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066阅读
  • 0回复

(12届年会)选手马竹青:“终南捷径”终需“我”,资源助推文化阅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终南捷径”终需“我”,资源助推文化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后记
重庆市丰都中学  马竹青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语文老师是独特的,一位好的语文老师是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的,他能在语文课上带领着学生发掘一条“终南捷径”,选择适当的资源助推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文化与文学的领域里有所悟。东坡的“一词两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篇章之一,惠承谭老错爱,让我有机会在扬州于一堂课之内用自己发现的“终南捷径”教学生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实乃大幸。虽文字粗陋,但这样历练确实也相当难得,也就不顾贻笑大方,勉力实录了。
  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础,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章与教学设计汗牛充栋,短短一堂课,一开始,我很踌躇,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学?学生又能从这一堂课中学到什么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将该理论运用到诗歌阅读教学中来说,也就是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初读体验之上,帮助学生去发现被学生忽略的信息,深化学生浅表化的情感认知,强化学生新建立起来的逻辑认知。于是,我在自己的班上展开了一次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体验的调查,调查中我发现,学生很容易理解这首词字面上的意思,大多数学生借助教辅资料能对名句名词进行“高考答题”式的赏析,少部分学生自己都能读出许多教学参考书中提到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悲慨”,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读怀古诗的一般方法推断出这种情感——如果我的教学内容只停留在帮助学生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者泛化地品味字词,那么我的作用和教学参考书有何区别?如果我的教学内容就只停留在把品读咏古诗的方法总结成几步教给学生模仿应用,那么我这个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又有何区别?(虽然把这件事做好也是难能可贵的)语文老师身上独有的文化特质,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这首词鲜活的体验又到哪里去了?我的体验又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什么帮助?
  学生的疑惑在哪里?仔细整理调查结果,学生受资料与阅历的限制在本词的初读体验中感觉到了苏轼的豪放与怀才不遇的悲慨,可是他们对于苏轼的怀才不遇感受并不深刻,只是泛泛对苏子表达一点同情与怜悯——有学生甚至觉得他与诸葛亮与陶元亮的怀才不遇的感伤是完全相同的——对于东坡的豁达也很难理解。于是,在查阅了众多资料后,我把自己还原成一个纯粹的“读者”,从文体的角度去品读,去思索,发现问题,然后我发现——苏轼是浪漫而追求完美的英雄,这种追求成全了“周郎”的完美;苏轼也是尝遍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曲高和寡,他将无奈与悲慨隐藏在早生的花发与人生如梦的感慨;苏轼更是光风霁月的文化人,“应笑”而不自笑,迎难而不屈,将一份坚守与澄澈都寄托在一杯清酒里,挥洒在一片江月中。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东坡在黄州成熟了,林语堂先生评价此时的苏子:“刻薄的讽刺、尖锐的笔锋、一切激情与愤怒都过去了,代之而起的是光辉、温暖、亲切、宽容的幽默感,绝对醇美,完全成熟。”(《苏东坡传》)清酒一杯酹江月,没有蝇营狗苟地妥协,没有愤世嫉俗的尖酸,也没有避世脱俗的消沉,我们感受到的是圆融,是明亮,是醇厚,是儒道释调和过的中国传统文人人格标杆,那是苏子为失意的文人寻找到的第三条路——“一蓑烟雨任平生”。
  经过岁月淘洗过的传统文化本质上是鲜活的,但它的鲜活却必须靠后人的激活。我以为,课堂的学习是间接经验的传递,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走过经典,亲近经典,将前人的于情感方法的体悟传替给学生,走的是一条“终南捷径”。而这条捷径,常常因为文化、学养、阅历的差异而异常险峻,如果能有教师自己的一点东西,这条路肯定会平坦得多。因此,我决定把我的这种体悟和体悟的过程分享给学生,带领我的学生重走我的“体悟之路”。
  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就很快确定了,指向深度阅读“丰富学生对本词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既然要让学生体验我的体悟过程,我就将我悟出这些结论的思维过程整理了一下:首先是熟读全词,再从文体出发,从咏史诗的角度去收集相关史实,然后与词作中的史事比较,看看作者对史实作出了哪些改编,再后知人论世,推断作者这样做的原因;最后重点分析结句,挖出传统意象中的含义,结合文本,推断作者的感情,并与常人作比较,赏析其人其文的高妙之处。这样一来,教学方法也确定了:在熟读全词的基础上,阅读补充的资料,用真实的史料和词中的周郎形象作比较以突显苏轼怀才不遇的慨叹,更突出苏轼的“梦想”;接着补充相关儒道释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于“江月”,对于东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之后,再结合本词,进而去理解东坡的“成熟”或者是“成熟”的东坡,完成一个片段写作。这样一堂课,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听有思,学生重走教师体悟之路,于此途中撷取芳华,窖藏深埋,终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的阅读之路。
  虽然课堂上有不少遗憾,比如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写作时间不太够等等,但从课后的小练笔中,我惊喜的发现,确实有很多学生与东坡亲近了,对东坡有了新的认识,赤壁的江月,在他们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怀才不遇的伤感”和“豁达人生的体现”,他们说“赤壁的江月是苏轼的心殇” “赤壁的江月是苏轼的新启航” “赤壁的江月是苏轼的桃花源” “赤壁的江月是苏轼的两个灵魂” “赤壁的江月是苏轼的守望”等等——此时,我突然顿悟了,原来文化的传承绝不仅限于几个专有名词与几段名人逸事的记诵,那本应该就是一种灵魂的亲近与吸引……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