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24阅读
  • 1回复

钱文忠:汉字整容,动刀慎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07
最近国家语委提出,要对44个汉字进行规范。有的学者很形象地把这件事情形容为“汉字整形”或者“汉字整容”。比如,王立群教授就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汉字要美,更要实用》,我很赞同他的意见。至于我个人,也是认为汉字整容,动刀慎重;而且,就目前的情况看,首先在解决的恐怕还不是书写美观的问题。
 
王教授的文章简短精悍,我就把它全文引用如下
 
 汉字整形手术终于要施行了!由国家语委主刀的44个汉字的整形手术即将开始。这些年来,有关汉字要不要动手术的争论太多了,我不想再说什么。现在的事实是,中国大陆约有十亿人需要重新学写这44个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44个字确实不多,但是,需要重新学写这44个字的将是十亿人!在书本、报刊、电视上认读这44个字并不难,但是,要十亿人重新学会正确书写这44个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这44个字一旦法定下来,原来的写法就是错字!国家语委副主任回答质疑时说,这次调整这44个字“可能是参考书法中避重捺;转变笔形是为了整个字重心稳定、间架匀称、字形灵活”,参考意见包括了清华大学美术系等专家的意见。其他语委委员的意见我等不知,拿得出来的理由是书法、美术界的意见。现在通行汉字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如果以书法界、美术界的意见来修改44个汉字的写法,我只能说一句话:汉字要美,更要实用!如果以美不美做为对现行汉字动不动微创手术的理由,恐怕要动手术的汉字远远不止这44个,只要开了这个头,就可以一直动下去,完成这一系列整容手术!因为每次手术都有每次手术的原因!真想不到整容之风竟然刮到了汉字的头上来!下一轮将要被整容的还有哪些汉字?我们只能等着被整容了!无奈!现实中国真正需要整容的恰恰不是汉字!
 
我非常认同王教授的“汉字要美,更要实用!”的意见。当然,现在汉字使用和书写不规范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原因之一,倘若不说是最重要的原因的话,那自然是网络计算机的日见普及,很多年轻人基本是用键盘敲字,而不是用笔写字了。延续了上千年的中国学子自小习字的一整套传统,一般而言,真是行将灰飞烟灭了。
 
我们经常说,现在的孩子们写出来的字很难看,笔顺都不对,这当然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但是,更值得我们担忧的,是孩子们写字经常少一点什么或者多一点什么,那就是错字了。这难道不是更严重的问题吗?
 
我想,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汉字书写和使用的准确及规范,假如还能够很美地书写和使用,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只不过,现在似乎还谈不上。
 
对待文字是必须慎之又慎的,动一字而牵涉之广,是我们都无法预判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很多顶尖的专家参与了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工作,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态度更是非常严谨,真可以说是戒慎戒惧、如履薄冰。他们动一个字,都要往复讨论,慎之又慎。已故的季羡林先生曾经和我谈过这些情况,他很自豪地说,其中有一个字,就是根据他的提议,经过广泛讨论后才确定的。只可惜,我一时间找不到恩师谈话的记录,忘了是哪一个字。
 
我们在今天做类似的工作,应该向老一代的学者学习。汉字绝对不仅仅是我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任意打扮的工具,汉字是有活生生的生命的。我们应该尊重汉字,爱护汉字,在汉字面前要保持一种谦恭的态度。动一个汉字,都触及了基因层面的问题。
准确地书写和使用汉字,不要说是在今天,就是在过去,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我买了一部根据上海博古斋藏本原样影印的毛斧季手校的〈〈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在传统中国非常流行,是读书人的必读书。这部书的底本是斧季之父,著名藏书家、校书家毛晋的汲古阁本,也算是一个有名的本子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斧季的校语,校出了多少不规范的、不准确的汉字!其中有不少,似乎就是为了美观,而写讹了的。这还是在几百年前,要是在今天呢?
 
看了这部书,真让我在面对自以为熟悉,还有点把握的日常使用的汉字前胆战心惊。于是,我赶紧又买了一部,等我的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希望他也能好好看看。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07
钱文忠:敬畏真正的文化成果,切记“不折腾


近日,我在博客上发表了短文“汉字整容 动刀慎重”。这是有感于王立群教授的意见,也简单地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短短的一篇博文就可谈清楚的。博文发表后,接连有好几家媒体采访我,我也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我想,汉字毫无疑问是属于“真正的文化成果”,绝对不是时下流行的很多“伪文化”,也不是尚在动态沉淀过程中、尚不能骤下断语的“疑似文化“。面对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的、极其独特的生命历程的汉字,我们必须敬畏。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太多太多的一切,难道不都是拜汉字所赐吗?


汉字问题需要专家的研究、探讨和判定,它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同样没有问题的是,汉字问题和某些其他的专业课题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后者可以局限在为数不多的“专家”的圈子里,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考虑到广大民众的应用;汉字则不然,它还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程度哪里低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呢?对于我们来讲,汉字就如水和空气般重要,是我们认同感的根本之一,几乎就是我们生活的本身。



所以,改动汉字在很大意义上就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和专业问题,而是,或者首先是一个民生问题,必须要将“以人为本”的精神贯彻其间的。中国新闻网的网民调查是很反映问题的,竟然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持反对态度。在网络时代,这样的比例是惊人的。这难道还不可以说明问题吗?



说到底,对待真正的文化成果,我们应该心怀敬畏,牢记“不折腾”。对待我们的汉字,自然也应该如此。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