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82阅读
  • 0回复

朱湘: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饿死的诗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ouyihuihe
 
发帖
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05
 

??诗歌早已经被时代边缘化,诗人更是被视为边缘的人群,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是以社会重视程度来区分,诗人肯定在丐帮和妓女之下,几乎可以忽略其存在。诗人到底是什么东西?连诗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
??多年以前,有人提出饿死诗人,依我看,在现代诗歌史上,第一个被饿死的诗人,当是非朱湘莫属。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了,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因在新文学运动中脱颖而出,被称为清华四子之一。以至他死后,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虽然他把诗歌置于生命之上,但诗歌并没有给他留下美名。
????
??我读过他的一些诗,虽然可以窥见其诗才,却很难和同时代的徐志摩、闻一多等人相比。《采莲曲》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除了音韵的和谐美之外,内容却是很虚渺的。倒是他的《葬我》,为他的宿命做了注脚: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因此,他的诗名被遗忘,也是历史的选择;要不是他的非常之死,也许将更加默默无闻了。
????
??因此,诗人的堕落,最后只有以死来博取人们的关注;在这一点上,海子无疑是最成功的,而朱湘则是先行者。1933年一个冬日的淩晨,当轮船即将驶入南京时,朱湘投河自尽。他随身携带的两本书,一本是海涅的诗集,另一本是他自己的诗作。后来,不少诗人自尽时,都带有书本,海子也是这样。
????
??就朱湘的生存体验来说,他是一个地道的悲情诗人。在清华专攻文学而肆意跷课,抵制校规,而被开除;在美国读书时,因同学说了句中国人像猴子,又愤而退学,什麼学位也没拿到;在安徽大学任教,由于校方更名之故,便发誓再也不教书了。对此,朱湘自己的解释是向失望宣战。只是,宣战的结果是输得一塌糊涂。
????
??这位曾经穿著笔挺西服、神情傲慢的大学教授,最后却沦落四处流浪,一度住在黑暗狭小的码头饭店裏,低声下气地问人借钱。而他未满周岁的儿子,就因为没有奶吃,哭了七天七夜后,活活被饿死。诗歌创作,对此时的朱湘来说,不要说闲情逸致,就连养家糊口都勉强。饿死诗人,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
??正因为诗人情绪化人格和孤傲的个性,使他把自己置身于极度自我中心的理想世界里,这就不可避免地铸成他人生的悲剧。最令人扼腕的是,他最后乘船自杀的费用,也是向人伸手借来的;而最悲惨的还不是他自己,而是在他身后的妻子和小孩,在他死后,妻子投靠无门,只好把儿女送人,自己却出家为尼,了却凄楚余生。
????
??有人说,真正的诗人,首先必须是精神病,其次要具有敏感、多情而自负的气质,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诗歌神圣化,并毕生为之执着,甚至牺牲。朱湘是否算是个真正的诗人,我不敢妄下结论。不过他的精神特征,确是和那些杰出的诗人同出一辙。特别是他以生命来献给诗神的殉道之举,给现代诗人开了先河,在诗歌发展历史上的意义不可忽略。
????
??因此,有人赞美他的死,说:生命于我们虽然宝贵,比起艺术却又不值什麼。我仿佛看见诗人悬崖撒手之顷,顶上晕著一道金色灿烂的圣者的圆光,有说不出的庄严,说不出的瑰丽;朱湘的投江自杀,是为诗歌所美化与纯化的美丽悲剧。
????
??但更多的人却认为:一个人为什麼要把自己的幸福,一下子捣得粉碎?为什麼要脱离安适的环境,走上饥饿寒冷而又耻辱的道路?对诗人的死,表示深深疑惑;闻一多则感叹:谁知道他若继续活着,只比死去更痛苦呢?可见,现实的痛苦与生存的焦虑,是磨砺诗人生命的磨刀石。在许多诗人看来,与其苟且偷生,不如让生命之光聚于一束,投在诗歌的圣坛之上。
????
??那些以诗歌神圣的名义,去了却生命的诗人,到底是对诗歌的亵渎呢,还是一种虔诚的祭奠呢?似乎人们对诗人的死,更多的是表示原谅,因为人们早已把诗人当成了另类,他们的灵魂要么是升迁为仙,要么就堕落为魔,而在现实里面,是很难有他们栖身之地的。对于朱湘之死,我们也应该这样来理解的。
????
????
????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