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94阅读
  • 0回复

国学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现状及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02
国学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现状及发展
主讲人:一耽学堂发起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逄飞
 
语言离不开社会与人,而语言在中国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以文化为指向,从青年人入手,采取社会的办法,来进行语言研究。语文教育承担的是一个民族的痛苦,建设的是一个文化的希望。
蒙学义教的内容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笠翁对韵》、《孝经》、“四书”、唐诗宋词……用读——诵——背的方式向六至十二岁学龄儿童授教。蒙学义教的授教人员并非教师,而是大学生义工,在上课形式上无条条框框,抱着一腔热情进入课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其实是蒙学教育,义教必须以义而行。在历史专题普及中,主要内容有文化史:法律、建筑、服饰、饮食等,思想史包括先秦、儒学、古希腊哲学等,文学史包括楚辞、汉赋、明清小学等,主要传授方式为讲——解——用,适合年龄段为初中、高中生。在语言教学改革方面,包括语言教育的定位、声音与文字的关系、语感、语境与想象、理解、认知;语言教育与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等。拜老活动包括老人、老话儿、老地方等,实行在历史的活化记忆中前行;社会教化的高资源;重建现实社会心理秩序;民间伦理思想资源。因此提出晨读的口号: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
文化热表达的是一个基础教化的重建,不是文化复兴,是对历史遥远的张望,然而坐标依然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因此只是地方教化的概念。国学热必须着陆,这是国与学的关系,国以学而存,学以国而长。国学不是某种学问的热,人们没有一个文化的共性,无法找到一个中心点,时代的精神无着落点,国学热可以理解为人们寻找精神支撑的出口点,是社会心理修复阶段,语文教育因此可以上升为社会教化。
 
基础教育经验十条
1.小学语文教育只重在“语言”和“文字”的层面而忽略了“氛围”和“语境”的层面,语文是必须而且只能活在“文化”当中的,只有在“文化”中,才会有体司与领会,才会有传承与创新。
2.“文化”是历史的和整体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和功利地对待,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实际上应是基础语文教育开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资源,在没有历史感的文化中培育出来的语言是没有生长能力的。
3.古诗词的学习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字的一个方面,它不能替代传统文化,更不能取代对传统文化其他部分的学习,因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实际是在“为人做事”里面,它集中表达在经典里面。
4.古代的文化典章和蒙学读物主要是在“育人”的方面,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德育,是素质教育和修身教育;其中也有糟粕和不合时宜的东西,但它的含量和负面影响并不是象过去我们说的那样大。
5.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入古文原典并不存在社会成人所设想的语言障碍,相反倒是语言从根基上的自然生长,学龄儿童的意识状态和记忆能力极端反差,一弱一强,正与古文的言简意赅相应合适。
6.学龄儿童的学习举其实与学习内容无直接关系,而主要在于授课方法,也就是在于教师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可以简单的评估和测量的,不是技术化的,它更多的是指内在修养的品位和境界。
7.早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模仿、跟读、默读、朗读来进行的,并借助字形记忆得到强化;读诵是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培育的起点与根据,也潜在地约束和保证知行的合一。
8.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核心,其主要形式是以具体史实和典型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青少年,而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事例,传统永远是在现实前方并为它批示真实的目标。
9.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全民文化建设和全民德育建设,只是它的问题和矛盾集中体现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基础教育应不只是从教育的高度而且更应从文化的高度来考虑改革。
10.当教育上升为全民性时,这就决定了青年是它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开创风气之先唯有青年,发动青年、培育青年就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问题必须联合起来通盘考虑。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