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寺庙里为何充斥着大量色情雕塑
古印度文化中,性与宗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一种信仰体系--坦陀罗,它不但不拒绝尘世的享乐,相反还要尽力去挖掘这种享乐体验
这个性寺庙注重性能量和性信仰,依靠性来达到获取快乐的目的。最著名的仪式是数对男女出席的“五种享乐”,前四种为鱼,肉,酒,谷物,第五种就是大家一起性交。男女在极乐中融为一体,体验天人合一的境界。因为他们认为性交是悟道的最大助力,所以他们一面性交,一面口颂经书,或者运练瑜珈。参加这种活动的人,为了强化效果,经常交换伴侣,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换妻形式。
中世纪印度寺庙里充斥着大量色情雕塑。这些独特的艺术在整个印度的色情艺术中极具价值。这些根据史诗时期各种传说创作的杰作,一直为后人所推崇。寺庙的墙上,到处都雕塑着以各种姿势性交的男女,有的是一对男女性交,有的则一大群人群交
作品中还有许多异常的性交方式,如口交,肛交等等。男人代表英雄,女人代表美丽漂亮的女神。这些女神是天堂中的高等妓女,人们常常认为她们是神的女仆,一般是生活在寺庙附近的歌女、舞女和寺庙妓女的化身。这些妓女在世时常参加寺庙的各种仪式。在特殊情况下,她们也为神事活动歌舞,或者通过卖淫为寺庙挣钱。
寺庙妓女的性交不仅是为了乐欲,而且也是为了敬神。这些女人把自己当作是所伺候的神的娘子,因而她们的淫荡不受公众的指责。况且有许多妓女并非本人乐意卖淫,而是因为年幼时就被父母送给寺庙而被迫沦为娼妓的。
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大多数时期印度都是受外国统治,先是穆斯林,然后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这两种外来文化对印度都有甚大的影响。伊斯兰教对性的态度比较保守;而英国的影响主要是同化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精英,向他们灌输殖民统治者的维多利亚思想。1947年印度独立后,西方性文化观仍然影响着印度,从而富人的性生活并不完全沿袭印度传统,印度人的性生活也就变得复杂,没有一个统一通用的模式。
马克思曾说,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在印度你很难把宗教与印度人的生活文化剥离开来,宗教的渗透与影响无所不在,衣食住行,如果你能找出与宗教没有丝毫联系的东西来,恐怕比登天还难。人生最基本的性,在印度的宗教文化中举足轻重,是印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印度几乎所有的寺庙,你都可以寻觅到性文化的踪影,尤其是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600公里的卡朱拉霍(Khajuraho),这里有一座最著名的性庙,几乎是来印度旅游观光的人必到访之地,看了泰姬陵你或许会说光有爱情是不够的,那么来卡朱拉霍,这里还有性是否足够了呢?
印度无疑是保守的,就是如今他们依旧着保守的传统文化和宗教,可是当你站在这座寺庙里的时候,你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国度里,也可能你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惊呼起来。
在那些雕刻精美的神像前,你最原始的羞涩感觉会荡然无存。对性的崇拜,对生殖器的崇拜在很多民族都存在着,越是所谓的发达地区越是给性和生殖器缝合上一块遮羞布,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赤裸裸的,我们今天却要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到难以言说的羞耻,谈性而觉得难堪,看见裸露的身体而面红耳赤,这是文明还是倒退,我不敢下断言,但是当你在这些雕像面前,你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淫荡与放纵,你有的就是对雕刻艺术的由衷的赞叹和对性文化的欣赏与崇拜。
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大多数时期印度都是受外国统治,先是穆斯林,然后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这两种外来文化对印度都有甚大的影响。伊斯兰教对性的态度比较保守;而英国的影响主要是同化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精英,向他们灌输殖民统治者的维多利亚思想。1947年印度独立后,西方性文化观仍然影响着印度,从而富人的性生活并不完全沿袭印度传统,印度人的性生活也就变得复杂,没有一个统一通用的模式。
马克思曾说,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在印度你很难把宗教与印度人的生活文化剥离开来,宗教的渗透与影响无所不在,衣食住行,如果你能找出与宗教没有丝毫联系的东西来,恐怕比登天还难。人生最基本的性,在印度的宗教文化中举足轻重,是印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印度几乎所有的寺庙,你都可以寻觅到性文化的踪影,尤其是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600公里的卡朱拉霍(Khajuraho),这里有一座最著名的性庙,几乎是来印度旅游观光的人必到访之地,看了泰姬陵你或许会说光有爱情是不够的,那么来卡朱拉霍,这里还有性是否足够了呢?
印度无疑是保守的,就是如今他们依旧着保守的传统文化和宗教,可是当你站在这座寺庙里的时候,你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国度里,也可能你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惊呼起来。
在千年之前,印度人就把这些各种性爱姿态的雕像坦然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所有的人对于性这个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着认知,女人和性在这里达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些雕刻不仅仅体现了印度古代高超的雕刻艺术,更体现了印度人对美的追求。印度人把性做为了哲学,更是做为了宗教予以崇拜,在他们看来,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爱,也因此就有了印度著名的“爱经”(KamaSutra)。据说未婚的印度女孩是要受《爱经》熏陶的,印度人对于性既保守又大胆,游走其间,却丝毫没有任何的不和谐。一切仿佛是那么的自然,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印度的女孩骨子里散发出的那种狐媚与妖娆是不是得益于《爱经》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印度对于夫妻生活的重视却是极少国家能与之比的,尽管他们极力的提倡禁欲,甚至很多印度男性三,四十岁以后就彻底禁欲了,近代历史上极受崇敬的圣雄甘地,37岁那年断然立誓禁欲,此后一直没有性生活,最后修炼到与年轻的侄孙女同床就寝亦无邪念的地步。印度前总理德赛在81岁时夸耀说,他自33岁就没有过性生活了。但是印度人对于性爱与禁欲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性视为一种虚幻,一种宗教超越的障碍。另一方面实行禁欲的人被视为是有崇高道德力量的人,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观念中平衡而相安无事,恐怕又是印度文化的另一个特色。另一方面也印证了,一个不开化,思想行为不自由的禁锢中的民族是否能产生灿烂的文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印度几乎所有的宗教,文化和艺术都起源于《吠陀经》,在吠陀教传统中,性是永无终结的。人们将对性的信奉和拒绝当作决定灵魂存亡的措施,无论是印度教教徒还是佛教教徒都信仰投胎转世的人生轮回说,认为人死后灵魂可变成人或动物继续存在。而性就是人类这种人生轮回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印度教是继承了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和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传统而产生的一种宗教,他们都认为生殖与性欲就是人生最关键的连接点。尽管印度教和佛教中都有禁欲主义传统,但是在大量的典籍中我们却发现了这些宗教与性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典籍中的记载也颇令人寻味,也就知道这些宗教禁欲却并不禁性,他们只是认为人应该放弃对性自由、婚姻和家庭三种乐欲的追求,这样才能去往极乐世界,而性本身却是天堂必经之路。由此,可以看出禁欲与禁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佛教在传入中国却对于性是完全禁止,这是因为佛教为了在中国生存和更好的传播并发展延续而不得不与中国文化传统习俗相融合,逐渐改变修缮佛教中的教义,向中国的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让步,以求妥协与彼此融合,中国的佛教更多的带有中国儒家文化色彩,而这也是为什么佛教能在中国发扬光大而在印度本土逐渐衰落的原因之一。而与印度接壤的西藏却更接近于原来的印度佛教,并有了藏传佛教中的密宗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