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259阅读
  • 0回复

三重城的秘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修行僧
 

发帖
28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18

三重城一角。(资料图片) 刘金明 摄
新和县玉奇喀特乡南面,有一片2000多亩的盐碱地,盐碱地上有数道隆起的环形土梁。据说,从高处看这块空地,这些土梁宛如一个完整的“回”字,“回”字内心则有一个奇特的凸起部位。故曰,三重城或“衙门”。
那么究竟是谁修筑了这座古城,当地民间所说的“衙门”又是什么级别呢?
神秘玉印
三月,我在新和县采访,听说当地民间人士在三重城(玉奇喀特古城)拾到一枚古代玉印,而且隐约可见印上篆刻有汉字。经过多方打听,传言玉印在先锋农场出现过,于是,我来到先锋农场。
先锋农场又称草湖农场或草湖。先锋农场最早是一片野草丛生的下潮地,1966年春天,240名上海支边青年来到这里,先锋农场由此成立。第二年,这批上海支边青年集体返回上海,先锋农场恢复了宁静。不久,几户汉族居民相继落户草湖。20世纪80年代以后,草湖渐渐发展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村庄。
我要找的是个叫陈继虎的农民,陈继虎的父母是最早落户草湖的人家之一。陈继虎知道当地出了一枚玉印的传说,他告诉我传说非常混乱,有人说玉印出自三重城,有人说出自距离三重城不远的唐代古城兰合曼古城。至于玉印的下落,人们的说法不一。
水井之谜
离开先锋农场,我来到了三重城遗址。三重城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2000多亩。整个遗址从外向内,分布着三道环绕相接的土梁——古城墙,三重城之名由此而来。
新和县旅游局局长刘金明是土生土长的新和人。多年教授中学历史课程的经历,让他对新和县大地上散落的众多汉唐遗址充满了好奇。他回忆说,四十多年前,三重城城墙还很高,城内还有许多隆起的土堆,地面上常常可以拾到汉代的铜钱。
后来,当地农民开始垦荒这片土地,城内土包、古建筑大多被夷为平地,加上盐碱、雨水、风沙的侵蚀,几十年间,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城只剩下了三道明显的环形土梁。2005年前后,新和县清理古城内开垦的土地,由此,三重城的保护有了章法可循。
古城核心区域,也就是“回”字的中心,有一口古井,1999年以前,古井残存深度还有两米左右。我来到古井所在地时,历史上的古井已经变成一片平坦的盐碱洼地。
古井西面靠近城墙部位,有一道长方形的浅坑,刘金明说,这个坑是当年黄文弼等人考察该城,发掘之后留下的。李崇之印和汉归义羌长印就出自这个部位。
刘金明试图在古井部位,找寻他记忆中的古井,结果一无所获。
刘金明记得,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古井内埋藏有黄金宝藏的传说。这个传说吸引了民间探宝者,若干年前,经常有探宝者打古井的主意,但是,挖了半天,除了挖出一些井壁古砖之外,没有听说谁发现了传说中的古井宝藏。
刘金明曾经见过古井内出土的青砖。
“衙门”主人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和县编修史志期间,相关人员在三重城一带做民间调查,其中,有两个维吾尔族老人说,过去,三重城是“衙门”。这个说法是两个老人从他们的祖辈那里,口口相传知道的。
那么是谁在这里建造这座规模庞大的古城呢?“衙门”里的主人又是何人呢?
从现有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三重城为汉代西域屯垦重要的城市之一。城内出土的李崇之印则是西汉最后一任都护府李崇的私印。李崇印的出土,表明三重城即为西汉西域都护府府治所在地。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首任都护郑吉率领中原士卒,以及当地百姓开始在西域大规模屯垦。汉代在西域的屯田活动,将中原先进的人工灌溉和犁耕技术带到了这里,一些中原蔬菜如韭菜、葱等也随着屯田活动,在西域传播开来。
公元16年,王莽派遣五威将王俊、新任都护李崇、新任戊已校尉郭钦率大军入西域,龟兹王丞德积极配合,与莎车两国共同出兵七千随军征讨。王俊分兵数路入焉耆,焉耆王诈降,王俊不知是计,冒险进入,中了埋伏全军覆灭。西汉最后一任都护李崇收拾汉军残部退守龟兹,坚守八年战死。
有些事情,看起来简单,仔细考究起来免不了迷雾重重。西汉至今,跨越2000多年时光,其中,西汉和东汉历史相加达420余年(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环顾整个遗址,三重城厚重的历史,令人怅然叹息。
怅然之余,我们也很欣慰。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段伟大的历史,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窜。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汉朝声威远播,仰慕天朝大国的外族,由此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意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华夏民族的名字。
离开古城之前,古城周围莫名其妙刮起了沙尘,不一会儿,古城便隐没在茫茫沙尘之中。这既是一种暗示,似乎又契合了萦绕在古城上的众多疑团。

古城迷雾
我在古城采访期间,遇到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平先生带领北大、清华等考古专家在古城内考察,他们在内城选取了几个点,用探铲下打1.3米,土壤中出现陶片渣。张平认为,目前,古城文化层应该在1.5米以下。
公元73年,东汉政府为了抗击匈奴侵扰,恢复西汉以来对西域的管理,保护西域各族的生命财产,派大将窦宪从河西走廊出关进击匈奴,当时投笔从戎的班超作为假司马随军出征。班超以其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仅率36人,出蒲类(今哈密),平鄯善(今皮山),联合西域天山南路诸国兵力,胜月氏、降温宿(今阿克苏),收龟兹。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东汉置西域都护府于吐鲁番,先是派大将陈睦为首任都护,陈睦赴焉耆平叛被杀,东汉政府又设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它乾城,任班超为都护,后又派任尚、段禧为都护,赵博为骑都尉,均居龟兹它乾城。它乾城遂成为东汉时期整个西域军事和行政的中心,其中班超任都护的时间最长。
班超在西域纵横几十年,为东汉开发西域立下汗马功劳,公元95年,和帝下诏封班超为定远侯。东汉永元十二年 (公元100年),班超已至七旬,须发皆白,离杖不能行走,他于龟兹它乾城都护治所上书东汉朝廷,告老还乡。
1928年,黄文弼在新和一带考察时,三重城城墙还十分高大,城内还保存有一些建筑遗址。后来,黄文弼在距离三重城不远的沙漠当中发现了一个汉代遗址,并且发现了大量汉代钱币等文物,据此,黄文弼认为这里即为班超所建的它乾城。近年来,有学者经过仔细研究认为,从城市规模以及历史资料上来看,它乾城很可能就是现在的三重城。

作者:李桥江 稿源: 亚心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