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17阅读
  • 0回复

谭汝为:温总理 引古诗文明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04
温家宝总理常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文名句来抒发理想情怀,充分展示了个性,流露出真情,使人感受到总理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耿耿精忠的赤子之情。温文尔雅的温家宝,给人以谦谦君子的印象。海外人士评价中国总理,“看上去更像一位有着儒家风范的知识分子,并且兼具了忠诚与亲民的特质。”
    今天(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总理开场白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但同时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战国策·秦策五》,意为百里行程,走了九十里,只不过相当于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就愈困难,就愈要认真对待,勉励做事要善始善终。温总理用这句话鞭策全国人民、政府职员和自己,要有忧患意识,朝着国家发展既定的目标,踏实前行,不可功亏一篑。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屈原代表作《离骚》,意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使死去多次也不后悔。温总理借此明志,为了自己的祖国,不考虑个人得失,为之奋斗直至生命终结。
    在回答记者关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问题时,温总理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子刘子自传》,意为即使有人诽谤,但我问心无愧。温总理引用此语,就是告诉全世界,在哥本哈根会议,在全球气候问题上,中国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显示了诚意,内心坦然,无懈可击。
    在阐述台湾问题时,温总理说: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名画《富春江山居图》几百年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间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仿拟名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出于《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路过金城,看到自己过去种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感慨地说:“树都长这么粗壮了,人又怎能不老呢!”温总理仿引此语,抒发了时不我待,加快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殷切心愿。
    在谈到中美关系问题时,温总理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登飞来峰》。抒发了政治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放眼未来,具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魄,才能不被浮云迷雾遮住视线。
    在谈到民生更问题时,温总理深情地说:“公平和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令人回忆起温总理前几年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问所言。2007年温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化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2008年温总理说: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2009年温总理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欢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做拯救民族文化的细节工作,我快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