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毛遂:为何在自荐成功后的第二年,便挥剑自杀了?
大家学习语文多年,应该都会一个成语叫做“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的是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去担任某一项工作。毛遂本来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手底下一个普通的门客,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自信勇气,以及过人的胆识智慧,自己推荐自己出使楚国。最后也是促成了楚赵合纵这样一个不错的结局。 在当时,毛遂也因此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样的荣誉。回到了赵国之后,平原君都深深愧疚自己当时看不起毛遂,没有想到毛遂这么厉害。
此后,平原君更是称呼毛遂为毛先生,对其推崇有加。按道理来说,在这之后,毛遂的人生应该是飞黄腾达、一路高升的,毕竟立下了这样的汗马功劳。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出乎我们的意料。毛遂在自荐成功的第二年就自杀身亡了。 毛遂自荐成功的第二年,燕国趁着赵国刚刚经历大战,急需休养生息的机会,趁人之危派军攻打赵国。这个时候,赵国慌了阵脚,大家一时慌乱不知道该派谁挂帅御敌。就在此时,平原君灵机一动,想起来了一年前遂当年自荐时的毛遂。当时的毛遂英姿飒爽,雄风勃勃,平原君顿时觉得自己看到了希望,于是提拔毛遂作为将军,带兵出征。 可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是毛遂只是有外交的能力,并没有领兵打仗的能力。昌都一战,赵军溃不成军,被燕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毛遂看到战场上的一片惨状,,羞愧难耐,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直接挥剑自刎以死谢罪。 就这样,短短一年的时间,一个有着丰富的外交才能,并且成功出使解决问题的英雄,瞬间从人生顶峰跌落谷底,还因此丢掉了性命,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我想,这样的一个故事更多地应该是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什么事情是我们可以做能够做到的。并不是一件事情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有能力包揽所有的事情,正视自己的才能。如果当时毛遂敢于面对自己的能力,辞去统帅之位,我想,他应该能够在外交的领域上风生水起,而不是早早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