日文学之癌症,然而灌铸了语言之美的,并不仅仅是什么“技巧”,而主要是精神之美。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是由伟大的灵魂支撑的。当我们被海涅或者屠格涅夫山海一般明澈宽广的文字所包围,当我们于纸页间呼吸到心灵的氧气,又有谁,去顾及“技巧”的存在?
董桥的“语言”出自他的“创作”,然而这“创作”却不是依赖上天的赏赐,而是与一个深远的文化背景有关,那伫立了上千年的文化风景,恰巧触动了一个现代游子的“立体的乡愁”,才能使阅微草堂那样的岁月真的流回到眼前。他对这个心智贫乏的时代的反动肇始于语言,然而他的语言里又凝结着多么粘稠的精神血液!所以,文字的高下的本质并不在于文字本身,差别正在于心魂。散文需要美,但不是装饰品,否则就实在是辱没了散文的存在价值。
博尔赫斯说过:我们文学的贫乏状态缺乏吸引力,这就产生了一种对风格的迷信。相信这种迷信的人认为,风格不是指产品是否有效,而是专注于表面的技巧,从而忽略了灵魂深处的信念与激情。而所谓“完美”的作品,是最不稳定的;相反,不朽作品的灵魂,则经得起烈焰的考验——《唐吉珂德》赢得了它同译者的斗争,再拙劣的翻译语言,都不能改变它的灵魂。
时间深处的古器即使绿锈斑驳也是美的,它不需要表面鲜亮的油漆来拯救。
 
1.对作者说董桥散文语言里“凝结着多么粘稠的精神血液”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董桥的散文语言依赖于一个有千年积淀的文化背景。
B.董桥的散文对这个心智贫乏的时代的反动肇始于语言。
C.董桥的散文语言与精神结合得很好,体现了散文的存在价值。
D.董桥的散文很好地解决了文字的高下的本质并不在于文字本身的问题。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认为伟大的作品能够留传久远靠的是作品深邃的思想,没有思想,作品就没有灵魂。
B.作者说“所谓‘完美’的作品,是最不稳定的”其中“最不稳定的”的意思是指经不起时间考验。
C.作者举《唐吉珂德》为例,说明了只要一本书挖掘的思想灵魂颇深,哪怕语言再拙劣,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D.作者在文章中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散文创作不需要讲求语言、技巧,更要有思想有精神。
3.文章认为贾梦玮先生文章里所批判的“素”包括哪些内涵?作者是如何看待贾梦玮先生的这一观点的?(5分)
答:                                                                                   
                                                                                       
                                                                                        
4.文中最后一段“古器”“绿锈斑驳”“表面鲜亮的油漆”各指什么?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参考答案】
1.A(其它三项都没有扣紧题干进行解说)
2.A、B、(C应是“翻译语言”。D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主要讲语言和技巧”)
3.答:技巧上重简轻繁,重白描轻形容,语言上贫乏无力,苍白失血。作者同意贾梦玮先生所认为的“散文追求‘素’成了文学的癌症”观点,同时指出散文的语言并不仅仅是技巧,而主要是精神之美。
4.答:“古器”、“绿锈斑驳”、“表面鲜亮的油漆”分别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拙劣语言技巧、好的语言技巧。最后一段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更加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考点对应直练
训练三
(时间:20分钟,满分:16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孔子只是一个符号
李零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教其中的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了两个学期,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
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
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这才是真相。
当年,公元前492年,六十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
在这个故事里,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当年读《论语》,我的感受是,此书杂乱无章,淡流寡水,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论哲理,论文采,论幽默,论机智,都没什么过人之处。
谁说不读《论语》就无以为人,现在世道人心这么坏(如贪污腐化、制售假药、卖红心鸭蛋者流),都是因为不读《论语》,不敬孔子,那就过了。
我理解,道德和秩序,秩序更重要。不是因为没道德才没秩序,而是因为没秩序才没道德。道德很脆弱,也很实际。说好就好,说坏就坏。越是没道德,才越讲道德。
道德不是讲出来的。历史上,国家一治一乱,道德时好时坏,太正常。远了不说,明朝末年怎么样,清朝末年怎么样?野史笔记、旧小说还在,人和现在一般坏,甚至更坏。您别忘了,那时道德归谁管?正是孔老夫子。
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社会失范,道德失灵,急需代用品。就像戒烟的抽“如烟”,暂时过嘴瘾。有人呼吁的乡约民规或宗教道德,也都是“如烟”。代用品,只要能代就行,不定是哪种。
(本文节选自《读书》2007年第3期)
1.作者认为孔子是孤独的,下列各项不能表明孔子孤独的一项是(3分)(    )
A.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敏而好学,道德修养高,但是出身低微,批评当世权贵。
B.孔子对自己的祖国绝望,虽然遍干诸侯,却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C.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D.孔子死在自己的家里,却没有家,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精神家园。
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6分)(    ) (    )
A.孔子被尊称为圣人的历朝历代,国家一治一乱,道德也时好时坏,与读不读《论语》关系不大。
B.作者认为《论语》一书杂乱无章,淡流寡水,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没有什么价值。
C.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是“内圣外王”,作者对其地位和为人(持)否定态度。
D.现代社会秩序与道德的混乱或者沦丧,与人们不读《论语》,不敬孔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E.道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必须要以社会秩序为前提,秩序很重要,而道德并不重要。
F.历代帝王褒奖孔子,尊称为“圣人”,而孔子自己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3.说说你对“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4.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你所了解的庄子的人生态度有什么区别?你对这两种人生态度如何评价?(5分)
答:                                                                                    
                                                                                         
                                                                                        
【参考答案】
1.A 这是造成他孤独的深层原因。(3分)
2.A、F 。 B项应为当年的认识;C项中“否定其为人”错;D项“密不可分”错;E项“道德不重要”错。(6分)
3.孔子不是圣人,只是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是人造孔子,不是真孔子;(2分)
社会失范,道德失灵,急需代用品。孔子就是他们需要的代用品。(2分)
4.孔子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庄子是消极避世、主张出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满分3分);孔子积极努力,而庄子消极(2分)。(孔子在乱世中清醒,庄子在乱世中装糊涂;孔子在乱世中救世,庄子在乱世中自保。给满分3分;)(“孔子大智大勇,庄子是大智若愚”给2分;)如何评价这两种人生态度(略,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当历史成为消费品
人们在荧屏前津津有味地“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有人伦品目焉”。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主流观念中,历史一直有着崇高甚至神圣的位置。“春秋笔法”也是中国文人在政治高压下指陈时弊的惯常手法,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历史的写法也就极其敏感。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此连村夫野老都喜欢谈古论今,种种稗官野史又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传统戏剧很少与现实生活有关,几乎都是“历史剧”。所以老老少少对历史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成为重要的休闲物。因此,时下“历史剧”在荧屏的热播、吸引大量观众,确非偶然。
在民间,“历史剧”随着社会巨变,经历了从消失、复活到现在火爆异常的几个阶段。“历史”从来是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娱乐消闲的重要部分,从曲艺说书,到戏剧小说,无不如此。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个人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所以时时刻刻要警惕“封建腐朽”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消闲”也被认为是有阶级性的,这个领域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主要战场”。因此,要用新编“革命故事”和“革命样板戏”取代民间传统的“历史话语”,在“文革”中只有“八个样板戏”,民间传统休闲的“历史话语”几乎完全消失。
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人生活”的存在得到承认,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少,不再把“生活方式”与“政治”完全等同,允许一种精神“消闲品”的存在。在销声匿迹数十年后,市民文化、消闲文化迅速兴起。而且,这种社会变化与电视这种最强有力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的普及几乎同步,“看电视”成为最普遍的消闲方式。
但数十年的“休闲文化”的断层,已使人们对那种充满市民气息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的再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陆也拍了一些力图“消闲”的历史剧,都不成功,收视率平平,对大众明显缺乏吸引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的香港电视剧《戏说乾隆》,一炮而红,风靡大江南北,全国数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映此片,一时蔚为大观。内地观众和影视从业者第一次知道,“历史”竟能如此书写或曰如此编造!
《戏说乾隆》无疑是大陆这类“消闲历史剧”的“教科书”,也是大陆大众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后来荧屏热播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大陆自己拍摄的“戏说”,实际都以《戏说乾隆》为师。如果说琼瑶的“言情剧”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言情剧”的启蒙老师,那《戏说乾隆》则可说是大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仍乐此不疲的“历史戏说”的发蒙老师。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传统,在新时代终于找到了“电视”这个最佳载体。
荧屏戏说历史的勃兴除了传统文化因素,还有现实的原因。相对现实题材,拍摄历史题材时影视人员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要大得多,因此“历史剧”自然更吸引观众。反过来,历史剧的观众越多,制作人的利润也更多,对历史剧的投入则更多,越要千方百计适应观众的口味,拍出的片子当然更好看,无形中又进一步影响、强化了观众对历史剧的兴趣,塑造了观众的品位。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彼此促进的互动,二者的“共谋”形成了荧屏“消费历史”的繁荣局面。
对中国以往一代又一代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历史”过去是由《三国演义》《水浒》这类“小说家言”书写;现在,在这个所谓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则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然而,人们在荧屏前“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君不见,一些“戏说”在美化皇帝时还某种程度上有对皇帝的“调侃”,而一些所谓“历史正剧”却只有对皇上的歌颂、崇拜!
因此,对“历史剧”的生产者来说,剧中的“史观”问题其实格外重要,其责任之重大,恐怕连生产者自己也想象不到。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春秋笔法”是中国文人书写历史的一种惯常写法,与史家记录方式无异。
B.时下“历史剧“在电视荧屏热播,吸引大量观众,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C.在“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由“消失”到“复活”的阶段。
D.消闲历史剧《戏说乾隆》开创了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新形式。
E.在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
F.从“历史正剧”的角度看,戏说历史电视剧中对皇帝的调侃纯属编造。
2.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证据证明“历史成为消费品”的是(3分)(    )
A.民间曲艺说书              B.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C.革命样板戏                D.小说《三国演义》
3.文中说“人们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4分)
答:                                                                                     
                                                                                        
4.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条阐述。(4分)
答:                                                                                    
                                                                                       
                                                                                       
【参考答案】
1.A  E
2.C
3.①表明人们对历史的看法,甚至对现实、对未来的看法深受荧屏历史剧的影响。(或“突出了荧屏历史剧的影响大,影响着人们对过去、对今天、对明天的看法。”)
②提醒荧屏历史剧的生产者要认识到书写历史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历史观的重大责任。
4.①传统文化因素: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故事和取材于历史的传统戏剧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②时代因素:社会开放,允许私人生活和精神消闲品存在。③媒体因素:消费历史的传统与大众传媒相结合。④现实因素:历史剧制作投入多、演员发挥空间大,使电视剧更加好看。
考点对应直练
训练四
(时间:20分钟,满分: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完美与残缺
从维熙
①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当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当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笔者常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月残,而只有月圆;或只有月残,而无一轮圆月,那将失去多少风景?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申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观话题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问题了。
②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我陪他选择月圆之夜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月圆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虽然这比在月圆下拍摄,要艰难许多,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重新开动了摄影机。
③笔者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重新修复圆明园与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既是关联到建筑的问题,又是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奋发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
④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以德国科学严谨之风,与国人中假凤虚凰的心态,作一个对比: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为了缅怀他将东西南北中的日耳曼人,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高的青铜纪念碑,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这座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待我去那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其一。其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档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赤裸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询问过德国友人和德国民众,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地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⑤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在近代史中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种南辕北辙的心态,距离究竟有多远?恐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仰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就是在科伦布茨再竖起十尊百尊威廉大帝的金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其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昔日被列强瓜分的国耻?前不久,党中央明确提出“求真务实”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更让笔者感到投人大量资金、全面修建圆明园之举有待商榷。且不说我们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水平线上;就是有一天我们从发展中国家进人了全面富足的国家行列,我们也不能淡化昔日之国耻。
⑥中国有句古话,似可当此文的结论:
⑦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选自《2004年中国随笔精选》)
1.对文章题目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完美”是一种美,“残缺”不是美,残缺的圆明园就是要显示过去列强的罪行。
B.“残缺”是为了衬托“完美”的,没有“残缺”就没有“完美”。
C.“完美”与“残缺”两者都是美,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对象的美。
D.“完美”与“残缺”一般来说都是一种美,但文中说的圆明园的残缺决不能称为美。
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 (    )
A.“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中的“含金量”在文中的含义是“与残月下的圆明园废墟相一致,更能突出圆明园作为国耻纪念园的意义”。
B.“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去拍摄,其用意是与圆明园废墟协调一致。
C.“圆月被吞噬”象征帝国主义列强对圆明园的吞噬。
D.“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是指“圆月情结”。
E.德国保留“历史残缺”和中国重修圆明园这两种思维模式,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
3.简要概述第④段中作者提到的两个例子及其作用。(4分)
答:                                                                                      
                                                                                         
4.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重建圆明园,文中共讲了哪几点理由?请分条列出。(5分)
答:                                                                                     
                                                                                          
                                                                                         
【参考答案】
1.C(3分)
2.D E  (D“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除指“圆月情结”外,还指“假凤虚凰心态、E无此含意。)
3.威廉大帝雕像被毁不修(1分);裤档大街教堂被毁不修(1分)。
作用是:为了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2分)
4.四点理由。(1分)分别是:①重建的圆明园只能是一个赝品,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②它使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③不能使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国耻;④我们还不富裕,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上。(答对一点理由I分,二点2分,三点3分,全对得5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