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43阅读
  • 1回复

(作文争议)深圳一模作文老师诊断及升格后,为什么比学生原作文更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3-16

深圳一模作文老师诊断及升格后
为什么比学生原作文更差 ?
“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特聘评委   王 洪

一、【原题呈现】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试题解读

作文试题快速靠近文化,值得点赞。

但中西文化思辨,来得有点突然。

基于传统文化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指向,必然回到文化作文的主轴上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人。其“德”,必然是中国文化之德为主,兼融世界文化之德。中西文化的最大区别,不是古希腊与春秋之别,也不是西方哲学或科学与中国思想或技术之别,这些都只是皮毛。

根本的区别,是宗教。

记住:所有文化的深层背景,都是宗教。

西方国家的育人观,来自基督的博爱:即所有信徒都是上帝的子民。包括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家庭血缘与亲情让位于宗教的子民与神父之间的前身与来世,天堂与地狱的情感天择。

而中国相反,大家知道:商朝非常信仰鬼神,祝占卜筮,无论个人出行还是国家大事,必依占卜而行。即便孔子也承接了这种文化,孔子占卜有70&的准确率。

但商周之间,中国社会突然之间完成了由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的大转换,虽然保留了祭祀、观天等宗教仪式和思想,但已由神道向人道转变,人文战胜鬼神。

这比欧洲从中世纪的神权里面解脱出来,早了一千多年。

所以,后世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犹太教等进入中国,都只是民间个人信仰,神权不与帝王争夺王权,不影响整个国家的系统运行。

所以,中国古代文化里面,没有“人权”这个概念,因为“人权”是相对于“神权”而言。中国人从商周时就解脱了神道鬼道的约束,进入了人文社会。

人文社会,它的纽带核心,自然就是家庭,家庭的上位就是家族,家族的上位就是宗法制。

这个制度下,中国人有了真实的人间亲情、家庭温暖、家族谱系、世家传承、望族品质,这才是中国人有亲疏的人间之爱、天伦之乐。

这种爱真实!它与基督语境下或神权语境下上帝子民之间的平等或博爱或无差别的爱相比,更有烟火味,更让每个人感恩自己的生命襁褓,从而懂得为家庭、家族承担责任、懂得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让我想起父亲在高速路上打电话,女儿报警的全国卷高考作文试题来。

这真是没文化的试题:它的导向完全违背中国文化伦理。

只能说命题人可能不懂中西文化之别,或根本不懂中国文化,却又因为自身成长经历,内心的文化不自信,产生了对西方所谓平等思想的向往,希望张扬女儿的正气。

殊不知:“平等”也是基督语境下的概念,它指的就是信徒们都是上帝的子民,子民之间完全“平等”。

这个“平等”,一旦脱离“神权”,放到世间法来看,就有逻辑问题了:每个人从家族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身高、出生环境、颜值体质、命运经历、智商性格等等,都存在差异,哪里来平等?难道西方人思维如此不堪?连基本事实差异都否定?不是的,它有宗教意义。

所以人文的孔子才尊周礼,以“礼”来尊重这种不平等,用“礼”和“仁”来解决这种不平等,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而不是政治幻想家。

基于此,这道试题涉及的育人观,特别是“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可以看出命题人有了强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指向,与2016年和2017年全国卷靠向文化作文试题与文化作文写作,在理念上完全一致。

但,它有点突然。

因为背后的文化因素,不要说学生,即便老师也无法解说清楚。

甚至可以说,中西专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争议,没有统一答案。

那么,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表达只能用文学来模糊一些精确指向可能带来的争议。

这种争议可能会表现为思想上的偏指一方,而这种偏向,在不认同的老师手下,可能就是悲剧。

换一个角度,偏向永远会带来风险。

所以聪明的学生,永远会站在争议调停者或中间人的角度来思考:中西文化各有所长。

这也是文化作文指导应试时的妙法:凡是遇到文化争议类,最好采用思辨法,各找其长短,各守其固有。

三、学生作文

深圳一模争论文及评点:你孤单吗?

       ①这一场偶然发生的育儿理念之冲突看似平常——中外理念不同是众所周知的,可细细想来,实令人感慨万千。

②育儿理念的不同只是表象不同,其实质,是中外文化追求的不同。

③为什么要扶?又为什么不扶?

④扶,是呵护他,疼爱他,更是在告诉他:你尽管去走,摔倒无妨,始终有一双手在你身后帮你。不扶,是锻炼他,敲打他,更是在告诉他:你尽管去走,摔倒无妨,但你要坚强要自主,没有人能帮你。

⑤扶,是因你不孤单;不扶,是因你很孤单,一个人的战斗只能靠自己,能说孰对孰错吗?不能。

⑥在中国,家庭观念相当浓重,这源自于上古周代的宗法制,两千多年来,它已成了中华魂之一部分。在家里,特别是大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间互帮互助极其常见。即使在独生子女家里,也可能与堂表兄弟联系密切。强助弱,长扶幼,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关系,更所谓“兄弟于墙,外御其侮”,危难时机团结一心才能共渡难关,这一切教会我们不孤单地生活,对上孝敬父母,对下呵护弱小,是中国孝悌的体现。我们都拥有家人帮助。

⑦在中国,“朋友”的分量重于千金。我们都听过梁山好汉的故事,他们的会议厅名为“聚义堂”。正是为了这个“义”字,从古至今流传了多少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佳话!落魄时,不必惊慌,因为我们都拥有朋友的相助。

⑧在中国,从不缺乏大爱无疆的人,我们坚信“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国内如此,国际亦如此。因为追求“仁”,国内一直开展扶贫工作,我们追求的不是某个人的飞黄腾达,而是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生活。“达则兼济天下”,我们救济他国于困难之中,我们的发展为落后国家带去机遇。中国,从不自私,从未孤单,中国更要让世界也不再孤单。我们的背后,始终有一双手。

⑨反观外国,孩子18岁成年便须自力更生,父母不再提供帮助。他们要让孩子独立闯荡,苦乐自知。外国人眼中,大家都是朋友,也就不强调所谓义气,当然也可好聚好散。外国的贫民窟里聚积着大量社会最底层人。谁来救济他们?在财富论英雄的社会里,没能凭自己努力挣到钱,并没有值得可怜之处。国外强调个人主义,正是因为他们笃信一切由自己开创,一切因我而生,我的独立,无须帮助。

⑩中国的孝悌仁义与外国的独立打拼实无可比性。我们自古以来便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外国强调个性,但二者无高下之分,正所谓“求同存异”,文化追求不同,出发点却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育儿理念不同,各有所长,但都为了孩子好,有此足矣!

⑪你孤单吗?无论是与否?请坚信我们都会有别样的精彩人生!

四、老师点评

【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茹清平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文面一流,优点突出,作文得分也很高,但争议也不少。大家可参阅网上相关文章。

我侧重从逻辑思维角度谈谈这篇作文的美中不足。

其一,概念失当。与形象思维不同,逻辑思维以抽象为特征,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个别属性,揭示出物质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本文的问题是,作者在对作文感性材料分析思考后,形成的概念无法揭示材料的本质,导致其立论的根基不稳,无法自圆其说。——尽管作者一直试图让读者认同自己的观点。

材料陈述的事实为: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作者据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扶,是因你不孤单;不扶,是因你很孤单,一个人的战斗只能靠自己。并以“你孤单吗”作为全篇文眼。

揣摩作者的心思,其内在的文脉走向是——

孩子摔倒了,中国父母马上扶起孩子,孩子不孤单;中国文化强调互相帮助,“义”字当先,中国人不孤单;中国救济他国,强调与其他国家共享、共荣,和谐相处,中国不孤单。

孩子摔倒了,外国父母不扶,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孤单;西方文化强调自力更生,独立,个人奋斗,因而孤单。

但这位考生忽略了一点,命题者提出的任务是: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其关注点是“育儿理念及其背后的文化”,而“孤单”这一概念显然无法与“育儿理念”达成“和谐”。

作者行文过程中之所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酣畅淋漓地一展才情,症结就在于“名不正”——提出的概念有悖命题旨意。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同是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形成概念,“中国式育儿”,用“保姆式”、“猫妈”式 、“呵护式”、“圈养式”好,还是用“不孤单”好?“西方式育儿”,用“自主自立式”、“虎爸式”“冷血式”“放养式”好,还是用“孤单”好?

其二,缺少统摄全文的核心观点,导致逻辑层次不够清晰。“名不正则言不顺”,作者作茧自缚,提出了“孤单”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又与“育儿理念”相去甚远,导致全文文脉“梗阻”。

修改策略:重新提取概念,力求概念能“勾连”全文,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五、教师升格

“圈养”,还是“放养”?(重新提取“概念”)
修改老师: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茹清平

这一场偶然发生的育儿理念之冲突看似平常——中外理念不同是众所周知的,可细细想来,委实令人感慨万千。

育儿理念的不同只是表象不同,其实质,是中外文化追求的不同。

为什么要扶?又为什么不扶?

中国夫妇主张扶,是呵护孩子,疼爱孩子,更是在告诉孩子:你尽管去走,摔倒无妨,始终有一双手在你身后帮你。外国夫妇主张不扶,是锻炼他,敲打他,更是在告诉他:你尽管去走,摔倒无妨,但你要坚强,要自主,没有人能帮你。

扶,是因认同“圈养式”育儿理念: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陪伴他,守护他,关心他;不扶,是因将“放养式”育儿理念视为圭臬:一个人的成长只能靠自己,一次又一次摔倒再爬起,方能培养出自立、刚强的性格。

育儿理念不同,对孩子摔倒“扶不扶”自然各执一理。仔细揣摩,扶与不扶的背后各有其深层的文化因素。

在中国,强调家庭观念,这源自于上古周代的宗法制。长扶幼,强助弱,是中国家庭的文化传统。一家之内,兄弟姐妹之间要互帮互助;“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侮”,意思是兄弟们尽管在家里闹了矛盾,一旦外人欺侮,却能团结一心,一致抵御。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也深深影响国人,一个君子,应满腔慈爱,心存善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上孝敬长辈,对下呵护弱小,对“朋友”讲究“义”字。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夫妇对自己的孩子崇尚“圈养式”教育,看到孩子摔倒立即去“扶”也就不难理解了。

“圈养式”教育熏陶下,中华民族崇尚大爱无疆,在国内,“一方有难,八方来援”是惯例,近几年,我国一直开展扶贫工作,追求的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飞黄腾达,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生活。在国外,我们倡导的“一带一路”也是“达则兼济天下”之举,通过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加快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为各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外国则不然,强调个性,强调独立。孩子18岁成年便须自力更生,父母不再提供帮助。外国父母力主孩子独立闯荡,张扬个性。外国人眼中,外国的贫民窟里大量的社会最底层人谁来救济?靠政府,靠慈善组织,与自己无关。在以财富论英雄的社会里,这些人没能凭自己努力挣到钱,并没有值得同情之处。国外强调个人主义,正是因为他们笃信一切由自己开创,一切苦难要自己面对,我的独立,无须帮助,所以,在他们看来,对孩子的教育,“放养式”最好。

圈养式育儿观和放养式教育,秉承了各自民族的、地域的文化传统,中国父母强调孩子的社会性,而外国强调孩子的个性,二者并无高下之分。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各美其美方为上策。文化因素不同,育儿理念各异,但出发点却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生存,都是为了孩子好,有此,足矣!

六、升格失误

原文与升格文章之间的优劣如何评价?

茹老师评价学生的题目,认为有问题。真有问题么?

“你孤单么?”这是文学性的表达,不是“论文式”表达。孤单与否的背后,是两种文化的选择和两种成长道路的指向。有亲情帮助和没有亲情帮助,对一个人的成长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不同。

改为“圈养”与“放养”,在用词上,指向就出问题了。不妨看看这两个词的教育定义:圈养的教育模式是不逾越理性规则,不超越发展规律,伴随着家长、学校对孩子勉励与教导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教育模式。

“放养”,是让孩子到更大的环境里发展,给予孩子广泛的自由,将自主权,选择权大范围的交于孩子,减少家庭,学校,社会对其的约束。

先来审视年龄:从试题中“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来看,很难与“圈养”和“放养”联系起来。

再来审视:扶与不扶。真是“圈养”与“放养”的关系?

再看这种关系下的结论:“圈养”带来“大爱无疆”,无论国内国外,中国人都品德高尚。“放养”的国外,人与人之间则是独立、个性。连父母都“不再提供帮助”,甚至社会认为弱势个体“没有值得同情之处”,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下冷漠了,只有政府和慈善组织来提供救济金了。

这显然有问题:如果“放养”带来冷漠的社会关系,西方文明还有多少价值?换一个角度,中国也有“放养”教育的情况,但并未改变他们对亲情的价值认同。

说穿了,中国人对自己亲人、同胞和国际友人的帮助,并不是因为“圈养”原因,而是因为历史形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系统。

换一个角度,国外并非不存在对自己亲人、朋友和盟友的帮助,无论这种“爱”是出于基督的“博爱”要求,还是人类生命自带的悲悯之心。现实来看,中国也有部分孤儿接受外国人的 抚养。

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它跟“放养”和“圈养”的教育模式没有关系,而是由社会整体的文化价值与行为方式决定的。

所以,老师的修改,是一种片面的思考。或者未经深思的结果。抑或是对中西文化也处于非全面客观的认识。

回头来说学生的题目“你孤单么?”这是放在人间说的人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是基于父母对孩子是否帮“扶”的选择,可能在孩子心理上的投射,是基于个体感受。

这种感受带来的后果,是对成长时父母对待自己行为方式的延伸和复制:对亲人、对朋友、对世界。

中国人直接复制了帮扶:用对父母的孝,对朋友的义,对国家的忠,对世界的仁,完成中国价值观中有亲疏等级的爱。

外国人直接复制了不扶:个体很少参与直接的救助,而是通过基金、政府制度等完成对弱者的帮助。至于个体将钱捐给基金等组织,甚至是裸捐,这不排除个体的同情心,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宗教文化:赎罪!

基督的原罪说(即人天生有罪,人类的祖先是违反天规,惹怒上帝,才被放逐人间),影响了西方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就象中国佛教徒把钱放进功德箱表达自己对诸佛菩萨的感恩一样,西方人把钱捐给政府或组织,是为了完成赎罪的宗教心理,以便升入天堂。

因此,从文化角度来讲,西方通过政府和基因等完成的帮助行为,它的背后,是直接对神的忠诚和基督价值认可。与中国人充满人文精神的忠孝仁义完全是两个层面的语境。

所以,“孤单”,将中西文化放在了“人间烟火”这一层面来界定东西方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成长及未来行为的影响,排除了非人间的神学视域。文章后面的结果,才符合这一逻辑。

这位同学写作时,可能没有想到这么深刻,但文学表达的弹性和指向的模糊性,可以为写作的文本带来多样诠释的空间。

这也是学生高考作文的特点,符合他们的心理认知和思想视野。

而今,高考作文面临一大批“论文式”专家的挑战:一大批没有文学功底,伴随着浅显的语文教科书成长的一代,靠改革开放后教育的发展,在教辅、论文期刊发表了一些文章,或因命运坐上了教研员、名师等位置,就利用自身这个群体粗放的成长经验来设计当下这一代或后来几代人的写作模式,引入“论文式”命题和作文模式及评价体系。

这是极其有害的误导。而它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任务驱动型”。

有的老师在指导作文时,按照“任务驱动型”去寻找任务指令,去发掘任务指令,去刻意抠任务指令,把学生的写作和表达,关进任务驱动的黑屋子里,许多作文变成了问答题,变成了伪论文,变成了毫无生气和毫无激情的死文字。

这是一种罪恶!

文化,是慢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它需要静养和积累。也许五年,十年,也许五代,十代。

在作文命题上,随着传统文化回归,试题的文化厚度密度甚至难度都会逐渐增加。但为了适应教育界还没有转入“文化教学”这一层面,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无法通过课堂和课外阅读快速获得,因此,尽量先从认识本国文化开始。

认识本国传统文化,自然包括将传统文化放在世界视域来思辨的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赞这个试题的同时,也表达了它的“突然”:当下的绝大多数学生,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包括教师。

但这是未来高考的必然:看看科举试题就知道。比如1904年清末最后一届科举试题:1、关于变法的思辨: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2、关于名实的思辨: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3、关于治国方略的思辨: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4、关于外交的思辨: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等等。

高考作文与科举试题比较,还差好几条街。

在文化回归的热潮下,教育的回归也是必然。这种回归,不是制度或生活方式,而是文脉和教脉精神的回归:在一个更高层面,对传统文化品质的当代思辨与设计。

基于文脉与教脉基石上的“文化教学”,自然能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格和文化品性,写作出具有文化思辨的作文。

这样的作文,才叫文化作文。

才符合文化试题的未来要求。

这就叫文化应考:以文化的品质命题,检验学生的文化的视野、文化思维和文化表达。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3-17
教师的升格,不如原文。这是当下教师的文学素养,与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带来的教与学的逆袭。这是当代教育的悲剧。
教师的指导,可能是一种倒退。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