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112阅读
  • 14回复

(社会考查)谭蘅君:三峡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局部表象调查报告(原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4
— 本帖被 admin 执行加亮操作(2014-05-03) —
   文化只有落地才能成为文明。文明的落地,从人本角度讲,是指人的生存习惯与状态。为了推进课题的发展,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化发展现状,老谭有幸借“结穷亲”的方式,零距离接触部分弱势群体,通过他们的生存视角,一方面思考中国社会当下不同群体间的文明落差(最高层的生存方式与最底层的生活状态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希望唤醒富贵者的良知与仁爱之心,共建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  

  当然,通过文化落地的最低点,来审视如何通过文化来拯救文化,思考更多文化普及与文化互动互救的路径,是老谭的愿望。

   老谭39630从风水城市江津出发,到达万州改乘水上飞船,下午乘船3个多小时,530分左右到达巫山码头。休整一夜,第二天早上从巫山码头坐机动船沿大宁河逆流而上,过小山峡,经龙门峡之险、巴雾峡之雄、滴翠峡之秀,沿途感受着三峡悬棺文化遗迹的神秘与盐水栈道之惊险,老谭遥想着三峡土著人与大自然的争斗与融合,人力与神力之间的较量与宽容,魂驰万里,难以自禁。

  1个小时后船到大昌古镇,一座原尺寸克隆的古镇静静地卧在碧水岸边。拾级而上,在绿树春风与小镇古朴的氛围中,感觉出大昌的厚重与沧桑,虽然原大昌镇的古房已经在洄溯上升的三峡水漫中成为鱼类的住宅,但巫山政府对文化古迹的保护意识与保护力度,让老谭生出许多敬意。
  
  至少,不会象老谭的家乡,将一座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陈独秀先生的墓地变成一座民用加油站。虽然那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了,但老谭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对陈先生终是怀着十分的愧疚。有人虽在家乡论坛上呼吁过,终不见回应。无奈,只能清明上坟的时候,给先生也烧几柱香与钱,算是赎罪吧。
  坐上小长安车,循山路蜿蜒盘旋,半小时左右车到达白果村,这是老谭此行的目的地。

  接近1200,住进扶贫户辛成彪家,主人以农民朴素的热情感动着老谭。为了照顾我这个伪城里人(老谭一直是纯度100%的乡下人),女主人专门请在外地打过工,见过世面的表妹来家做饭。老谭最怕这种100%的真诚,于是一个劲地狼吞虎咽,一面大赞主人家的腊肉味道鲜美,一面坚持自己盛饭。待三大农家土碗干饭下肚,乐得辛家上下很快把老谭当朋友看(老谭是有名的“饭袋”)。

  正在吃饭当儿,外面传来争吵声。原来有部分贫困农户没有被推荐为扶贫对象,主动找上我这个伪城里,前来当面请求了。

  下午130左右,与同来的小胡汇合后,我们开始对弱势贫户走访调查。

  以下均为农户口述情况,是否属实,老谭没有深入调研,所以本报告叫“局部表象调查报告”,“局部”是老谭只选择了十多户农家,不具有全面性与典型性;“表象”说明老谭获得的是体表的、单方面的印象与口述,与“真相”或“真理”有多大差距,老谭不得而知。老谭本着真诚、真实、客观之态度,将所获表象呈现,不排除少数农户反映内容不实的情况。若与实情不符,请多谅解,老谭只作课题内部交流,并愿意虚心接受批评,随时更正。若有人随意转载到其他网站,一切后果与本人无关,特此申明。


第一家:最负债的农户。

  户主,陶中喜,白果六社农民,家有4口人,8分地,两个孩子,老婆煤气中毒,经常吃药,没有任何收入,全靠他主劳力打小工,每月收入1千零,所盖楼房自称向亲戚借的钱,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还上。
  关键词:疾病、地少、负债 





第二家:最气愤的农户。
  中午告状的贫困户:辛成林,6口人,2亩多地,老伴生病,前年开始的慢性胃炎,没有收入,个人打短工也只能做不得重活。孩子在外打工,收入主要供孙子上学。对村上领导没有将他列入扶贫对象,夫妻俩最是气愤填胸。
  关键词:疾病、无钱、扶贫对象







第三家:最感恩的农户。
  户主,刘敬贵,5口人,2亩地,一年收入够吃。男的当地打小工,找点油盐钱。2个男儿子在广东打工,因两个儿子生病,从来没有寄钱回来。村上为老人办了医疗保险,这次得到扶贫帮助,很是感恩政府的关怀,不断地称赞共产党好,政府政策英明。老谭真切感觉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农民心中的崇高与威望。
  关键词:疾病、打工、感恩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14
第四家:最春意的农户。
门前纯白的杏花和着金黄的油菜花漫舞春风,展示着春的生机和浪漫,老谭的心情舒展不少。

户主:刘定浩,5口人,共有接近2亩地,一年收入能解决温饱。2个孩子读书,女孩读初二、小男孩读小学一年级。压力很大,起早贪黑仅能维持温饱。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是他家的柴房,非常整齐。看得出,这是勤劳而有目标的一家人。可惜时间紧,老谭没有进屋,想来是一样的干净而朴素。

柴房里堆着的是农家的尊严与传统农民的品质。老谭看到了些许梦想的亮光。

反映的最大问题,是居山顶,缺水,希望扶贫能够解决吃水问题。

关键词:缺水、勤劳、整齐







 

 

第五家:最自责的农户。
刘定召,4口人,2个小孩。大姑娘在外面打工,儿子18岁,学电工当徒弟,妻子做农活,刘定召身体不好,天天吃药,每月300左右的药钱。很自责自己,没有能力供孩子上学,两个孩子都只读了小学。

反映的最大问题依然是缺水。房子后面有一个公塘,是几家人共用的蓄水库。我们去的时候,是个干塘,原因是下雨少,现在只能靠车拉,加重了生活负担。

关键词:疾病、缺水、丧失劳动力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3-14
第六家:任期最长的老支书。

户  主:辛永举,老中湾村做了33年的老支书。
人  口6口人。
土  地56亩。
家庭情况3个女儿出嫁了。儿子和儿媳在广东打工,34年回来一次,原因是车费太贵。孙子跟着爷爷。
住  房:旧式土房,有4050年历史,土木结构,前年下冰雹,无处藏身,惊骇一夜。

关键词:子女多、隔代教育、危房












第七家:最不幸的农户 

户  主:陶朝源
人  口5口人
土  地2
家庭情况:父亲60多岁,长期肺病缠身,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弟弟,29岁。妻子出车祸,脾脏切除,因责任在自己,没有得到什么补贴。育有一小孩读三年级,是三峡移民搬迁户。家庭没有什么收入。自称原来在山上收入比现在好,可以种值烤烟、药材,田地和山林均比现在量多而质优。言语中对移民搬迁颇有微词。情况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从其言语表情看,老谭心里很难受。

关键词:疾病、车祸、搬迁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3-14
第八家:最凄凉的农户

户  主:辛成均
人  口:6口人
土  地:不到2
家庭情况: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38岁,儿媳患有神经病,在广东打工。孙女13岁,读初中。

住  房:土木危房,墙面裂缝多而大,家里看不到有值钱的东西,一张破旧的饭桌,周围没有一根长凳,危房的裂缝,用破烂塑料和报纸来填充,有的大裂缝只好让它裂着,老两口够不着。

特  情:辛成均腿上有病,不能劳动,老伴身体矮小,只能做点杂活,一家人面对土地无可奈何,没有任何收入。

关键词:疾病、危房、丧失劳动力






 

第九家:最帅气的农户

这是我们见到的最帅气、最时髦的小伙子。

户 主:李升举
人 口:2口人
特 情:父子俩,父亲69岁,生病,我们去的时候,小伙子的父亲正犯重病,住在卫生所。小伙子平时在上海打工,不错老父亲一个人在家,平时只有自己照顾自己。

也许是大都市打工的缘故,小伙子气质很不错,可惜家庭太穷,坦言至今没有女朋友。

属于三峡移民搬迁户,自言搬迁前生活好一些,老家有药材、板栗、核桃、烤烟,每年收入颇感满意。言下很是怀念山上老屋。

关键词:疾病、孤独、搬迁


 

第十家:最有希望的农户

户 主:沈迁富
人 口5口人
特 情:一亩半地,妻子生病,但不敢医,没有钱,只能拖着,我们去的时候,他的妻子在屋旁坐着养病。作为家庭柱梁的他,收入靠打小工,通常是到山西进煤窑或外出做建筑打工。沈迁富是少数搬迁户中的“裸搬”者,所谓“裸搬”,是搬迁后没有退耕还林的补助费用。其他搬迁户每年有245/亩的补助。

对搬迁依然有微词。不过这是老谭见到的最有希望的农户,他的两个儿子都在重庆读大学,很刻苦,每年都有一些奖学金,沈迁富记不起学校的名称,只记得大儿子是城市管理学院,小儿子读矿业专业。

“两个儿子每天至少70元”沈迁富说:“等两个儿子毕业后一齐还帐。”

至于谈到老婆的病,沈迁富和他的妻子都沉默。

关键词:疾病、裸搬、大学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3-14
第十一家:最绝望的农户

  户 主:刘定和

  人 口8口人,两个儿子,一个女孩,已经出嫁。

  特 情:刘定和及老伴均有重病,不能做重活,不能劳动。他展示了政府颁发的残疾人证和贫困户证。老伴怪病缠身,热起来满脸潮红,需要脱掉衣服用扇子猛扇;冷起来把被子裹在身上也直叫冷,查不出什么病,也不敢医,没有钱。由于缺少劳力,4.2亩地,停了3.3亩,只能搞点菜园地生活。二儿子患有骨髓炎,生活不能自理,只好随大儿子在打工地生活。大儿子的两个孩子,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女孩读初中,老俩口言语中満是叹息与绝望。

  关键词:疾病、残疾、丧失劳动力





第十二家:最悲惨的农户

  户 主:刘定位

  人 口:6口人,2个儿子,其中一个已经去逝。两个女儿出嫁了,家里只有老俩口。

  特 情:小儿子患癌症已经死去,患病期间老俩口颇多关怀,引发大儿子心理不平衡。小儿子死后,大儿子和媳妇外出打工,对老俩口多有不孝。刘定位老伴讲得声泪俱下,老谭一行人听得心中悲切,只是沉默。大儿子育有一儿一女,小儿子读幼儿班,女孩读小学四年级。大女儿离婚,在广东打工,育有一女,读五年级,均由老俩口照看。

  老人很感谢政府补助25/月的低保费和80/月的社保补助,加上3亩地,够温饱。

  关键词:失子、不孝、隔代教育







第十三家:最不平的农户

  这是中途走访时,被拦下要求成为扶贫对象的农户。

  户  主:曾召平

  人  口6

  家庭情况:拥有2亩地,两个女儿,大女儿出嫁,小女儿在家。儿子与一江西姑娘结婚,已经有一小孩,但女方娘家要求聘金两万,男方家庭没有这么多钱,孩子至今无法落户。

  儿子儿媳在福建打工,要找钱凑足聘金,给孩子落户。

  家庭没有收入,曾召平靠做临时工找点油盐钱,为此,曾召平头、耳均受到较大伤害,至今留有残迹。几间土房很是破烂。

  关键词:受伤、聘金、破烂








第十四家:最能感动中国的农户

  虽然户主是刘宗元,但请允许老谭将介绍重点放在他老婆黄金英身上。

  这是最让老谭感受到中国农民勤劳忠厚品质的家庭,老谭认为,黄金英足够参评“道德标兵”或“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

  家庭情况:一个儿子在外地打工,女儿已经出嫁,丈夫刘宗元高位截瘫,至今背上打着钢片。黄金英照顾丈夫,山里山外,看病起居,背了丈夫六、七年。去年政府资助一个轮椅,丈夫终于可以坐在轮椅上简单活动一下。

  感动中国的事迹:黄金英的品质不仅表现在照顾丈夫身上,她一天的时间安排更让老谭愧疚。早上400起床,快速整理家庭事务;500后出去干活,通常930回来弄早饭,与丈夫一起吃,饭后马上出去干活,下午300回来弄午饭,与丈夫一起吃;饭后出去干活,天黑回来做家里活,晚上9301000睡觉。自言,从没有睡过午觉。不仅如此,大年十五,别人都在享受节日的时候,黄金英却在砍柴喂猪。黄金英在讲述的时候,红红的眼圈一直包着泪水,那些泪水,让老谭难以承受。

  黄金英谈话特别强调与丈夫一起吃饭,从来不避开丈夫吃饭,老谭一行人都知道她想表达的意思。这个个子不高的女人,在大家心中已经崇高起来。但让老谭不解的是,为什么只吃两顿?

  原来丈夫刘宗元高位截瘫后,每天只吃两顿。为了让丈夫心情舒畅,感受不到生病给家庭带来的不便,黄金英硬是改变了一日三餐的习惯,最初受不了,就晚上啃几个红薯,慢慢就适应过来了。

  老谭一行一番唏嘘感叹,随行的一村民补充说,黄金英本来可以在丈夫高位截瘫后离开家庭的,他们村就有这样的人。但她死活不肯,独立支撑起这个家,实在难得。

  问起她家的收入情况,黄金英诚实的回答让老谭很跌眼镜:每年12万。

  原来黄金英一个人喂了10来头猪,每天要到很远的山上去砍柴,办猪草,每天的事除了照顾丈夫,就是养猪。

  随行的村民说,黄金英是村上的骄傲,她为了让丈夫能推着轮椅在村上公路去走走,已在公路边买了地,请挖机整理好,准备建房后给儿子娶媳妇,让丈夫坐着轮椅看看外面的风景。

  勤劳、忠诚,带着朴素的梦想和对爱情的坚贞,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改变着艰难的命运。老谭从这个健康壮实的农妇身上,看到了中国农民几年来的优秀基因与传统品质。

  老谭顽固地认为,黄金英有充足的理由推荐为道德模范或感动中国的人物,应该让更多人从她身上反省自身的懒惰与自私、阴暗与贪婪,学会坚强与自立、知足与不屈、忠贞与付出。

  关键词:疾病、勤劳、忠贞、感动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3-14
第十五家  最孤独的农户

  户  主:李升平
  家庭情况:4口人,与老婆离婚,上有75岁的老父亲,一身疾病。下有两个儿女,大女儿到广东打工,小儿子13岁,读初中,每周吃住给70元,每月300元左右,不包括学费和资料费。1亩多地,很远,因为是搬迁户,得到的地是别人不要的偏远贫瘠地。一年喂一头猪,温饱能解决。平时打点小工,供儿子上学。
   关键词:离婚 上有老 下有小 搬迁




第十六家 穿得最褛烂的农户

这也是走访中主动要求成为扶贫对象的村民,也是我们走访中见到的穿得最褛烂的农民。破旧、肮脏,一头篷松的乱发,如同他身后摇摇欲坠的土房一样,墙面的泥已经脱落不少,让老谭心生悲悯。

户 主:刘定双

情 况:3口人,1.3亩地,儿子交不起学费,已经辍学,外出打工。家庭基本能温饱。没有余钱。

关键词:肮脏、危房

 

 

第十七家:最不平衡的农户

户主:李升贵

人口:5口人

特情:1亩多地,父亲年近80岁,老婆阵发性神经病,不能干活,这是一个倾斜的家庭。两个女孩,大的4岁、小的未满1岁,大女孩脸色明显苍白、铁青。平时靠做点苦力挣点小钱。

不平衡的家庭,在搬迁上遇到不平衡的事。搬迁来时买当地人的房子,当地人在街上建了新房,把农网改造时的电表什么的全搬走了,来时水、电不通,路也崎岖不平,下雨天不能通摩托车。只好自己花1000多元弄电线电表,自己买水管出钱出力去外村打水池接水。

“搬迁前说来了保证路通、电通、水通,结果来了什么都不通。”李升贵很愤怒,“吃了亏,不该走(搬迁)”

随行的村民说,搬迁户刚来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从长远来看,他们从山上搬下来肯定比在老山上好。

关键词:疾病、苦力、搬迁












 

第十八家:最幸福的农户

户  主:曾召海

人  口:4口人

家庭情况:曾召海本人有病,只能做点轻活。儿子24岁,中专比业,在深圳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女儿21岁,中专毕业,在北京边读书边打工。两个孩子当时均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但家庭没有钱,读不起书,只好读中专。

谈到儿女的时候,曾召海的幸福全写在脸上。也许只要儿女有出息,许多富有的城里人也愿意变成清贫的乡下人。

自称靠贷款生活,正在街上建新房子,建房款是向亲戚借贷。

关键词:疾病、中专、孩子、幸福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3-14
第十九家:最有孝心的农户

户主:辛成彪

人口:5口人

特情:娘家父母年事已高,无人照顾,接来同住。老丈人80岁,丈母娘77岁,瘫痪在床上,全靠辛成彪和老婆照顾。育有一儿,读小学六年级。

靠打工和向亲戚借钱,在村上建了三层小楼房。

关键词:老人、孝顺、打工








第二十家:最怀念老家的农户

户  主:吴维凤

人  口:8口人

家庭情况:3个儿子,全在外面打工。1个女儿,过段时间也准备外出打工。1个儿媳与儿子一起在外打工,1个孙子由他们带着。

由庙塘村搬迁到白果村,原老家有12亩地,每年种植烤烟、党参、天麻、白术、瓜子等,一年收入有2万。搬迁来后说给2亩地,实际只有1亩,有力没有使处,1亩地只够喂1头猪。全家只有外出打工。

吴维凤老人对老家很怀念,老家房子已经被炸平了,回不去。

关键词:人多、地少、怀念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3-14
后记:


  走访完所有扶贫户,已经六点左右,夕阳的余晖暖暖地撒在白果村的土地上。回到辛成彪家里,老谭又海吃三大农家土碗干饭。上灯的时候,来了不少农户,围坐在辛家。老谭将白天走访的贫户逐一道来,跟大家交流,畅所欲言。大家觉得最想要的东西有两样,一是当地政府的引导。农民不了解市场,但有劳力和土地,需要政府帮助搭桥,让他们靠自己的勤劳能够致富。二是强烈要求对农村医疗扶贫。走访的20户贫困户,其中12户是由疾病造成的,占60%。农民健康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增加社会成本,由于缺少健康知识和治病资金,绝大多数农民患病只有一个拖字,等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丧失劳动力时,一切都晚了。

  老谭认为,医改成功与否,最大的参考指标,应该看农民能否在医改中改善医疗条件,普及医疗基本知识,防病于未然。

  医疗系统是否太市场、太经济,老谭没有深刻体会,但医疗系统的扶贫对农民来说,也许是最实惠最有意义的扶贫。

  走访的贫困户,只有1户离异,这让老谭很感叹,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中能坚守在一起,这份忠诚与执著,对比城市的高离婚率与出轨率,老谭感慨中国的道德高地依然在广大农村。这些穿着朴素的农民兄弟们,在温饱线上挣扎,却在内心深处保留着一个民族的优秀道德基因,拨高着一个民族的道德指数。这对那些所谓的高知阶层,是否该思考些什么呢?

  晚上9:30,农户们散去,老谭逐一握手告别,听农户们说得最多的话,是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薄熙来书记的好政策,让他们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来自政策的实惠和关怀。

  一夜无话。第二天老谭起了个大早,在辛成彪的陪同下,沿乡村公路走了40分钟,既是欣赏晨光中的乡村景色,也是老谭洗眼、洗肺、洗心的时候。

  回到辛成彪家里,门前已有两个农户等着,说来送行,昨天走访过的农户全都要来。老谭一听,心里一暖,就感觉眼睛发热。这种情景,老谭历来不坚强。吃过早饭,又多了两个农户。

  想到农户聚齐告别的情景,老谭实在没有这样的心里承受能力,只好拿出手机,给小胡通话,然后回头说要到那边聚合回重庆。这样的欺骗,老谭心里说了一千次对不起。无奈,老谭不是一个面对真诚可以从容应对的人,老谭太感性。

  辛成彪借了邻居的摩托车,一定要送我过去。晨风中,老谭年老的眼睛也许已经患上见风落泪的眼疾,潮湿的眼睛让老谭感觉真的很老了。

  这样的逃离,至今老谭也不知做得对还是错。

  对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点思考中国教育当下和未来发展方向与教育模式的课题,面对这样的文化生态,能给课题组以怎样的启示呢?老谭要等心里平静下来才能思考。

  老谭希望课题组的每个人,都能在各地域的文明落差与群体间的文明落差中,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思考如何提炼与宣传中国文化的精神,把握中国当下不同地域与人群的文化生态,以文化的责任感和奉献品质,站在历史、时代与未来的高度,以宽广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破解方案。

  同时老谭希望富而有仁,贵而有慈,富贵阶层能够发扬宽容仁爱的精神,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使贫者有望,穷者有路,共同在经济与道德甚至文化层面提高一个民族的综合素养,使中国真正成为经济的大国、国防的大国、文化的大国、灵魂品位的大国。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3-14
走访花絮



小图 | 大图 图片

  • 走山路前留下存照,前面是一直为我们走访带路的辛成彪
  • 山顶风光无限,油菜花开得很舘、舒心而灿烂
  • 白果村独有的空墓现象,为家里还活着的老人准备的。给人以先知死,而后生的从容之感。活得很坦然。这个群体的人面对死亡很有傲气。难怪历来有川东出武将之说。有这样的群体文化心理,其勇气与闯劲必能展示群体的
  • 油菜花中的这个墓碑,记载着刘氏家族入川的事迹(湖广填四川),是刘氏家族活的历史语言
  • 这是碑文,是刘氏后人重新雕刻的,家族文化在中国民间很坚韧地延续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 墓碑近照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3-16
沿途花絮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大宁河小三峡奇险风光
  • 大宁河上的桥一律以红色呈现,青山绿水中特别抢眼
  • 老谭试驾机动船,童心大发
  • 克隆的大昌古镇城门,城墙上长出的千年古树,原样移植,成为古镇奇观
  • 克隆后的大昌古镇街道
  • 这是大昌著名的温家大院接待客人的堂屋,老谭坐姿很深刻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3-19
忧国忧民的谭老师,什么时候我能追随你身后,做点有用的事呢?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3-19
正好看到一篇写移民的文章,转帖过来。


最有人情味的一次移民

丁启阵




  近年里,先后看过一些讲三峡库区大移民的电视专题片。几天前,又在数字电视“世界地理”频道看了个讲重庆库区巫山县大昌镇200多人被移往广东省博罗县故事的电视专题片。

  大表兄一家和他的几户邻居,多年前举家迁徙,从我家附近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迁徙到了到宁波市郊区的一个污水四溢的村庄中——我曾多次去那里看望他们。因此,我对移民的境况和心理,多少有一些了解。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拖家带口,离开祖祖辈辈居住过、自己无比熟悉的村庄,去一个自然景物、气候环境、风土人情、语言习俗都跟自己家乡迥然有别的地方,一切从头开始,一段时间之内,生活的不适,心情的落寞,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不是为了躲避战乱或自然灾害,逃荒去他乡谋生,而是响应政府号召,接受政府安排,迁往自然条件比较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居住:一路之上,都由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安排车船运送;在他们到达迁居目的地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包括住宅、土地等在内的生产生活所需的种种条件。但是,他们毕竟是远离家乡,去一个全新的环境生活。“故土难离”、“穷家难舍”这些古话,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是普遍适用的。怀旧,乃是人之常情。

  事先给移民们修建的一排排新房,比他们老家的房屋整齐漂亮得多,分配到每家每户的房子,面积也往往比他们老家还大。因此,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感到满意,心情似乎不错。但是,当故乡政府干部完成护送任务踏上归途之后,当身在他乡的新鲜感逐渐消退、生活归于平静和平淡之际,当他们感到跟当地人之间有着严重的语言不通的问题的时候,一些移民的眼里开始流露出了迷茫、忧伤的神色。

  看到这些镜头,我不禁联想起了发生在距今2200年前的一次移民故事。

《西京杂记》卷二记载:

  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一片孝心,把父亲刘太公(刘邦沿袭秦朝做法,封刘太公为太上皇)接到长安享福,让他住在庭院深深的皇宫里边,每天好吃好喝招呼着。不料,刘太公过不惯深宫生活,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汉高祖刘邦看在眼里,于是让身边亲信探问究竟。探问结果:原来,刘太公是一个喜欢热闹又念旧的人,他平生最喜欢交往的,都是屠夫小贩之类市井人物,喜欢做的事情包括卖酒做烧饼、斗鸡走狗、踢球(蹴鞠)等等。跟这些人交往,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就感到快乐。如今住在皇宫里面,这些人、这些事统统都没有了,叫他如何不郁闷!

  刘邦听完汇报之后,立即下令在临潼东北,选了块地面,按照家乡丰县街巷原貌,复制了一座城市,让太上皇居住在这里。刘邦做皇帝的第十年,即公元前197年,改名为新丰县。这座新丰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克隆了刘氏老家丰县。不但克隆了街道建筑等硬件设施,刘邦还把千里之外的丰县老居民,全都移民于此,充实城市。刘太公去了一看,仿佛回到了老家,十分高兴。

  新丰跟刘氏家乡丰县有多相像?刘邦年轻的时候,经常去枌榆乡的里社(类似祠堂)去祭拜。新丰建好之后,也照着枌榆乡里社的原样建了一个。丰县的其他里社,新丰县里也都有复制的建筑。街道、胡同、房屋建筑,都尽量按照老家的样子修建。从老家迁去的男女老少,一进新丰城里,马上就都找到了自家的住宅。把从老家带来的狗、羊、鸡、鸭,放在大街上,都争先恐后地跑到了自己家里。负责修建新丰城的工程师名叫胡宽。移民们因为新丰太像自己老家丰县,非常感激他,都争着奖赏、馈赠他钱财礼物。结果,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胡宽所得到的奖赏馈赠就达到了百金,成为富人。

  刘邦在长安附近以克隆的方法修建新丰县,出发点是娱亲尽孝,实质上是封建帝王又一项“敲剥天下之骨髓……以奉一人之淫乐”(黄宗羲语)的大工程,不足为训。但从移民(刘氏乡亲)的角度讲,这无疑是历史上最有人情味的一次迁徙。今天政府组织大规模移民,当然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这样,为了慰藉移民百姓的乡愁,异地克隆故乡城镇建筑与生活情景。但是,适当照顾、理解一下移民的心情,尽量把工作做得人性化一些,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几年前在新疆旅游,去吐鲁番的路上,看到远处有一排排空置着的低矮建筑物。询问导游,得知是当地政府为三峡库区移民准备的家园。遗憾的是,三峡库区百姓实地考察之后,认为环境太差,不愿意被移民到那里。这些一直空置的建筑,在荒原上现出一派颓败的凄然。显然,这一项移民工作做得就不够好。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发帖
11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4-10
我爱老谭。
离线周芳靓
发帖
143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4-27
仰慕中
走走停停,看看想想,学习文化,做个好人
离线阳明新学

发帖
242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3-07
这才是真正的考查报告:真实、良知、责任、悲悯。敬佩中
推进教育文化化,复兴华夏文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