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11阅读
  • 0回复

对高考“文化作文”的理性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修行僧
 

发帖
28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6
对高考“文化作文”的理性思考
——兼谈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导向
段建宏



  摘要:“文化作文”是近年来大量出现在高考满分作文行列中的一类作文。“文化作文”成为目前很多学校极为流行的作文训练方式。“文化作文”被一些教育人士称为“新八股”作文。“文化作文”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仅仅为拿高分的应试技巧训练却很有害。新课程实施中的作文教学,应该把“文化作文”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这既符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又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名著、品味经典,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文化作文;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段建宏,男,硕士,山西大学教师,主要研究语文教育。 

  一、“文化作文”蔚然成风
  “文化作文”是近年来大量出现在高考满分作文行列中的一类作文。所谓“文化作文”,就是指那些“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1]“文化作文”主要选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诗文曲赋、经典名著等文化含量很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行文中多采取引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华美。“浑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刻的文化认知是文化底蕴文章写作的追求。”[2] “文化作文”按其内涵的文化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五大类。[3]
   “文化作文”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丰富的文化含量,在近年来的高考中脱颖而出,成为考场作文中一枝独秀,屡获满分。如《最新五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4]一书共选录了五年来118篇高考满分作文,其中有72篇属于文化作文,占到总量的61%。 (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 (本论文发表于《现代语文》2007年第八期) 

二、“文化作文”的训练思路
  “文化作文”作为一种“高分”文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成为目前很多学校极为流行的作文训练方式。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学校甚至把“文化作文”作为唯一指定的“考场专用作文”,提出“只要写文化,作文顶呱呱”的作文教学方法。在这些学校,学生的作文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从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和往年高考满分作文中的“文化作文”极为类似。

三、对“文化作文”的批判
  “文化作文”最初出现时,人们眼前为之一亮,深深为小作者能在考场之上写出如此作文而赞叹。但随着“文化作文”在考场越来越多地涌现,甚至成为一种写作风气的时候,一些教育人士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
  再如被一些学校选为作文指导教材的《文化底蕴----高考满分作文速成教程》[6]一书,作者从历年满分作文入手,解析“文化作文”的本质,提出“文化成句”“文化成段”“文化成篇”的训练步骤,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文化作文”的训练过程。 如市面上较为流行的《一招通吃高考作文:满分作文是这样准备的》一书[5],作者提出了“吃透一种材料,通写高考各种文题”的作文思路,依据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把作文材料分为“苏轼篇”“三国人物篇”“唐诗篇”“宋代词人篇”“禅宗玄理篇”等,指出作文方法其实是“人人皆可仿效,稳拿高分冲刺满分”,体现了目前较为典型的“文化作文”训练模式。
 
  有人把模式化的“文化作文”称之为“新八股”:“几篇文章几乎都分三部分,讲三个故事,对历史人物品头论足一番,引用几句风花雪月的好诗妙词,谱写一曲新愁和空发一番感叹。而阅卷老师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骨干,他们的欣赏趣味和思维结构竟然也如此的单调和僵化。六篇满分作文,有五篇落入以上分析的俗套模式,令人禁不住诘问:老师的满分是否有鼓励和提倡‘批量生产’这种可操作的‘新八股’的嫌疑呢?这种导向对中学语文教育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7]

四、对“文化作文”的理性思考
  在很多人看来,“文化作文”只不过是借“文化”的名义写的模式化作文而已,这是对“文化作文”的误解。客观地说,与过去作文教学中轻视传统文化的品读、一味追求表面的“真情实感”相比,“文化作文”的出现应该是一种进步。  应该说,这些批评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把“文化作文”仅仅作为一种考试高分的工具,这无疑是对作文教学的扭曲。在2006年的高考作文评卷中,山东、浙江等地对“文化作文”施行了“从严”的评分规定,这也促使我们对“文化作文”做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文化作文”就是那些“掉书袋的、引经据典的、倒腾历史名人掌故的、看上去颇为风骚、让一些老师很兴奋,流行语叫作‘看见引语就兴奋,看见名人诗句就是有底蕴’”的作文,这些作文“看得到南朝北国、时光隧道、关羽秦琼、故事新编、梦想奇幻,却看不见身边的生活,家庭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的平凡。在学生作文里,甚至看不到学生个体,作为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应该有的灵性、感悟、情绪,他的时代,他的生活,他的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枯燥干巴,味同嚼蜡”。[8]  

(一)“文化作文”的本质特点
1.“文化作文”关注传统文化。

  长久以来,教育界感叹现在太多的学生在韩剧、漫画的欣赏中,已经遗忘了我们国家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他们不爱读书,不爱写作,甚至不爱学语文,更不用说什么唐诗宋词、经史子集了。其实,这和我们的引导不当有关系。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魅力,而是我们没有引导学生去感受到这种魅力,没有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文化作文”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从文化中寻找写作材料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接触文化的过程。一次次的碰撞中,他们很有可能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关注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文化作文”总体体现出的是一种“厚重感”。“文化作文在构思上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等等。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文化的共享与独思,文化的阅读与创造,文化的生态与文化的人生中,写作出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章。”[9]和过去很多无病呻吟的假、大、空作文相比,“文化作文”提倡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写作材料,这实在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2.“文化作文”重视锤炼语言。
  伴随语文学科发展的是教育界人士对作文教学低效性的不断批评。无论是吕叔湘先生的“咄咄怪事”,还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写作错字连篇、病句不断,都足以引发我们对中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指导方式的深刻反思。忽视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文化作文”注重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倡用生动、准确、优美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给人以文质兼美之感。“文化作文”要求写“文化”,并用“文化”的语言来写,写作过程中注重吸取传统文化的语言特点,从刻意“引用”,到机械“借用”,再到灵活 “化用”,这个语言的不断锤炼过程,不正是现当代许多文学大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过程吗?丢掉了传统文化的“根”,空谈语言能力的培养,也难怪低效了。


3.“文化作文”强调背诵积累。

  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都特别建议诵读一定量的诗文篇目,阅读一定量的课外读物,这是语文学习的必要积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只注重了“背考”和“备考”,片面强调识记的准确性,从考试的角度分离肢解名篇名著。这是对新课程的错误理解。

  “文化作文”的写作同样需要一定量的积累,但又不是为积累而积累。在注重吸收过程的同时,同样强调创作过程,这恰好解决了为“背考”而积累的“机械识记”与为“备考”而进行的“肢解积累”的问题。除了指定的篇目以外,学生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主动阅读各种名篇名著,并在作文中加以体现,这既加强了学生对背诵积累的灵活运用,又提高了“文化作文”的质量,使得背诵积累落在了实处。


4.“文化作文”重在品味感悟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作文”不是对文化的机械再现,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10]这是对语文学习过程本质的把握。不能深入文本独立自主地阅读,就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文化作文”之所以被称为“新八股”,主要是由于我们很多老师在“文化作文”的写作指导过程中,仅仅关注到了“文化作文”的一些外部形式。“如何打败阅卷老师,赢得阅卷老师喜欢,让他在几十秒时间内打出比较高的分数,是应试作文操作者所有的全部的和最高的目的。‘第一印象’‘煽情’‘凤头豹尾吸引注意法’‘大量使用排比句’‘小标题醒人耳目’‘故事新编’‘戏说仿写’,等等,花样无穷,而且大多在外观和形式上下功夫,提高对阅卷老师的‘吸引力’。”[11]按照这种思路进行写作训练,忽视了对文化作品的深入研读,难免陷入为写作而写作的误区,偏离了“文化作文”的初衷。


(二)“文化作文”的写作指导

  “文化作文”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仅仅为拿高分的应试技巧训练却很有害。如果学生只是停留在“文化”的表面层次,作文只是提前准备几个材料生搬硬套,这样的作文没有什么意义。要坚持科学的原则对“文化作文”的写作进行指导。


1. “文化作文”的写作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文化作文”的写作应该从对“文化”的不断积累入手,从写“文化片段”入手,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开展写作。“文化作文”的写作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之中,在不知不觉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会提高。任何片面追求“速成”的作文方法,都是违背这个规律的。

  笔者在指导初中学生进行“文化作文”的写作训练中,从片段写作入手,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写作水平提高很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仅举初二学生考场所写一例。
  以“松”“梅”“竹”“菊”为对象,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

  青松不谙百年愁,傲雪临风独昂首。落花无趣唯见梅,暗香伴雪入高楼。竹者清秀轻颔首,潇湘细雨深凝眸。怜菊非只有陶公,特立不群群芳后。

  吾愿青松为伴,竹者为帘,取其超逸,爱其不挠。亦愿手捧清菊,独嗅梅香,取其清洒,爱其傲然。



2. “文化作文”的写作应引导学生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

  “文化作文”的写作不能为文化而文化。文化是酒,文化是茶,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慢慢去品味,挖掘“文化”的深层底蕴。任何为打高分的急功近利都写不出真正的“文化作文”。

  例如笔者指导的初二学生在以“爱”为话题的“文化作文”片段写作中,充分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挖掘“爱”深层的文化底蕴,写出了以下片段:

  青山碧水的秀丽,小桥流水的闲适;柔柔月光似幽澜,袅袅云烟若飘粼。春的妩媚,百花争艳;夏的生机,绿意盎然;秋的清新,天高气爽;冬的单纯,银雪飞扬……

  爱,描绘世界,点缀世界。因为有爱,“花自飘零水自流”,痴情女子为之潸然泪下;因为有爱,“露似珍珠月似弓”,月色美中人情溢出;因为有爱,“质本洁来还洁去”,黛玉葬花流尽辛酸苦泪;因为有爱,诗人读出了一朵绽放的花朵深情的微笑,画家绘出了一泓澄澈的宁静的深思;音乐大师谱出了一抹淡雅的云霞羞涩的韵味。

  爱使世界同镜花水月般的醉人。有爱之人,至真,至善,至美;无恨,无忧,无虑。爱人者人皆爱之,“爱”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是一种享受。

  我愿意去爱,爱别人,也爱自己,爱一颗清露的香醇,爱一缕阳光的温馨,爱一丝凉风的清爽,爱一株幼苗的新绿,爱春水盈塘,爱绿柳垂丝,爱月映粉荷……


3.“文化作文”的写作应重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个性化写作。

  “文化作文”不是掉书袋,引经据典也只是作为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如果仅仅注重三段论式的历史呈现,忽视与现实的结合,必然会导致“文化作文”走入应试的误区。

  例如在以“超越自我”为话题的“文化作文”片段写作中,仅仅初二的小作者一挥而就,写下了以下片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面对重重阻碍,面对殷殷梦想,一种凄咽苦楚之感油然而生。找不到远方导航的灯塔,找不到梦想的归属。生命中的羁绊,恰似一条长河:我在这边,梦想在那边,彼此对视,找不到相聚的渡舟。隐约中,偶闻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强硬之声,联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之情,终渐明白,与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倒不如超越自我,为梦想而奔跑,哪怕是深深的伤痛,也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荆棘。梦想为岸,超越为舟,漾舟心海,千帆竞过!

  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似乎也若有所悟:之所以那么多学生作文没写的,关键是缺乏必要的积累和领悟,缺乏历史与现实的不断融合,缺乏文化视角的语言锤炼,缺乏从文化的源头不断汲取成长的养分。


五、新课程实施中的“文化作文”教学

  “文化作文”的出现并不是对其它类型作文的否定,相反,“文化作文”的写作应该是学生写作能力整体发展的基石。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12] “文化底蕴”的形成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极为重要。这个形成过程,在“文化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纲要》指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术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也正好印证了“文化作文”写作教学深入开展的必要性。

  新课程实施中的作文教学,应该把“文化作文”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这既符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又可以促进学生阅读名著、品味经典,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注释:

[1][2][3] [6] [9] 谭蘅君,王洪. 文化底蕴----高考满分作文速成教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3.

[4] 陈金明等.最新五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5] 裴松年.一招通吃高考作文[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7] 孙国亮.我们将为“新八股”付出代价[J].北京文学,2006,9:125-126.
[8] [11] 刘加民.当所有作文都成了应用文[WZ]. http://blog.daqi.com/article/69680.html , 2006-11-18.

[1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此帖被修行僧在2010-03-16 21:19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