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071阅读
  • 2回复

(科举文化)大唐科举试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4-03
《大唐的科举试题》
  该说说唐代科举考试的具体内容了。
  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就是“唐代以诗赋取士”,实乃大谬。今人追超女、玩微博、搞“阴道独白”,大唐就爱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不读诗不写诗的人,在唐代没法混,下辈子也当不上“星”。
  大唐是诗的时代,诗歌标志着大唐社会的高雅不俗和恢弘气度。但是,写诗仅仅是大唐官员们修身养性的主要方式,而非科举的核心内容。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从来就不是考试死记硬背,至少不是以死记硬背为主。该背的基础知识,自然是要背的。比如,今天的学生上考场前,数学公式总要记得吧?因此,填空默写之类的基本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古代科举,直到清朝,都主要是通过“时务策”,考察考生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答“时务策”,才是唐朝科举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考试内容。
  在《全唐文》卷二二二中,收录了唐玄宗宰相张说出的几道策论题,请大家欣赏一下。
  《试洛州进士策问四道》,是洛州选拔参加全国进士科统考考生的四道“时务策”考题。这是第一道题:
  问:【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
  大意是:打仗必然会死人,杀人绝不是好事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近边境多事,朝廷正在讨论征伐之事。如果能通过外交努力,实现罢战息兵,那是最好的。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
  这道题,考的是军事加外交的问题,而且是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翻一翻《全唐文》就能发现,策论考题内容,涉及具体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都是十分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要你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仅能背诵儒家经典、只会写诗作赋的人,想进士及第?门都没有。
  我们再看军事科的考题。
  《兵部试将门子弟策问三道》,是兵部招考部队武官的三道“时务策”考题,考生均为将门子弟。第一道题是这样的:
  问:【《礼》、《乐》、《诗》、《书》,将之本也;德刑政事,战之资也。自营州东覆,赵郡南侵,践更塞下,望猎尘而股战;拥麾陇上,闻虚弦而心死。中兴皇历,大讲戎机,悬金待赏,筑坛思拜。吾子才标美箭,门袭良弓,军法盈怀,兵规指掌,未知献何道使人兴义?进何政使人知礼?施何方使人向信?行何术使人有勇?择前王之令典,合今日之权宜,助武成于七德,翼威加于四海。又闻乎兵以正合,战以奇胜,然则守信非乎尚诈,成列异乎鼓儳,去就之宜,伫详厥旨。】
  《礼》、《乐》、《诗》、《书》,是治军之本;道德刑罚并用,是战场取胜的必备手段。前不久,军队在营州打了败仗,至今士气不振。现在,朝廷要重振军威,渴求良将。你们都是将门子弟,善于刀枪剑戟,熟知兵法军纪,你们打算如何恢复士气?请你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现状,充分陈述大唐将士威加四海的方略。
  这道题,考的是军事战略和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非文武兼备,是无法下笔的。可见,要强通过考试,获取军官资格,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大名鼎鼎的李光弼,就是通过该科考试,而成长起来的。据《全唐文》卷三四二,颜真卿撰写的《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都督河南淮南淮西荆南山南东道五节度行营事东都留守上柱国赠太保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
  未冠,以将门子工于骑射,能读《左氏春秋》,兼该太史公、班固之学,开元中起家左卫左郎将。
  李光弼的父亲是大唐名将李楷洛。李光弼不仅善骑射,而且精通历史,擅长《左氏春秋》、《史记》、《汉书》,因此,一进入军队,便任军官,为左卫左郎将。
  大唐军队为什么战斗力强?首要的,是将领们有文化,不仅武功好,精通兵法,而且熟知《礼》、《乐》、《诗》、《书》。

  再看制科的考题。
  在《全唐文》卷六五二中,收录了元稹参加制科“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的考题和元稹的答案,
  问曰:【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二百,十圣宏化,……自祸阶漏坏,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氓,未遂富庶。督耕植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
  大意是,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原地区,战争连绵,百姓逃散,国库空虚。目前,政府陷入左右为难的极度困境之中。要求百姓务农吧,大家不安心于家乡居住;加增商税吧,人们又说税赋过重。你有什么好招重振大唐雄风?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过去到底犯了那些错误,如何修正?将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面对这三道题,本人老实承认:答不出来。很希望某些牛哄哄的“公知”来穿越一下,试一试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是否够格给大唐的进士提鞋子。
  无论是【明经科】、【进士科】、【制科】,还是其他科,都要面对回答“时务策”,考题内容大同小异。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4-03
科举考试,绝不鼓励死读书、读死书。考试程序,就是闯关,过了这道关,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道关:
  1、帖经。从要求背诵的经书中,挑出一些来,进行默写、填空。这是考察学生的基本功,该记该背的东西掌握了没有。
  2、口试,即面试,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经书的理解水平。用今天的话来说,经书,全是理论的东西。如何考试呢?唐朝选择了口试。考官出题,考生现场答题,可以与考官展开辩论。
  3、笔试。是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考题是三道“时务策”,考官针对社会或者政府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出题,请考生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可能是一个案子如何审理,可能是一个经济难题,也可能是一个军事难题,等等。在《全唐文》中,辑录了大量这类考题,后面我们会提供几道供大家欣赏。
  闯过三道关,才能被录取。明经科每年录取在一百人左右。唐朝科举录取,并无固定数额,多视考生情况而定。

  其次,说进士科。《唐六典·尚书礼部》:
  凡进士,先贴经,然后试杂文及策,文取华实兼举,策须义理惬当者为通。(旧例帖一小经并注,通六已上;帖《老子》兼注,通三已上,然后试杂文两道、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依明经帖一大经,通四已上,余如旧。)
  进士科考试,也是三道关。
  1、帖经。默写、填空经书。
  2、作文。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诗赋考试。据《封氏闻见记》,“旧例,试杂文者,一诗一赋”,就是说,做一篇赋、一首诗。这是考查学生们用文学手段阐述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3、笔试。也是时务策考题,共五道,比明经科考试多两道。
  明经科和进士科考试主要不同之处,在第二场,一个是考试对经义的理解水平,一个是考试用文学手段阐述经义。

  第三,是明法科,即法学科。《唐六典·尚书礼部》:
  凡明法,试律、令,取识达义理,问无疑滞者为通。(所试律、令,凡每部试十帖,策试十条,律七条,令三条。)
  这是两道关:
  1、帖律、令。考察基本功,对要求背诵的法律条文进行默写、填空。
  2、笔试。是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考题是十道“策试”题,一个个具体的案子,如何审理等,并写出审判书来。
  第四,明书科,书学,即当今的文字学。《唐六典·尚书礼部》:
  凡明书,试《说文》、《字林》,取通训诂,兼会杂体者为通。(《说文》六帖,《字林》四帖;兼口试,不限条数。)
  这是两道关:
  1、考察基本功,对《说文》、《字林》两部著作进行默写、填空。
  2、口试相关内容。
  第五,明算科,即数学科。《唐六典·尚书礼部》:
  凡明算,试《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取明数造术,辨明术理者为通。(《九章》三帖,《五经》等七部各一帖,《辍术》六贴,《辑古》四帖,录大义本条为问。)
  这是两道关:
  1、根据十部数学书,出20道填空题,请考生填写。
  2、口试相关内容。

  上述考试,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阅卷之后,拟定初步录取方案。然后,将录取方案和考生试卷,一并送到宰相哪儿,经宰相们审查、商议后,确定录取名单,再张榜公布。
  唐朝的考试,是十分灵活的,因为其目标明确:取才。《唐六典·尚书礼部》:
  凡此六科,求人之本,必取精究理实而升为第。其有博综兼学,须加甄奖,不得限以常科。
  因为是求人为本,所以,要把基本功扎实、学问深厚的人选拔出来。对于博学多才的,可以不限于这六大专业,唯才是举。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4-03
古代科举都考什么题?

■杨昌平

提起科举制,不少人就会想起八股文,似乎八股文就是科举制的代名词。其实,从明朝才开始实行的八股取士制度,显然不能代表科举制的全部。从正式创立科举制开始,包括后来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明清两朝,每次考试都分好几场。比如在明清两朝,科举要考三场,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当时政府的应用文写作,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时务策的出题常常是如何处理现实中的一些国家大事。所以,只通八股文而不懂其他知识,也是无法考上的。

唐朝经常考作诗

唐朝的诗人多,李白、杜甫、白居易、贺知章、王维、孟浩然等人的作品流传至今。因此,唐朝的科举考题也受唐诗的影响,经常出题让考生写诗。唐朝科举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科举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诗、赋均是有韵的文体,讲究文辞华美,音韵和谐,诗歌要对仗工稳,赋要骈骊顿挫,基本上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学识水平。所以,进士考试最引人注目,常由礼部、吏部或其他朝中要员主持,或者由皇帝亲自命题,多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考中者称“及第”或“夺魁”。及第后,皇帝赐宴,就算具备了做官资格。进士考题也是刁钻古怪,五花八门,让人难以猜测。

诗人祖咏参加科举考试时,只写了20个字就被取中,也算是一段传奇。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祖咏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按照考试的惯例,举子们要写上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而这次应试的题目叫《望终南余雪》。终南山是横亘陕西等省的一座著名山脉,望着它上面的余雪,写出一首诗来,想像的余地非常大。

眺望终南山北仍未融化的余雪,祖咏一气呵成,只写了四句,就站起来对主考官说:“考官大人,我现在可以出场了吗?”那位正在沉思的考官大人连头也都没抬地闷声说:“这么快就考好啦?那你把考卷拿来我看!”祖咏遂把考卷呈献给考官,卷上写着: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于是,考官问祖咏怎么不写了,祖咏回答:“意尽。”结果祖咏当年被录取了。不过,祖咏的仕途却不顺利,以至于后来以捕鱼砍柴为生。

诗赋虽是唐朝科举的考试重点,但时务策却是最关键的内容。唐朝名相张说多次给考生出策论题,《全唐文》中就收录了不少。


比如张说给洛州参加进士科考生出的《试洛州进士策问四道》中,第一道题是问大家:“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其意主要是问如何通过外交努力,与边境的藩虏罢战息兵。这道题既考察考生对国家军事和外交的关心和了解程度,也能看出考生处理国家大事的实际能力。

从《全唐文》中可以发现,唐朝科考的时务策考题内容多涉及具体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教育等内容,都是十分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而且要考生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宋朝和唐朝一样,考题也重视诗赋和经义,到明代,诗赋就从考题中淡出。


武考既重谋略也重骑射

科举考试并非只有文科,从唐朝开始就有武举,是为朝廷选拔武将的一种方式。直到清朝,武举考试才改称为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不是太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

唐朝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除此之外,唐朝的武举也考谋略,《兵部试将门子弟策问三道》,是唐朝兵部招考武官的三道谋略考题,考生均为将门子弟。第一道题是:前不久,军队在营州打了败仗,至今士气不振。现在,朝廷要重振军威,渴求良将。你们都是将门子弟,善于刀枪剑戟,熟知兵法军纪,你们打算如何恢复士气?请你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现状,充分陈述大唐将士威加四海的方略。大名鼎鼎的天下兵马副元帅李光弼,就是通过该科考试成为武将的。李光弼的父亲是大唐名将李楷洛,李光弼不仅善骑射,而且精通历史,擅读《左氏春秋》、《史记》、《汉书》,因此,一进入军队,便任军官,为左卫左郎将。

宋朝武举改变了唐朝凭武艺选拔人才的做法,仅保留了骑、步射两项,而且科考用弓不超过当时军队所用的弓力,大大降低了臂力的要求。此外,宋朝武举还添置了谋略的考核;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唐李问对》)经义理论的掌握;对兵书理论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当朝现实问题等为考试内容的对策。要是不能对《武经七书》烂熟于胸,通过经书大义和策问这两关就难上难了。因此,识文章、应策对成了入“武闱”的高门坎。

到了明朝,武举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武科与文科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试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拼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只会八股文也当不了状元

长期以来,八股文被广为诟病,但明清两朝的科举不只有八股文,时务策仍是重要内容。明朝嘉靖年间状元林大钦在府试期间,就显示出一定的忧国忧民政治情怀和不俗的水准。如府试期间的策论《李纲十事》就很有“医国”的独到见解。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林大钦赴京会试,在礼部会试上获第12名贡士,取得殿试资格。1532年4月24日参加殿试,“天子临轩赐对。一时待问之士,集于大廷者凡三百余人”。林大钦的能力在殿试中得到充分体现,他所作的约5000言《廷试策》,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该文切中时弊,措施得力而实用;流畅奔放,文笔犀利而平实。历代论者都以其比之贾谊、苏轼的策论。这篇策论能得到嘉靖皇帝青睐,更主要的是其中的论点。林大钦少时家境贫寒,他曾在邻村教书维持生计,也因此有机会接触了解最底层劳苦大众生活,并思考当时社会政治腐朽的根源,明确地提出了八项治国方略:均田、择吏、去冗、省费和辟土、薄征、通利、禁奢。因此,林大钦被钦点“御擢第一”,成为状元。

有据可查的明朝科举考试中,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策论题目是“安国全军之道”,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时务策是“论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明朝亡国之君崇祯更加注重策论,崇祯帝根本没有唐太宗策试时“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的得意心情,想力挽危局的崇祯帝亲自出题,300字的策问中共发出9问,大多切中时弊,劈头第一问就说:“同朕共同治理天下的,是士大夫。如今士风不正,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想要正士风以复古道,用什么办法可以做到?”


清朝也是如此。比如康熙在位时,发生三次大的战争,即三藩之乱、三征噶尔丹以及对准噶尔之战(一直持续到乾隆皇帝),而如何应对这几次战争带来的问题,就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清朝的第十四位状元韩菼就因应答得当而中了头名。韩菼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通过科举入仕,做过地方官或京官。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韩菼好学上进,擅长诗词古文。康熙十一年(1672年)八月,韩菼考中顺天乡试,成为一名举人,翌年二月,韩菼参加礼部会试,夺得第一名:会元。四月,参加殿试。殿试考时务策,韩菼在时务策策文中指斥“三藩”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应尽快撤销。殿试结束,担任评卷的大臣把前十名的卷子送呈康熙。康熙正在筹划撤藩,韩菼的对策正中他下怀,遂在韩菼卷的卷首写下“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在考试中敢指责三个大权在握的王爷,可见科举也有其可取之处。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