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665阅读
  • 0回复

(名家哲理)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洞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1-07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洞见,学会一个即可受用多年!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也是道家的鼻祖,他写了一本《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但是却影响了千年。这本书概括了老子的主要思想,而且后人经整理,得出了老子的十大人生观,虽然不能全部反映老子的哲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十大人生观,侧面了解到老子的为人和处事,认识老子领先时代很多年的哲学思维和深远洞见。都哪十大人生观呢?一起来看。

1,若水观

老子认为水乃生命之源,万物无水不生。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就像大道,世间所有的植物、动物,一切有生物质,都离不开水的养育。大道在无声无息地运转,贯穿于天地宇宙万物之间,人生存在其中不知不觉,但是片刻也离不开它。

《道德经》第八章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后来,老子又提出“上善若水”“浊而静之徐清”,无论尘土,还是沙石,在水中都会慢慢沉淀,而水还会仍然保持它的清澈。我们的德性也要这样,所以说,最好的善良和德性就像水一样。

2,守弱观

当今社会,人人都极力以强者的姿态生存于世。个人都想争做强者,企业都想跻身世界百强之列,国家都希望成为在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上无人能敌的强国。可老子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我们要守弱,不要显露刚强。

老子说,柔胜刚,弱胜强。坚硬的东西容易坏,而柔软的东西却容易生存。如美玉坚硬、冰冷,虽然光滑、无瑕让人爱不释手,但是如果一旦失手,则美玉必碎无疑,因为它太过坚硬。初生柳枝,柔软、细嫩,想折断它,很不容易,但是到了叶子落尽,干枯、坚硬之时,只要稍稍用力,就可把枝条折断。这就是弱胜强的道理。

3,不争观

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人的生存无比艰难,市场竞争无比激烈,一不下心就会被淘汰,就连已经做到顶级团队和帝国建制的马云也都时刻警惕这一点,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但是老子告诉你,争来争去到最后可能会是一场空,而且我们还会陷入到竞争的恶性循环中

浮躁的社会,人们争吃、争喝、争爱、争宠、争名利、争权势……唯恐落后于他人。有些素质低下者甚至为了目的,不择手段。《道德经》第三章说:“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老子认为名、利、欲是乱世之源,我们应该加以剔除或削弱。不去参与无谓的争斗,进而去除无边的烦恼,回归清静和无为。在精神上充实固有之内德,返璞归真,不断提升生命之意义。

4,生死观

老人认为,有生就有死,我们接受了生,也必须面对死。要想不死,除非不生。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要积极的面对生,也要从容地对待死。对此,《道德经》中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很好的给我们总结出了问题的答案,即大觉者忘却生死,不知生死是何物,不受时空、阴阳之局限,与道共存,永生不灭,这才是真正的寿,也正是佛家所说的“无量寿”的真谛。

中国俗语说:人死如灯灭,来时我哭,去时人哭。佛家说: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起点,生死相辅,轮回转换。庄子说:不悦生,不厌死。唯灵主义说:灵魂投胎为生,灵魂出窍为死。这些都是智慧之人看待生死的态度。

5,修行观

在修行上,儒家提倡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佛家提倡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老子认为人类的发展远离了道,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修身上,我们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我们修身立命的基本纲领。

老子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明珠不但可以自照,还可以照人。我们要学会“致虚极,守静笃”,用道之本心降伏妄念,去除欲念的干扰,内心做到一尘不染,万缘放下。回归到心灵的本来面目,将心虚空到极点,使得外欲不内侵。这样才能在修行方面做到精进,提升。

6,无为观

儒家讲王道,以格物致知为入手,诚意正心为妙用,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法家言法制,讲的是严刑苛刻的制度约束,以威势、奖惩为促进手段,尤其以刑罚为重心。而老子却独辟蹊径,认为无为自然的才合乎大道,人为的干预只会让社会更乱,人为的制造物远远比不上天然之物。比如牛马各有四只脚,这叫自然。把牛鼻穿上缰绳,把马头套上嚼子,这叫做人为。很多社会的不良事件、动乱和灾祸都是人为所致。

老子说,人的仁爱是有限的,当人们需要用仁爱来互相救助时,这世界便已不好。相对于人的仁爱,大自然的爱是无限的,就像江湖中的水一样。人如果效法自然的话,就必须首先知道自己的“博爱”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遵从并相忘于自然,如同鱼儿虽生活于水中,但却忘记水的存在一样去生活,一切顺其自然,大道自然而成。

7,道德观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宗明义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认为,无论人类如何发展,道德是永恒的。道德蕴含于道中,不生不灭,无形无相,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它,在某些心动时刻,通过心领神会,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

不过在老子的认知里,道与德是分开的。道是体,德是用。道是先天,德是后天。道德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本不可分,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老子才把道德分开来揭示和解释的。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老子的道德主张无私、至仁、大义、至谦。

无私——就像日月之光,人人皆可沐浴,享受,人人皆可仰赖,绝不分别对待。

至仁——就是好生之德,就是天道,对万物没有亲疏之分,没有喜悦与憎恨之别,却能与其同体相通。

大义——是指一种适合于道的正常运行法则,是平等中和的,义者,宜也。做人不要只顾小义,要保存大义,精心护之,这样才能接近天道。

至谦——水接近于道德,而且水是至谦的,它滋养万物,却在最低处。江海之所以成为百川溪流的汇聚地,是因为它处在下游,具有谦下不争之德。

8,宇宙观

我们生活在宇宙时空中,却很少去探索宇宙的来龙去脉,去追问宇宙的本源和奥妙,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而老子在科技几乎一片空白的几千年前,就探讨了宇宙。《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宇宙之间有一样东西,浑然长成,在未有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此物无形无象,不生不灭,是天地万物的源头。天地坏而此体不坏,人身死而此性长存。

老子指出天地宇宙由道所化,道是一,太一。一生二,二就是阴阳,阴阳透过五行,化育天、地、人三杰,然后这三杰再共生万物。所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至此,混沌变清晰,万物开始生生不息的延续

9,人生观

老子在经过人世的洗练、自然的体察和当时的社会动荡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能动所在,即四时消长,日月盈亏,对待人生我们要损有余而补不足。世人应效法天之道,功成身退,以保天德。做人不要锋芒太露,多收敛,做到大智若愚。最重要的是要照看我们的本心,不被外物所遮挡、蒙蔽。

老子提醒我们,太多的人、事、物让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忙不迭休,太多的欲望通过我们的感官,主宰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本心受蒙蔽,看不清人生的意义,以至于整日停留于表面的事物。所谓“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聋”,人的需要是有限度的,但人的欲望却无穷。过分的追求、欲望如果不能节制,其结果不仅不能感到满足或舒适,反而会适得其反,感到人生充满痛苦、烦恼,最终丧失自我,迷失方向。

10,超哲学观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当天下人都知道美和善的时候,必定会喜欢美而厌恶丑,趋向善而逃避恶,于是竞争产生,诈伪兴起,那样的话,反而不美了、不善了。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是超哲学的,因为他跳出了二元对立的怪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一的世界。

老子认为,在某一时空或社会背景的作用下,人们将事物表象的大与小、多与少、快与慢、动与静、高与低、美与丑、刚与柔、好与坏、亲与疏、穷与富、先进与落后、欢乐与悲伤等区分开来,产生了许多相对的概念,然后进行比较,定义,彼此各执一词,互觉有理。其实这些都是相对的,我们都在相对的圈子里转着,认识着,都没有跳出来看问题,没有超越相对。

老子认为道的本体是浑然至美,至仁至善,世间的一切本无所谓美丑、善恶,我们应该整体对待,而不是加以分解,使之产生对立。没有永远的善,也没有永远的恶,因为好与坏,善与恶,本身就处在相对的概念之中,时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改变和演化。我们一旦把事物对立,有了分别心,人的私心就会作祟,结果就会让我们远离“道”,远离超越时空的存在之本体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