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49阅读
  • 1回复

国外哲学家的哲学观点调查(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3
 这是国外一个对哲学系教师、学生的,关于哲学观点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以英语国家的哲学系教师、研究生为主。下面我翻译几个比较主要的问题的结果,顺序被打乱了。还有很多其它哲学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直接浏览上面的网页。下面的百分比指的是,被调查的人中有多少支持某种哲学观点。我这里列出的是哲学系教师中的支持者的百分比,还有争对研究生的百分比数据,争对某个哲学领域的研究者的百分比数据等等,可以看上面的网页。还有,“其它”选项还可以分成一些更细的问题,这里列出的是略去这些细节的数据。我在前面几个问题加了几句个人的评论:-)。
  
  1、外部世界存在吗?
  非怀疑的实在论:81.6%
  其它:9.2%
  怀疑论:4.8%
  唯心论:4.2%
  
  评论:疯子还是少啊!不超过4.8%+4.2%=9%。对比一下,我的印象是,国内“哲学家”(研究哲学的或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中的疯子要多得多。
  
  
  2、上帝存在吗?
  无神论:72.8%
  有神论:14.6%
  其它:12.5%
  
  评论:所以,至多14.6%的哲学家相信基督教、犹太教等,至少72.8%是彻底的无神论。“其它”选项中包括了“不可知论”。很多中国人可能没想到西方哲学家中无神论者有这么多。我估计可能比国内的还多。估计国内的教徒非常少,但愿意直截了当地称自己为无神论者的“哲学家”,似乎也很少很少。
  
  
  3、心灵(心智)属性由物理属性决定吗?
  物理主义:56.4%
  非物理主义:27%
  其它:16.4%
  
  评论:物理主义(physicalism)肯定蕴涵唯物主义。其实一些反物理主义的属性二元论者也是唯物主义者。“属性二元论”指,存在的就是物质,没有非物质的心灵实体,但一些物质,比如大脑,有一种即使在原则上也不能还原为普通的物理属性的属性,比如意识属性。所以被调查者中大多数人是唯物主义者。很多中国人可能也没想到这一点。我的估计又是,国内的“哲学家”中,愿意直截了当地称自己为唯物主义者的也很少。
  
  
  4、真理是什么?
  对应论:50.8%
  冗余论(deflationary):24.8%
  其它:17.5
  认识论真理观:6.8%
  
  评论:再次显示坚持常识的人更多些。冗余论虽然不同于对应论,但也是属于实在论的真理观。彻底的反实在论的真理观。应该是认识论真理观,应该包括融贯论、验证主义(verificationism)等等。我的印象还是,国内的“哲学家”似乎与此相反。
  
  
  5、有自由意志吗?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相容吗?
  相容:59%
  其它:14.9%
  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不相容(libertarianism):13.7%
  没有自由意志:12.2%
  
  评论:这也显示坚持常识的人更多些。不过这一次,究竟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怎么相容,恐怕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
  
  
  有先天知识吗?
  有:71.1%
  没有:18.3%
  其它:10.5%
  
  有抽象实体吗?
  柏拉图主义:39.3%
  唯名论:37.7%
  其它:22.9%
  
  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客观的:41%
  主观的:34.4%
  其它:24.4%
  
  有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之间的区别吗?
  有:64.8%
  没有:27%
  其它:8%
  
  经验论还是理性主义?
  其它:37.1%
  经验论:35%
  理性主义:27.8%
  
  道德判断有客观真理性吗?
  道德实在论:56.3%
  道德反实在论:27.7%
  其它:15.8%
  
  科学表达关于微观世界的真理吗?
  科学实在论:75%
  其它:13.3%
  科学反实在论:11.6%
  
  
  总体评论:总的印象是,在英语国家,尊重常识、尊重科学的哲学家要多一些。持一些“怪想法”的要少一些。我个人也相信应该尊重常识、尊重科学。
  
  可能更重要的是,尊重常识、尊重科学并不使得哲学变得无趣。我觉得恰恰相反,尊重常识、尊重科学使得哲学变得更有挑战性。幻想、妄想其实是最容易的事情。初看起来,玄妙的妄想可能很吸引人,但只要更深入一步就会很自然地认识到,那些玄妙的妄想其实很无趣无聊,谈不上有什么挑战性,其实很肤浅,因此也就不吸引人了。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2-23
网友争鸣择发:

1、作者:dasdas8452  

  哲学不管什么常识不常识,柏拉图实在论根本就不是常识——至今也不是。先天知识存在更不是常识,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之分,根本就是反常识。
  
  常识只是一些毫无依据的意见而已,它可能有道理,也可能很荒谬,坚持常识并不光荣,反对常识也不见得愚蠢。
  常识,只是毫无来由的意见,与真理未必有关,也未必无关。哲学入门的第一关是破除这些常识,明白这些常识并不是只是,只是毫无依据的意见——要明白自己无知、人类无知。
  
  楼主显然没有过了这第一关。
  
  


2、作者:I-WISH  
  丰也这篇的评论让人大跌眼镜:)
  
  实在论纷繁复杂,已经远非“常识”所能理解,DAS说的柏拉图共相即最为常见的所谓“形而上学实在论”。本体论-实在论往往是最脱离“常识”(常识也东西有别)的东西。
  
  说到信上帝,也要区分人格上帝还是其它什么的。共相、自然神等等。还要区分教徒与学院神学等。
  
  英美主流是经验论、实用主义,这个调查是英语世界的,所以欧洲大路的哲学观样本不多,可能会被忽视。


3、作者:丰也  
  回dasdas8452:  
  “常识”指的是“常识是科学的基础,科学是对常识的修正与拓展”那种意义上的常识,因此常识与科学并举,包括科学常识。常识也与一些哲学家的“怪诞”的观点相对立。
  
  在现代英美哲学的背景下,“柏拉图主义”一般指的是承认至少有一些自然数、实数、集合、命题、概念等等这样的抽象(数学、语义或逻辑)实体存在的哲学观点。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弗雷格、哥德尔、蒯因等。今天的柏拉图主义者一般强调,这些数学或语义对象是所谓抽象对象,它们不同于在宇宙时空中存在的具体对象。抽象对象之存在,当然也与宇宙时空中的具体对象的存在,是不同意义上的存在。但今天的柏拉图主义者还是认为,这些自然数、实数、集合等数学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数学定理是关于它们的客观真理。特别就数学对象的客观存在性而言,这种柏拉图主义的信念似乎是更接近于常识的。一般的看法是,大多数数学家本能地是柏拉图主义者,多数人都相信,数学定理是关于数学对象的客观真理。注意,今天的柏拉图主义者一般不接受柏拉图的回忆说,也不将抽象对象想象成存在于离我们遥远的天空之上的事物;他们强调,抽象对象之存在是某种抽象的存在。另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柏拉图主义与支持唯名论的人数相差不大。
  
  先天知识不是指我们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经过学习就有的知识,而是指那些其真理性不依赖于经验,经验也不足以保证其真理性的知识。比如,儿童需要经过学习才能认识到5+7=12,但5+7=12的绝对的、必然的真理性,不是数几次小石子或手指头能够证明的。同样,你至少要能够认几个字才能认识到“动物是生物”,但“动物是生物”的真理性并不依赖于经验,而只依赖于相关的概念。常识显然认为,“5+7=12”、 “动物是生物”等是先天的。
  
  “动物是生物”是依相关概念的意义就为真的,因此是分析真理,而“地球上有动物”是综合真理。这应该是常识。不知为什么dasdas8452认为这反常识。说它是常识当然不是说大街上每个人都知道它。应该是指,对有正常智力的人,如果你向他们清楚地解释“分析”、“综合”的含义,他们会自然地承认,“动物是生物” 是分析的,而“地球上有动物”是综合的。
  

  回I-WISH:
  
  的确“实在论”的含义很不明确,所以调查问题中并没有一个单独的“实在论”问题。有关于外部世界的实在论问题,关于抽象实体的实在论问题(即“柏拉图主义”问题),关于科学理论的实在论的问题,道德实在论问题等等。这些是关于某个领域的事物的实在论问题。一般的人在某些领域持实在论观点,某些其它领域持反实在论观点。我提到实在论是在讨论真理论的时候。我没有说“实在论”都是常识。关于外部世界的实在论、科学实在论应该是常识,实在论的真理论也符合常识。数学实在论离常识不太远。关于灵魂、上帝的实在论应该离科学常识比较远。
  
  在“上帝存在吗?”这个问题中,答案“有神论(theism)”和“无神论(atheism)”应该是比较明确的。泛神论这也许会选择“其它”。无论如何,自认为是基督徒或犹太教徒的人应该选择theism。
  
  今天的英语哲学界很难用“经验论”和“实用主义”来概括。比如,仅仅就这个调查来说,比较多的人持对应论的真理观,这与实用主义不同,支持科学实在论的也占大多数,也与经典的实用主义有别。事实上,英语哲学界现在很少人在谈论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等经典实用主义者。影响要大得多的是弗雷格。至于经验论,这个调查中支持经验论的占35%,支持理性主义的占27.8%。差别不算非常大。在康德哲学与逻辑经验主义之后,特别是在认识到他们的失败或者说不足之后,今天已经很难用“经验论”和“理性主义”来概括哲学。所以对这个问题,选择“其它”的人占了37.1%。
  
  我不是想说,越接近常识的就一定越正确。其实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接受唯名论而不是柏拉图主义,而且倾向于认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先天知识。我主要是想强调,尊重广义的科学知识是英语哲学界的主要特征。可能对“常识”这个词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今天没有人会认为,“天圆地方”、“太阳绕着地球转”等等这些是常识,相反,进化论、大爆炸宇宙学、相对论、量子论等等,才是常识。
  
  这个调查的确是以英语国家为主。至于德国,我从一些较了解情况的人那里得知,目前德国哲学界最大的研究群体是研究哲学史,尤其是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史。研究哲学史的人常常没有或不表示自己的哲学立场,因此对这样的调查可能不感兴趣。第二大的研究群体是研究与英语哲学界一样的分析哲学。估计这些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英语国家的人大致一样。还有一些人做的主要是社会、文化批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比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后人,讨论一些全球化问题等等,应该属于政治经济学。另一方面,我了解到的是,目前德国哲学界对现象学还感兴趣的哲学家已经很少了。有少数人还对海德格尔感兴趣,但完全是非主流。目前对海德格尔兴趣最大的其实是韩国、中国的哲学家。北欧与荷兰的哲学目前与英语国家哲学没有很大的差别。法国的情况我没有听说过,不清楚。
  


4、作者:I-WISH  

    的确“实在论”的含义很不明确,所以调查问题中并没有一个单独的“实在论”问题。有关于外部世界的实在论问题,关于抽象实体的实在论问题(即“柏拉图主义”问题),关于科学理论的实在论的问题,道德实在论问题等等。这些是关于某个领域的事物的实在论问题。一般的人在某些领域持实在论观点,某些其它领域持反实在论观点。我提到实在论是在讨论真理论的时候。我没有说“实在论”都是常识。关于外部世界的实在论、科学实在论应该是常识,实在论的真理论也符合常识。数学实在论离常识不太远。关于灵魂、上帝的实在论应该离科学常识比较远。
  
  【多谢丰也,这就比较清楚些了:)实在论,反实在论本来就够复杂的了,两个完全对立的论题,居然都可以声称自己是实在论或指责对方为反实在论。还有非实在论也来凑热闹,说实在论和反实在论都不完全对。我是从一个普通中国人从头开始学西哲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心路历程,试图来澄清中国人对“实在”的常识认识与西哲大相径庭,当然我的经历并不代表中国大部分如此,但我的观点就是这样的。如果不作一个澄清,大部分初学者还会云里雾里。】
    
    在“上帝存在吗?”这个问题中,答案“有神论(theism)”和“无神论(atheism)”应该是比较明确的。泛神论这也许会选择“其它”。无论如何,自认为是基督徒或犹太教徒的人应该选择theism。
  
  【教徒当然会选theism,但应当看到,基督教是西人的传统,学院派学者和西方老百姓都对此保持相当宽容甚至还有点敬畏的尊重。】
    
    今天的英语哲学界很难用“经验论”和“实用主义”来概括。比如,仅仅就这个调查来说,比较多的人持对应论的真理观,这与实用主义不同,支持科学实在论的也占大多数,也与经典的实用主义有别。事实上,英语哲学界现在很少人在谈论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等经典实用主义者。影响要大得多的是弗雷格。至于经验论,这个调查中支持经验论的占35%,支持理性主义的占27.8%。差别不算非常大。在康德哲学与逻辑经验主义之后,特别是在认识到他们的失败或者说不足之后,今天已经很难用“经验论”和“理性主义”来概括哲学。所以对这个问题,选择“其它”的人占了37.1%。
    
  【我是先从大的脉络来梳理西哲的,最终还是归结到“唯理”和“经验”两大派,代表人物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最后从本体论上又可以归结为巴门尼德的“是”。用巴的观点看,实在论似乎是战无不胜的,因为,你不可能说“不存在存在”,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所谓的柏拉图胡须了,他总是把奥卡姆的剃刀搞钝。
  
  弗雷格是分析哲学奠基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关于数的定义以及意义和指称理论,著名的晨星暮星说。国内翻译的他的著作似乎不多,我见过的只有《算术基础》和王陆编译的《弗雷格哲学著作选辑》,还有就是弗雷格研究专家达米特写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达米特持反实在论立场,主张用一种直觉主义办法开驳斥实在论。】
  
    我不是想说,越接近常识的就一定越正确。其实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接受唯名论而不是柏拉图主义,而且倾向于认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先天知识。我主要是想强调,尊重广义的科学知识是英语哲学界的主要特征。可能对“常识”这个词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今天没有人会认为,“天圆地方”、“太阳绕着地球转”等等这些是常识,相反,进化论、大爆炸宇宙学、相对论、量子论等等,才是常识。
  
  【我以前也是唯名论者,我想中国老百姓姓99%可能都是唯名论者,数只是名称符号而已,不可能是什么“存在物”,即使是抽象的。可以调查一下身边的人,肯定是这个结果。而philpapers的结果是:
  有抽象实体吗?
  柏拉图主义:39.3%
  唯名论:37.7%
  其它:22.9%
  柏拉图主义和唯名论比例大致相同,柏拉图主义还略多些。这就是中国人和西人最大的“常识”上的不同。我本人也是从唯名论转变为“准柏拉图主义”的。】
    
    这个调查的确是以英语国家为主。至于德国,我从一些较了解情况的人那里得知,目前德国哲学界最大的研究群体是研究哲学史,尤其是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史。研究哲学史的人常常没有或不表示自己的哲学立场,因此对这样的调查可能不感兴趣。第二大的研究群体是研究与英语哲学界一样的分析哲学。估计这些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英语国家的人大致一样。还有一些人做的主要是社会、文化批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比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后人,讨论一些全球化问题等等,应该属于政治经济学。另一方面,我了解到的是,目前德国哲学界对现象学还感兴趣的哲学家已经很少了。有少数人还对海德格尔感兴趣,但完全是非主流。目前对海德格尔兴趣最大的其实是韩国、中国的哲学家。北欧与荷兰的哲学目前与英语国家哲学没有很大的差别。法国的情况我没有听说过,不清楚。
  
  【我梳里的脉络可能比较粗。西哲蔚为大观,就近代科学兴起来说,四百年间,英国是一路,以培根、休漠、洛克等为代表,大陆以笛卡尔,莱布尼兹为代表。当代,英美主导了哲学主流。德法等发展的是“文艺型”哲学和科学元勘风格的东西,如德里达,枷达默尔、拉康等的。以上是些个人浅见,还请丰也指正。】
    
  
  


5、作者:林深数树  

  感觉朋友这些话还是思之良久的——
  
  可能更重要的是,尊重常识、尊重科学并不使得哲学变得无趣。我觉得恰恰相反,尊重常识、尊重科学使得哲学变得更有挑战性。幻想、妄想其实是最容易的事情。初看起来,玄妙的妄想可能很吸引人,但只要更深入一步就会很自然地认识到,那些玄妙的妄想其实很无趣无聊,谈不上有什么挑战性,其实很肤浅,因此也就不吸引人了。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