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01阅读
  • 0回复

(礼仪文化)中华传统飨燕饮食之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9

1、飨燕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上古时,飨、燕是有区别的。飨礼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但并不真吃真喝,牛牲“半解其体”,并不分割成小块;献酒爵数有一定之规。燕礼在寝宫举行,烹狗而食,主宾献酒行礼后即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所以,有人说:“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飨礼规模宏大,有一定之规,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


燕礼当然也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但重点是吃喝。燕,就是“宴”,二字是通假字。


秦、汉以后,飨、燕之礼很少有人完全照搬礼经的规定去做了,但历朝天子宴群臣,犹有旧礼遗风。汉、魏时元旦(大年初一)朝会、晋时冬至小会以及唐代圣诞(皇帝诞辰)朝贺之后,都有筵宴,称为“大宴”。其他节日,如立春、上元、寒食、上巳(三月三)、四月八日(浴佛节)、端午、七夕、中秋、重九等,皇帝也常赐宴,称为“节宴”,宋代称为“曲宴”。另外,国家有大庆、大礼、事功告成及宫室落成等,也多设宴庆贺。两汉大宴仪注,只散见史书中,已无完整程式的记载。唐《开元礼》才有大宴的详细仪注。大宴气氛一般比较严肃。节宴(曲宴)则比较轻松活泼,通常不在正殿,而在园林楼阁举行。唐玄宗时,还有宴会中从楼上撒金钱,让百官在楼下争抢的作法。五代时,又有臣子捐交“买宴钱”,请皇帝赐宴的。这也是一时的风气。


明代宴会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大祀天地后之次日、正旦(正月初一)、冬至及万寿节(皇帝诞辰)为大宴。大宴行酒九爵,中宴七爵,常宴三、五爵。宣德后,对级别较低,不参加大宴的官员、监生发给钱钞。清代初期大宴食用烤肉,牲酒,由各亲王、世子、郡王等进献。宴乐则杂用汉古乐、蒙古乐歌、满舞,后亦逐渐汉化。


2、饮食之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里说的“饮食”也是宴饮,通常专指宗族之内的“宴饫(yù)”,而不是日常家居的饮食。族宴,指宗族兄弟合族宴饮,大抵有两种,一种是逢祭而宴,一种是以时而宴。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