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04阅读
  • 1回复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02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想境界
 

摘自:《合肥教研网》
《论语》开篇三句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我以孔子自居,那么各位就是孔子的三千弟子。(笑)
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某种程度上讲,语文跟品茶一回事,我们一同到语文中“品道”。“朋”指什么?古人“同党为比,同道为朋”,就是大家的志趣相同,一起来探求人生之道,处世之道,跟“朋”作交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难道“有朋自近处来”就不乐了吗?此话怎讲,何谓远方?孔子是山东鲁国人,今曲阜。在古代,交通很不发达,如果从齐国到鲁国行程则需一个半月时间。所以,古人一出门就称远游。所以称“有朋自远方来”。“乐”,就是为自己同道之朋而来而高兴,这样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为之感动,来,意味着主动来,来一起探讨哲理,当然件快乐的事情。
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们都有学习的自觉的意识,一起学,一起习,学、习指什么?“学”,小篆的写法,“学”上部两只手,中间两个叉,底下是房子,下有小孩。何讲?古时候,狩猎需要占卜,占卜就是解决性命之学,就是预测,“凡事预则立”,后来发展为《周易》。古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得学习,学得东西就是生存之道,但后来“学”异化了,但回到“原点”对我们审视问题有好处。“习”,一说,上面是两根羽毛,下面是鸟窝,两个“羽”,一个是小鸟、大鸟,展开的翅膀准备飞翔。二说,上面是羽毛,下面是米粒,鸟在啄米。我个人比较倾向第一种说法。学要转化为技术,还得时习之,但为什么“不亦说乎”?孔子对“说”有讲究,“乐”是外在的,“说”是内在的充实,是精神上的愉悦,逐渐修炼成生存的大道。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素质教育的源泉也在孔子的《论语》。
最后说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意思?就是不开心、生气。君子在从事的学问,人家不知道他们,他们也不生气,这是“沉潜之学”,学习,不是为别人去学,能够沉下来,诸葛亮“淡泊而明志,宁静以致远”讲得也是这个道理。
综上,《论语》开篇讲的是学习,开篇《学而》章,是有讲究的。我们语文老师们要悟、要品……
今天要讲的“诗意语文”,最近我出的新书谈得就是这个问题,看看得了,但为什么还要讲呢?但看跟讲不一样,听讲时候,有一种“场”存在,转化为铅印的文字后,几乎消失殆尽,学语文以声求“气”,这种气,摸不着,感觉在,体验在。听的时候,气在,可以感受内部的“场”。由此想到课堂,为什么要上课?有人做了一个有意思的调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上课,出10道题目,结果学生平均得分80分,由此,有人说,语文课不用上课,学生也能掌握知识。对这种说法和现象,我们需要反思、解构。语文课的价值,就是“场”,这种场,一个人是得不到的,只有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生成,且稍纵即失。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去避”,去孩子的感觉之避,思维之避、形象之避、体验之避……帮他们把云拨开,去观照学生的自信、情感、灵魂。人有无明,但而已唤醒、点亮、鼓舞、去避,拨云见日,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
各位到这儿来学习,动机各有不同。但有几点是相同的,有个底线:一是,你们在学校,在学区,在县市,是比较体面的语文人物,过来想更体面,在学科中活想活得更加有尊严、高贵,这不过分,这是最原始的动力。二是,思考让自己更高贵的问题,肯定有迷茫的时候,杂乱、困惑捆扰着你,成长的痛苦,是生命必然付出的代价。内在的苦,需要寻找出口。三是,人都希望看到路标,寻找星辰,人都需要引领的人物。而你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冲着我王崧舟来的。有朋一起走,对朋的感悟,可以提升自己境界。《纯粹的智慧》(周国平)一书中说:人类最高的智慧,是敏感和警觉。这种敏感和警觉就靠诗意语文去点亮她……
我们不否定语文是求器之术,但上升到及至,其是双刃剑。如果语文知识基本技能的形成,就失去了真正的大智慧。诗意语文回家,回到哪里?回到理想境界。有时候,需要“作秀”,需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建议老师们去看一本新书《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诗意语文,更需要想大问题,一般,一位老师5—10年进入业务行高原期,这时期很痛苦,后来麻木,再后来习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把假象当作习惯。这期间,就看你敢不敢超越、突破。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分道扬镳:一种是痛苦到极点后,转向麻木;一种,痛苦到极点后,突然爆发、超越。这种境界里,痛苦是能量,到一定程度爆发。每个人都有“慧根”,在当下,要想大问题。在困难面前,不要丢掉了想大问题,要勇于突破高原期。追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登高处”的境界,作为文化人,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于内在的“高峰体验”。我到全国各地去上课,你要说不为钱是不可能的,但仅仅为钱绝不可能。因为,我出去上课,就有可能再次遭遇“高峰体验”。人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说寸金难买寸体验,这种体验就是高峰体验。诗意语文,“高峰体验”就在你的心上,不是没有,而是你的心被遮避了。达摩“面壁十年图破壁”,最后达到极乐世界,慧可问达摩:“我想安心,怎么做?”达摩说:“你把心拿过来”,此刻,慧可彻悟了,那一刻他有了高峰体验。所谓“心无处可求”,就是生命的高峰体验。
一、追求文化的品位
什么是文化品位?要探讨这个问题,前提是要具有反思意识。比如提出语文是什么?隐含着语文是另外的东西。语文前面是什么?是语言文字,语言和言语,语言和文学(王尚文语),一句话语文就是文化,用语言材料建构的文化。站在文化的层面上去审视,我为大家念几则网上摘的网友的观点,请老师们去感觉:
题目:语文是什么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语文。
“咽不下金莼玉粒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是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语文。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语文。
“身既死兮魂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是语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语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语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语文。
“这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语文。
“我是你河岸上破旧的老水车,……”,是语文。
原来,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这,才是语文。
在练习册中,没有这种灵魂;在高考试卷中,也没有这种精神。
语文沦落成为科学主义的一种“工具性的学科”,沦落成为各种试卷中的“筛选信息”、“修改病句”,沦落成为“下列四个选项中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这里没有子美,没有太白;不会有子美,不会有太白。他们永远都只是曾经了。
也许,曾经的子美依旧感慨,只是他的感慨快要成为哀哭;也许,曾经的太白依旧醉诗,只是他的诗篇砸落在秋风之中,他却呆呆地望着我们这个世界。
我为子美哭。
我为太白哭。
我们读,我们绞尽脑汁地读,太想把文后的答案全部填写正确。
我们写,我们搜肠括肚地写,太想让阅卷的老师心情舒畅一些。
我们教,我们唯命是从地教,太想让大脑的步调紧紧跟住高考。
我们学,我们深挖硬钻地学,太想让谨慎的笔触在陷阱之间顺利穿行,谁都知道,那张试卷有多险恶,于是,我们跳一种脚尖的舞蹈。
我为我哭。
我为我的学生哭。
亲爱的朋友,相信读了这篇短文,你的心海一定波涛翻滚……
那么,尽情地倾吐吧:你心中的语文应该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
他告诉学生们:语文的学习目的不是简单的读书识字,它还负担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重任,一个民族如果学不好自己的语言,忘记了自己的语言,那它就会象一棵被斩断了根脉的大树,终究有一天会枯死消亡的……
他告诉学生们: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聪明的文字,每一个中国字都可以作画,每一个中国字里都包含着一个故事,学中国字,写中国字,不仅可以训练人的抽象思维,还可以训练人的形象思维,中国人之所以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最聪明的民族,和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告诉学生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智慧,诞生过李耳、孔丘、孙武这样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诞生过唐诗、宋词、元曲这样精美的诗歌,诞生过《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样的不朽巨著,诞生过强汉、盛唐、大清这样的辉煌帝国……
他告诉学生们:语言是文化的钥匙,要想继承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就必须学好自己的民族语言,而学没学好语言不是看你认不认识中国字,会不会说中国话,是不是背过许多篇课文,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透过文字去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智慧,这些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他告诉学生们:薪尽火传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众志成城是一种力量的所在,以柔克刚是一种竞争的策略,百折不挠是一种意志的体现,义无反顾是一种直锐的勇气,视死如归是一种精神的不朽……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
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
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
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
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
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
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
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
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
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
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
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
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
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
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
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
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
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
语文,就是引领学生
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
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
书洋洋洒洒的中国文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气!
语文是气,因为它可以压缩、可以扩大。厚厚的一本书,可以读成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短短的一篇文章,却能让人看到一种生活,一个时代。
语文是气,因为它必不可少、不可或缺。我们学习一切知识的媒介都是语文。数学有语文、生物有语文、历史有语文、音乐有语文……
语文是气,在于它的无形。语文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语文是话中的味道、声音的重量、言辞的温度、字句的光泽……
语文虽然是气,但还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把它找出来,并去感受它的存在。听一首歌曲,突然发现歌词的美妙,便不经意的玩索起来,语文就已经悄然走进了你的生活;沐浴着如水的月光,脑海里一下子冒出了吟咏明月的无数佳句,语文早已与你融为一体。
别忘了,世事洞明皆语文:语文是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语文是那名城古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荒郊野外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语文是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静谧的荷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口中娓娓道来,语文伴着腾腾杀气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
语文是论语说文的孔子;是逍遥云游的庄周;是投江求索的屈子啊;是壮心不已的曹孟德;她还是编织梦幻的安徒生!
语文是李太白的将进酒;是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语文是一望无际的蒹葭苍苍,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诸葛孔明的锦囊妙计,是用自己美丽、丰韵、娇媚换取人生体验的玛蒂尔德。
语文是眩目的先秦散文、诸子百家;是皎皎的汉宫秋月、赋体先贤;是小桥流水人家里的杂剧;是谁解其中味里的红楼一梦;是一千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
语文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是唤起良知、增加善念的召唤;是远离鸡虫得失和无谓争斗的规劝;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表达;是愉悦、轻逸、趣味、莞尔……
语文是殿堂,巍峨而冷峻;是大厦,文明而庄严;有着一条条迷人的雨线,每一根线条都洋溢着生命的真谛。
语文是鲜花,悦目而幽香;是你的后花园,丰润而妩媚;有着一串串诗意的忧伤、温暖、清凉。
语文是什么
语文就是生活,
语文就是生机和活力,
语文就是生产和干活,
语文就是人生和活动。
我爱语文,但是语文不爱我;
语文想爱我,但我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爱语文。
走在小路上,我看见语文是前面的路标;
飞在白云间,我看见语文是云底的鸿雁;
荡在碧水里,我看见语文是醉柳的倒影;
行在黑夜中,我看见语文是模糊的足音。
语文就是我,我就是语文,因为语文离不开我,我更舍不得语文。
海德格尔说:描述性的世界的语言,而非概括性的语言,才能触摸到世界的真谛。诗意语文没有答案,学语文就是跟着感觉走。字词句篇是副产品,主产品是有感觉。理科,如外科医生,解剖得体无完肤。文科不能解剖,最后要整合。学文科分三步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整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解剖:野花、小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性思维,诗性智慧。
举例: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人民教育》优秀教案设计2003年下半年合辑中,请看山东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环节、实录:
分三步走:
第一步,改诗:春风又“哄”江南岸
老师告诉学生,“绿”这个字,作者改过(到、过、满……)王安石能改,你们能不能改?(学生改:亲、吻、抱、哄……)哪个哄?孩子说:哄骗的“哄”,因为江南岸是小孩,冬风是恶魔,江南的姑姑春风来了,哄哄江南,江南就高兴了。这是孩子的诗性思维。
第二步,辨诗:春风又“艳”江南岸
这位教师索性一改到底,肯定学生改的字当中就有比王安石的绿好的,又一个孩子站起来,改为“艳”字,孩子说:你们有谁知道吗,桃树、杏树、梨树……是先开花,再长叶,你想桃树、杏树、梨树都一齐开花,那不是艳丽多姿吗?所以王安石的“绿”不符合实际,这么多花肯定是五颜六色的,用“艳”更好。
第三步,疑诗:春风“只”绿江南岸?
老师继续发问:你们再读读诗歌可能会发现问题,找一找。学生:春风只是了江南吗?江北也绿了。“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为什么选在晚上行路呢?该为白日行走不是更好吗?……
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这是胡扯。这是失败的课,因为它没有文化。怎能把千古绝唱这样去处理,简直是当垃圾处理。不能用这种态度来处理文化,老师没有解读文化。王安石的“绿”是炼出来的。这是“意动”用法。唐代曾经在王安石之前有人也用过“绿”,但都没有引起共鸣,只有王安石用得好,成为千古绝唱。我们要从文化上去追寻诗歌的意象:
我们且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由江宁知府被任命为副宰相,进行变法。变法对巩固朝廷统治、增加税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宋神宗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回江宁任知府。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这首诗歌是作者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时候,当时,作者由江宁奉诏进京,坐船沿长江南下,泊船瓜洲,再由瓜洲沿运河北上,赴汴京任职。用“绿”字妙在哪儿呢?
一妙在“形象”,“绿”是鲜明的形象,着一“绿”字,春风的精神尽出,有着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丛生,满目新绿;……
二妙在“意味”,一种独特的感悟。夏丏尊先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我们要捕捉文字背后的精神。绿是什么?是希望、是活力、是憧憬。“又绿”,变法的背景、沉浮的仕途、作者怎么不发出深深地感慨呢?
三妙在“理趣”,绿是有理趣的,它来自春风,“春风”在古典文化中是一种“意向”,春风,指代皇恩浩荡。
王安石第二次奔赴汴州任职,晚上,一轮明月,再联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去,仕途艰险、如履薄冰、前程迷茫、世事难料,读出气概、图强、情怀。“明月”是一种意向,思乡怀人,睹明月,必思乡,必怀人。再回过头来,看看:春风只是了江南吗?江北也绿了。“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为什么选在晚上行路呢?该为白日行走不是更好吗?……诸如此类,这不是胡扯吗?
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文化品位。我们的教材众口难调,平心静气,我们的教材总体上编得是不错的,文质兼美的,大量的是文学作品,流淌着高品位的文化。诗意语文,应该关注教材中的高品位文化。
二、文化是什么
狭义的讲,指精神文化,指人的生命观、价值观。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伊拉克战争,其实美国想推行美国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才能实现全球大同,基于美国文化的大同世界。但俄罗斯能答应吗?中国能答应?中东能答应吗?不能。文化冲突的本质是价值的冲突,法西斯是种族主义,纯粹的意思,西特勒想净化人类,淘汰垃圾民族(犹太民族)。文化的背后是价值的提升,我们要直接近入文化的核心境界。
请看支玉恒在《飞夺泸定桥》中“浩浩荡荡”教学:
题目:支玉恒老师教《飞夺泸定桥》中“浩浩荡荡”一词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准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笑声)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不大?
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还历史以真实
《飞夺泸定桥》:
(首节)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末节)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长征,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无疑是20世纪中国人书写的人类史上最杰出的“人性的辉煌”、“生命的壮烈”、“命运的坚强”!面对无数牺牲在长征途中的红军先烈,我们除了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感受生命的尊严、理想的伟大外,我们还能表现什么呢?
我们把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同时也在这种过程之中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自己的心灵受到人性美的洗礼。但是在这种“教育”和“洗礼”之中,我常常想:我们是在用被“歪曲”的历史来面对我们的先驱的,难道就不能用真实的、客观的人格来面对他们吗?进而想到: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面对真实的历史?请问:
1、长征--是源于“北上抗日”之举吗?
2、我们有必要用“北上抗日”为那些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的人洗刷千古罪名吗?
3、我们有必要继续用“北上抗日”这个蒙骗了几代人的说法继续对待我们现在的学生吗?
4、“浩浩荡荡”符合当时的实际还是符合党中央现在对此事的看法或决定?
当文本的价值出了问题,怎么办?“诗意语文”要挺身而出。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还历史以真实,查找文本以外的更多史料,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技术层面:通过拓展来挑战文本,这是诗意语文的技术。很多时候,老师对文本的开掘和感悟出了问题。比如《去年的树》(日本作家的作品)文本的价值在哪儿?(友情、环保、真诚、数伟大、人类的可恶)文本本身有独立生命体的存在,孩子的感悟可以是整体的。《去年的树》是诚信的价值,这是日本人的文化价值,违背文本本身的价值,是错误的。原因是让学生无条件的体验,老师功底不够,担心不尊重学生,也有的教师意识到学生价值曲向的错误,但引领乏术。
诗意语文,追寻最有价值的文化引领,教师得种先种文化的大树。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02
转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因为谭老师在评论当代各语文大家的时候,比较推崇王崧舟,认为王老师是一个诗意型、文学型教师,比较灵性。但如果根不扎在文化的土壤,将会徘徊在空灵与空洞之间。对全国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没有普适性。今天看了王老师这篇文章,深感谭老师评价精准。因为文章最后一句:“诗意语文,追寻最有价值的文化引领,教师得种先种文化的大树。”看来,王老师“诗意语文”的最后落角点,仍然是文化的土壤。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