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984阅读
  • 0回复

《尚书》双音节名词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30
  汉语词汇由以单音词为主,过渡到以复音词为主,是汉语史上的一大变化。这一变化的完成自然不是朝夕之功,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事实表明,早在甲骨文时期汉语词语的复音化过程已开始了。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先秦西周时代,这种进程更是加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双音词和双音词组,这集中反映在此时期的文献著作里,《尚书》便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

  《尚书》作为现存的较早的文献典籍,是反映先秦汉语的重要史料。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双音节词语和词组,体现了此时期汉语的复音化路程。尤其是双音节名词,不仅在数量上蔚为壮观,在内部机理及种属类别方面也表现了极大的丰富性。本文则是着眼于《尚书》中的双音节名词,对双音节名词作穷尽式地归纳总结,对其自然分布与性质分布进行分析描写,进而尝试寻找其形成原因。为方便起见,文章不再对具体篇目分时期讨论研究,而是笼统地视之为对先秦语言面貌反映的史料。
  
   一、双音节名词的定词标准
  
  顾名思义,双音节名词乃是具有两个音节的名词,是复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想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并非易事,尤其是与双音节词组的区分,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关于定词标准,分类很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意义方面,一个是结构方面。程湘清先生认为可以从语法结构、词汇意义、修辞特点及使用频率四个方面入手。本文则依据程先生的几条标准对双音节名词进行界定。
 
   (一)语法结构上的区别

  1.包含一个语素的名词性的双音组合,自然不能拆开,应该视为词。

  ①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夏书·益稷》
  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夏书·禹贡》
  以上两个词语“凤凰”、“沧浪”都是联绵词。(关于“凤凰”一词是否为联绵词存有争议,本文将之作为联绵词处理。)
  2.包含两个名词性语素的双音组合,在中间或者是前后加上别的词语(主要是虚词),意义或功能发生改变者则为词,否则是词组。《尚书》中没有现成的例子可寻,但我们可以从以下例子中得到启示:
  ①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周书·泰誓上》
  ②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周书·酒诰》
  若把以上两个例子的“父母”改为“父与母”,意思和功能均保持不变,由此可定之为词组。

  3.一个双音组合若能够在同一个语言环境

  中拆开单用,则可以定其为词组,而不是词。我们借助《韩非子·解老》中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如:“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以天聪以听,托以天智以思虑。”
  此处“聪明”的组合与拆开成分出现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因此应该把它看作词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从组合双音组合的两个语素能否单用,并不能判断这个组合是词还是词组。但是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可以拆开来用,则大体可以证明其为词组,反之则是词。《尚书》中“聪明”的组合与拆用完全不同。根据统计,“聪明”两个音节的组合共出现5次:

  ①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商书·仲虺之诰》(指聪明人)
  ②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义。《商书·说命中》(指天分高,智力强)
  ③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周书·泰誓上》(指聪明人)
  ④懋乃攸绩,睦乃四邻,……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周书·蔡仲之命》(指聪明人)
  ⑤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周书·冏命》(指天分高,智力强)

  两个音节拆开来说的仅有两处而且都是在一个语境中: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周书·洪范》

  两个音节的组合与拆用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语境,尽管“聪”、“明”两个语素的意义有较大差别,但是这两个音节的组合“聪明”,却体现了较强的结合性,在以上五个例子中是不能被其中的任意一个语素所能代替的,故应视“聪明”为双音节词,只不过有词性之分罢了。

  类似的词语还有“耳目”《周书·旅獒》“鳏寡”《周书·大诰》《周书·康诰》《周书·无逸》等都不再是简单的两个音节和语素的组合,而是形成了新的意义的双音节名词。

  (二)词汇意义上的区别

  1.只包含一个语素的名词性的双音节组合,在任何语言环境中,也不管采取何种书写形式,两个音节共同代表一个概念,应视之为双音节名词。这个标准与从结构角度进行判定的第一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2.包含两个名词性语素的双音组合,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代表一个概念,另一个语素是个并不代表明确概念的附加成分,或者原来代表概念,合成后已失去代表概念的资格,则说明这个双音组合只代表一个概念,应视为双音节名词。

2.1一个语素是附加成分

  ①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而有众,汝曰:“……”《商书·汤誓》
  ②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商书·咸有一德》
  ③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天罚,敕殷命终于帝。《周书·多士》
  ④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商书·说命下》
  ⑤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商书·太甲上》
  前缀“有”、“阿”与其他单音节词语合成后,变成了双音词。
  2.2两个音节合成后,其中的一个语素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①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周书·召诰》
  ②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周书·金縢》

  例①的意思是“现今上帝该给予明哲,给予吉祥,给予永年。”“吉凶”由兼指吉祥的和凶恶的事情,变为单指吉祥,“凶”失去了意义,词的语义范围缩小,因此“吉凶”应是一个名词。例{2}中的“国家”,“国”和“家”本是指诸侯的封地和大夫的封地,但是此处“国家”并不具有分指意义,“国”承担了主要意义,“家”则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此,“国家”应该是词,而不是词组。综合起来看,两个词语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偏义复词”。
  但是,这也不是说这两个词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偏义复词”,比如: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商书·咸有一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吉和凶不出差错,虽然在人;但上天降灾降福却在于德啊!”很明显,此处的“吉凶”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组。所以,定性“偏义复词”,需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3.两个名词性的语素原来各代表一个概念,合成后共同代表一个新的概念,则这一双音组合是词。这类词常取两个语素合成后的比喻意义而形成。

  ①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夏书·益稷》
  ②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同上
  ③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赐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商书·仲虺之诰》
  ④不役耳目,百度为贞;玩物丧德,玩物丧志。《周书·旅獒》

  以上例子中的“股肱”、“耳目”、“涂炭”已经不再是大腿、小腿,耳朵、眼睛,涂泥、炭火的意思了,它们组合成了新的比喻意义。“股肱”指得力助手。“耳目”有的由眼睛耳朵直接引申而产生左右助手的意思,如例①;有的是由耳朵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引申而来的,比如例{4},指歌舞女色。“涂炭”比喻人们生活在极度困苦的境遇中。因此应该把它们看成双音节名词。

  4.双音组合的两个名词性语素,原来代表的概念是相近或相同的,合成后共同表示一个意义相关而又增强了交际功能的新概念,则可以认定它为词。
  
  4.1相近概念合成的
  ①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夏书·五子之歌》
  ②盘庚敩于民,由乃在位以尝旧服、正法度。《商书·盘庚上》
  ③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商书·盘庚上》
  ④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商书·说命中》
  ⑤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周书·秦誓》
  “纪纲”,郑玄曰:“以网罟喻为政,张之为纲,理之为纪。”可知“纪”、“纲”义近。“法度”,“法”原指刑法,“度”本是指长短的标准,引申为“法制”(《说文解字》:“度,法制也。”)二者合成后,泛指一切法律制度。“黍稷”,一种农作物,主穗轴直立、穗分支向四面散开的黍称为“稷”,二者结合泛指农作物。“衣裳”,在上为“衣”,在下为“裳”,合成后泛指衣服。“干戈”由具称两种不同的武器合成变为泛指武器。“子孙”,“子”是儿子,“孙”是“孙子”,合成后泛指后代。

  4.2相同概念合成的
  这主要表现为单音名词的重叠,两个相同的名词性语素的重叠,应该看作一个新的双音节名词。单音节名词重叠后能表示“多”的意义。①世世享德,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斁。《周书·微子之命》(表年代久远)
  ②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
  《周书·梓材》(表官僚很多)

  5.多个双音节名词性组合,虽个别语素不一样,但不影响其表示同一个概念,换句话说并不影响它们作为双音词而存在。这种现象正反映出词语有从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应该判定为双音节名词。如:小民《周书·酒诰》下民《虞书·益稷》黎民《虞书·尧典》百姓《虞书·尧典》元首《夏书·益稷》元子《周书·召诰》元后《虞书·大禹谟》馋说《虞书·舜典》谗言《商书·盘庚下》万姓《夏书·五子之歌》孕妇《周书·泰誓上》属妇《周书·梓材》鳏寡《周书·大诰》敬寡《周书·梓材》寿耇《周书·召诰》耇长《商书·说命下》耆寿《周书·文侯之命》。


(三)从修辞特点上来区别

  汉语单音词复合化的原因之一是在修辞上讲究形式美,其重要手段就是对举。利用这个特点,也可以帮我们判断什么是词,什么是词组。
  ①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虞书·大禹谟》
  ②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同上
  ③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矧汝刚制于酒!”《周书·酒诰》
  依据此标准,我们可以认定例①中的“君子”与“小人”,例②中的“四海”与“天禄”,例③中的“圻父”、“农父”、“宏父”都是双音节名词。
 
  (四)从出现的频率上来判断

  在谈到如何区别上古汉语的词与词组时,赵元任先生曾指出,使用频率是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这是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词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词组。因此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个标准来进行判断。因受篇幅所限,本文先列举部分随机抽调的词语的使用频率(见下页表格)。
  以上是我们判断双音节名词的四个主要标准。依据这些标准,我们总结出《尚书》中共存在697个双音节名词,下面分别讨论之。
  
   二、双音节名词的自然分布
  
  甲骨文中的双音节名词多数为人名地名,而《尚书》中的双音节名词,尤其是专有名词,则突破了这个范围,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完全列举)。
  1.表示人名:虞舜、后稷、大禹、夏桀、成汤、周公、君奭。
  2.表示地名:冀州、彭蠡、衡阳、牧野、孟津、陶丘、峄阳。
  3.表示国名族名:塗山、西旅、三苗、淮夷、蚩尤、北狄。
  4.表示官爵:司空、冢宰、亚旅、御事、农父。
  5.表示山名:岱宗、南岳、昆仑、太行、大别、合黎、外方。
  6.表示水名:震泽、蒙波、豬野、弱水、沧浪、北汉、降水。
  7.表示动物:元龟、华虫、凤凰、玄牡、骍牛、雊雉、牝鸡。
  8.表示植物:粉米、菁茅、孤桐。
  9.表示乐器乐曲:萧韶、鸣球、搏拊、鼗鼓、鼖鼓。
  10.表示衣着睡具:缀衣、麻冕、蚁裳、雀弁、甲胄、篾席。
  11.表示器物:黼屏、仍几、赤刀、弘璧、河图、梓材、玄圭。
  12.表示建筑:台榭、鹿台、垣墙、翼室、应门、东序、西堂。
  13.表示颜色:丹朱、玄黄、玄纁、青黎、丹雘。
  14.表示星宿:星鸟、星火、星虚、星昴、星启。
  15.表示刑罚:宫刑、赎刑、贼刑、墨辟、剕辟、劓辟、宫辟。
  16.表示称谓:伯父、伯叔、季第、祖考、幼子、童孙、曾孙。
  17.表示时间:甲子、乙未、丙午、戊申、丁巳;纳日、日中、孟春、仲夏、既望、妹爽、翼日。
  18.表示特指义的缩略语:九州、九族、九德、八音。
  《尚书》中有一般双音节名词217个,专有名词480个。专有名词占双音节名词总数的68.87%,这种情况与《尚书》中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三、双音节名词的性质分布和发展阶段
  
  《尚书》中的双音节名词,从构成性质上看,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主要表现为联绵词。合成词可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其中复合式又主要表现为联合式、偏正式、述宾式。现将《尚书》中一般双音节名词的各式情况作个统计(重复出现的算一次),见下图表。

  


  从图表可知,《尚书》双音节名词中几乎没有单纯词,这跟《尚书》的文体及语言特点有关。
  《尚书》中的双音节名词,其结构形式复杂多样。然而,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的双音名词是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的产物。在先秦时期,主要存在着三个阶段:⑴语音造词阶段。⑵语音造词向语法造词的过渡阶段。⑶语法造词阶段。

  1.语音造词阶段,即由同音或近音的单音节构成单纯双音词。

  上古早期双音词的产生跟单音节词的产生一样,主要依靠音节内部的曲折变化。即利用同音或近音音节的自然延长、重复而构成单纯双音词。可区分为叠音词和联绵词。这种语音造词方式在《尚书》中不多见,仅有的几处也是通过部分重叠形成的联绵词。例如:
  ①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虞书·大禹谟》
  ②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虞书·皋陶谟》

 ③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夏书·禹贡》
  ④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夏书·禹贡》
  ⑤杶、栝、柏、砺、砥、砮、丹惟箘簵、楛。《夏书·禹贡》“皋”、“陶”同属古韵幽部,“昆”、“仑”同属古韵文部,“沧”、“浪”同属古韵阳部,这三个词语属于叠韵的联绵词。“箘”上古音属见母文部,“簵”上古音属来母铎部,既非双声,也非叠韵,属于联绵词的其他类型。
  2.语音造词向语法造词的过渡阶段,即由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词组成重叠合成词或部分重叠合成词。因为这类词既沿用语音造词中的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形式,又类似于语法造词中的同义联合的结构,所以可看作由语音造词向语法造词的过渡形式。可以分为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

  2.1重叠合成词
  ①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周书·梓材》
  ②旁作穆穆,迓衡不迷。《周书·洛诰》“师师”指众多的官僚。“穆穆”指美好的政事。

  2.2部分重叠式的合成词
  由意义相近、声纽或韵部相通的单音词联合构成。又可分为双声、叠韵和双声兼叠韵三类。

  2.2.1双声近义合成词
  ①今失厥道,乱其纪纲。《夏书·五子之歌》
  郑玄曰:“以网罟喻为政,张之为纲,理之为纪。”可知“纪”、“纲”义近。“纪”上古见母,“纲”上古见母,可知“纪”、“刚”双声。
  ②股肱惟人,良臣惟圣。《商书·说命下》
  
  “股”指大腿,“肱”指臂,义近。“股”、“肱”上古都属于见母,双声。
  ③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周书·武成》“蛮”泛指南方少数民族,“貊”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义近。“蛮”、“貊”皆属古明母,双声。

  2.2.2 双声叠韵近义合成词
  ①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虞书·舜典》
  ②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周书·武成》“华(猾)”初指中原地区,后包举全部领土。《北史》:“于是风化大行,有同华俗。”“夏”初指中原古部落族名,相沿为中国人的称呼,也泛指中国。可知,“华(猾)”、“夏”义近。两个字上古音同是匣母鱼部,双声叠韵。

  3.语法造词阶段,即运用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虚词和词序两种方式构成的双音合成词。

  3.1运用虚词方式造词。这在《尚书》里主要体现为在名词前附加“有”、“阿”等虚词。
  这在前面已经提过,在此不多赘述。

  3.2运用词序方式构成的。这主要体现为联合式和偏正式,也有少量的述宾式和主谓式。

  3.2.1联合式
  (1)名名联合构成名词:法度《虞书·大禹谟》后裔《周书·微子之命》干戈《商书·说命中》威仪《周书·酒诰》
  (2)形加形联合构成名词:侧陋《虞书·尧典》逸豫《商书·说命中》荒野《商书·说命下》康宁《周书·洪范》
  (3)动加动联合构成名词:殂落《虞书·舜典》

  3.2.2偏正式
  《尚书》中的双音节名词大部分属于这种结构。从修饰成分与中心语的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将这些双音节名词分为以下几种。
  (1)修饰成分表示数量:三礼《虞书·舜典》九州《夏书·禹贡》兆民《夏书·五子之歌》万民《商书·盘庚下》万邦《商书·仲虺之诰》
  (2)修饰成分说明中心成分的属性:帝尧《虞书·尧典》后稷《虞书·舜典》家人《周书·康诰》天子《商书·说命上》
  (3)修饰成分说明中心成分的方位和地域:苗民《虞书·大禹谟》陶唐《夏书·五子之歌》北狄《商书·仲虺之诰》西土《周书·泰誓下》南郊《周书·牧誓》
  (4)修饰成分说明时间或朝代:先王《夏书·胤征》夏王《商书·咸有一德》周公《周书·金縢》
  (5)修饰成分说明中心成分的质料或颜色:黼裳、蚁裳、丰席、篾席《周书·顾命》
  (6)修饰成分说明中心成分的性质或特征:下民《虞书·益稷》新邑《商书·盘庚上》哲人、巫风《商书·伊训》彝训《周书·蔡仲之命》
  (7)修饰成分说明中心成分的职能或功用:
  桑土、宅土《夏书·禹贡》农父、圻父《周书·酒诰》
  (8)修饰成分表示次序:仲夷《虞书·舜典》
  孟侯《周书·康诰》伯父、仲叔、季第《周书·吕刑》

  3.2.3述宾式
  嗣王《商书·太甲上》御事《周书·泰誓上》司徒(马、空)《周书·牧誓》无辜《周书·多方》
 
  3.2.4主谓式
  日中《虞书·尧典》

   四、一些需要特别说明的词汇现象

  (一)词根词汇
  在偏正式双音节名词中,有一种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有一些代表最常用概念的单音词(均属基本词汇),往往成为构词能力很强的词根(重复出现的仅列举第一次)。

1.“人”

  古人《虞书·益稷》遒人《夏书·胤征》罪人《商书·汤诰》前人《周书·洛诰》哲人《商书·伊训》先人《周书·多士》准人《周书·立政》艺人《周书·立政》憸人《周书·立政》凡人《周书·君陈》宗人《周书·顾命》冲人《周书·金縢》后人《商书·太甲上》旧人《商书·盘庚上》仁人《周书·泰誓中》妇人《周书·泰誓下》贤人《周书·泰誓下》邦人《周书·金縢》训人《周书·康诰》小人《虞书·大禹谟》谋人《周书·秦誓》文人《周书·文侯之命》

  2.“民”

  下民《虞书·尧典》烝民《虞书·益稷》生民《周书·毕命》先民《商书·伊训》迷民《周书·梓材》俊民《周书·多士》小民《商书·微子》殷民《周书·康诰》庶民《周书·无逸》义民《周书·多方》黎民《虞书·大禹谟》平民《周书·吕刑》万民《商书·盘庚中》兆民《夏书·五子之歌》

  3.“子”

  王子《商书·微子》稚子《虞书·舜典》冲子《周书·洛诰》元子《周书·梓材》鞠子《周书·康诰》小子《商书·汤誓》微子《商书·微子》箕子《周书·武成》赤子《周书·康诰》生子《周书·梓材》孺子《周书·金縢》君子《虞书·大禹谟》天子《商书·说命上》夫子《周书·泰誓中》
  以上列举的是《尚书》中出现的词根词汇。主要表现在“人”、“民”、“子”这三个词根,这些都是上古时期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语。选用它们为词根,大大增强了造词能力,加快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的进程。

  (二)几个具体需要说明的词语

  1.“大家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周书·梓材》“大家”一词仅见于《梓材》。“大家”是指卿大夫,一词一义,表现出《尚书》复合词词义的单一性。在后代文献中,“大家”是个多义词。《辞海》中共有6个义项。其中“旧指世家望族,大户人家”;“著名的专家”;“众人、大伙”是现代汉语文献中仍还保留着的。“大家”古今所有的义项与《尚书》中的“卿大夫”一义均有联系。

  2.“百姓”

  “百姓”一词在《尚书》中共出现17次。“百姓”在《辞海》中有2个义项,这在《尚书》中早就有了体现。《尚书》中的“百姓”一个是指“百官族姓(诸侯)”,一个是指“老百姓(黎民)”。其实第二个义项是从第一个义项中延伸而来的。起初,“姓”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它是天子诸侯等有爵位的贵族阶层的独享品,成为他们的代称。普通的民众由于身份低微,没有“姓”。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种等级差别在“姓”上的体现逐渐缩小,连身份低贱的民众也获得了“姓”的权利,因此,“百姓”一词也就由专指“百官族姓”转到了兼指“黎民百姓”,而《尚书》中的“百姓”正是词汇演变到这个阶段的反映。只是到后来现代汉语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比如等级制度逐渐消除)和词汇演变的规律,这种双义现象又转变成单义,专指“人民群众”。

  3.“上下”

  “上下”一词在《尚书》中共出现10例。词组2例,均见于《夏书·禹贡》。“厥田惟上下”、“厥赋上下”中的“上下”即“上等中的下等”的省略式,“上下”是词组。复合词8例,共6个义项。(1)天地。《虞书·尧典》:“格于上下。”《尚书易解》:“上下,指天地。”《周书·洛诰》:“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尚书今古文注疏》:“言周公之德,光与天地。”(2)山丘草泽。《虞书·尧典》:“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尚书易解》:“上,指山。下,指泽。”(3)上天下民。《虞书·皋陶谟》:“达于上下。”《尚书古今文注疏》:“上谓天,下谓民。”《周书·君奭》:“大弗克恭上下。”《尚书易解》:“上下,谓天与民。”(4)天神地祇。《周书·召诰》:“毖祀于上下。”《尚书易解》:“上下,天神地祇也。”(5)君臣。《周书·召诰》:“上下勤恤。”《尚书易解》:“君臣勤劳忧恤。”(6)上下刑。《周书·吕刑》:“上下比罪。”《书集传》:“罪无证律,则上下刑而比其罪也。”

  “上”和“下”是两个方位词,本义是“上面”和“下面”。因为“上”和“下”是两个相对的方位概念,经常连用,逐渐形成词组,再凝固成复合词。《禹贡》中的“上下”,其显性形态词组与复合词无异,其隐性形态词组却是“上等中的下等”。词组的结构是松散的,可以增减变换语素。复合词的结构是凝固的,不可以随便增减变换。《虞书》、《夏书》中的“上下”,词组2例,复合词3例,反映出词组正在向复合词的演变过程。《周书》中的“上下”,无一词组,均为复合词。可见,在周书时代,“上下”作为复合词已基本定型。
  
  
   五、结语
  
  在先秦汉语中,双音节名词是汉语复音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产物。其结构方式大约经过了语音造词——语音造词向语法造词的过渡——语法造词三个阶段。但因为语言发展具有渐进性和继承性,新的构词方式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的构词方式的消亡,我们依据《尚书》中的双音节名词,描写出的只是一个大体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整个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汉语发展的特点来看,语法造词乃汉语复音化进程中的主要方式,而在语法造词中,运用次序方式构成的双音节名词又占有明显的优势。在次序造词中,产生最早、“产量”最高的是联合式与偏正式。通过这种方式产生了大量的双音节名词,有大量的至今仍存活在现代汉语中,有力地推进了汉语复音化的进程。

 关于汉语复音化,特别是双音节名词出现的原因,学术界没有进行过全面地讨论。唐子恒先生在分析《尚书》中单音节名词、双音节名词和词组的各种结构与语义关系后,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解释复音词(双音节名词)形成的原因。我们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现假以作为文章的结尾。

  1.词组的结构紧缩化和语义抽象化
  如“天命”是“天之命”,“天道”是“天之道”的紧缩,“上下”是词组“上下”语义抽象的结果。词组结构的紧缩化促成语素联系由松散趋于紧密,同时删除了表示修饰关系和限制关系的词,促成语素的具象意义日益模糊,语素表达日益自由灵活,其内涵与外延日益扩大。结构紧缩化是前提,语义抽象化则是复音化的关键,二者互为因果,促成复合词的定型化。

  2.语义表达的精确化
  层出不穷的外界事物,各种具体事物之间的千差万别,单纯依靠单音词是不能表达的,复音词(双音节名词)便可以使这种表达更为准确形象生动。这是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是促动汉语复音化的主要动力。

  3.组合构型的无限化
  单音节词的内部变化以及词义的引申假借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则影响语言的交际,而复合词的组合能力则是无限的。例如,《尚书》中单音词“方”有6个义项,而以“方”为语素的双音节名词却有8个义项,如果需要表达与“方”有关的新概念,还可以组合更多的以“方”为语素的新词。
  《尚书》双音节名词的形成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调整节奏谐和音律的修辞需要,但以上三个方面应是主要原因。
  
   本文在写作中曾得到山东师范大学吴庆峰教授、王兆鹏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书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周秉钧《尚书注译》,岳麓书社,2001
  [3]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4]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5]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6]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
  [7]《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8]唐子恒《〈尚书〉复音词初探》,《理论探讨》2003年6月
  [9]唐子恒《论今文〈尚书〉复合词的特点和成因》,《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5月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