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高考作文当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引用。作者在1030字的文章当中,引用超过20处!总字数近200字——令人惊骇!在考场作文当中,作者能这样准确地引用古今中外的句子、特定词汇,这是学养的体现。这在古代称为:掉书袋。但相对于古人“无一字无出处”的严苛要求,在现代文里面,引用占全文1/5,还只是小儿科,不值得惊慌,更无需引发歧义。
当然,如果引用能够不太直白,采用文化作文的化用,则更能增加文章意蕴。
唯愿书香满人间
山东一考生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
不分昼夜,无论贵贱,只要是愿与书为邻、以墨为伴者,书店皆“蓬门今始为君开”,奉上丰盛的精神大餐。小门小店,大义大爱,我要点赞。【点题极其巧妙:借助古诗,有四两拨千斤之妙;言简意赅,有以一当十之效。】
心无分别,即是佛心。《论语》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陶潜云,“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卢梭说,“人人生而平等”……一颗平等心,一颗无分别心,古今中外的贤士仁人们倾情呼唤了千年,而世道难免“人敬有钱人,狗咬穿破衣”。书店既没有以世俗之眼观人——或戴有色眼镜看人,或从门缝瞧人,也没有以世俗之心待世——计成本,衡得失,而一视同仁,不论童叟贤愚,抑或膏粱白屋。“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在超尘脱俗的诗书面前,众生平等。商贾逐利,天经地义,趋利而不忘义,实乃大商风范。【这段文字极妙:一、将材料中的“书店”置于古今中外贤士仁人追求的境界这一大背景下,凸显了开篇的“小门小店,大义大爱”要旨。二,紧扣现实,与“世俗之眼”“世俗之心”对比,凸显了书店的“大商风范”。三、丰富的知识积累,名言警句、古典诗词,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
“一个爱书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人人皆可为尧舜。”涵养圣人之行、君子之品更需圣人之言的教诲,而“国之基在民众”,唯有最广大、最基层的民众成为“与书为邻”的君子,国家方能成为“君子国”。【读书的重要,这一段文字似胜过千言万语。一个人、人人、国家,逐层深入,要言不烦】
曾国藩曾云:“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矣。”【引用精当】俗话亦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于上青天”,【接下来的引用显得勉强,而且有添足之弊】而读书可“以学问自敛抑”,涵养性情,近可“修身”,远可“齐家”。想当今社会。“路怒族”,暴虐气、唳气冲天干云,加塞、别车不一而足,偶生摩擦,动辄老拳相加,甚至刀兵相向。唯有读书方知什么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暴粗族”,整天出口成“脏”,臭气熏天,自以为洒脱,接地气,却不知早已成了别人内心的粗鄙之辈、不屑之徒。唯有读书,才会让你“锦心绣口”,才知道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陀螺人”步履匆慌,心忙意乱,为了“生存”丢了“生活”,忘了还有诗和远方……唯有诗书,才会让自己“心归空山”,才明白“此心安处是吾乡”。【从“想当今社会”起,略显空泛,若能用两三个实例替换,效果会更好】
普渡众生,泽被千秋,知行合一,书店,早已在路上……
学之厚者,家国天下;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书香迷漫的社会,不会差到哪里去。书店,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大厦的一部分,肩负着文化、文明的传播重任。以星星之火,点燃全社会的燎原烈焰。还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窗口,社会良心的一面镜子。不仅显贵达官,布衣裙钗,可到此一游,享受那“坐拥书城”的惬意,那些村氓野老、贩夫走卒,抑或是流民乞儿,亦可到此,享受那片刻的温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从来都折射着一个社会的良心。“山藏千秋不语,水润万物无声。”和谐社会、幸福国度,从这里启程……【大气!境界开阔】
心无分别堪作佛,播散火种功德圆。
不辞辛劳月明伴,唯愿书香满人间。【画龙点睛,实在是妙!】
作者在文中都引用了什么?出自哪里?
(1)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
(2)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一诗。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3)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杂诗》。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人生而平等: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6)敬有钱人,狗咬穿破衣:中国古代俗语。
(7)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皮日休在《目箴》中说过: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只有书籍,美丽的颜色胜过了绝代佳人西施;唯有文章,优秀的光华超过了艳丽的百花。
(8)人人皆可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下》。
(9)国之基在民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常见到类似的句子,如民贵君轻。
(10)君子国:君子国出自《镜花缘》一书,在书中描绘了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
(1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矣:据说来自曾国藩。
(12)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语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13)难于上青天:出自李白《蜀道难》。
(14)自敛抑:出自《清史稿·左宗棠》,国籓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
(15)修身、齐家:出自《大学·礼记》。
(16)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易经》中有“谦谦君子”,后一句未知出处。
(17)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8)诗和远方:来自高晓松作词,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19)归空山:空山一词比较常见,唐李白《赠嵩山焦炼师》有“还归空山上”的句子。
(20)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21)普渡众生:同“普度众生”。佛教语。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语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天人师。”
(22)一个爱书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语出曾国藩。此语是翻译后的呈现。
(23)锦心绣口: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