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142阅读
  • 0回复

(亲戚关系)超实用的中国亲戚称谓导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26


超实用:中国亲戚称谓导图






中国亲戚关系思维导图


      “中国亲戚关系导图”分为家族方面的称谓、亲属方面的称谓、师友方面的称谓等三个部分,详细列举了人际关系方面的辈分大小和各种关系称谓。这张新鲜出炉的导图,让许多人产生了共鸣,有网友甚至将其视作“春节拜年必备图”。比如,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大爷、大娘),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叔叔、婶婶);对母亲的姑父、姑母,称外太姑父、外太姑母或姑姥爷、姑姥,男的自称外侄孙,女的自称外侄孙女;对丈夫(妻子)的其他家族及亲属,丈夫(妻子)怎么称呼,自己也应随之怎么称呼,不能计较年龄大小。



          年俗专家呼吁,中国人由姻亲而产生的亲戚关系相当庞杂,其派生出的各种称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应该将“亲戚关系称谓”的教育和普及纳入中华文明礼仪教育,将民俗称谓弄准确并代代传承下去。

       中国骂人最狠的或许要算是骂祖宗十八代了,这是传统俗语。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 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 之内。


       上序依次: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下序依次: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kūn)孙、仍孙、云孙、耳孙。

       序次由小及大: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自己)、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