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1、学校渊源的历史是教育学生写作的丰厚的精神力量。 传说在两千四百多年前,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耻,卧薪尝胆,常登山采食蕺草以自励。此地为“越王采蕺处”,故名蕺山。我校依山而建,依山而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为越地教育之始。“古越之地文风深厚,学风亦淳”孕育塑造着蕺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追溯学校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理学大师韩度曾经在这里结庐讲学。到了明代,办起了蕺山书院。明末大儒刘宗周罢官归里,在蕺里书院原址上开办了“证人书院”,并亲自讲学,被尊称为“蕺山先生”,一时知名学者负笈而至,黄宗羲、陈确等均云集门墙。此后,皆有当代名师掌教,徐廷槐、全祖望、孙人龙、李慈铭均为主讲席,此处人才辈出,历数百年不衰。学校的历史自南宋乾道年间蕺山相韩旧塾发韧,经明代的证人书院,清代的蕺山书院,辗转递嬗,弦歌相继,在蕺山南麓立校,至今已历八个世纪之久。从清末1903年初由蕺山书院改为山阴县学堂起,实施小学教育以来,至今也已整整一百年了。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敬、诚”之校训,是我们蕺小师生的品质,“尚德、强身、勤学、报国”之校风,不断地鞭策着我们蕺小人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就是凭着这股务实的作风,顽强的意志,敢于尝试的胆识,蕺小人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绩,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在学校早年的毕业生中,有范文澜、陈建功、朱兆萃、蔡无忌等当代著名人士,其中范文澜、陈建功同届毕业,建国后同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这些是激励学生写作的精神力量。 2、古朴典雅而又充满浓郁文化气氛的校园环境为指导学生写作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面是风景秀丽的蕺山风景区,南面则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径荷池所组成的休闲广场,西面是石家池河、北面是环城河。在校园内部环境的布置中,我们把学校百年发展历史中的文化积淀进行了再现与拓展。从校门口的学校碑记、校内的校牌到花坛中的文化石,以及室牌的设计制作,校前广场、每一条道路,都以学校不同发展时期的事件与人文景观作为学校成长过程的历史见证和艺术品来加以创造,这特殊的内涵与魅力给师生以精神上、品格上的熏陶。学校的教育楼均以名人名字命名,各中队也以学校各个时期的校友学子的名字命名。在学校的楼道口,走廊间粘贴着先贤名人的画像及介绍,让学校先贤名人走入师生的生活,使蕺小学子被融和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之中,这一切都是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妙笔去描绘。 所以我借助学校的文化特色,让学生通过发掘,通过观察,从小处着眼,点点滴滴,用美丽的心灵,写出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二、课题的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一)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是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画,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二是引导阅读。训练学生多读书,善读书,重视积累语言。学校图书室那丰富的藏书,校史室那详实的资料,学校的长廊、走廊里那一位位名人的介绍,都是学生阅读的好材料,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有了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三是用名人精神激励学生,学写作,学做人,文笔与人文素养共同提高。如我们将通过解读“敬、诚”之校训,”守纪、爱生、求实、创新“之教风,“尚德、强身、勤学、报国”之校风,让学生写写感想。我们将唱校歌,释校歌,让学生谈谈感悟,并来写一写。读名人书,走名人路,先贤教诲记心中。我们将以学校渊源的历史为背景,以先人贤士为研究的主题,挖掘“钟毓从来久”“先贤慎独阐宗风”“迨群孟晋惜分阴,智力宏兼有”“卧薪尝胆励夸修,誓不随人后”之精髓。激励学生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明确“惟际海通天演烈,劣汰独存优”的时代紧迫感,及“养成爱国好传统,咸具猷为首”的时代责任感。(二)课题的研究预期目标 1.通过利用学校名人文化,挖掘学校文化的精髓,让学生知名人,学名人,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明确写作的重要性。 2.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学校的一切,学会取材的方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悟学校周围的一切,通过写日记,写随笔,写读后感,写写感悟,写观察作文,活动作文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习作的灵心。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立题阶段(2008年2月—2008年4月),收集材料,制定计划,做好课题实施的准备。
实施研究阶段(2008年5月—2009年5月)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各项研究活动。收集研究习作,纪录研究过程为撰写课题报告做准备。 结题阶段(2009年6—2009年7月)依据学生习作进行分析综合,撰写论文,出学生习作集。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渊源的文化,详实的资料,已经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现成的材料。学校美丽、大气、雅致的环境,一年四季的变换交替,让学生有观察的内容,这些都为训练写作提供了研究的便利。 2、学校的重视写作,大环境的熏陶,又为写作研究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