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927阅读
  • 0回复

梧桐秋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9-24

摘要:  作者:文逝水  眼下已是初秋,这几日,细雨淋漓,落叶满地。不由得想起诸多有关“梧桐更兼细雨”的伤秋诗句。  孟浩然说,“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周邦彦说,“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苏 ...


 作者:文逝水

  眼下已是初秋,这几日,细雨淋漓,落叶满地。不由得想起诸多有关“梧桐更兼细雨”的伤秋诗句。

  孟浩然说,“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周邦彦说,“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苏轼说,“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温庭筠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由此,我对这“梧桐更兼细雨”便生发出了许多的感慨。我想“落叶知秋”,说的就是这梧桐吧。

  关于梧桐,白居易在《云居寺孤桐》这样描述:“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说的极是中正之理。

  在我的记忆里,梧桐一直是嘉木良材。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多年以前,在我老家的院落里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事实上,它渐渐成了我梦中的故乡,早已经长在了我的心里。春夏秋冬,我一直努力让它在理想中成长壮大,傲岸挺拔,枝繁叶茂。

  岁月蹉跎,梧桐苍老,而我亦历尽沧桑。可记忆中的梧桐花香却从未消退。它,淡淡的,紫白的,一朵朵,一簇簇,拥拥挤挤的开满了整个梧桐树。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却忘不掉小时候在梧桐树下度过的光阴。尤其是看见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的阳光,让我记忆犹新。那一缕缕,一片片的阳光啊,是我孩提时的梦里交织出现的美丽童话。这印象之深,堪比金石砌玉一般,阳光的斑驳影象与梧桐的清淡花香一起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说梧桐是嘉木良材,一点都不为过。梧桐一身是宝,花、叶、皮、子、根皆可入药。药性中寒,甘苦参半,清热解毒,祛湿消肿,和胃健脾,调经止血。梧桐木纹细腻,材质轻软。是做家具与乐器的良材。所以在古代,尤其是古琴非梧桐不可为之。

  《诗经》上说:“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庄子》上也说:“南方有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这大抵就是民间传说的“种梧桐引凤凰”的缘故吧。凤凰非梧桐不可栖,这大概就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吧。

  梧桐品相高洁,却品性孤郁,也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与美好,抑或孤尚与忧伤。

  《孔雀东南飞》中说,“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生死不离、纯真痴情的勇敢追求与殷切愿望。孟郊在《烈女操》中说:“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确如此,梧桐雌雄同株,同长同老,同生同死。其精神与寓意历来为人们所折服与倾慕。

  不想尽说忧愁。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如李煜在《相见欢》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等等等。

  ——然而还是李白说好:“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

  我自信心中的梧桐能够愈发的旺盛。“栽桐引凤”更是我之夙愿。庄子说了,南方有鸟,名其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啊。而这鹓鶵,就是传说中的凤凰。我梦中的鹓鶵呀,你是我的爱情鸟。我尝以《易》与己占卜,而得乾卦。志在南方,吉人自有天象。幸甚。

  秋雨已潇,梧桐渐老。凤凰盼兮,吾之梦遥。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