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020阅读
  • 0回复

(节日文化)“清明”: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形容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4-07
“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天地之间,纤云四卷,清风吹空,光影四射,温暖晴和。这真是一个很美的形容词。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如芒种、小暑、霜降、大寒等,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

清明这个节气,按照时序,已属季春,江南已经是“拆桐开尽莺声老”了,为什么还用如此光鲜亮丽的词形容它呢?我想这与二十四节气是生活在北方的周人定下来的有关。《逸周书·周月》已经标明“清明”,《逸周书·时训解》也说“清明之日,萍始生”,春天带来了一片生机。清明在阳历的四月初(二十四节气现在虽属“阴历”一部分,但它的设立、推算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节律的),在北方,此时尚属春初,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气候开始稳定,天空一派澄明,上古先民逐渐把生活重心从室内搬到室外。

《诗经·绵》写周族祖先“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诗是写周人如何艰辛地建造家园的。顾炎武《日知录》中解释“陶复陶穴”引《易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并指出“陶复陶穴”是周人建造穴居或打窑洞。那时人们或住窑洞或住半地下室,没有采光,室内即使白昼,也是迷蒙一片,虽有窗户,但还没有发明纸糊窗户,更遑论玻璃。平常用木板或瓦牖挡着窗户,只有天暖和时,才能打开,放些阳光进来。入秋转冬之后,人要“冬藏”了(简直像熊在树洞中冬眠),把朝北的窗户用木板挡住,再用泥巴糊严,不使漏风(即“塞向墐户”),尽量防风保暖,可是光亮也没有了。

整个一冬天,人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春天来了,当它稳定下来之时,人们便从室内移居于室外,恢复“野处”,其心情可以想见,这一声“清明”道出他们对大自然、对春天由衷的赞美,也抒发出百十天里“冬藏”的郁闷。后世医家倡导的,春天早晨起来,“披发跣足,缓步广庭”,也是学习先民对“清明”的享受。因此,“清明”来了,也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此后的二百多天里,除了下雨刮风和睡觉大多时间都是过露天生活了,先民与大自然关系的密切和对大自然的依赖,是把大多时间放在室内生活的“文明人”不能理解的。

《论语·先进》中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叫几个学生让他们各自表达其志向,学生回答很踊跃,最后孔子只肯定了曾点,而曾点所表达的志向不过是在清明、上巳之际带领一些青少年郊游:“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上巳节原在三月第一个巳日,后来定在三月初三,与清明节相距很近。这是一个祓除不祥、清洁身心的日子,“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疚为大洁。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矣”(《后汉书·礼仪志上》)。

天暖和了,各种有害之物也蠢蠢欲动了,所以要到流水去清洗一冬天的“宿垢疚”。上巳还有个祈雨祭祀的节目——舞雩(女巫在雩台上跳舞以祈祷上苍),古代许多祭祀带有祈福和狂欢的双重功能,这在《诗经·溱洧》表现更为凸显。上巳这一天郑国的青年男女在溱水、洧水欢聚嬉戏:“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

春天冰雪融消,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与欢乐,人们只有在大自然才会有所感悟,难怪孔子肯定曾点。此时孔子教学大约也要搬到室外的“杏坛”了吧?

清明节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日,它的习俗都与先民从“穴居”到“野处”有关,如钻燧改火、淘井插柳、踏青、挑荠菜等。新春来了,三阳开泰,万象更新。冬天用于取暖、照明和烹饪的火种,不再使了换新的,于是有重新钻燧取火。唐宋两代,宫廷还以新取出来火,分赠予贵官豪门,唐诗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描写此事。

淘井,也是除旧布新,掏出旧水,取用新水。插柳其意也在于迎接新春,留住春光,因为“柳者,留也”。辛弃疾的名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人们到郊野挑荠菜是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带上一点绿色、春色,沾一点野味。

唯独自宋代以来特别看重的扫墓,这倒不是上古所遗的习俗。孔子说“古也墓而不坟”,墓地没有隆起的标志,当然就不可能有扫墓祭祀之事。清初博学的毛奇龄在《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清明日、霜降日行墓祭礼》中指出,到墓上祭祀亡灵的习俗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孟子》中讲述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那位吃得满嘴流油的“良人”就是在坟墓间乞求祭祀之余的,可见当时就有了墓祭。

战国以来,祭祀亡灵,春季在寒食节。寒食节定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最初这是个北方的节日,纪念晋国介之推的。介之推,晋国人,是流亡公子重耳的随从,在外流亡19年中备尝艰险,回到晋国后又辅佐重耳登上诸侯之位,但他不求回报,奉老母隐居绵山。重耳得知以后,派人到绵山,请他出山,但找不到介之推,于是想通过烧山逼他出山,不料介之推坚持不出,抱树而死。

人们出于对这位忠臣的同情,在清明之前一两日不举火、吃头天做好的食物,并祭祀介之推,后来也兼祭自己家的过世之人了。这个节日也流传到南方,《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把寒食节这个民间祭扫的习俗“著为令”,成为公共祭扫日,公务人员还给假,以便出城上坟。寒食节与清明节相差一两天,习俗又有相近之处,逐渐混淆,到了晚唐五代也就有人在清明祭扫的了。宋代清明祭扫遂成风俗,流传至今,清明与扫墓简直是密不可分了。


宋代中叶以后,经济文化逐渐南移。形诸诗文的清明祭扫活动以写在南方者为多,而南方此时,桃李花期已过,苦多风雨,再加上祭扫活动就会给人以凄凉之感。晚唐杜牧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本来只是写春雨之中路人的感受,与祭扫无关,但后人读此诗,那凄迷的境界,淡淡哀愁总会把它与清明时节对逝者的怀念联系起来。杜牧这首小诗影响极大(通俗诗歌选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大多选此诗,明清时调还把它写入歌词),几乎为以后诗人歌咏清明节定了格。

特别经典的一首是南宋吴文英怀念离去姬人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上阕)不仅怀念离人,更哀叹转瞬即逝的春华,词人把残花落蕊收集起来埋掉,还写篇墓铭,名之曰《瘗花铭》,以志悼念。大约《红楼梦》写林黛玉葬花就受到吴文英启发罢!很少再有人问一下这个节气为什么叫清明了。

(本文选自文化学者王学泰的读史小文合集《写在历史的边上》,全书46篇短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该书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来源:凤凰读书 作者:王学泰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