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新帐号
10分钟建站
社区服务
银行
邀请注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论坛电视
轻松转换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站长大会
帮助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门户
论坛
图酷
资讯
群组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wind
zw99999
wind8green
>
理论探讨
>
大张旗鼓提倡“文化作文”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629
阅读
0
回复
大张旗鼓提倡“文化作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秦汉大将军
UID:397
注册时间
2010-02-08
最后登录
2019-05-20
在线时间
490小时
发帖
1009
搜Ta的帖子
精华
1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蜘蛛侠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1009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02
大张旗鼓提倡“文化作文”
——兼与龚春来先生商榷
《中国教师报》11月15日“新观察”副刊发表龚春来先生《冷看高考‘文化’作文》一文,看后感慨良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风靡以来,这种“以古典的方阵,熟悉的名人”为材料的作文确实在高考甚或高中阶段学习中有欣欣向荣之势。但龚先生似乎对这种作文或者说这种作文形式是深恶而痛绝之,按其说法,“从其对日常作文教学的影响和中学生精神成长的扭曲来看,实在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按龚先生的说法,这种作文对学生精神成长造成了严重的扭曲,我不知道这种扭曲具体指的是什么,但因为读了古典名著,或者是在作文里“新编”了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便会导致精神扭曲,总是给人一种天方夜谭之感。事实上我们现在中学生的名著不是读多了读通了,而是读得太少读得太浅了。我们不应对学生的这种阅读指手画脚,而是应该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对历史名人做些研究,精辟当然最好,即使尚属粗浅也应大力提倡,哪怕这种阅读研究带着高考的功利目的。当年刘心武在小说《班主任》中就说过,可怕的不是学生读得太多,而恰恰相反,当一个人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也是最可怕的时候。学生的精神扭曲是不会来自于名人名著,也不太可能来自于有一定模式的作文写法。
《冷看》一文,龚先生例举了一篇名为《独上高楼》的满分作文,得出的结论是“文中有几个字是学生自己的?这简直是另类的古诗文识记。”古诗文识记对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听龚先生的口气,似乎对此持有异议。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争议的必要,倒是前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龚先生引述的三个段落确如其所言,作者本人的文字是不多,但“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这些句子本身就不是一个投机取巧之徒所能吐出的“玑珠”。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在考场上能够写出完美无缺的旷世之作来,能在那一个小时里顺手拈来,旁征博引本身是语文功力的体现,哪怕是对别人原句的化用,只要得体自然,都是可以的。谁能说《独上高楼》中对余光中诗句的引用仅仅是呆板的识记呢?“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样的锦句能够融入在这篇写李白的散文中,其实是何其高明的啊!而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又何其多也,古人说读辛弃疾的词需要胸前挂个“布袋子”,原因就是他引经据典很多,需随时查阅各类典籍,而“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千古名句不也是化用古人的成句吗?
至于因为这类作文所受的青睐而导致的赶风撞车现象,这本身并不是文化作文自身的错,所以所谓的“釜底抽薪”、“棒杀”(均出自龚先生原文)手段还是谨慎使出为好。其实,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大可宽容一些。如果因为有人跟风就要“抽薪”的话,我们的学生恐怕无从下笔了。因为没有哪种受到推崇的写法会没有人模仿和学习,而许多的文豪大家最初也是从模仿开始,而后在不断的学习和积淀当中走上创新之路的,古来如此,现在也一样。
所以,我不但觉得这种“文化”作文不但无可非议,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提倡。如果真能像龚先生文中所记
(桂阳县第三中学 侯识河)
共
条评分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zw99999.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名师工作室·文化教学联盟
文教联盟
工作室名家
工作室主持人
文化作文·大决赛
全国大初赛
全国总决赛
全球总决赛
课题中心
课题论文
课题活动
理论探讨
文化中心•主流文化
文化反思
教育文化
科技文化
未来文化
热点文化
历史文化
文化国学
艺术文化
文化争鸣
铁血文化
学术文化
商业文化
两性文化
宗教文化
西方文化
亚洲文化
养生文化
中师文化
文化中心•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赣文化
燕京文化
岭南文化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
中原文化
西域文化
三秦文化
闽南文化
三晋文化
徽州文化
云贵文化
齐鲁文化
文化阅读
文化诗歌
文化美文
文化作文·大考场
文化素材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优秀习作
应试绝技
课件中心
小学课件
初中课件
高中课件
课件素材
应试中心
高考通道
中考通道
教学中心
英语学科
文科教学
理科教学
综合学科
工作室•满分作文
初中
小学
高中
视频中心
全国七届大赛教学视频(大足)
全国八届大赛教学视频(江津)
总决赛游学培训教学视频
全国九届大赛视频(张家界)
全国十届大赛(千年古镇白沙)
数字中心
数字中心
创作中心
散文
小说阅读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