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197阅读
  • 0回复

(14 届年会)王克强教授:语文教师的文化责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语文教师的文化责任
王克强 教授

有幸参与第十四届文化作文文化教学大赛,十分高兴。大赛主办方多年以来始终致力于文化对所有课程的渗透,证明了传统文化与课程体系的融合并不局限在语文学科,它是全学科教学的融入。融合课程是今后课程发展的趋势,这对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雄强刚健、深厚蕴藉、温柔敦厚、聪敏灵秀的文化人,大有裨益。作为语文教师,我从中感受到深深的文化责任。

语文教师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在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因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传播的信息将逐渐在学生心积累为文化,进而沉淀为历史。

因此语文教师在文化责任方面有三点要注意:一要挖掘文化内蕴的深度,二要拓宽文化认知的广度,三要提升文化理解的高度。

挖掘文化内蕴的深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品鉴能力。近年,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比以前高了很多。精心制作的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仿佛把古典诗词变成了时尚元素。然而我们发现,节目中最被重视的却是对诗词的记忆能力和反应的灵敏度,至于参赛选手的诗词欣赏能力如何,则被忽略。事实上诗词之于读者,最重要的价值还是通过品鉴把诗词之美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一点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记忆能力到欣赏能力的转化。欣赏古典诗词,要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情感去接引并体验诗中的情感和意义的。对于经历并不丰富的学生而言,读诗可能是一种糟糕的体验。而成功的诗词鉴赏教学,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审美转化的教学。不过,就目前中学的诗词教学而言,还存在模式单一的弊病。教师普遍以诗歌背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以及对诗歌何以有魅力的阐释则显得力度不够。因此挖掘文化内蕴的深度,揭示诗歌的艺术魅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文化责任。

拓宽文化认知的广度,即拓宽自身知识面,提升文化解读的专业水准。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上张丞相》是公认的千古绝唱,但是清代哲学家王夫之就认为这首诗不好,说写成了两截头。 事实上这首诗不是即兴诗,而是干谒诗。干谒诗自有其体制要求,即写一首诗献给某个有权势的人,首先要证明自己有才华,需要受到赏识;其次要把目的说出来,请求别人提拔。这是干谒诗最基本的要求。孟浩然在前四句把自己的才华展露无余,之后表达干谒之意。由湖引出舟,舟又联系到钓鱼,表达情感不露痕迹。王夫之思想深刻,议论精彩,但往往一不留神,议论就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可见读诗缺乏体制方面的知识,就经常抓不住要害,也很难对诗作出准确的评价。古人是非常重视体制的。王安石有一句名言叫先体制而后工拙。意思是读诗应该先明白体制,然后再议论工拙。王夫之的体制知识储备不全面,就闹了笑话,可见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面,拓宽文化认知的广度也是语文教师的文化责任。

提升文化理解的高度,即追求站在文化的高度解读文本。这就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多读书,多在阅读中比较、感悟。如比较吴敬梓与蒲松龄,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都是考中秀才后屡试不第,愤愤不平,他们都通过凝聚了自己心血的小说来反省科举制度,但境界却有高下之分。蒲松龄反省时依据的是个人感受,是怀才不遇的发泄。而吴敬梓反省时依据的则是儒家文化中的社会责任感。前者是出以私心,后者是秉持公心。只有通过对比阅读,提升文化理解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所说:殆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再如比较李商隐与黄景仁的诗,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尽了相思之苦和绝望之情,黄景仁的缠绵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也不逊色,两者都用了比喻的手法,李诗的比喻强调更多的是结果,而黄诗的比喻强调更多的是过程。黄景仁的诗写相思像被抽剩下的残破蚕茧,伤心如同被剥过的芭蕉,给人一种直观的视觉刺激,感情表得更强烈。当一位语文教师站在这种文化理解的高度推进语文教学,那么他不仅是把带着温度的文字传播到了学生的心中,更是把积淀千年的文化高度自然植入到了学生的灵魂中。

可见,语文教师只有勇担文化责任,才能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意蕴,把握文本的文化意义,才能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文化传承。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