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68阅读
  • 0回复

2009年:高考作文题:理性的失语与诗意的欠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04
作者:王鹏伟
语文建设09 年8期


  任何一个国家的高考都没有像中国这样牵动着全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题更是历年媒体炒作的热点话题,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6月8日,高考语文科目结束的第二天,全国各地主流媒体即刊发了一些文化名流写的高考同题作文;6月9日,高考结束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即在电视直播互动节目《我的今日之最》中,以“回顾高考作文题”为话题进行讨论,邀请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作为嘉宾。高考作文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评价问题,而是异化为媒体与文化名流的炒作工具,高考作文题讨论因此失去了理性。
 
  来自社会公众的评价,新浪网调查数据可供参考。6月7日,新浪教育频道就今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在网友中展开调查。据笔者统计,截至6月10日16时,在“2009年最出乎意料的作文题目”选项中(42171人参与),前三位依次是:全国卷I(占14.5%)、湖南卷(占9.1%)、江西卷(占8.5%),倒数后三位依次是:海南/宁夏卷(占1.5%)、重庆卷(占1.7%)、四川卷(占3.0%)。在“最适合发挥的作文题”选项中(12605人参与),前三位依次是:全国卷I(占14.4%)、北京卷(占9.9%)、山东卷(占7.5%),倒数后三位依次是:重庆卷(占2.4%)、宁夏海南卷(占3.1%)、上海卷(占3.2%)。在“最难于创新的作文题”选项中(9953人参与),前三位依次是:全国卷I(占12.6%)、江西卷(占12.3%)、全国卷II(占8.4%),倒数后三位依次是:重庆卷(占1.8%)、湖北卷(占2.7%)、福建卷(占2.8%)。

  上述数据反映了民众对高考作文题的认可程度,参与上述调查的网民可能有相当比例的应届考生,这有可能提高调查的参考价值。

  高考作文题讨论应该回归教育评价本位。作文总的说来有两种相对倾向,一是理性思考,一是诗意张扬。这两种倾向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在这两者之间,全国范围某一年度的作文题,或一省市连续几年的作文题大体应该处于一种均衡状态。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讨论高考作文的命题倾向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理性失语
  
  1 时事评论倾向的方向失误

  高考作文一直重视社会现象评论。社会现象评论指向生活,体现出贴近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但高考作文首先是语文考试,它与时事或时政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就事论事;其次,高考是选拔考试,应该为考生提供思考空间,便于考生发挥,反映思维水平。今年江西卷和辽宁卷作文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材料,引起各界关注。

  [江西卷]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中国新闻网登载评论,一位知名中学语文教师概括了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几个“最”,他认为最结合时事热点的要算江西卷了,考生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了!笔者以为中学语文教育界发出这样的言论,是不够冷静的。兽首流失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兽首拍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与法律问题。就命题范围而言,属于时事政治,而不属于语文。这是高考命题起码应该考虑的。这在命题方向上已经出现了偏差,值得商榷。作文命题应该贴近生活,但生活不等于时事政治。让一个高中生写这样的作文题目,除了抒发屈辱历史的感慨、表达爱国热情之外,还能期待考生对事件做出怎样的判断和表达?

  类似问题也表现在辽宁卷作文题上。

  [辽宁卷]
  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
  甲:有明星代言的东西应该更可信。有人调查,47%的人在选购同类产品时,会优先选择名人代言的产品。我就是这样。
  乙:现在是明星代言广告多,相关问题也多。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典型。有人调查,91%的入对虚假代言表示愤怒。
  丙:明星代言多数都是朋友介绍,经纪人操作。明星不知情,也是受害者。
  丁:明星代言,实质就是给产品作证言。明星代言费少的几十万,多的上千万,代言产品出问题就没有责任?
  戊:产品广告出问题,也说明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媒体把关不严、相关法规不健全。听说有一个好莱坞演员就曾因代言虚假广告被罚款50万美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明星代言问题,由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材料中涉及的三鹿奶粉事件轰动国内外,明星代言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明星代言既涉及职业道德,也涉及商业体制。这样的话题社会关注程度固然很高,可以作为时事政治命题材料,但却不宜用为作文命题材料。消费者权益固然是现实生活问题,却不是“学生的生活”,日常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考作文命题强调贴近生活,目的是让考生有话可说,意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而不是对具体的社会问题做出回答。

  然而,这样的作文题却被一些主流媒体视为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亮点。

  6月8日,《新京报》发表社论《高考作文时评体引导青年关注社会》,该社论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归纳起来有两个明显特征。有一类题目是时评作家熟悉的,如辽宁的论题为‘明星代言’、江西的论题为‘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都曾引起过时评界的广泛评论。还有一类题目显示出对常识的关注,如全国题里的‘小动物学游泳’和‘对色盲的发现’、安徽的‘论弯道超越’等,期望达成的是对常识的思考和尊重。广东省的作文题更是意图明确,直接将考题定为‘谈常识’。”“把时评的热点题目,重新拿来作为高考的作文题,就是期望唤起学生对时评这种文体的重视。时评强调的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它激浊扬清,它不平则鸣,它展示的是民众对社会进步的愿望。高考作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正是期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引起时评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三鹿奶粉事件’、林嘉祥案、周久耕事件等,这些事件折射的其实是一些人对常识的不尊重。很多错误的铸成,往往是因为人们忘记了常识。”

  在时下的媒体言论中,这篇社论很具代表性,也很值得商榷。第一,在论述“对常识的关注”时恰恰犯了常识性错误。“小动物学游泳”是一则寓言,旨在思考现实教育弊端,“对色盲的发现”旨在探索与发现,“弯道超越”旨在思考逆境挑战,这与常识何干?“三鹿奶粉事件”图财害命、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林嘉祥猥亵幼女、南京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吸天价烟,这是因为缺乏常识所致吗?第二,时事评论强调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然而,这样的材料用于高考作文题却恰恰缺乏理性态度。在爱国情结、公民责任、公民意识等主流意识和强势舆论的影响下,考生难以保持理性,即使保持了理性,是否说真话也心存疑虑。如果考生为稳妥起见,异口同声地倾向批判,那恰恰是理性声音的失语。第三,命题超出了高中生的知识背景与判断能力。像“圆明园兽首拍卖”和“明星代言”等公共事件及现象,需要相应的法律知识和商业管理知识背景,即便是一位具有独立分析能力的时评人,也很难保证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更何况高中生?第四,至于增强考生“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那就与语文课程无关了。况且,用一次作文来考察或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也实在过于天真或草率。

  时评作文的本意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这是可以肯定的。但如上所述,所谓生活应该是“学生的生活”,而不应该是“社会的生活”,即这种生活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一种生活。例如全国高考卷I,让兔子和松鼠学游泳是一则寓言,但它影射的不正是时下的教育弊端吗?就其思考空间而言,也比新闻事件大得多。作文命题关注现实生活并不等于呈现具体生活事件。质而言之,作文命题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社会和人生,并把这种思考以适当的言语方式表达出来,其目的并不在于就生活现象做出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命题指向“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

  就作文命题本身而言,江西卷、辽宁卷作文题的要害是陷入了把现实生活等同于时事政治的命题思路。时事政治本是考生熟知的,也是政治学科必考的,然而据新浪网高考作文调查,在“最难于创新的作文题”选项中,江西卷位列第二(占12.3%);在“最出乎意料的作文题”选项中,江西卷位列第三(占8.5%)。为什么难于创新?是高考考时事政治出乎意料,还是高考作文评论时政出乎意料?

  深层的问题是,高考作文的时评命题,反映出高考命题为时政代言的迹象,其结果是命题边际一再放大,从而导致语文考试的泛化和错位,对语文教学产生误导。

  在媒体的炒作热潮中,有的评论保持了可贵的冷静。6月9日,在上面社论发表的第二天,《新京报》又刊发了媒体人胡安东的反驳评论,该评论指出:“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边际放大,甚至出现一种倒退,完全是由于舆论对其的过度反应。一方面,它使得出题的教育专家不得不在公共压力下,把题目出得更有‘眼球效应’;而另一方面,也使考生们在那些新闻事件上慌不择路。这不仅仅是对高考常识的不尊重,也是对那些涉世不深的考生们的苛求甚至苛责。”

  高考作文命题边际放大是否完全由于舆论的过度反应,命题者是否由于公共压力而追求“眼球效应”,笔者不能臆断,但高考作文边际放大的失当,却是明显的事实。高考作文命题本身以及媒体反应、文化名人参与,都表现出对高考规范性常识的漠视和对考生的苛求,高考作文命题与评价的理性因此失语。

  2 思考空间的萎缩
  高考作文命题理性失语的另一种表现是思考空间的萎缩。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同时又是思维的表象。考试作文考察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能力的本质是思维能力,因此,作文命题要尽量给考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高考的功能在于选拔和甄别,应该从考生作文中看出新颖而深刻的思考,发现不同的声音,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命题的思考空间为前提的。考生作文的理性表达是与命题的理性因素密切相关的。

  试以全国卷I为例:
 
  [全国卷I]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目,如果仅给出第一段文字材料,其思考的空间会很大,但命题者越俎代庖,用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的评论取代了考生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其实题目本身已经把话说透了,角度已经确定了,立意已经明示了:或写发展特长,或写因材施教,或二者兼而有之,这还需要考生独立思考吗?或许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降低审题难度,其实寓言的主旨已经隐含在第一段文字材料中,对于高考生,如此浅显的寓言是能够理解的。

  对此,有评论说:“今年全国卷I的作文题是一则寓言故事:‘让运动会上的短跑冠军兔子学游泳。’故事意在告诉人们,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发扬每个人的特长,扬长避短,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思考。这样的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审题能力和思想深度。”(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视听时空网2009年6月10日)其实,这样的作文题已经考查不出考生的审题能力和思想深度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全国卷II中,“发现色盲”这则材料本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例如,可以从发现与发明的角度写,也可以从哲理的角度写(由于自身条件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是不同的,色盲是一种差异,而不是一种错误),还可以从教育的角度写(母亲误解了道尔顿)。但是当把这则材料与发明方便面、发明洗洁剂罗列在一起时,就只剩下发现与发明这一个角度了。顺便提及,三则材料共约300字,篇幅过长,显然是不妥的。

  新浪网关于高考作文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上述分析:在“最难于创新的作文题”选项中,全国卷I位列第一(占12.6%),全国卷II位列第三(占8.4%)。

  总之,高考作文命题时评倾向的方向失误以及媒体舆论缺乏理性的热炒、高考作文题目思考空间的萎缩,表现出高考作文命题的理性失语以及舆论评价的理性失语。
  
  二、高考作文题的诗意倾向及其欠缺
  
  1 高考作文的诗意倾向

  诗意表达是与理性思考相对而言的。作文反映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是一体的。因而,作文命题的指向是不同的,可以侧重理性思考,也可以侧重语言表达本身。作文命题要为深刻的理性思考提供空间,也要为诗意的语言表达提供空间。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乏倾向诗意表达者,其中北京卷作文题表现出色:

  [北京卷]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隐形的翅膀”隐喻某种信念,旨意是因信念而产生希望和梦想。但如果没有作为背景材料的歌词,而直接命题为“信念的力量”或“希望与梦想”,那么语言表达的空间就萎缩了,很难表现出诗意色彩。

  据新浪网高考作文调查,在“最适合发挥的作文题”选项中,北京卷排在第二位(占9.9%),仅次于全国卷I(占14.4%),紧随其后的是山东卷(占7.5%)和湖南卷(占7.4%)。

  上面的调查数据反映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全国卷I和北京卷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侧重理性思考,后者侧重语言表达,网民为什么认为二者都适合发挥呢?原因是前者具有理性思考空间,后者具有诗意表达空间。

  2 高考作文诗意表达的欠缺
  各省市高考自主命题始于2000年,至今历时10年。2000年上海率先试行自主命题,2002年北京试行自主命题,2004年至2006年自主命题的省市陆续扩至16个,规模保持至今。未自主命题的省市自行选择全国高考卷I、全国高考卷II,加上各省市自主命题的16种试卷,全国范围语文高考试卷共18种。

  各省市自主命题,打破了全国~张卷的大一统局面。相对而言,全国卷作文题一直以规范、稳妥见长,各省市自主命题则多有变化,形式翻新。

  在今年全国18道高考作文题中,表现出诗意表达倾向的有8道:北京卷、上海卷、重庆卷、山东卷、湖南卷、湖北卷、浙江卷、福建卷。北京卷、山东卷、湖南卷高考作文题有出色表现,上文已经讨论。其他省市的高考作文题均有值得商榷之处。
 
  (1)命题作文:题目开放,但空间狭窄。
  开放性题目是写作自由的诉求,只有在相对自由的写作状态下,才可能实现诗意表达。那么,是不是开放性题目就一定适合于诗意表达呢?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命题的开放不等于表达空间的开放。例如重庆卷作文题:

  [重庆卷]
  生活中有很多故事。你也许是故事的亲历者,也许是故事的聆听者,也许是故事的评说者……故事让你感动,故事给你启迪,你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成长。请以“我与故事”为题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作者可以是故事的参与者,也可以是聆听者或评论者。这意味着,可以写亲身经历,也可以写道听途说;可以侧重叙事,也可以侧重评说。但问题是,无论题目怎样从不同角度做出提示,关键还在故事本身,也就说,考生首先要回忆起一个“故事”,既然是“故事”,毕竟与一般事件不同,必须有故事性,这样一来,表达空间就狭窄了,难度也随之增大。

  可见,要使考生作出富有诗意的表达,首先,题目本身要富有诗意;其次,题目要开放;其三,写作空间开放。仅有前两个条件是不够的,关键是写作空间要开放。

  (2)材料作文:哲理深奥,审题难度大。
  在材料作文中,命题材料是决定因素。题旨蕴涵在材料中,由作者从不同角度引申;命题材料同时又提供写作背景或情境,可转换为写作材料。但对考生而言,先决条件是:必须读懂材料。如果这个先决条件不具备,其他无从谈起。这是命题者首先应该慎重考虑的。作文命题和阅读命题都要使用文字材料,其功能却截然不同。阅读考查的是对材料本身的理解,而在作文中材料是写作的引子,也就是起引出话题的作用。如果考生读不懂材料,是考生的责任还是命题者的责任?毕竟是在考作文而不是考阅读。所以,材料作文的阅读难度是命题者应该慎重考量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上海卷作文题有值得商榷之处。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这道作文题无论在理性思考方面还是在诗意表达方面都有很大空间。材料富有哲理意味,可做理性思考的深度开掘;内涵丰富,表达空间开阔,可以从不同角度写:既可写兼收并蓄而独具特色,也可写个性与共性统一。遗憾的是,这则材料的阅读难度毫不逊于高考阅读题,要从中抽出这样的哲理,并不是一般考生所能胜任。

  以上对重庆卷和上海卷的评述,在新浪网高考作文调查数据中得到了印证。在“最适合发挥的作文题”选项中,重庆卷排倒数第三位(占2.4%),上海卷排倒数第一位(占3.2%)。

  以上从理性思考和诗意表达两个角度分析了高考作文命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理性失语与诗意欠缺。理性失语表现为时事评论的方向失误,以及思考空间的萎缩;诗意欠缺表现为表达空间狭窄,命题材料阅读难度失当。整体而言,高考作文命题突显的问题是理性失语,高考作文命题本身,以及媒体舆论均表现出理性的缺失。

  本文仅对高考作文的不足之处提出商榷,不及其余。一孔之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商榷。
做拯救民族文化的细节工作,我快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