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005阅读
  • 0回复

(国学智慧)佛家,道家,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他们是如何谈真理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8-08
— 本帖被 admin 从 全国总决赛 移动到本区(2018-08-10) —


佛家,道家,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分别是如何谈真理的



灵遁者


       导读:真理就不是假的,是真实不虚的。你只要牢牢记住,时间过的太快,今天的事情,今天赶紧去完成。真理无论在哪里,你如果不去接近的话,哪里都没有。


1、真理都是相通的
——灵遁者


        当你读上几种不同的理论之后,你会发现,讲出最根本的真理是很难的,但圣人讲述真理的方式是相通的。真理是存在的,我们一直相信真理,我们就是这样走到今天的。

       人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之为最终的觉悟,或者涅槃。先来说说佛学。我最近读了《心经》和《金刚经》。“佛”这个字本身就有开悟的意思。佛学自然就是助人开悟的学说。用佛语说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学的大觉者就是达到涅槃之境,达到空中无色,色中无空,不执著一切。这一切也包括佛法。所以《金刚经》中释迦摩尼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即佛法只是对迷昧的众生说的,在佛的世界里就用不上了。


         如果你仔细读了,你会发现最精妙的佛语,不是佛经,而是佛咒,是梵音。就像《心经》最后的那一句:“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依般若得渡去吧,依般若得渡去吧!渡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来成就无上佛法吧。

       可是如果这样去翻译,味道就全没有了。你得这样想象,在一个黄昏,在一个宁静而庄严的寺庙中,你跪在佛前,然后有大觉者在为你诵读这样的咒语,每一个咒符的音韵都能印在你脑海中。

       《心经》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显说般若;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显明者,佛经借世俗文字语言传达道理,示现于人,导人修持。秘密法则含有咒语这样的方法,佛法的本质在至极之处是不可说的,说不出的。佛只是为了众生开悟才不得不说法,而那神妙不可说的秘密只有借咒语来教授了。


       只有靠个人去觉悟了。秘密法门之一的陀罗尼,凡夫不能理解,只好不作汉译,但念诵仍是有效力的。按以往的说法,《心经》中全部要义,完全包括在这四句咒语中。念诵这四句咒,其效力等同于诵读此经。就是说这一句咒语,就是所有的秘法了,即世界的真理,宇宙的真谛。


        大家看到这里明白了吗?佛其实没有说真理是什么,佛只是在说真理在这。你听到了吗? 好!现在我问你,你听到了什么?

       不要迷惑,你觉得没有什么,但一个制心一处,心无旁骛的人,听到后,能想宇宙的什么,还真不好说。

        这大概也是众多的寺庙,会有诵经诵咒这个修行。而世俗的人虽然听不懂,但听到了,也觉得宁静舒服。

       无独有偶,中国圣贤也有类似的直白表述。大家都听过。老子的宇宙观就是一个字——道。悟道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具体说什么阴阳,相互,无为,有为之类,都是在为你悟道而铺路的。而对于最高的道,老子就这样比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翻译过来就是: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大家注意一句话:“道隐无名。”就是说道是隐匿在时空中,其实是没有名称的。而这和佛家《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一理的。释迦摩尼在《金刚经》中反复强调,众多的名,只是假借为工具而已。真正的“如来”是不以名说的。宇宙是咋样的?老子说:“大象无形啊。”因为宇宙太大了,太神奇了,所以我无法用具体的形状来说明它。同样道也是无形的。


         世界是想联系的,科学家,哲学家,佛学家表达哲理的方式不同,但哲理的内容却大同小异。上面我们说佛家和道家,现在说数学家,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是怎么思考世界的,怎么看待宇宙的。


        20世界有两个天才,前者是维特根斯坦,后者是哥德尔。我不知道哥德尔对于维特根斯坦了解多少,但我觉得如果他俩认识的话,应该是惺惺相惜的。维特根斯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数学哲学,尤其是逻辑哲学方面的贡献。而哥德尔正好也在这方面是天才。

        但显然哥德尔好像更胜一筹。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来看。维特根斯坦对于逻辑哲学有一句名言:“对于可说的,我们说。对于不可说的,我们保持沉默。”保持沉默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无法说,也说不出来。就是我们道不出答案,无法道出此问题真理的时候我就应该沉默。那什么问题在维特根斯坦眼里应该沉默呢?比如伦理,比如爱情这样的东西,就是要沉默的。

         哥德尔就更牛了,他的研究更究竟!他直接通过数学论证得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内容是这样的:“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为真,也不能被证明伪。”还有一个第二定理:“如果系统S含有初等数论,当S无矛盾时,它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S内证明。”

        就好像,哥德尔在用这个公式,在对他的前辈维特根斯坦说:“你说有些东西,要保持沉默,我来证明为什么要保持沉默。”
       哥德尔这个定理,还一举粉碎了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计划。这个计划大概是这样的,20世纪20年代,在集合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向全世界的数学家抛出了一个宏伟计划,其大意是建立一组公理体系,使一切数学命题原则上都可由此经有限步推定真伪,这叫做公理体系的“完备性”;希尔伯特还要求公理体系保持“独立性”(即所有公理都是互相独立的,使公理系统尽可能的简洁)和“无矛盾性”(即相容性,不能从公理系统导出矛盾)。

        而正在希尔伯特兴奋的时候,哥德尔站出来说矛盾是普通存在的。这时候你是不是又想到了哲学集大成者马克思。要知道,马克思比我上面提到这这两位天才出生更早。
        那么物理学家,又是如何表述宇宙的奥秘呢?我们继续来看。

        1951年在授予哥德尔爱因斯坦勋章时,冯·诺依曼评价说:“哥德尔在现代逻辑中的成就是非凡的、不朽的——他的不朽甚至超过了纪念碑,他是一个里程碑,是永存的纪念碑。”



         值得一提的是,我相信在拿到爱因斯坦勋章时候,哥德尔的心在滴血。因为大家都知道,哥德尔没有什么朋友,但和爱因斯坦是朋友。现在拿着以朋友命名的勋章奖,你说能高兴吗?事实上,爱因斯坦去世,对于哥德尔是一个打击。

        在这里就要引出了,哥德尔是一个里程碑,那么爱因斯坦也是一座里程碑,物理学中的里程碑。爱因斯坦说:“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是它是可理解的。”他还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宇宙最直观的描述,就应该是用物理学来描述的。但物理学发展至今,虽然取得绝大成就,但也带来诸多困惑。尤其是在量子力学中。他和玻尔的辩论,大家一直津津乐道。

        宇宙是确定,还是不确定?你去仔细看看这些理论,比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真空不空,薛定谔的猫,爱因斯坦场方程,宇称不守恒,量子纠缠,再深入到夸克,希格斯粒子,希格斯场等,你会慢慢发现,越接近真理深处,越难以描述。物理学家的表述,和其他圣人前辈表述的方式不同,但内容有一致之处。很多最根本的场方程,比如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就像符咒一样,常人无法读懂了。

        尤其是希格斯场方面,现在没有一个人能清晰的想象一下,物质是如何通过希格斯场诞生。想象力有多重要,在这里,真的比知识重要。
        我深受上面所说的这些前辈的影响,也大胆写了两本科普书籍,就是《变化》和《见微知著》,很多人都已经看了,有骂我的,有夸我的,我都欣然接受。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宇宙,去探寻真理。我是站在爱因斯坦这边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既然认识到这点了,就是成功的。
       真理就不是假的,是真实不虚的。你只要牢牢记住,时间过的太快,今天的事情,今天赶紧去完成。真理无论在哪里,你如果不去接近的话,哪里都没有。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