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124阅读
  • 0回复

(哲学思考)《西方哲学简史》摘录100条(精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2-02
《西方哲学简史》摘录
东如古海


  (1)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是【宗教】和神话,哲学脱胎于宗教和【神话】的世界观。“轴心时代”
  (2)希腊哲学的特质归结为两条:一是【非宗教】的精神,一是【思辨】精神。
  (3)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希腊人最初是以【神话】来理解和反映他们周围的世界的,他们构造的神话在各民族的神话中最为完整和系统。 “神话世界观”
  (4)希腊哲学开始于对自然的思考。早期哲学家思考的“自然”(physis)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总和的自然界,它的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因此,亚里士多德后来明确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本原】”(arche)是自然哲学家关注的焦点,它的本义是“【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本原”的这两层意思分别被译作“【基质】”(Urstoff——德文)或“【原则】”(principle)。自然哲学是对世界【本原】和【宇宙】整体的探讨。
  (5)早期自然哲学界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后来发展为【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什么是本原?这是一个贯穿于希腊哲学始终的问题。希腊哲学家普遍相信,【最高原则】是唯一的、永恒不变的,但又统摄着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因此,在对本原的探讨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一与多、静与动、变化与永恒的关系问题。
  (6)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的哲学问题。
  (7)哲学的职业化反过来又促进了希腊民族的思辨精神的发展,结果形成了希腊民族特有的【静观】、【思辨】的性格。 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把这些特点概括为五:静观、辩证、演绎、理智和实践。
  (8)希腊哲学的基本范畴,如一和多、静和动、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永恒和变化、存在和生成、原因和结果、纯粹和杂多、理智和感觉、形式和质料,等等,都是【对子】。对子就是【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是【辩证法】。辩证法的原意指【对话】,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提倡,后来亚里士多德把它发展为【辩证推理】。不论采取对话的形式,还是采取推理的形式,辩证法都是对两种相反的意见所做的分析和综合,最后达到统一的结论。辩证法是用【一】统摄多,以【综合】克服矛盾的艺术。辩证法的思维不仅是【二元对立】的,而且是以对立的一方为中心、以另一方为边缘的【一元中心论】。当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把希腊哲学的这种传统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logos)就是【理性】。希腊哲学的理性特征是【二元对立】与【一元中心】的统一。
  (9)希腊哲学的样板是【欧几里得】几何学。柏拉图创办的学园的门楣上刻有“不懂【几何】者莫入此门”的警告。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科学都是证明科学,而证明科学的最高成果是【几何学】。
  (10)“理智”是希腊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nous),又译作“心灵”(Mind)。希腊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也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休等宗教观念,希腊哲学中保留有这些传统观念。但“理智”的观念确是哲学所特有的。第一个雅典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首次提出,心灵是万物运动的本原,苏格拉底对此大加赞赏,再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提倡,理智主义最突出,最明显地体现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与传统宗教的“灵魂”观念相比,理智更纯粹,有更高的思辨性,而无人格的禀性。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智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所推动,弥漫于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的统一。哲学的理智主义使得身体和灵魂、感觉和理性成为二元对立的关系。
  (11)希腊哲学家虽然推崇为知而知的纯思辨,但也并非不关心实践。“实践”(praxis)一词也有“实用”的意思。希腊哲学家都以“善”为价值取向,善是好处,当然有功用实效。当希腊哲学家说哲学的非实用性时,他们否定的只是个人的物质利益和官能享受方面的实用性,他们既不否认哲学对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实用性,也不否认哲学对于公众生活的功利性。“实践”一词的另一特殊含义指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活动。
  (12)希腊哲学家把追求智慧的思辨作为神圣的活动,他使人获得神的知识,使人接近神。苏格拉底宣称,他是附有神灵、传达神意的“牛虻”;柏拉图说,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神人合一的“迷狂”;亚里士多德说,第一哲学是神学,哲学思辨表达了人性中的神性,哲学家的生活是人类所能达到的幸福的顶点。这些话表达了一种理性的宗教观,或神化的哲学观。
  (13)泰利斯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他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
  (14)阿那克西曼德是泰利斯的学生,他看到水本原说的局限性,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生成万物的本原被他称作“无定”(apeiron/indefinite),因为它没有任何规定性,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调和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
  (15)阿那克西美尼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提出气是本原,可以说,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
  (16)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火本原”说大体可做如此理解: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因此,世界的归宿是火。
  (17)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有两个方面: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往复的转化。内在的本原即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logos)。这个词的原义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并且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述了真实的原则。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它可被理解为“理性”、“理由”等;就逻各斯是世界的本原而言,它又可悲理解为“原则”、“规律”、“道”等。赫拉克利特并没有把逻各斯看做与火不同的本原,逻各斯与火是同一本原的内、外两个方面。
  (18)按照逻各斯的原则,一切事物都像火那样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生成”(becoming)的意思是“变成某物”(coming to be)。生成中的事物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的关系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 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比如“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
  (19)毕达哥拉斯派认为,“灵魂是一种和谐”。净化灵魂的手段是哲学和音乐。它们都有和谐的特征。和谐都是一种数的规定性,哲学首要的对象是数。哲学就是“爱智慧”,毕达哥拉斯派所谓的智慧就是对数的本性的把握。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
  (20)爱利亚派因意大利南部城市爱利亚而得名,其中心思想是:世界本原是不变的一。克塞诺芬尼对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批判动摇了神话世界观的基础,他说,神话里的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克塞诺芬尼所说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在“原则”的意义上所说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
  (21)巴门尼德是爱利亚派的实际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者。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开始,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动摇的中心”,而意见的对象却“不真实可靠”。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两个领域比喻真理和意见的对象。
  (22)巴门尼德把“是者”作为真理的对象。“是者”是代替克塞诺芬尼的“神”的概念;虽然两者都表示“不变的一”,但“是者”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思辨性,更适用于理性论辩,他关于“是者”的学说包含着我们在早期希腊哲学典籍中可以见到的最缜密的哲学论辩。巴门尼德说“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这句话通常被缩写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巴门尼德通过思辨规定了是者的性质,这些性质包括: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
  (23)巴门尼德所说的“是者”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和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滚圆的球体。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是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所把握的“是者”。他的思辨和论辩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是者”后来超出自然哲学,成为形而上学的中心范畴。
  (24)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他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可能运动性的四个论证。有人诘难说,如果承认存在是不变的一,那么便会得出事物不能运动的荒谬结论;他们则反击说,如果承认存在是变化的,那么也会得出事物不能运动的结论,并且这是与前提相矛盾的悖论,更加荒谬。芝诺悖论有四个:“二分法”,“阿基里和乌龟赛跑”,“飞矢不动”,“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25)“元素”这个概念原意是“字母”,自然哲学家用它表示性质的不可分性,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最小单位;它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因此元素不是毕达哥拉斯所说的数。元素派代表人物有: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本原学说分别为四根说和种子说。
  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争斗的“恨”。按照他的本原论,人的肉体感官归根到底皆由土、水、气、火组成,爱和恨也在人体内起作用。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触时,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他把同类本原的触类相通称作“流射”。恩培多克勒提出“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流射说”是一种把认识归结为感觉的感觉主义。
  阿那克萨戈拉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阿那克萨戈拉在元素之外,又设定了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心灵(nous)。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的概念。
  (26)原子论的创世人是留基波,留基波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是原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原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的原意是不可分割,它被用来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虚空”的意思与“充实”相反。如果说原子为存在的话,那么虚空就必须是非存在。原子论者认为无数原子处于漩涡之中,重的原子在中央旋转,组合成大地,轻的原子被抛到外层。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
  (27)原子论者对感觉的性质有两种解释:一是流射说,一是约定论。按照流射说,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影像”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印象”则是这些原子在眼睛里压下的印记。根据约定论的解释,感觉与事物的真相并不一致。德谟克利特认为:“感觉”不是按照原理,而是按照意见显现的。事物的真理是:只有原子和虚空。甜是约定的,苦是约定的,热是约定的,冷是约定的,颜色是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约定”是与“自然”相对的一个概念,意思是人为造就,并非依事物本性生成。
  (28)智者就是传授用优雅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艺术的教师,但他们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想家,他们的教学活动有着鲜明的功利性,这就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社会政治需要决定了智者的职业特点,智者职业带有商业特点。智者指“有智慧的人”,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智者传授的智慧主要是修辞学和论辩学。
  (29)智者派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30)“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苏格拉底认为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性,“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个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性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这一断言有这样的概述:“如果人们不知道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于无知。”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他自身的道德实践就是对此的最好注释,他为“德性就是知识”、“无人有意做恶”的道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31)苏格拉底与智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因为他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承认自己无知,正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所在。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方法比作“助产术”,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32)“分离学说”是柏拉图主义的要义,它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柏拉图认为,可感领域不是真正的是者,真正的是者是知识的确定对象,属于理智的领域。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他将认识分为四个层次:幻想、信念、数学和理性知识。其中“理性知识”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理智最终认识的本原是统摄一切的原则——善。
  (33)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善。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知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就是善的理念。”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不能反过来用知识和真理来规定善。“洞穴的比喻”。“哲学王”。
  (34)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他把希腊文“显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型相”(相当于英文Form)。“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这是柏拉图学说的一个鲜明特点。
  (35)柏拉图在区分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同时,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分有”一词的意义由“部分”演变而来,表示“具有一部分”之义。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用他的话来说,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柏拉图把技艺观念引入摹仿说,人的意见只是对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见制造的人工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摹仿”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和艺术观都依赖于这一思想。
  (36)柏拉图说哲学家是“区分和集合的热爱者”。区分和集合是辩证法的两条途径:集合是由低到高逐步上升的过程,区分是相反的高到底的下降过程。区分的方法实际上是两分法。
  (37)柏拉图的《理想国》首次对灵魂做出了理性、激情和欲望的三重区分,柏拉图称它们为灵魂的三个部分。理性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是人的灵魂的最高原则,它是不朽的,与神圣的理念相通。激情和欲望则是可朽的。欲望专指肉体欲望,理性的欲望被称作爱欲(erros),这是对善和真理的欲求。肉体的欲望或服从理性而成为一种德性,或背离理性而造成邪恶。
  (38)灵魂回忆说:灵魂被折断翅膀,不能上升到天上的理念领域,只得依附于肉体作为暂居之所。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关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关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从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灵魂固有的,或者说,先天地存在于灵魂之中,但处在潜在状态,宛如在梦境一般。学习的作用在于触动、提示或唤醒知识,使之明白地昭示于灵魂。
  (39)柏拉图认为社会正义就是每一个人都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这就是,统治者以智慧治理国家,武士以勇敢保卫国家,包括生产者在内的所有成员以节制协调彼此的行为。
  (40)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生涯密切相关,他终生关心什么是正义城邦的问题。为了建立正义城邦,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主张。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王和统治者的人真正成为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哲学王”作为知识和智慧的公共导师,承担教育和指导武士阶层的职责。
  (41)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立吕克昂学园,他习惯一边散步一边跟学生讨论哲学问题,人们通常把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学派称为逍遥派。亚里士多德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哲学的理解是,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总汇,包括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艺术三类。其中理论科学又被分为第一哲学(即后人所谓的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以及作为理论科学导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实践科学包括指导个人实践的伦理学和指导公共实践的政治学。艺术也包括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技艺,亚里士多德专门研究了使用文字所创作的文学艺术。
  (42)三本原说和两本质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运动的本原是三个。形式、缺乏和质料是运动的三本原”。其中,缺乏决定运动所朝向的状态;缺乏也是一种形式,即事物应该有、但尚未有的形式。一旦事物拥有它所缺乏的形式,它便完成了一个形式向另一个形式的变化,即完成了一个运动过程。亚里士多德还把运动定义为“潜在的现实化”,现实和潜在可以说是运动的两重本质。
  (43)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有四: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其中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由此“四因”最终可以归结为质料与形式的区分。
  (44)“形而上学”在希腊文中的原意为“物理学之后”,即“超越物理学”,超越经验领域到达靠思辨把握的神圣领域。《形而上学》的第一句话是:“人在本性上是求知的”,接着说明了人们追求知识的由低到高的等级,从感觉到理智,从个别的、具体的到普遍的抽象的对象,最后到达最高的知识,以最高、最普遍的原则为对象,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和“神学”。
  (45)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是者”。他说:“有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这一门科学就是后人所谓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本人称之为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秘密在逻辑学,要理解“是者”的哲学意义,需要先了解系词“是”的三个逻辑功能:判断的联结词、指称主词自身,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与系词“是”的三种逻辑功能相对应,“是者”的哲学意义也有三种。简单地说,“是者”的哲学意义是“实体”,而“实体”的每一种意义都可以通过对系词“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而得到。
  (46)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实体与具体实体,经验世界的一切具体实体都由形式和质料、实在与潜在两方面因素构成。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作“质型论”(hylemorphism,其中hyle表示质料,morphe表示形式)。《形而上学》提出了三类实体构成的世界等级。第一类是可朽的运动实体,第二类是永恒的运动实体,第三类是永恒的、不动的实体。第一类实体是地界的个体,第二类实体是天体,第三类实体是神学研究的神圣实体,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神”。“神”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词,是为了解释可感的物理实体依然是个别实体。他所谓的神不是有人格、创世的神,不是对之顶礼膜拜的宗教对象,对他来说,对神的崇拜是纯思辨活动,是智慧和幸福的顶点。研究神学是哲学的最高境界,不包括实用或实践的动机和利益。
  (47)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科学具有目的论的特征,所谓实践,就是以善为目的与导向的行为。实践科学又两个主要分支:研究个人之善的伦理学和研究公众或国家之善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一切目的之目的。这种以幸福为伦理活动终极目的的观点被称作幸福主义。
  (48)实践智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智慧是与理论智慧并列的理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实践智慧只考虑具体环境和事实,理论智慧却追寻事实的原因;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个别的事件,理论智慧的对象却是普遍的本质;最后实践智慧乃是产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年轻人所能获得的只是像数学这样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最明显的特征是思虑和选择。实践智慧既然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必然具有选择德性的标准。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中道”。他说:“德性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些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德性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德性的对立面是两个极端:“过分”和“不足”,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
  (49)晚期希腊哲学有四个新的派别: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和新柏拉图主义。他们区别于老学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伦理化的倾向。
  (50)伊壁鸠鲁的伦理学派被称为快乐主义。按照感觉主义的准则,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感觉证明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这一常识的正确性,感情显示了趋乐避苦的自发性和自明性,快乐的伦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真理。伊壁鸠鲁虽然把快乐与幸福等同,但却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他还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他所谓的静态快乐指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两个方面;或用肯定的方式表述,指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但在历史上,享乐主义的坏名声和纵欲主义的不实之词却加在了伊壁鸠鲁头上。
  (51)斯多亚派是希腊哲学中流行最广泛、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派别。它的第一创始人是芝诺。斯多亚派关心自然,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幸福生活,他们的口号是“按照自然生活”。这里所谓的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或“共同法”。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按照斯多亚派的严格的决定论,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

照斯多亚派的严格的决定论,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
  (52)怀疑派:“怀疑”一词的希腊文的意思是“探究”。怀疑派认为,真正的怀疑应该是不断的探究,不应该终结于一个肯定的或否定的结论。这种彻底怀疑态度的代表者是皮罗。皮罗生前无著述,以独特的生活方式赢得追随者,“皮罗主义”遂成为怀疑主义的代名词。皮罗主义者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事物实际上是什么同样的东西?第二,我们应对它们采取什么态度?第三,这种态度有什么后果?皮罗主义者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可知”,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悬搁判断”,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动心”。
  (53)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是普罗提诺,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太一、理智和灵魂为“三个首要本体”。“太一”(to en/the One)指无所不包的统一性。肯定地说,太一是善本身。它的善不是伦理之善,而是本体的完善和圆满,或者说,它是生命之源、力量之源,否定地说,太一不是一个东西,也不是万物的总和,而是先于万物的源泉。普罗提诺常将太一比喻为“太阳”、“源泉”。按照这些比喻,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他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喻为“流溢”。太一的生成是完善的本性所在,是自满自足,产生外物而又无损于自身。
  (54)在普罗提诺那里,第一本体是“太一”,第二本体是“理智”,第三本体是“灵魂”。理智或心灵是最先从太一中流溢出来的本体,灵魂从理智中流溢出来。普罗提诺使用哲学与宗教相混杂的表达方式说,太一、理智和灵魂是三个本体,但又是同一个最高的神。用单数大写的神表示三大本体。就是说三个本体为同一位神。后来的基督教教父将“本体”译为神的“位格”,把神作为单一实体,引申出上帝“三位一体”的概念。
  (55)基督教之所以能够与希腊哲学相结合而形成基督教哲学,其秘密在《圣经》与希腊哲学的可比性。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的《圣经》包括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和记载耶稣基督及其使徒言行的《新约》。《旧约》树立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神——耶和华的形象。耶和华是人的理性不能认识的。《约翰福音》对耶稣和上帝的关系做了理论阐释,也即“道成肉身”的学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万物是凭着他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恩典和真理都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道”即希腊文“逻各斯”的意译。《约翰福音》把耶稣当做“逻各斯”的化身,将“逻各斯”与上帝同一,这就为人通过理性(“逻各斯”)来认识上帝、解释教义开辟了道路。“道”的概念引入基督教义是基督教哲学史的重要事件。
  (56)早期基督教包括使徒时期和教父时期。教父都是神学家,大都没有完整的哲学理论,早期教父大多为护教士。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奥古斯丁称基督教为“真正的哲学”。
  (57)《圣经》说道是“普照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是“恩典和真理”。奥古斯丁将这一教义理论化,提出了“光照说”,其大意是:一切真理都存在于上帝之中,上帝是真理的来源,真理是上帝之光,“光照”是人的理性获得真理的途径。
  (58)恶的存在与上帝的全善、全知、全能相矛盾。奥古斯丁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解释是最早的神正论。它的意义是: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争议。
  (59)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历史做出了圣史与俗史的区别。与此相对应的是圣城和俗城相区别的社会观。在此,“城”是“社会”的意思。“天上的和平”是上帝之城的目的,“地上的和平”是世俗政权的目的。
  (60)中世纪学校的教学内容为“七艺”,包括“四艺”(代数、几何、天文、音乐)和“三科”(语法、修辞、逻辑)。
  (61)“经院哲学”一语来自拉丁文,原意是“学院中人的思想”,又译为“士林哲学”。当它被译成“经院哲学”时,其特殊含义是,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从社会条件和思想特征来看,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62)12世纪的经院学者围绕共相性质的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唯名论和实在论两大派别,每一派别又分温和派和极端派。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到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实在论认为共相即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犹如柏拉图式的理念;温和的实在论则认为,这种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63)托马斯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他在《神学大全》中认为,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的对象,哲学以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科学。再者,他认为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而不取决于它如何认识和证明演绎的前提。因此,既不能因为教理神学依靠信仰认识它的前提而否认它是一门科学,也不能因为它运用了辩证法而把它归之于哲学。
  (64)十三四世纪时,经院哲学有两个中心:一是巴黎大学,一是牛津大学。司各脱的主要著作是《牛津评注》,这是他在牛津讲授《箴言书》的讲稿,司各脱在巴黎大学讲授《箴言书》的课堂记录稿称作《巴黎记录》。司格脱是法兰西斯会的博士,他的称号是“精细博士”。司各脱主义是经院哲学的一个新模式,他在流行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与奥古斯丁主义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细致地分析问题,试图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才有格外精细之风格。
  (65)奥康是新唯名论的创始人,奥康的知识观的一个重要的推论通常被称作经济思维原则。他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这句话被后人转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这就是“奥康的剃刀”的由来。所谓必要,即逻辑自明或经验证据,没有两者中任何一条的支持,任何东西都不能算作知识。
  (66)中世纪晚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15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6世纪席卷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15和16世纪的社会文化思潮可被归结为五类:人文主义、古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自然科学精神和传统的经院学术。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把这一时期的成果概括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这两大主题。宽泛地说,这两大发现时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切哲学神学的主题。
  (67)人文主义的思想家从哲学和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崇高价值。人文主义者发现的人的价值包括尊严、才能和自由。人文主义者以“人的尊严”、“人的崇高”为题,歌颂人的价值。
  (68)“人文主义”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指人文学科,当时的人文学科大致相当于古代罗马学校讲授的博雅学科。人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优雅的语言、细致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
  (69)17和18世纪是理性的时代。培根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鸣锣开道者。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指导作用。霍布斯在政治哲学领域有极大独创性,他是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社会契约论第一次用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理性说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它取代了中世纪流行的“君权神授”的信仰。霍布斯的出发点是“自然人”的观念,自然人事一种自然物体,他完全服从自然法。自然法师中世纪的概念,指神圣的道德律。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自然界失去了宗教的和伦理的属性,自然法也由道德律变为关于趋利避害的人的自然本能的规律。霍布斯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生活在自然状态下,完全按照自然法行事。他总结出两条自然法:一是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人的最大利益是自我保存。根据第一条规律,人们为了维护各自的生命权,一开始处于“人对人是狼”的战争状态。但是战争状态威胁到人的生命,违反了最大的利益,因此人们必然要求和平。根据第二条规律,和平协议时这样一个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放弃和别人一样多的权利,并因此而享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利益。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他或他们代理行使权利,以保全契约者的生命。国家是这一契约的产物,同意转让权利的契约者是被统治者,接受契约的代理权利者是统治者。
  (70)笛卡儿不但是哲学家,还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说,思想可以怀疑外在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的话,怀疑就无法进行。并且,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笛卡儿由这一分析得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I think, therefore I am)。
  (71)笛卡儿关于实体的定义是:“一个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根据实体的定义,心灵与实体不依靠对方而存在。从它们的本质属性来看,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想。这样笛卡儿得出了二元论的结论: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72)笛卡尔于17世纪初期,开唯理论的先河。斯宾诺莎于17世纪的中期、莱布尼茨于17至18世纪之交分别建立了唯理论的另外两个体系,标志着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发展、成熟。 斯宾诺莎说,哲学的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幸福,所谓“最高的幸福”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便可以连续地永远享受无上的快乐。”斯宾诺莎用一元论代替了笛卡儿的二元论。按照他的观点,广延和思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斯宾诺莎运用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去理解人的本性和情感,他把人的情感看做“出于自然的同一的必然性和力量”。斯宾诺莎根据他的哲学,提出并论证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著名结论。
  (73)单子论:莱布尼茨认为实体是组成世界的最小单元,它们的数目无限多,每一个实体都是“单子”。“单子不是别的,只是组成符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单子”这一概念来自希腊文monad,意思是“一”,表示不可分割的统一。因此,莱布尼茨把“没有部分”作为单子的基本规定性。从单子这一基本特征出发,他推导出单子的其他各种特性。首先,单子没有广延;其次,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再次,单子不受外部影响。单子没有部分,因此也就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户,它不能接纳另外的实体或偶性的作用。但是莱布尼茨又不能否认单子之间的关系,他于是说,单子之间的关系不是由于单子的内在本性而产生的,而是由于上帝的安排,这种由于上帝的安排而出现的单子之间的相互联系被称作“预定的和谐”。最后,每一个单子具有固定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单子的无形的特性是它的活动。单子好像是无形体的自动机,又可称为“隐德来希”,即现实性、活动性。他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他说:“单子的本性是表象”。单子的质的程度的差别也就是表象清晰程度的差别。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理性又两个特点:一是按照矛盾论和充足理由律来思维,又称作“精神”;二是能够以“自我”为思维对象,进行反思活动,相当于笛卡儿所说的“我思”,莱布尼茨称之为“统觉”。
  (74)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思想开明,科学昌盛,工业发达,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最能反映这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哲学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英国经验论。究竟有没有天赋观念?这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分歧的一个焦点。我们看到,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这三个最重要的唯理论者无不把天赋观念作为人类知识的基础。在《人类理智论》的开始部分,洛克针锋相对地批判了天赋观念论。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与他的白板说是同一理论的正反两个方面:他一方面否认了知识来源于天赋观念,另一方面肯定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明确地说,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洛克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而发生的活动,反省则是心灵自发的活动。洛克把两者视为等量齐观的双重来源,他关于观念来源的学说被称为双重经验论。双重经验论也是一种二元论。
  (75)洛克是英国经验论的真正的逻辑起点,沿着洛克的思路,可以抛弃常识,得出彻底的唯心论和怀疑论,这是贝克莱和休谟的立场。贝克莱的出发点是洛克的观点:人类知识的对象是观念。“一个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从经验论的前提出发,他合乎逻辑地得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结论。休谟在《人性论》开头指出,哲学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部分,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和观察。休谟的目标是成为精神哲学中的牛顿,他的任务是运用那种业已被证明为有效的方法,剖析人性,建立科学的精神哲学。休谟将观念来源归结为印象,把反省印象的来源归结为感觉印象。归根到底,一切认识都来源于感觉印象。他认为,知识的性质取决于观念之间的关系。
  (76)“启蒙”的意思是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时思想解放的运动,历史进步的运动。启蒙理性就是现代理性,启蒙主义的纲领就是现代主义和现代化的纲领。启蒙运动是遍及全欧洲的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有苏格兰启蒙运动(休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启蒙运动(歌德和康德等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但法国的启蒙运动最为彻底,影响最大,法国大革命是它的直接后果。法国的启蒙学者可分为两部分:温和的和激进的。较早的启蒙学者是温和的批判者,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宣扬理神论。较晚的一批百科全书派是公开的战斗的无神论者,他们在哲学上是唯物主义者。
  (77)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被狄尔泰誉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伏尔泰是理神论者,他既反对天主教会和僧侣们信仰的有神论,也反对无神论。他有两则名言:一则是“即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一则是“整个自然都在高声地告诉我们,上帝是存在的。”前者说明上帝存在的必要性,后者说明上帝存在的充分理由。伏尔泰吸收洛克的经验论和牛顿的自然观,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理神论。
  (78)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只是在进入社会之后才逐渐失去自由,社会不平等伴随着文明进程而出现和发展,因而产生了《社会契约论》一开始所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悖谬。卢梭的公意学说把自由的普遍性和意志的绝对性结合一起。卢梭的哲学的伦理基础是性善论。他的知识论的原则是良心原则。
  (79)孔狄亚克贯彻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反认识论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触觉中心主义。拉美特利把机械论的原则贯彻到底,得出了“人是机器”的结论。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他的哲学可被称为“生机论的唯物主义”。
  (80)在哲学史上,通常把18世纪后期道19世纪中期的德国哲学称为德国古典哲学。这里的“古典”有两层意思:一是古典的风格,二是指学术的规范。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它在哲学史上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就是集大成的思想。康德的批判哲学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总结,黑格尔对以往的哲学体系的总结,都标志着西方哲学一次大飞跃。
  (81)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革命的共同点是这样一个变化,即把从客体到主体的思想路线转变为从主体到客体的。客体即科学研究的对象,主体即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概念。过去根深蒂固的观念是:科学的性质是因它所研究的对象所决定的,科学的原则、概念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对象固有的客观性。康德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他把这一转变称为“哥白尼革命”。“这就是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人的纯粹直观能力和概念,都是先于、独立于外在对象的,按照它们来认识对象即是康德所谓的“关于对象的先天知识”。康德用来表示这种知识的一般术语叫“先天综合判断”。
  (82)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唯有自由的人才能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唯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按康德的术语“实践理性”、“自由”、“自律”都是相通的。自由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人的善良意志符合自由的这种特征。所谓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自由的意志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如果意志不以善良为目的,那么,即使它做出了趋善避恶的选择,那也不是自由的选择。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善良意志的自律被康德称为绝对命令。
  (83)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认为判断力是“一个处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判断力中的认识能力又可分为两种: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知性使用范畴思考感性直观,用自然法则决定经验,属于“规定判断力”。而判断力批判考察的是另一种判断力,他称之为“反思判断力”。反思判断力不是从范畴、法则出发来决定特殊事物,而是从特殊的事实和情感出发寻求普遍目的。反思判断力综合了知情意的因素,在必然和自由、自然界和道德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康德把反思判断力分为审美判断力和合目的性判断力。他从审美和道德的关系入手沟通自然和自由的关系。在自然界有无目的的问题上,存在着目的论与机械论的“二律背反”,知性和理性不能解决这个理论矛盾,只有把人看作目的本身和自然的目的,才能判断世界万物的合目的性。
  (84)康德之后的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方向是:以彻底的唯心论的态度,把先验唯心论发展为绝对唯心论。这里的“绝对”意味着无条件,即先验自我不受任何限制。作为完整的哲学体系,德国绝对唯心论开始于费希特和谢林,完成于黑格尔。
  (85)费希特的一生孜孜不倦地建立知识学的体系。知识学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科学”、“知识的知识”,它关心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的根据;不是知识的实际内容,而是知识的合法性。其实也就是考察知识的“可能性条件”。费希特相信逻辑形式与人的认识能力是相应的,他还接受了康德关于自我意识是知识最高原则的思想,他从逻辑规律引申出关于自我意识的原则。这样的原则有三条: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和非我统一。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费希特第一次把辩证法的形式表达为正题、反题与合题。费希特把自我和非我的对立和统一提高到第一原则的高度,这不仅是唯心论的发展,而且也是辩证法思想的重大突破。
  (86)谢林生于一个牧师家庭,15岁时进入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学习,同学中还有黑格尔和诗人荷尔德林。谢林认为,自然整体是能动的“世界精神”。先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我意识,谢林把自我意识当作一个发展过程,从感觉开始,渐次上升到感性直观、反思、意志。意识在意志阶段进入实践领域。自由是这一领域的终极目的,人类历史是朝向这一目的前进的无限过程。
  (87)谢林认为,理智直观或艺术直观所把握的对象是绝对同一,在此意义上,谢林声称自己的哲学是绝对唯心论。达到绝对同一的路径有两条:一是由下到上,一是直接把握。前者是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的路径,两者最后汇合于艺术哲学,在理智直观中达到主观与客观、自由与必然的统一。但是,艺术哲学所达到的终点同时也是同一哲学的起点。谢林直接开始于绝对同一,认为这是哲学的子明前提。绝对同一的自明性如同同一律A=A那样确定。谢林给予同一律高度评价,称之为“理性的最高规律”。除此之外,他难以进一步说明绝对同一的性质,只是从否定的方面说它是“无差别”或“无区别”的状态。同一哲学和浪漫主义的情怀,促使谢林发生了重大思想变化,理性主义逐渐让位给宗教神秘主义。与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性宗教观和宗教道德化的主张不同,谢林刻意强调宗教的神秘性与非理性。他把自己的宗教哲学称为肯定哲学,而与康德等人的“否定哲学”相对抗。谢林关于宗教的肯定哲学是他的同一哲学的延伸,两者不同的是,同一哲学以直观把握绝对,肯定哲学以信仰接近上帝;两者的联系在于,哲学上的绝对同一不是别的,正是上帝。谢林认为,肯定哲学的核心是上帝与人的关系问题。终其一生,谢林的绝对唯心论是思辨形式的泛神论,其启示是人性宗教的启示。
  (88)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这是黑格尔哲学的价值所在。黑格尔哲学的范畴、命题和论题都是为他的体系服务的,离开了体系的框架,它们的意义晦涩含混,甚至显得荒谬、无意义。黑格尔哲学的特点和优点在于它的整体性。体系的整体性不但赋予它的组成要素以确定的意义,而且确定了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集大成者的地位。
  (89)黑格尔认为,哲学的真理科学,而“哲学如果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黑格尔认为,在哲学研究中,起点不应仅仅是起点,它也是终点。如果说,传统的形式逻辑的证明是直线式的推理,那么,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就是范畴的圆圈式运动。这个体系的真理性不依赖于起点,它存在于从起点到终点发展的全过程。
  (90)黑格尔的逻辑是辩证法。黑格尔从费希特那里接受了辩证逻辑的三段式的形式,即正题、反题、合题的形式。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看到,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前一形式的否定:反题是对正题的否定,合题是对反题的否定;而当合题表现为正题时,它立即又会被更高一级的反题所否定,如此螺旋式地上升,直至达到终极目标。在此意义上,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否定辩证法,否定的原则是辩证法的轴心,正反合的三段式不过是否定原则的表面形式罢了。黑格尔曾明确地说:“否定的东西构成了真正辩证法的东西”;但辩证法的否定不是单纯的否地,而是获得具体规定性的“扬弃”。
    (91)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原本的副标题是“意识的经验的科学”。黑格尔认为只有从知识起源和发展来论证绝对知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绝对精神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从自我意识阶段开始,用世界历史的视野阐述意识发展和知识发生过程,经历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等阶段,最后到达绝对知识。
  (92)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说:“精神现象学不是别的,正是纯科学概念的演绎。”就人的认识顺序说,精神现象学通过描述意识的发生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证明逻辑范畴的真实的、必然的存在。就世界和思想的存在和本质而言,逻辑学是它们的逻辑前提和具体内涵。
  (93)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按照他的哲学观和辩证法来把握西方哲学史上代表人物的思想,为后人树立了史论结合的哲学史研究的典范。
  (94)青年黑格尔派:导致黑格尔学派分化的直接原因是围绕宗教性质问题而展开的争论。如何评价基督教的性质,在德国当时环境中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着启蒙派与保守派、自由派与顽固派以及革命派与反动派的两军对阵。面临着这样的冲突,黑格尔的后继者有两种态度:一是站在前者的立场反对后者,一是调和两者的矛盾。
  (95)1835年,斯特劳斯发表《耶稣传》指出耶稣只是历史上一个普通教派的创始人,把耶稣神化为圣子和基督的福音书是神话与传说。但是,福音书并不像激进的启蒙学者所说的那样,是恶意欺骗或有意虚构的产物,毋宁说,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宗教组织的集体的无意识的创造。斯特劳斯关于基督教起源的神话学解释不但遭到保守的神学家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在黑格尔派内部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可以根据黑格尔的不通过论述,支持、反对或调和斯特劳斯的立场。有鉴于此,斯特劳斯说:“福音书的历史是不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人们关于神性和人性相统一的观念史的一部分?对于这一问题,有并且只有三种答案:福音书全是传说或部分是传说,或福音书的全部和部分都不是传说。如果把这三种答案或方向分别作为黑格尔学派的一个部分,那么,可以按照传统的比喻,把最接近旧体系的那一部分称为右派,另一部分是左派,他们中间是中派。”后来,人们一般把黑格尔左派叫做青年黑格尔派,把右派叫做老年黑格尔派。
  (96)从哲学上来说,青年黑格尔派有以下特征:首先,青年黑格尔派坚持辩证法的否定原则,青年黑格尔派把绝对的否定精神与对现实的革命精神联系起来,他们的风格是批判性、论战性的。其次,青年黑格尔派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但把历史归结为观念史、思想史。最后,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观具有无神论的倾向。总的来说,青年黑格尔派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其内部充满着激进派与保守派、革命派与自由派以及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矛盾。这个派别只流行了一二十年便分化瓦解了,其中的革命派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代表是费尔巴哈和马克思。
  (97)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指出黑格尔哲学头脚倒置特点的人。他指出,现实的总和是自然界,人和人的思维都是自然的产物。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学。人本学的对象是自然界,前提是自然的第一性。但是要揭开无限的自然的深奥秘密,哲学必须首先研究人,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就是人本学。
  (98)费尔巴哈认为“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上帝是人的镜子”。克服宗教异化的途径就是把被颠倒的东西颠倒过来。基督教认为人是第二性的东西,真正的宗教则要宣布人是第一性的;真正的宗教只能是人本学的宗教。人本学的宗教以人的无限的本质为崇拜对象。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爱的三位一体,但费尔巴哈最推崇爱。他把爱当作类本质的核心,甚至说:“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一个人爱得越多,则越是存在;越是存在,则爱得越多。”
  (99)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他的影响仍然存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兴起的新黑格尔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新黑格尔主义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释者,一类是创造性的继承者。不论是注释者还是继承者,都没有全盘接受黑格尔的体系。克罗齐于1917年发表的《黑格尔哲学中的活的东西和死的东西》可以说表达了新黑格尔主义者的共同心声:他们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态度是分化之,扬弃之,吸取其活的精神,抛弃其遗骸。
  (100)克罗齐是意大利的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克罗齐的哲学体系由美学、逻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部分组成。克罗齐的美学是关于直观的学说,他认为一切直观都是抒情,但直观同时也由认识功能。逻辑学是关于纯概念的学说,纯概念的功能是评价和联系个体。经济学是关于价值的学说。伦理学说关于最高价值——善和自由的学说。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