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05阅读
  • 0回复

大张旗鼓提倡“文化作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02
大张旗鼓提倡“文化作文”
——兼与龚春来先生商榷


    《中国教师报》11月15日“新观察”副刊发表龚春来先生《冷看高考‘文化’作文》一文,看后感慨良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风靡以来,这种“以古典的方阵,熟悉的名人”为材料的作文确实在高考甚或高中阶段学习中有欣欣向荣之势。但龚先生似乎对这种作文或者说这种作文形式是深恶而痛绝之,按其说法,“从其对日常作文教学的影响和中学生精神成长的扭曲来看,实在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按龚先生的说法,这种作文对学生精神成长造成了严重的扭曲,我不知道这种扭曲具体指的是什么,但因为读了古典名著,或者是在作文里“新编”了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便会导致精神扭曲,总是给人一种天方夜谭之感。事实上我们现在中学生的名著不是读多了读通了,而是读得太少读得太浅了。我们不应对学生的这种阅读指手画脚,而是应该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对历史名人做些研究,精辟当然最好,即使尚属粗浅也应大力提倡,哪怕这种阅读研究带着高考的功利目的。当年刘心武在小说《班主任》中就说过,可怕的不是学生读得太多,而恰恰相反,当一个人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也是最可怕的时候。学生的精神扭曲是不会来自于名人名著,也不太可能来自于有一定模式的作文写法。
    《冷看》一文,龚先生例举了一篇名为《独上高楼》的满分作文,得出的结论是“文中有几个字是学生自己的?这简直是另类的古诗文识记。”古诗文识记对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听龚先生的口气,似乎对此持有异议。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争议的必要,倒是前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龚先生引述的三个段落确如其所言,作者本人的文字是不多,但“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这些句子本身就不是一个投机取巧之徒所能吐出的“玑珠”。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在考场上能够写出完美无缺的旷世之作来,能在那一个小时里顺手拈来,旁征博引本身是语文功力的体现,哪怕是对别人原句的化用,只要得体自然,都是可以的。谁能说《独上高楼》中对余光中诗句的引用仅仅是呆板的识记呢?“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样的锦句能够融入在这篇写李白的散文中,其实是何其高明的啊!而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又何其多也,古人说读辛弃疾的词需要胸前挂个“布袋子”,原因就是他引经据典很多,需随时查阅各类典籍,而“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千古名句不也是化用古人的成句吗?
    至于因为这类作文所受的青睐而导致的赶风撞车现象,这本身并不是文化作文自身的错,所以所谓的“釜底抽薪”、“棒杀”(均出自龚先生原文)手段还是谨慎使出为好。其实,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大可宽容一些。如果因为有人跟风就要“抽薪”的话,我们的学生恐怕无从下笔了。因为没有哪种受到推崇的写法会没有人模仿和学习,而许多的文豪大家最初也是从模仿开始,而后在不断的学习和积淀当中走上创新之路的,古来如此,现在也一样。
    所以,我不但觉得这种“文化”作文不但无可非议,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提倡。如果真能像龚先生文中所记 (桂阳县第三中学  侯识河)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