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175阅读
  • 0回复

蒋介石欲推简化字 竟被威胁勿当“千古罪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6-18


核心提示:就在蒋介石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时,半路上竟杀出来一个“程咬金”,此人叫胡秋原,是国民党中央委员、著名学者。他针对罗家伦的观点连续撰文予以猛烈抨击,胡秋原的主要观点是: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文化之根,已使用了几千年,书写时并没什么不便,完全没有必要简化。简化汉字就是破坏中国文化,谁简化汉字,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胡秋原把简化汉字上升到如此的高度,立即得到台湾文学界和史学界的大力支持。加之胡秋原当时在台湾政界、文化界都十分走红,其演说和文章获得许多人吹捧。汉字的简化再次受到空前的严峻挑战。


蒋介石一生憾事颇多,其中最典型的是未能实现对汉字简化的夙愿。

一九二二年,国民党“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召开,著名语言学家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向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方案详细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及实施办法,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也得到了大批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响应,会后大家纷纷发表文章,论述简化汉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不免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关注,他在认真研究了专家们的论述后,便把教育部部长王世杰找来,询问目前情况下简化汉字的条件是否成熟。王世杰说:“有些汉字的笔画也确实过于烦琐,写时太费事,是到该简化的时候了。我个人非常赞同简化汉字,但从目前情况看,反对简化的声音也很高,如果确要简化,需要循序渐进,摊子不可铺得过大。”

蒋介石思忖再三后指示王世杰,让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为汉字简化做好前期准备。

按照蒋介石的指示,王世杰立即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汉字简化事宜,并委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主持此项工作,表示教育部将在人力财力上全力予以支持。

黎锦熙不负众望,在全国调集了最有影响的学者专家,夜以继日加紧工作,很快就将笔画最烦琐的一千个左右的字简化方案呈报给教育部,王世杰却认为步子迈得太大,简化的字太多,怕引起不良后果,就提出简化三到四百个字试试,先投石问路看看再说。

黎锦熙只得忍痛把一千字缩减为三百字,再次呈报,王世杰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又经蒋介石最后定夺,教育部于一九三五年八月,颁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并通知几个大印书馆准备印刷。

事情在这时却发生了变化,国民党中央常委、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突然发难。他听到此消息后,立刻跑到蒋介石办公室大吵大闹,说如此重大的事件,竟趁他这个考试院院长外出之际予以通过,不仅是对他本人的侮辱,更严重的是破坏了中国文化,绝对行不通!

蒋介石一再对他解释做工作,无奈戴季陶态度十分强硬,并威胁蒋介石:“如果不取消对汉字的简化,以后中央全会举行任何会议,我一概不予参加,我说话算话,不信你就走着瞧!”

蒋介石当时很生气,认为戴季陶太过于嚣张,全然不把他这个领袖放在眼里,便扔下戴季陶拂袖而去。

戴季陶也不示弱,他仗着自己国民党元老的资格,在此后的三个月里,拒不参加国民党召开的任何会议。尤其是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日,国民党中央党部通知他参加十二日中央政治委员会会议,特意说明会议要讨论决定许多重要事项,请他务必参会,但却被戴季陶严词拒绝。

蒋介石虽对戴季陶的行为非常不满,但碍于他是国民党元老,又是大家公认的理论家,如果再因此事闹将下去,会在党内产生负面影响,便只好先忍了这口气,让步于戴季陶,但他又碍于面子不好亲自向戴说明,就让亲信陈布雷去劝戴季陶不要再闹了,对戴信誓旦旦地表示,政府一定尊重他的意见,以后绝不再提简化汉字的事。

戴季陶对此结果还比较满意,但仍放心不下,又让蒋介石下一道不再推行简化汉字的命令。事已至此,蒋介石也就忍气吞声“把好人做到底”,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以“国民政府”的名义下了一道“不必推行”简化字的命令。

在此次汉字简化与否的较量中,最终以戴季陶的完胜而收场。当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开始的几年,因忙于站稳脚跟和“反攻大陆”,没时间顾及汉字的简化,等局势逐渐稳定后,简化汉字又重被他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九五二年秋,国民党召开宣传汇报会,蒋介石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着重讲了汉字简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说:“我们曾通过了一个汉字简化方案,但因戴无仇(季陶)的反对而未施行,而他已离开人世十几年,现在又到了该推行简化汉字的时候了。不说别的,就汉字太多的笔画,不仅教育年轻士兵困难极大,而且下一代学起来也非常吃力。我的意见,汉字简化是必行的方向,‘教育部’应立即组织专人进行研究,与在大陆时期一样,先提出一个简化方案,再举行会议予以讨论。”与会人员对蒋介石突然提出简化汉字十分意外,但都还是表态予以赞同。

最热衷汉字简化的人当数国民党中央委员、“考试院副院长”罗家伦。会后,他向蒋介石建议:“为防止重蹈覆辙,有必要先把舆论造起来,使社会各界有所准备,并号召民众支持‘政府’的主张,待社会有了共识,‘政府’再推行时就顺利多了。”这正中蒋介石下怀,让他马上回去抓紧落实,以便让计划早日成为现实。

罗家伦加班加点,不到一个星期,就写出了一篇有理有据的大块头文章,又打着蒋介石的旗号,将文章送给《中央日报》、《中华日报》、《新生报》等大报,要求他们同时刊登。几家报社见罗家伦的来头很大,就不敢怠慢,立即刊发了他的文章。

蒋介石看了文章后,觉得罗家伦写得非常好,亲自给罗打电话做了肯定,这让罗家伦好不得意,劲头也更足了,除继续发表文章外,又四处奔波演说,大讲特讲简化汉字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支持汉字简化。

就在蒋介石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时,半路上竟杀出来一个“程咬金”,此人叫胡秋原,是国民党中央委员、著名学者。他针对罗家伦的观点连续撰文予以猛烈抨击,胡秋原的主要观点是: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文化之根,已使用了几千年,书写时并没什么不便,完全没有必要简化。简化汉字就是破坏中国文化,谁简化汉字,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胡秋原把简化汉字上升到如此的高度,立即得到台湾文学界和史学界的大力支持。加之胡秋原当时在台湾政界、文化界都十分走红,其演说和文章获得许多人吹捧。汉字的简化再次受到空前的严峻挑战。

胡秋原一面利用“立法院”的讲台,猛烈抨击提倡汉字简化的罗家伦等人,一面通过关系,联络美国、新加坡的一些华人学者、作家在报刊上写文章批评简化汉字。一时间,在海内外一些文化界中,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反对简化汉字的大风潮。

在此之前,蒋介石已命令“教育部”制定出了一个简化汉字的方案,只等时机成熟就立即付诸实施,没想到事情竟被胡秋原闹到这般田地,大伤脑筋的蒋介石权衡再三,感到推行简化汉字的阻力实在太大,恐怕在他手上是难以施行了,不禁长叹一声;“简化汉字真是不简单啊!”便指令有关部门以后不要再提简化汉字的事了,“教育部”准备好的汉字简化方案也就只能胎死腹中了。

蒋介石在去世的前几年,还一直对未能实现简化汉字耿耿于怀,此事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为什么有了好的想法,一直想实现而最后却未能实现?就因犯了“想法太多”的错误,才造成了终身遗憾。
(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张达明)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