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66阅读
  • 0回复

让你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邵高竹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6
— 本帖被 谭蘅君 从 文化作文(旧) 移动到本区(2010-08-02) —
让你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大足县双塔中学   邵高竹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肖相传神的人物比比皆是。阿Q头顶上的破帽,孔乙已身上的长衫,祥林嫂的那一双眼睛,别里科夫的“套子”,无不淋漓尽致地显露着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际遇。难怪著名作家果戈里说:“成功的肖相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怎样进行肖像描写才能让人物面目精神,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
一、    肖像描写必须抓住人物特征。
俗话说“一个香炉一个磬,一个人一个性”,世上没有一个人的性格与他人是完全一样的,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我们在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中,一定要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以突出其鲜明的个性。
怎样抓人物的显著特征呢?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宋朝的赵希鹄也曾说过:“人物鬼神生动之物,全在点睛,睛活则有生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不失为抓人物特征的一个好方法。
《祝福》 中祥林嫂眼睛的描写是有口皆碑的画眼睛的艺术典范。她新寡初到鲁镇时顺着眼不开口是安份耐劳,我们再看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时的描写:“她仍然头上扎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再婚再寡再到鲁镇时仍顺着眼,但眼角有泪痕,眼光没有先前精神。失子的痛苦折磨着她,仍不准摸祭器,剥夺了她谋生的权力;祥林嫂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从无泪到有泪再到无泪的眼睛上,记载了她生活愈变愈苦的历史,反映了她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表现祥林嫂这个人物善良的灵魂,不仅承受了生活灾难的接连沉重打击,而且遭受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枷锁的残酷折磨和摧残。人物的刻画达到了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境地。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当然,“画眼睛”是个好方法,并不意味着肖像描写都要画眼睛,尤其是画那千人一面的眼睛。试想,古代、现代小说中常见的“眼似铜铃”、“柳眉杏眼”、“浓眉大眼”、“水汪汪的大眼睛”等,虽画了眼睛,又有何用?
二、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写人物使人物鲜明生动
对人物的外部特征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不仅能够让人物的性格凹然突现,还能使文章顿然生色。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肖像描写:“两耳垂肩,又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皇,威风凛”;“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三段用修辞手法描绘的不同肖像,分别把他们端庄、神威、勇猛的不同性格和神气显示了出来。
以上我们所用的都是直接描写的手法,抓住了特点让人感到贴切逼真,修辞的点缀则让人遐思无限,各有独到之处。但我们能否把镜头移开对准他人或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呢?
三、侧面描写人物的肖像
就是作者不直接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是通过写周围人物的反应来表现特定人物的外貌。此法含蓄隽永,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陌上桑》描绘罗敷出众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行者”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摸着胡子,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少年”见到罗敷脱下帽子,只戴纱巾,希望引起姑娘的注意。和罗敷邻里的“耕者”、“锄者”,他们该不是第一次见到罗敷吧,可也因观看罗敷而常常停下活计导致贻误了工时。作者不直接写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虚晃一枪,宕开一笔细述观者之反应,以此烘云托月,衬出罗敷的光彩照人。真可谓他山之石亦可攻玉。
写好一个人的肖像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