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述涪陵易文化历史遗存 蒲国树 了解易文化历史遗存是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易文化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什么是易文化和易文化历史遗存呢?易文化即易学文化,是中华易学经典在不断传承发展中积累起来的全部知识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它的物化结果;是受这些知识体系指导而形成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在人们行为中的体现。易文化应包括易学起源和发展演变及其运用的全部历史。中国易文化在世界影响巨大而深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骄傲。易学在涪陵地域传承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内涵丰富,曾留下众多史迹,其中以涪陵城长江北岸的“点易洞”最为著名,蜚声中外,易文化亦因此在涪陵地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涪陵几大特色文化之一。 关于涪陵易文化问题,笔者曾于2004年写有《涪陵易文化刍议》一文,主要从巴人与易学、易学在涪陵民间的传播、易学研究和运用在涪陵的发展和传承,涪陵易文化的特色等4个方面做了一些概略性的探讨。本文拟从易学在涪陵地域(以历史上的涪州地域为限)的传承和运用而留下的历史遗存来观察涪陵易文化。易文化的历史遗存涉及面甚广,也只能择要予要探讨,并以此就教于方家。一、涪陵出大龟 [蜀汉]谯周《异物志》载:“涪陵多大龟,其甲可以卜,其缘中叉,似瑇瑁,俗名曰灵叉。”按,[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亦载此条,称“山有大龟,其甲可卜”,而蜀汉时的涪陵郡不包括枳县(治今涪陵地区)地。然今涪陵地域历史上确是与大龟有联系的。[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涪州》在“诗”的部分引《涪州图经·灵应庙记》:“山有灵兮龟屈蟠,水有灵兮鹤翩翩。”[南宋]杨兴《龟陵志序》中亦有“地有龟山鹤水之奇,境有铁柜鉴湖之胜”的话。龟陵,涪陵郡别称,《龟陵志》即《涪陵郡志》;龟陵即龟山。[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涪州》载:“龟山,本黔江东岸之山,今州治据一小山,其形如龟,龟陵之称,得非取此。”王象之的意思是说,黔江(今乌江)东岸的山不像是龟山,州治(今涪陵城大东门内原涪陵县政府所在地)所据的小山才是龟山,此说近乎实际。南宋人阳枋曾在涪陵任北岩书院山长,在他的文章中也是称州治所在地的小山为“龟陵”。龟陵就是龟山。其实以山形而论,涪陵城西聚云山(俗名天子殿山)、城北铁柜山(俗名北山坪),皆山形似龟。聚云山古名龟龙山,山下有龟龙关;铁柜山,可能最早应名铁龟山,传说诸葛亮置铁柜藏兵书空剑应是后起的说法。这些山不但山形似龟,也产大龟,在古代曾用于占卜,被称为灵龟。涪陵是龟的乐土,山上水中都有龟的栖息,从颜色上可分铜龟、铁龟两大类,从体形上分又有各异。1999年5月2日《涪陵日报》一版报道,聚宝乡连心村五社出土乌龟化石。另有报道称,涪陵城长江中白鹤梁西头亦发现甲鱼化石,当属与乌龟同类的动物,这说明它们在上亿年前已生活在这里。1999年1月8日《涪陵日报》一版报道,百年老龟再次登陆江岸。涪陵城长江边多次出现龟的活动,1986年7月还有人在无祀坛江边捕到一只鹰龟,系龟的一种奇异品种。1998年10月有人在垫江县飞龙镇境(1953年以前属涪陵县地)捉到一只8.5公斤的大龟带回涪陵,据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鉴定,系铜臂四爪陆龟,龟龄至少500岁,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这与古文献上所说的寿达千年以上的大龟、神龟、灵龟相比就差远了。但要知道,古时候龟的生长环境不可与当今同日而语,况且历经3000多年来的持续捕猎和消费,还有多少大龟能为现在人所见呢?当然这已址远了。综上所述,当无疑问。涪陵古往今来属“山有大龟”之地,但“可卜”又怎么解释呢? 龟为四灵之一(另外三灵为龙、凤、麟),据说它有许多灵性,如知天之道、和平安静、寿命长久、四时变色;还说龟甲上有24个板块与夏历的24个节令相一致等等。因此在原始社会时期,龟已作为鲧系氏族部落图腾受到崇拜;传说大禹创造的后天八卦,就是依据神龟从洛水背出的《洛书》制作的。巫山大溪遗址中就发现有用龟随葬的现象。殷商时期,龟又成为沟通人与天帝的灵物,主要用于占卜。龟卜盛行于商周宫廷王室,在民间亦有使用,而且延续时间很长。1994年,云阳县明月坝遗址唐代地层中出土3件龟腹甲,甲上有圆形钻孔,其中有的现灼烧痕迹,正面有兆枝,但未见卜辞。有研究者认为,云阳龟卜遗存与种畲田有关,并以刘禹锡诗句“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为佐证。这种风俗在宋代亦存在,宋人李复在《夔州旱》中亦有“耕山灰作土,散火满山卜龟雨”之咏。涪陵在古代刀耕火种的地方甚多,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龟卜遗存,但以龟卜视雨候下种的习俗可能也是存在的。涪陵在春秋战国时期至唐代,巴人是主要的居住民族之一。巴人尚巫信鬼自古有名,运用龟卜决疑是占卜方式之一,而善龟卜技艺的人主要是巫师,自有成套的学问。汉成帝时,成都人严君平就是一位占卜大师,但他的老师就是世家南平(是否今重庆市綦江县,汉代属枳县地,待查)、精于易学的郭曩氏,说明占卜问卦在巴地已有“高师”存在。 总之,“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的历史源远流长且与易学沾得上一些边,可视为涪陵易文化的源头。二、北岩点易洞 《宋史·隐逸本传·谯定》载:“(程)颐贬涪,实定之乡也。北山有岩,师友游咏其中,涪人名之曰读易洞。”这是关于涪陵点易洞最早的历史记载。点易洞地处涪陵城长江北岸北山坪南麓,石洞坐北向南,背岩面江,洞门坎海拔200米,高4米,宽3.8米,深2.2米,洞内地面约8平方米。洞内北壁有龛,龛内供程颐像,龛两侧刻联曰:“洛水溯渊源诚意正心一代师宗推北宋;涪江流教泽承先启后千秋俎豆焕西川”。洞西壁刻涪陵清代书法家石彦恬所书“伊洛渊源”四个楷书大字。洞门上方刻楷书“点易洞”三字。似乎点易洞在宋代时还不见踪迹,因为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祝穆《方舆胜览》中均无“点易洞”的记载。但程颐在涪注《易》却是事实。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十一月,曾任崇政殿说书、西京国子监教授的程颐,被贬为涪州编管,年底止于涪,得门生、涪州人谯定之助,居北岩普净院,这一年他已65岁。他竟然毫无倦色,继续讲学注《易》。至元符二年(1099年)正月,程颐在涪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周易程氏传》(后人称《程子易传》)。《程子易传》不是对《周易》的一般性阐释,它是以注《易》的形式阐发儒家经典义理探讨宇宙本体与人生及人的道德关系的理论性著述,是程朱理学的奠基性著作。所以程颐“点易”之地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后人凿洞予以纪念完全合乎情理。程颐当年注《易》处在普净院,元符元年(1098)黄庭坚过涪时为其题铭“钩深堂”,以《周易·系辞》中“钩深致远”一语命名。钩深堂西距点易洞地不过三四百米,均属北岩景区范围。可以说,点易洞、钩深堂、三畏斋等北岩十景均与涪陵易文化有关,同属涪陵易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4个方面:一是北岩乃宋以后易学研究和传习的汇聚地。自程颐、谯定于此注《易》后,先后有尹火享、李赡、冯忠恕、度正、范仲武、 亚夫、杨昉、刘之益等不少名人学者来此读《易》、考察和讲学,对涪陵易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北岩乃涪陵易学的创新地。程、谯以前,易学主运用于预测,自程、谯以后,易学为理学所吸收,成为哲学思维工具,这是对易学的重大创新。三是北岩点易洞乃宋代涪学兴盛的历史见证。宋代涪州工商业发达,易学、理学兴盛,出现了很有影响的涪学和涪陵学派,其首领就是能汇融儒、道、佛三教之学的易学大师谯定。宋代诗人宋翰在咏《涪州》一诗中即有“文风齐两蜀,仙洞接三都”的赞誉。四是北岩乃中国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之一,使涪人增强了自豪感。理学倡导的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修齐治平等理念,对后人治学、立身、创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易道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三、白鹤梁石鱼 白鹤梁在涪陵城北长江中,系一天然大石梁,全长1600余米,宽10至30米不等,每逢冬春长江水位较枯时露出水面,其余时间隐没水下。这条石梁古代称巴子梁,《水经注》中有载。称白鹤梁约在唐代,相传,因尔朱真人与白石渔人在梁上乘白鹤飞升成仙而得名。白鹤梁中段砂石岩面上,唐代时已刻有石鱼两枚,涪州刺史郑令珪于广德甲辰(公元764年)二月留有题记:“问古老咸云:江水退,石鱼见,即年丰稔”。据梁上保存的北宋人刘忠顺题刻描述的唐代石鱼是:“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另有题记称,双鱼旁还刻有一秤一斗,“秤斗出则年丰”。现在所见双鱼系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仿照唐鱼重刻,而真正的唐鱼只在双鱼之间留下一个模糊的鱼头。重刻双鱼,雄前雌后作溯江翔游状,前鱼高28厘米,长100厘米,36鳞,口衔莲花;后鱼高27厘米,长105厘米,36鳞,衔蓂草。双鱼皆为鲤鱼。梁上还另刻有石鱼16枚,除唐代鱼头外,余均为元代至清代作品。唐鱼(重刻双鱼)历来被视为标志,据题刻载,“石鱼现,兆丰年”甚验,人们引以奇观。 涪陵白鹤梁石鱼与易文化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4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预测年岁丰歉本身就要合天道,要知天道变化规律,这是易学的核心理念。在近江心的大石梁上刻记观察年岁变化,把“兆丰年”的点定得那么准确,似应与懂易理的道家有关,乘鹤飞升的白石渔人和尔朱真人或许就是谙熟天文地理的人,或是历史真实的影子。二是“兆丰年”的刻记符号为什么选择双鱼,是否就是受到太极图的启发?有人甚至认为,双鱼图就是展开的太极图,双鱼一阴(雌鱼)一阳(雄鱼),这就是道(规律)的显现。有学者研究认为,太极图起源于古代氐羌族群的黑白色彩崇拜,夏朝的文化特征是尚黑,殷人尚白,而二者的族源均为氐羌集团。氐羌遗裔民族如纳西族、彝族等至现代仍保留黑白为阴阳二物来占卜的习俗。夏朝被灭后,有一支夏人曾逃到三峡地区,也包括今涪陵地,那位居白鹤梁的白石渔人或许就是氐羌后裔。涪州古有白石崇拜,有地名白石里,黑石里,此乃氐羌人留下的文化遗迹。氐羌人中对阴阳学有独到研究,宋代涪陵人谯定学易,亦拜羌中郭载为师。或许双鱼图最初即为白石渔人和尔朱真人设计,然尔朱得道也是在成都受一位白石老人指点。三是“兆丰年”就是一种合天道的机缘性偶合,这其中有复杂的天道变数,同时暗示着人事间的一些道理,也即天道与人道互有联系。可否这样理解这幅展开的太极图的喻义:江水枯涨不一,天气变化无穷,年岁丰歉不定,只有在“不一”之中又达到“一”的时候(太极),双鱼才会出水,预告风调雨顺的年岁即将出现。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自然变化的趋势,并不等于丰年一定要到来,它还要受到社会阴(民)阳(官或政府)关系好坏的制约。北宋宣和四年(1122)十二月,涪州权知军州事(也称知州)吴革观石鱼后题记云:“《易》以包无鱼为远民,民固可近,不可远。余牧是邦久矣,今岁鱼石呈祥,得以见丰年,知民之不远也。即尘显妙,有开必先,余乐斯二者,遂率宾僚为之游。”吴革所言“《易》以包无鱼为远民”,见《周易》第44卦即“女后”卦,为《周易》天道论八卦的第二卦,是一解析偶然相遇规律的卦,这或许是从易学角度理解和阐释双鱼图的一个途径,其中象义十分丰富,也非常有趣,非笔者所能尽道。四是鱼鳞的象数崇拜。一鱼36鳞,双鱼72鳞,均为2和6的倍数。6是一个时空和谐数,寓意安定、吉祥、顺利、通畅,这在自然界和社会中都可找到许多实例,当然也合易理。《易经·系辞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总之,白鹤梁上的石鱼图是与易文化有一些联系的。四、名人读易修炼遗址 涪陵山明水秀,处于乌江与长江交汇地带,地理条件优越,是人类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历来是多民族杂处之区,有利于文化的融汇和发展,历来不乏饱学怀技之士,对中华儒家六经之首的《易经》的研习和运用,或者说传承易文化者不在少数。除前述点易洞之外,还有以下与易文化有关的历史遗迹: 鹿呜洞。在涪州鹤游坪(今属垫江县)东。清道光《涪州志》载:“洞顶有盘石,刻棋局,岩半镌河图、洛书图……石壁上题诗甚多,可读者惟四句,云:谷口天成景色新,龟山遗业早流声,讲堂自昔闻鱣至,屈斩于今听鹿鸣。’余皆模糊莫辨。右刻北坡先生放歌处’,即诗推之,知其为杨时也。两旁对联云:石壁图来云作阵;玉壶愁破酒如兵。丁卯元日夏景宣书。’”杨时(1053-1135),北宋南剑州(今属福建)人,著名理学家。师从二程,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晚年隐居龟山,是称龟山先生。杨时的弟子罗从彦(豫章先生),闻程颐讲学于涪州,曾变卖田产来涪受业。但鹿鸣洞的北坡先生当另是一人。夏景宣,清康熙辛酉(1681)举人,曾任福建道监察御史。他在鹿鸣洞书对联的丁卯年应为1687年。说明鹿鸣洞当是明代或其以前的古人读《易》遗址。 八卦岩。在涪州庙垭场(今属武隆县庙垭乡)凤凰山下,民国《涪州志·古迹》载:“岩壁有天然八卦,又名宋师岩,明司谏刘 习《易》于此。”刘 ,号秋佩,涪州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户科给事中、长沙知府和江西按察司副使等职,曾为上书直谏弹刻庆云侯周能、太监刘瑾等,为此受廷杖下狱。王阳明盛赞其德。正德八年(1513),因杖创复发归乡,在凤凰下创办白云书院。著有《秋佩先生文集》。壁山。明代举人何环斗(1551-1623)晚年读《易》著书之地,在今义和镇境,遗址犹存。何环斗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后,历任彭山县教谕、武昌县令、大名府通判等职,万历三十年(1602)辞官归乡后,在 壁山创办琴堂书院,开双池,建琴台,凿洞读《易》。著有《春秋笔记》、《答客篇》、《九权》等81卷。 万松窝。在涪陵区惠明乡文观村。明万历戊午(1618)副榜蔺希夔故宅。蔺希夔,号云门,一生潜心理学研究,从其学者甚多;尝对人言:“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以官为?”著有《易注》行世。 以上是文献中明确记载属名人治易的历史遗存,但有一些未明确提治易,而实际上与其有关,如一些道家的修炼(居住)地,即属此类。 罗浮山。[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涪州》:“罗浮山,连亘入南海。《名山记》:昔罗浮仙人居此,故名之。”据《大清一统志》记载,罗浮山在白水入江处。白水河即今大溪河,入乌江河口以上山中有古庙曰冷竹箐,或许指此。时代当在唐代或其以前。 太乙门。在李渡镇大巷子之上,悬崖峭壁上建有山门,原门上刻有“太乙门”三字,相传唐代太乙真人修炼于此而得名。 游兰山。在罗云乡境。[宋]王象《舆地纪胜·涪州》:“游兰山……兰真人修炼之处,至洞门望见丹灶’,真人题字”。兰真人即兰冲虚,唐代涪州三仙之一。 白岩山。即涪陵城南乌江西岸小白岩。涪州旧志和《四川通志》中载系王真人修炼处。王真人即王帽仙(即王念溪),唐代涪州三仙之一。 种松山。涪州旧志载,在涪州城东二里(今雨台山下),相传尔朱真人种松于此。尔朱真人即尔朱仙,唐代涪州三仙之一。 腾蛟洞。在义和镇鸭子坝。[清]陈于铭《腾蛟洞记》载,数百年前为一樊姓学者命名(文中称“樊子”)。洞之右面为夫子坪,宋代学者 亚夫读书处。 之溪。在百胜镇境水口庙后,溪水曲屈如“之”字,清乾隆巳亥(1799年)举人何浩如(官至湖南安化县令),曾于此结亭读书,其亭址被《涪州志》列为古迹。 此类遗存再加上那些治易有一定成就的人的墓地,那就不胜枚举。五、其他易文化遗存 易文化的内容甚广,除前面所述而外,这应包括与《易经》有关的日常生活语言,与易学和易学人物有关的传说故事、地名、祠庙,易学知识及信仰在建筑物及人们衣、食、住、行中的运用和表现,以及易学著作和与易学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凡是在涪陵地域出现、传承过的,当今还在流行的,都属于易文化遗存。限于篇幅,笔者不再一一罗列。 中华易学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各种著述汗牛充栋。其应用涉及方方面面,易文化内容博大精深。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清理和研究易文化遗存,为的是吸取和发展其精华部份,让其为现代文明建设服务;对其糟粕必须予以批判,揭穿其伪科学、反科学的实质,对涪陵易文化的态度也该如此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