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918阅读
  • 5回复

(美丽回忆)武当山道家文化考查之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5

武当胜境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
”、“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和武当拳发源地。

空中鸟瞰武当山太和宫就像一只龟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

艰难攀登

  武当武术,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玄妙飘灵,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富有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具有中庸、委婉和庄重、典雅的特点,与武当武术同享盛名。武当传说故事、民歌、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飞狐外传》写到了武当派的威名,武当为内家拳剑之主。《倚天屠龙记》中,少年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门派,最后成为中国 武术史上的不世奇才,金庸把这一回题拟为武当山顶松柏长,就是比喻张三丰开创的武当基业。

山寨武当拳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初上武当

历史简介

  武当地名源于先秦,汉袭秦制设武当县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山上的武当派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龟语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为它以后的显荣尊贵打下了基础,入明以后,由于统治者对真武的尊崇,武当山被封为"太岳"、"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清以后,武当山的地位大为下降,它对周边地区和区域社会的影响,主要通过朝山进香等民俗活动来体现。

编室全家福

  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先生在《中国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一文中说:"明朝称武当为'太岳',名位在五岳之上……我们若试将武当山的建筑与五岳之首的泰山相比,泰山尽管历史悠久,建筑却非一气呵成,在总体上就先逊一筹。泰山的岱宗坊比之武当山玄岳门,东岳庙比之玉虚宫,碧霞元君祠比之紫霄宫,南天门比之太和宫,玉皇顶比之金顶,亦都要输分。其余四岳,远让泰山,更难与武当颉颃。" 

标志留影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者不计其数,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均在此修炼。

玩玩太极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俨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山顶极乐

  武当山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宏伟的古建筑群,遍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


  武当道乐“戛玉撞金,鸣丝吹竹,飘飘云端”,但凡亲耳聆听者皆肃然起敬,尊之为“仙乐”、“梵音”。 武当山武术以“内家功夫”而著称,是中国武术中与少林齐名的重要流派,誉为“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传说有的道士曾练成在万丈悬崖上步履如飞的功夫,其卓绝处令人景仰。


  武当山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将山的雄奇与妩媚,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留连忘返……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25

顶上太极

道教起源
  在北宋尚未出现玄武神话以前,[3]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名山。武当山的名称在后汉时(126-221)已有之。《后汉书》记载有朱穆隐居于武当山。 南北朝时(386-582)郦道元(?-527)撰《水经注》,记载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仙室、谢罗山等。 道教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为洞天福地,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47-735)编的《洞天福地》尚未把武当山列入其中。 到了杜光庭(850-933)在901年编《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则将武当山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由此可见最迟在第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圣地之一了。

留此存照

  宋代以前有关武当山的文献并不多见。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后汉书》、《水经注》和《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外,另有唐代李吉甫(758-814)撰《元和郡县图志》, 都没有提到玄武。在北宋初期李昉(925-996)编《太平御览》卷四十三「武当山」条,引用的资料有《武当山记》、《南雍州记》、《阴君内传》,《甄异传》,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者有尹喜、阴长生、戴生、谢允等人,未提及玄武事迹。 乐史(925-1002)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武当山」条也没有关于玄武的记载。 此可以作为北宋初期人们尚未把武当山与玄武牵上关系的左证。

紫禁城

  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在武当山大顶之北创建紫霄宫祭祀玄武, 可能是武当山上首座以祭祀玄武为主的 宫观。到了南宋,玄武的信仰已经非常普遍,玄武修道武当山的传说已经深入民心。董素皇的《玄帝实录》对太和山,即武当山有较详细的描述,说明了武当山的地理位置是在海外,位于翼轸二星的下方。而且增加了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玄武道法,命他到武当山修行的情节。《玄帝实录》记载﹕「王子(玄武)十五岁辞父母,离宫寻访幽谷。于是感动玉清圣祖紫元君授无极上道。元君曰﹕子可越海往东,在翼轸之下有山……子可入是山,择众峰之中冲高紫霄者居之。……王子乃依师语,越海东,果见师告之山。山水藏没,有七十二峰,一峰耸翠,上凌云霄,当阳虚寂。于是采师之诫,目山曰太和山,峰曰紫霄峰。岩曰紫霄岩,因卜居焉。潜虚玄一,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 

幸运树

  宋元交兵之际,均州也遭兵灾, 武当山的宫观受到严重的破坏。例如紫霄宫在1260年以后已杳无人迹。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于燕京。1269年冬天,有龟蛇出现在燕京西郊高梁河,众人以为是玄武显灵,象征元王朝国运兴隆, 元帝室因而崇奉玄武。1270年在高梁河筑昭应宫以祭祀玄武。 道士汪贞常入武当山,于1275年率领徒众鲁大宥等人重建五龙观。 1278年以道法术数著名于世的道士赵守节,领其徒重修武当佑圣观。 1286年世祖忽必烈命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华洞真充任武当山都提点,并屡降御香至武当山祝愿祈福。

与李主编合影

  元代,武当山因帝王的崇拜及诸道士的经营使香火更加兴盛,玄武与武当山的关系传说也有新的发展。刘道明撰《武当福地总真集》对武当山名称的由来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武当山原名太和山,由于玄武在此修道成功,飞升之后,此山非玄武不足以当之,而改名为武当。 其书中充满了玄武在武当山修道降魔的遗迹。兹以五龙观为例,说明元代将武当山的风物附会玄武的情形。

阴阳剑

  据可能是董素皇撰的〈五龙观记碑〉所载, 五龙观兴建的原因是由于姚简到武当山祷雨有验,将此灵异奏闻唐太宗(627-649在位)。太宗降旨就武当山建观以表其圣迹。 南宋末,王象之等附会五龙观为玄武隐居的地方。刘道明更据此而编造出玄武得道飞升的时候,有五条龙掖驾上升,所以在他旧隐的地方建五龙观以祭祀之。

八卦一回

  成书稍后于《武当福地总真集》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在修道武当山的故事,添饰了历经考验的情节,使玄武的传记更符合道教神仙传记的惯用结构,即修道者从开始修道,历经考验,最后升登仙界。 而且新增加的情节都注明有遗迹。

登山成功

  道教徒之所以选择武当山为玄武修道的圣地,乃由于武当山在唐末五代以来,已成为道教的仙境福地之一,再加上武当山的名字与玄武都有「武」字,便附会玄武曾修炼于武当山。 刘道明所说武当山一名的由来乃是因为玄武的缘故,显然不是事实,然而却得到普遍的认同。 元代武当山的风物大量附会为玄武的遗迹,一方面表现了地方风物的情趣,一方面也表明了玄武信仰的流传,武当山为祭奉玄武的圣地。

武当一角



坐镇武当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8-25
概 况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

天香袅袅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武当山建筑群终于形成了今天见到以八宫两观为主体的庞大规模。

武当群峰

  现在武当 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遗产包括: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等。

美女摄像师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南侧,包括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太和宫主要由紫禁城、古铜殿、金殿等建筑组成。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组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顶。古铜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独立峰头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

南岩宫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门”,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 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

武当金锁

  此外,武当山各宫观中还保存有各类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题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还有大量图书经籍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一柱朝天香

  武当山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



武当内家拳1



武当内家拳2



武当内家拳3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8-25
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表演场地

规划严密,建筑杰出
  武当山古建筑群分布在以天柱峰为中心的群山之中,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筑位置选择,注重环境,讲究山形水脉布疏密有致。建筑设计的规划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的创造力。

功夫扇


  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成就武当山古建筑群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不论木构宫观、铜铸殿堂、石作岩庙,以及铜铸、木雕、石雕、泥塑等各类神像都达到了高度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庭院深深

   道教建筑之瑰宝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始终由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皇室派员管理。现存建筑其规模之大,规划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国现存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心香

  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武当山金殿及殿内神像、供桌等全为铜铸馏金,铸件体量巨大,采用失蜡法(蜡模)翻铸,代表了中国明代初年(16世纪)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重大发展。

结印观心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武当山建筑群的兴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扩展外交的同时,对内大力推崇道教,灌输“皇权神授”思想,以巩固其内部统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

合什静心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拱、南岩宫、紫云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集体照

  此外,在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图书经籍等,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太和宫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8-25
据说老谭武当脚下登山时,突现血气汹涌,寸步难行,只得呆坐山石上。最后不得不采用一吸一呼法上山。即吸一口气踏出左脚,呼一口气收上右脚,然后吸一口气踏出右脚,呼一口气收上左脚,以此循环,缓似蜗牛。上山如负重物,然下山时,疲意全消,活泼如山泉。老谭自叹:名山有灵,当存敬畏。虔诚有加,终有福报。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8-25
道教流派之武当派

  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固称武当派、武当道。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其实,武当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动圣地.汉魏以前就传说有不少羽客、隐士在此隐居修炼,南朝刘宋时的刘虬,就解官辟谷于武当,晋太康中[280—290]有谢道通辞官入道,西上武当于石室中结茅修炼,唐太宗时姚简曾为武当节度,后已隐居武当,五代宋初的陈抟已曾隐居武当,诵<<易>>于武当五龙观,又隐居武当九室岩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之久,元代有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华洞真等任武当提点[即道官],元末,武当山遭兵焚,至明,特别是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镇崇奉“真武”之神,曾命工部侍郎郭进、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费银计百万,历时七年,大修武当山宫殿,共建成八宫二观及金殿、紫禁城等,并赐名`“太和太岳山”.成祖朱棣还问张三丰“吾欲学道,谁最乐者?”三丰对答:“食美嗜,遗通利,极乐事.”后又为成祖疗病,深得成祖信服,于是,张三丰名声名大振,武当山由此大兴,并不断发展壮大。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宝,号三丰,又号玄玄子,因衣裳褛烂,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元时曾于河南鹿邑太清宫学道,熟读经书, 曾至陕西宝鸡金台观学得养生延命之术, 明洪武后又至湖北均县武当山玉虚宫五边树结茅庵修炼,修炼内丹大法,如武当内家拳,内丹睡功,阴阳调息功,筑基功等,他创立的武当道最大特点是:


  一、以崇拜“真武大帝”为主神,“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因避讳而改称“玄武”,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星的合称,以其形似龟蛇,故名“玄武”,其地位崇高而稳定,又为我国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为道教所供奉,更为武当派崇拜。

  二是重习三丰武当内家拳技.张三丰内家拳取道家以静制动,融合道教内丹炼养、无为、虚静、柔弱、自然于武术中,形成贵柔尚意的独特风格,实为内丹气功与武术的融合,晚后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均是从武当内家拳演绎发展而成的。


  三是武当派主张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认为道统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并强调: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

  四是重内丹丹法,主张性命双修,强调要修仙道,先全人道,又主张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认为“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药材生 。”又强调“药”分内外,认为“内药是精,外药是炁,内药养性,外药养命”。而后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最终还虚而合仙道。张三丰开创武当派主要丹法著作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诀》等。


广东三水南武当

   广东三水芦苞古镇物华天宝,聚天地之灵气,集古今之大成。虽遭兵劫天灾,秀丽风光犹存,“南武当”是镶嵌在这座素有“小广州”之称的文化古镇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历史绵长,信士众多。据史志记载,“南武当”这里上古就有文明,历代有诸多高道来此传道,并修北帝庙、武帝庙、镇都庙、洪圣庙、华帝庙、关帝庙、将军庙、成公庙、晏宫、天后庙、龙王庙、北城候庙、元帝庙、忠烈庙、李候祠、逍遥宫、龙母庙、十八奶娘庙、金花庙、天后庙、十几座斋堂、龙坡社学、武当码头、武当庙道、武当行宫。据传说张三丰祖师也曾来过武当行宫,并在北帝庙左右建有观音庙、文昌庙。

  武当行宫其地理位置十分显赫,座落在华山西坡,华山山势峻美,渊谷流丹,紫气萦绕,气脉连绵,实乃仙境物阜、天造地设之道场,历代大德高道,俱此拜祖而结茅为庵,行医制丹,济世利民,已是闻名遐迩,兼有名人韵士,聚此揽胜、泼墨挥毫、叙怀作赋,更有北洋政府总理梁士诒为武当行宫内的武帝庙题写门联,为道场凭添几分灵秀,故重光“南武当”、弘扬道教历史文化成为了每个武当弟子之神圣职责与使命。


  据当地史料记载武当行宫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08年)距今约八百年历史,周边老鸦岗、老虎屈乃“南武当”金顶所在地,方圆百里皆有遗迹。武当行宫建筑呈清代建筑风格、其技术之精细、造塑之优美,可算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故向来蜚声海外,闻名省内外,每年来此进香,游览观光的香客、游人川流不息,香烟缭绕不断。


  武当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道教历史上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从北宋开始,由于历代皇帝的推崇,真武信仰高潮迭起,武当山成为五岳之冠。按照道教五行理论,在武当大文化圈内,历史上早就形成了以湖北武当山为本山,东、南、西、北、中五个武当分布全国的格局。除南武当外,其它四个早已找到并确认,因此,寻找南武当成了武当道教界的一件大事,三丰自然派第十四代传人公孙清高道长受恩师(中国道协副会长、湖北省道协会长、武当山道协会长王光德)之命,寻找南武当,在三水芦苞发现了武当行宫、武当码头和武当庙道石碑等,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经专家考证:一、芦苞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翰林谢兰生述之“海潮弥漫,至胥江而不复能上江海于此交接;水之汇也,气之关也,乃全省命脉之源也”;芦苞旧有“小广州”之誉,不是大城市,又不是穷乡僻壤,是理想的宗教发展区域);二、规模宏大,与皇室联系紧密(有皇帝亲赐匾牌,建有龙真堂——皇室会客之用,规模宏大,且做工精美。这里过去有庙宇近三十座:华山寺,地藏庵,北帝庙,文昌庙,观音庙,在龙坡山,北城候庙在石头岗,晏宫庙在西洲,鲁班庙在芦江酒店处,天后庙在谭基,关帝庙在青云路三号,洪圣庙在蒋岸,龙王庙在林场,财神庙在西洲,金花庙在谭基,十八奶娘庙在谭基,文昌庙在谭基,奎星阁在谭基,龙母庙在造船厂,李候祠在海边街,华岩寺在老鸦岗,湛碧亭在船厂,关夫子庙在谭基。有道馆十三所,分设在麦街,立新街,沿江街,范街。有菜园地斋堂,会龙街斋堂,集善堂。还有会龙街炮会联英堂,水上居民炮会同庆堂,鸡巷社会炮会同庆堂,商店居民炮会合福堂等。这些记载勾绘出了一幅芦苞宗教历史的壮观蓝图。);三、经纬度吻合(中武当是东经110°,北武当是东经113°,南武当应在112°左右,而芦苞是112°52′);四、考古物证有力(武当行宫竖匾,武当码头遗址,禹门牌坊,武当庙道石碑等。特别是行宫竖匾,满清王朝规定,非皇帝亲赐不可直书,武当码头更是全国少有。);五、民间记载清晰可见(胡氏族谱记载“胥江祖庙始建自大宋嘉定四年三月初三日因吉旦而建造此庙也后各人诚心往武当山接此行宫迎回而安在此庙也地胜神灵名闻外洋矣”。1808年真武庙二进对联写到“肆水钟灵金沙浩瀚流金阙,众星环拱玉镜玲珑照玉虚”,1888年北帝庙大门石柱对联写到“五马环回玉镜水通金井水,三峰鼎峙龙坡山接武当山”。足见神同、影映、水通、山接非同一般。);六、文化信仰一脉相存(武当道教的特点是:崇祀真武大帝;主张三教合一;重视修炼内丹);七、众多名称与武当相仿(武当山叫黑虎沟、乌鸦岭、禹迹池、万法归宗;这里叫老虎屈、老鸦岗、禹门、万派朝宗等);八、是早期道教走出国门的重要窗口之一(道人麦清扬将道教从这里传向东南亚等地);九、很多武当高道曾到这里传道,当地也有道人从武当山学成归来(李仙在这里飞升,葛抱朴,张三丰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足迹,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甚多)。

  二00二年六月十七至十九日经国家宗教局、中国道教协会、湖北省民宗委、湖北省道教协会、武当山道教协会、广东省民宗委、广东省道教协会、武汉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考证,认定三水芦苞的胥江祖庙是中国“南武当”主体建筑。同年七月十四日,武当山道教协会批复同意授予“南武当”匾牌。同时认可专家、学者认定的结论。二00四年一月五日,三府办复[2004]1号文批复同意恢复南武当胥江祖庙为宗教活动场所。


河北北武当山

简介
  北武当山位于河北省邢台沙河市西部山区,主峰海拔1437.3米,距市区60公里,是河北省重点风 景名胜区。山上有真武庙,供奉‘武当老爷’,故俗称老爷山,明代《顺德府志》记载:北武当山,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玄天上帝庙。清代《沙河县志》记载;北武当山,亦曰小武当,俗名小金顶,去县西百二十里,有天帝庙,其左右为青龙、白虎二山。

  该山气势雄伟,植被繁茂。山顶有真武大帝庙,相传为道教护法大神真武大帝当年修行悟道之福地。另外还有菩萨殿、碧霞殿、药王殿等。据《道藏》和当地民间传说,当年真武曾在沙河北武当山出家修道,得到正果后辗转到湖北等地传经布道,这个过程便是民间传说“修道于北方,布道于南方”的起因。之后于明代,道家真人张三丰也曾寻着真武的仙迹,莅临北武当山讲经传道。据传说,张三丰当年收徒传道的地方就在沙河市北武当山脚下大欠村南的道庄。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