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傩文化 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attachment=387]
[attachment=388]
在我国的贵州、云南等受巴蜀文化影响深刻的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驱鬼仪式,参加者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带着看似恐怖的面具,边舞边跳,这种仪式的名字同样古老而独特,叫做“傩”。日前,在贵州举行的“中国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民俗专家就傩文化的研究、保护及国际间的交流,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傩文化也因此走进了很多人的视角。那么什么是“傩”,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最早的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在《易经》中,就有周代傩祭活动的记载,分为季春“国傩”、仲秋“天子傩”和季冬“大傩”三次傩祭活动。而屈原的《九歌》,以及《论语》中也有对傩祭的描述。
傩,虽然带着浓厚的宗教宗族色彩,但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戏剧特征。所谓祭中有戏,戏中有祭,通过傩祭酬神驱鬼,也通过戏娱人娱神。经历了两三千年历史的积淀和衍化,傩,有的仍停留在祭祀阶段,有的则发展成为傩戏艺术。
南宋释道隆<<大觉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首诗:“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讲得就是南宋时期四川涪陵一带流行戴假面表演的傩戏。正因为“傩戏”具有这种鲜明的戏剧特征和娱乐功能,而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在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曾遍及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嫩江流域。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日趋衰亡。而在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时至今日,仍在节日期间演出,流传的剧目多达几百个。
傩戏,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北京雍和宫的正月跳鬼就属于寺院傩。
傩戏只在重大祭祀活动上演出,上演剧目皆有本可依,剧本有的取材于神话传说,有的取材于历史故事,有的取材于现实生活。舞台美术则注重装饰性和写意性,有浓厚的节日喜庆气氛。由于傩戏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多元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特别是戏曲文化,从而在剧目、声腔、表演等方面有一套自己的艺术品格。和很多地方戏曲的幼年期一样,傩戏既无职业班社,也无专业艺人,全凭“口传心授”,或父子相传,或宗族师承,故而很少受外来艺术的影响,至今仍保持着宋杂剧和古南戏的古朴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