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新帐号
10分钟建站
社区服务
银行
邀请注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论坛电视
轻松转换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站长大会
帮助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门户
论坛
图酷
资讯
群组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wind
zw99999
wind8green
>
吴越文化
>
环肥燕瘦总相宜——漫谈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3403
阅读
0
回复
环肥燕瘦总相宜——漫谈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前朝老僧
UID:398
注册时间
2010-02-09
最后登录
2019-04-21
在线时间
258小时
发帖
750
搜Ta的帖子
精华
4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黑侠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75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23
环肥燕瘦总相宜
——漫谈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
韦明铧
编者按
扬州因其几度开合、数次沉浮而有了众多蕴藉丰富、外延广阔的文化元素。无论是园庭风景还是文化学派,抑或是人物风俗,其中所包含的绝非表面所见。本版为此新开设“比照扬州”栏目,将扬州的各种文化元素放置在大时空大地域中进行比照,不为争长论短,而是要在纵向或横向相交错的关联点中,找到经济的或者文化的思维空间以及发展参照。
“扬州人善于模仿。” 今天看来,模仿固然是一种学习,但一味模仿便埋没了自己。因此,模仿是一种低层次的学习,创新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借来西湖一角
扬州瘦西湖有一副著名的楹联:“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意思非常好,唯一遗憾的是上下联末字都是仄声,不合格律。其实,也只需略动数字,变成“移取金山半点,虽小何惜;借来西湖一角,其瘦堪夸”,就合乎对联的平仄了。
扬州瘦西湖的名字,是从杭州西湖而来,这一点扬州人并不讳言。
从雷峰塔俯瞰西湖,可以领略西湖的辽阔。瘦西湖则没有这么汪洋恣肆,它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的河,本来大约是古代的护城河,所以名字原叫保障河或者炮山河。保障河和炮山河都是太一般、太平实的名字,平凡得教人记不住。幸而有人灵机一动,发现了它的河身之“瘦”和位置之“西”竟有文章可做,故而给它起了一个娇媚的芳名,叫“瘦西湖”。“瘦”和“西”两个汉字,分开来也寻常,偏偏联在一起就平添了诗意。
应该承认,瘦西湖的名字多少沾了西湖的光。
而扬州人的“小城意识”,可以说恰恰也就表现在“瘦西湖”一类的名字上。这种意识深藏在扬州人的头脑里挥之不去,他们至今仍喜欢把毓贤街说成“小夫子庙”,把运河边说成“小外滩”,把天宁寺说成“小故宫”,把文昌阁说成“小天坛”。近代扬州一些有识之士对于这种“凡事必称小”的心态,早就做过批评。例如朱自清先生对于“瘦西湖”这个名字就是不满的。他在《扬州的夏日》里说,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在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旧派文人中,对于扬州的“小”也给予了抨击。如王浚卿的《冷眼观》批评“扬州人记小怨而忘大惠”,李涵秋的《广陵潮》称“扬州是个一洼之水”。程瞻庐的《新广陵潮》描写一个扬州商人的活动范围,是“在扬州一带出入,东不出大桥、张汪一路,西不出甘泉各镇,南不出瓜洲,北不出邵伯,最远也不过三四十里”。李伯通的《丛菊泪》批评得最尖锐,他在写到瘦西湖、小金山时责问道:“我却有个疑问,那金山是在镇江的,西湖是在杭州的,我们要模仿杭州,自然瘦西湖上也该矗起一座‘小飞来峰’倒还合称。不然,索性去模仿镇江,小金山以下也该有条金山河,随便称做‘小中泠’、‘小南泠’、‘小北泠’都无不可。何必不伦不类,既取材那杭州名胜,又取材镇江名胜,岂不是非驴非马,弄得个画虎不成吗?”作者的结论是:“扬州人善于模仿。”
今天看来,模仿固然是一种学习,但一味模仿便埋没了自己。因此,模仿是一种低层次的学习,创新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断总结和提炼景致的名称,而使得声名日盛的。
白居易《春题湖上》诗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西湖对于诗人竟有这么大的魅力。
杭州西湖的定名,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的记载,如《汉书·地理志》说:“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的南涧、北涧等山涧汇合为金沙涧,东流注入西湖,才形成西湖。因此,“武林水”之名是最早见于记载的西湖的名字。郦道元《水经注》说:“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这样又衍生出西湖较早的两个古称:明圣湖和金牛湖。而出现“西湖”的名字,是由于早先的钱塘县城,在隋以后从湖西迁到了湖东,原来在城东的钱塘湖便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这和全国各地的西湖是一样的。
西湖的名字是从唐宋时广为流传的。西湖以它秀美的湖光山色和繁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现在分为湖滨、湖心、北山、南山和钱塘五个区。
应该说,是南宋的迁都给西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盛。这时候出现了名传千载的西湖“宋十景”,即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元人效仿宋人,增设了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孤山霁雪、北关夜市、葛岭朝暾、浙江秋涛、冷泉猿啸、两峰白云、西湖夜月等“元十景”。清人又仿前人,添设了湖山春社、功德崇坊、玉带晴虹、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西溪探梅等“清十八景”。到了现代,又有“西湖新十景”和“西湖新新十景”的佳话。
我觉得西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断总结和提炼景致的名称,而使得声名日盛的。譬如“西湖新十景”,是1985年经过市民与专家斟酌后确定的,即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这十景分布在近湖群山之中,以山为主。2007年,杭州人又评选出“西湖新新十景”,即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
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这十景分布在距离西湖较远的群山峻岭之中。除此之外,西湖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等景名,有待将来命名。西湖的风景,概括起来就是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
再想想扬州瘦西湖,清人提炼出虹桥揽胜、长堤春柳、四桥烟雨、白塔晴云等“二十四景”。这两年我市大手笔恢复了石壁流淙、锦泉花屿等景,但依然是景致多而景名少。瘦西湖,需要注入更多更新的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销金一锅子”。瘦西湖和西湖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曾经都是一掷万金的地方。
也是销金一锅子
“西湖”这个名字仿佛天生有一种魅力,让人一见到它就会被它吸引,就好像看到了潋滟波光,听到了婉转莺啼。
杭州西湖毕竟太有名了,于是各处就有了许多西湖。古人云“天下西湖三十六”,是形容天下西湖之多。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云:“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杭州最著。”譬如福州也有西湖,道光时科举考试以“西湖”为题,有人误把福州西湖当作杭州西湖,闹了笑话。刘声木《苌楚斋随笔》云:“以地名西湖者,天下三十有六。除杭州最著名外,当以福建福州府、广东惠州府为次。”天下三十六西湖,并不包括扬州。但有一点,扬州人应感到自豪:“西湖”虽多,“瘦西湖”却仅此一家!因此我们不可数典忘祖,忘了最早提起“瘦西湖”名字的那个人——汪沆。
汪沆这个名字差不多被我们淡忘了。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原来他是清康乾间的杭州人,他和当时许多杭州文人一样,经常来扬州长住。有一次游览红桥风光之后,汪沆信笔写下《红桥秋褉词》,其中有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的大名便风行天下,还有谁记得保障河、炮山河等平淡无奇、毫无文采的名字呢?
按照现在的观念,汪沆是应该取得“瘦西湖”名字的专利权的。不过对于他的专利权,还有些争议。因为,在他之前,有一位扬州人吴绮写过一部《扬州鼓吹词》,其中说:“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吴绮是顺治时人,表明清初已有“瘦西湖”的叫法,时间在汪沆之先。无独有偶的是,差不多和汪沆同时,有一位李凤雏也写过一首《红桥秋泛》诗:“销金锅子酒胡卢,游舫游骢无日无。金粉渐凋林木秀,如今真个瘦西湖。”或说此诗乃詹肇堂所作,而李凤雏、詹肇堂都是乾隆时人。那么“瘦西湖”美名的专利权,到底该属于谁呢?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销金一锅子”。瘦西湖和西湖曾经都是一掷万金的地方,也就是高级消费的地方。但现在看来,西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公园,游人在此消费的方式很多。而瘦西湖仍是一个靠门票收入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的公园。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拆掉”瘦西湖的“围墙”,也许我们现在首先要“拆掉”思想观念中的“围墙”。
易君左在《闲话扬州》中热情地说:“西湖是不瘦不胖,太湖我叫他做‘胖西湖’,扬州瘦西湖真是又媚又俏!……瘦西湖就好像夹在眉心间的一线‘眉心俏’!”
肥了玉环 瘦了飞燕
如果要为杭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论一日之短长,那就像要问杨玉环和赵飞燕谁更漂亮一样。
平心而论,西湖和瘦西湖在若干方面其实有很相似的美。西湖有“苏堤春晓”,瘦西湖有“长堤春柳”,意境相同,都以长堤和垂柳作为美景的主要元素。西湖有“梅坞春早”,瘦西湖有“梅岭春深”,着眼一样,都把梅花作为春天的基本象征。西湖的“断桥残雪”与瘦西湖的“虹桥修禊”,都借桥为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西湖和瘦西湖的沿岸,都是“一株杨柳一株桃”,那更是惊人的一致。
但是,西湖和瘦西湖不同的地方也很多。西湖在唐宋就出了名,时光跨越千载;瘦西湖到明清才成气候,毕竟算是后生。西湖一泓碧波,宛如天然形成的宝石;瘦西湖蜿蜒数里,好似人工串成的珍珠。提起西湖,人们会联想到南宋偏安、宋金之战、忠奸斗争、山河破碎等历史风云,从而产生一种厚重感。尤其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客的意兴顿时变得萧瑟起来。提起瘦西湖则不会有这种情绪滋生,相反更多的会联想到扬州盐商、康乾南巡、风月歌舞、太平盛世,从而产生一种及时行乐的浪漫情怀。瘦西湖有风亭、月观、琴室、吹台一类令人心旷神怡的建筑,唯独缺少岳坟、秋瑾墓一类悲剧色彩的人文景观。
公平地说,瘦西湖与西湖的差异是明摆着的。首先,西湖不光有水,而且有山。瘦西湖除了北面有横亘东西的蜀冈土阜而外,并无真山,不能不说是缺憾。其次,瘦西湖的历史也比不上西湖悠久,这就带来了历史积淀如名人题咏不及西湖丰厚。苏轼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都是杭州西湖千金难求的招牌和广告。
但西湖的长处,与其说是大量拥有资源,不如说是善于利用资源。
杭州人太会包装西湖,他们有了那么多的“新老十景”还不够,又想出了“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之说。有了这些还不满足,又想出“西湖新三十六景”,其中连梅家坞周恩来总理纪念室、马可波罗纪念雕塑等新建景观都包括在内。有了“景”还嫌不够,还要举办“节”。西湖现有的“节”,就有西湖杜鹃节、西湖荷花节、西湖桂花节、西湖中秋赏月晚会、西湖国际烟花大会等。
瘦西湖在这些方面,无疑要向西湖好好学习。
各地都有西湖,瘦西湖独此一家,因此我们理应珍惜它。曾被扬州人厌恶的易君左先生,为瘦西湖倒是说了许多好话。他在《闲话扬州》中热情地说:“有人觉得很奇怪,怎么杭州有一个西湖,而扬州有一个瘦西湖呢?你要游过瘦西湖才知道‘瘦’字之妙!不是我们瘦子说瘦子的好处,以美人而论,肥环真不如瘦燕;以食物论,馒头倒也不及花卷。西湖是不瘦不胖,太湖我叫他做‘胖西湖’,扬州瘦西湖真是又媚又俏!假如天下湖光是一副美人的娇面,太湖就好像胭脂般的两颊——东西洞庭绝似一对酒窝,西湖就好像一对剪水的秋波,瘦西湖就好像夹在眉心间的一线‘眉心俏’!”这不是扬州人自诩的,瘦西湖也许真有这么美。
正如“绿了芭蕉,红了樱桃”一样,现在我们要说 “肥了玉环,瘦了飞燕”。芭蕉与樱桃都是美景,玉环与飞燕也都是美人。如能学人之优,扬己之长,瘦西湖一定会更美!
共
条评分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zw99999.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名师工作室·文化教学联盟
文教联盟
工作室名家
工作室主持人
文化作文·大决赛
全国大初赛
全国总决赛
全球总决赛
课题中心
课题论文
课题活动
理论探讨
文化中心•主流文化
文化反思
教育文化
科技文化
未来文化
热点文化
历史文化
文化国学
艺术文化
文化争鸣
铁血文化
学术文化
商业文化
两性文化
宗教文化
西方文化
亚洲文化
养生文化
中师文化
文化中心•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赣文化
燕京文化
岭南文化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
中原文化
西域文化
三秦文化
闽南文化
三晋文化
徽州文化
云贵文化
齐鲁文化
文化阅读
文化诗歌
文化美文
文化作文·大考场
文化素材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优秀习作
应试绝技
课件中心
小学课件
初中课件
高中课件
课件素材
应试中心
高考通道
中考通道
教学中心
英语学科
文科教学
理科教学
综合学科
工作室•满分作文
初中
小学
高中
视频中心
全国七届大赛教学视频(大足)
全国八届大赛教学视频(江津)
总决赛游学培训教学视频
全国九届大赛视频(张家界)
全国十届大赛(千年古镇白沙)
数字中心
数字中心
创作中心
散文
小说阅读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