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一般现代文阅读1
考纲考点解析【考纲解读】 【考点透析】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该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概念和词语有联系也有区别。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词语是概念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表示事物或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相同的,同一民族的语言中,也常常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同一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起点,一切科学都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所以,对于论述类、说明类文章,《2007年普通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样表述更准确。
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和整合”一是指能够识别材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对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别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存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概括的方法有三种: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明的文章;②抽象说明,即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③综合归纳,即把文中的分论点综合起来进行阐述。
南粤高考直析
根据新课标实施以来广东省高考语文的考情,必考内容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所选的文本,是一般的论述类文章。
2.命题材料丰富,凸显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
3.命题方式有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一般设置两题,一道为四选一,一道为五选二。简答题一般设置两题。
4.考查重点是理解与阐释、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
5.一般不设探究题。
【粤题精讲】
一、
(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信息来源于第二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四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ABE项说法正确。AB项的说法见本文第二段,原文说:“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E项的说法见文章最后一段。
参考答案:C D
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作者所说的“直觉的知”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明确“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联系与区别。作者认为,直觉是对个别事物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直觉”。“名理的知”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从种种关系中见出它的“意义”,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再结合第三段进行判断,可知,A项的“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而“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只是感觉到了泰山本身,这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所以符合“直觉的知”。
参考答案:C
3.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解答本题,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然后进行概括。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而解答本题的主要信息来自第四、五两段。第四段:“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第五段:“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考生在作答时,对题干的解读存在两种可能:第一,从文本出发,遵循作者的观点来作答。第二,考生读后因自己的体悟与文本有出入,这就形成了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但无论哪种判断,都要有据。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正确。因为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
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
4.“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作者开头就指出: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那么,“见”如何升华为“诗的境界”?作者认为,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开朗,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升华”的关键过程概括为:直觉——思索——顿悟。
参考答案: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
(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
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弃疾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表述在逻辑上就有错误。“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但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不一定就会有美感。D项,依据第三段“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一句可知,本项应该这样表述:“科技创新主要是理性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辅助。”E项,根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这段话来理解,这里所说的“职业的痴呆”应理解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特别沉迷”。F项,根据原文“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等表述可知,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但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参考答案 A C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三段“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一句,是在上面列举事例后得出的观点,第四段开头“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一句,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的观点,所以,“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不能作为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论据;况且,D项的表述中,也没有体现二者“重叠”、“交融”的成分。
参考答案 D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第二段中的“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等语句可知,第二段说的是艺术的表达技巧问题;第四段中王国维通过对辛弃疾词《木兰花慢》的研究,曾提到了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现象,下面又列举毛泽东、海森堡的话进一步证明,可见,这一段说的是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问题。
参考答案 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然后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可以采用摘录式的方式,在原文上画横线。表达作者观点或看法的句子有: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根据这些句子就可以进行概括了。
参考答案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规律。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