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象宋玉这样才貌双全的美男子,实属少有。古代有屈宋之说,可见在赋文体上,宋玉和屈原一样,是标志性人物;但他们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却如此悬殊,令人感叹不已。屈原被认为是民族之魂,千百年来受到崇高的敬仰;而宋玉却命运多舛,身前身后都受到不少冤屈责难,以致到现在,宋玉的个人品行,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没有得到充分地肯定,仍在议论纷纷。
??
??也许因为屈原的形象太伟大,太完美了,使得宋玉只能存在于这位前辈的影子之中,命中注定只能作为屈原的陪衬;也许是因为他没有象屈原那样怀沙沉江、以身殉国,成就完美的人生结局;也许是因为他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潦倒一生,最终成了一个亡国逐臣、落魄文人。总之,宋玉的声名,常常是蒙冤受屈的象征。
??
??与屈原作为楚国的三闾大夫,曾有辉煌的政治地位相比,宋玉只是楚国归州乡下的一介贫士,虽才貌出众、儒雅风流、长于词赋,却只能在友人推荐下,好不容易才谋得一个小小的文学侍从位置,以图抒展自己的抱负。想不到遭人嫉妒,不久失职,并被放逐到他的赐地云梦之田,从此便落魄终生,只能发出失职而志不平,和无衣裘以御冬兮的无奈喟叹。最后,在秦兵攻破楚都时,他也随楚国的灭亡而死去。
??
??有关他的作品,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十六篇,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而其他的至今皆无定论,其中《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怪不得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岌岌可危,因为连他的作品都无法甄别真伪,于是,让我们觉得,好象他的那些作品,也跟着他蒙冤,即使白纸黑字,也难以辩白。
??
??在宋玉生前,就遭到谗言的攻击,使他的个人品行受到楚王的质疑。《登徒子好色赋》记述:有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而他只好向楚王解释,说曾经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偷窥自己三年,但他都对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说自己好色。虽然宋玉以类似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事例,来为自己辩护,但最终并没有得到楚王的采信,也决定了他怀才不遇的命运。
??
??在他死后,他又被加上没有骨气文人的罪名。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象他如此之徒,因为不敢象屈原那样向皇帝直谏,所以落下个没有节气的骂名。虽然也有不少人为他鸣冤,打抱不平,但终不能洗雪他的冤憾,直到现在,他也还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特别是,当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在民族战争年代问世,宋玉更成了屈原的对立面,成了变节投靠反动政权的无耻之徒,成了民族的罪人;郭沫若还通过考证,把宋玉说成是风流成性、道德败坏的公子哥。至此,宋玉便进一步定性成了没有骨气的文人、道德卑下的登徒子,从而在差不多一个世纪里,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对宋玉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
??因此,宋玉的身前身后,既不能得到统治者的恩宠,也不能获得民众的喜爱。原因是他的作品缺乏下里巴人的气息,而过于高深雅奥,因此,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以至他死后,风霜无情地剥蚀了他的残碑断碣,久而久之,连宋玉的玉字也模糊难辨,致使六朝时,人们竟都把宋玉墓误认为宋王墓。
??
??六朝时期一首民歌道出了实情:年年四月菜花黄,黄花鱼儿朝宋王。花开鱼儿来,花谢鱼儿去。只道朝宋王,谁道朝宋玉?经过两千多年,历尽几番朝代,流光涤荡唐宗宋祖的文采,消溶尽一切后妃美人的颜色,而宋玉墓更是埋没于草莽,无人问津了。
??
??当然,在历史上也还有不少文人墨客、怀才不遇的人士,对宋玉有不俗的评价。李白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杜甫有诗赞曰: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宋代欧阳修甚至说道:宋玉比屈原有出兰之色。
??
??但是,宋玉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冷落萧条,却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所以说,宋玉是中国文学史上命运坎坷、蒙冤受屈最多的落魄文人,也是声名与文学成就差距最大的文学家。而我们认为,宋玉身上受到的冤屈应该得到洗雪,毕竟他给中国文学留下了不朽的经典之作,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得到合理的回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