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931阅读
  • 0回复

(14届大初赛)第14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主题金题(不分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9-29

文化作文”新理念借助大赛形式推向全国,新理念融入小、初、高大赛试题,命制理由,命题解读三个环节中。希望参加大赛的学校教师都能全部读完,从而加深对“文化作文”的正解。

教师或教育研究机构,可借助试题、命制理由、命题解读三者,感知组委会对教育的思考,对文化的构建,对未来的责任。

鸣谢:本届大赛试题的命制、审阅、修订、校对等得到部分作家、教授、教研员、特级教师、优秀名师等支持,特此致谢!

四、主题金题(不分组,均可写作):传统文化现代化

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

洛夫:早期因为我们读了胡适的东西,尤其是胡适对于诗歌的理解,对于诗歌新诗的倡导,白话文的倡导,反对旧的东西寻找新的东西,我们也很赞同,也很乐意,但是后来自己写了那么长时间以后觉得不对劲,因为他那个东西固然是也不错的,白话文的诗,写得大家都懂,但是懂了以后不是诗了,不是很好的艺术,我说这个不行,所以也从西方找一些新的东西,象征的手法、意象的表达,对一个诗人还是很重要的。后来学习西方的手法一段时间,差不多二三十年,都在追求西方现代主义的东西。可是后来感觉到,一直走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好像那个路前面非常有限,再走也走不下去了,而且给感到一个中国诗人他的生存、成长、长大也必须还要在自己的土壤上面,在自己的文化中去壮大、去长大才能长成一棵大树。老是在西方流浪,你开始向西方求学求经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但是那个过程要适可而止,最后还是要回来。我不是讲回归传统,因为回归传统就是写旧体诗了,写传统诗去了,动不动就是“小桥流水人家”那一套,那就没有意思了。

洛夫:古典作品的那种“永恒之美”,实在值得我们珍惜它、珍爱它,尤其是那种神韵,可是胡适他们就是要反对这个,他曾经说了两句话,他写旧诗里面两句话,“诗国革命何时始,要须作诗如作文”,这样同时也就把几千年来累积的美学的、意象的东西完全否定了。我觉得这个对于后代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影响。像中国现代流行的一些口水诗,好像乱来一样,在这方面网络也是一个帮凶,使得今天的诗歌发展到现在的境地,之所以被一般人冷落,边缘化,把诗写成那样很散乱,语言没有一点张力,没有意象之美,就像普通人说话一样的,那还写诗来干什么?诗还是要有一些条件应该具备的。所以我就用这个解构的方式把它原来的那种范式打破,我再重新用新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用一种新的意象的表达来充实、重新创造诗的境界,同时又尽量保留原作的意境在里面。

——《诗魔洛夫:诗是永恒的追寻,追寻“永恒”》

台湾诗人洛夫曲折的写作之路,对你一定有启示:你觉得今后该怎样对待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在写作成长中该怎样确定中西方文学的主体地位?你觉得中国文学怎样才能走向现代化?你怎样看待五四时期胡适们的文学主张?你怎样看待西方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学现代化中的作用?从文学的现代化探索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可以运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或者说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命制理由

你们一定要了解这个词:现代化。

它的时间背景是近代以来,它暗含的指向是:那时许多国家民族还处于落后的“古代状态”。

这种巨大的落差,是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参照系。

那个时代,由于中国战争失败、物质差距、文明程度等种种因素,知识分子渴望国家富强的焦虑感,可以从彼时名人的话语中看出来:曾国藩、李鸿章说,中国的器物不如人;康有为、梁启超说,中国的制度不如人;胡适说得最彻底:“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承认落后,并开始追赶,现代化伴随中国百年,在自卑、自残、自负、自立、自信、自强的复杂情绪中,一个民族经历了太多曲折与泪水。

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站在今天中国经济总量第二,国家开启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视角,我们聚焦洛夫的创作经历,可以从中看出传统文学现代化的艰难与曲折历程。

即便如此,传统文学的现代化远远没有实现。甚至,我们这几代人,远远没有实现的基础: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好对传统文学的继承。

只有继承了,才有资格、有学识、有能力对其进行现代化升级。

钱穆先生曾沉重地指出:“中国一百年来,经不起西方文化强有力的冲击,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扫荡一空,不仅军事、经济、政治都向外国学习,连文学艺术,甚至日常人生都要学外国。”因此,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必须回归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自体性、原创性。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而是从自身文化内部长出的本国文化种子,沐浴了世界的阳光,吸收了各国的营养,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这树的根须,扎在自身的历史文化土壤里,又以开放的心态发展,最终成长为世界的风景。

有人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但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却会不打自垮,无论科技如何发达。

因此,传统文化现代化,必须立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此为基础,面向世界文化和未来文化发展方向,才能公正客观地挖掘出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

如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才有了东方精神与西方智慧的合力,才有了融贯中西基础上的中华文化的创新与重建,才能实现文化复兴的愿景。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