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第12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述评
特级教师 张悦群
一个现场见效的教学突破
提到“文化作文”“文化教学”,有人满腹怀疑,总认为中小学课堂教学应当讲究教学效率,应当“向45分钟要质量”,若倡导“文化作文”“文化教学”恐怕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乃至冲击考试与应试了吧?恰恰相反。从这次大赛活动看,几十位教授级、特级、专家组成的评委团队,秉承课堂教学必须把提高效率落到实处的课程理念,坚持单位时间内必须让学生学有所得的评课观念,公平公正地评选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好课。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位选手也是课程改革的优秀老师,用他们的比赛课不同程度地诠释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观念。执教《语言训练》的吴正兵、王巧玲、张正平等老师,通过“一课多练”的方式,让学生现场学会语言表达的写作任务。 尤其是执教《诗歌写作》的张欢、陈丽琴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当场“从不会写诗到学会写诗”,实现了“诗歌也能现场教会写”的教学突破。她们认为诗歌写作是写作学中的一个分支,系学科;诗歌写作指导课是课程中的具体单位,系课程。学科与课程是两个概念,从学科到课程有一个距离。诗歌写作需要经过课程化才能成为诗歌写作课。他们认为诗歌写作课,上课者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生在诗歌写作上的原有水平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如果不清楚,你这课肯定教不好。 二是你想让学生45分钟之内在诗歌写作上达到什么水平?其诗歌写作有什么具体的标尺?如果是模糊的,你这诗歌写作课肯定失败。 三是你让学生在原有诗歌写作的水平上,通过什么途径与条件达到所确定的标准?如果你只是问问答答,必然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 四是你如何确定学生已经达到你的教学目标?如果什么衡量都没有,那教学效果几乎为零。 九位诗歌写作选手,只有两位基本做到。我自然要说说特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张欢老师的课了。 她上这节课,学生诗歌写作上的原有水平非常清楚。她上课开始什么话不讲,先让学生写《献给故乡一支歌》这首小诗。通过“前测”可知,几乎无人能写这首诗。因此,她决定让学生写一首简单的“哑铃式抒情方式”的同题小诗。这就奠定了她教好这节课的基础,如果她不清楚要学生做到这一点,这节课肯定也教不好。在此基础上,她通过呈现四首《献给故乡一支歌》的方法与条件,让学生在原有诗歌写作的水平上模仿写作。进行了10分钟的现场写作,很多学生写成了《献给故乡一支歌》。黑板上一个高个子学生,到时没有写完,张欢在点评其他诗的同时,让他继续写,自然也是教学艺术的一个表现,这又当别论。她在评讲学生学生的诗作中逐步呈现“哑铃式抒情方式”的特点。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这个标尺,张欢投影出金黄的橘子,再让学生用“哑铃式抒情方式”写一首以“橘子”为话题的抒情诗。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小诗写作,且当场进行交流和展示。通过这节课的现场写诗活动,全班学生基本掌握了“哑铃式抒情方式”。 如此上课,学生从不会写《献给故乡一支歌》,到基本会写《献给故乡一支歌》;从不知道与不能掌握“哑铃式抒情方式”到能掌握“哑铃式抒情方式”。无论在广义与狭义上,这节课都非常好地体现了“文化作文”的内涵。 诗歌写作,难度大,外延广,涉及情感酝酿、意境意象组合、语言锤炼、韵律节奏等。一节课,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有的选手,样样都教涉及,内容很多,都不如“猴子摘玉米”,最后什么都得(写诗)不到。张欢老师能抓住一点――“哑铃式抒情方式”,让学生现场写出(模仿)简单的小诗,甚至只是在学生的内心激起了涟漪,让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那也是非常有效的,成功的。否则,朗诵再精彩,表演再好,学生上完课后仍然是只知而不会做,这节课还是无效的。 拓展一下说,现场学会写诗是“诗歌写作优秀课”的充要条件,现场学会阅读也是“阅读优秀课”的充要条件,现场学会说话也是“口语交际优秀课”的充要条件。很多老师非常可笑,“我的课让学生理解了” “我讲的学生都听懂了”。请注意:如果学生不会“干语文活”“做语文事”,再“怎么懂”,再“怎么理解”都等于零。否则,一些选手事先让学生预习写好诗,在课堂上点评点评也就变成优秀课啦。 因为有了这“备课四问”做基础,所以,她们能把课堂教学效率落到实处,能创造出中学生也能现场学会写诗的教学神话。
两种特有文化的课堂表征
谈到文化作文乃至文化教学,有一特级教师反问“什么是非文化作文,什么是非文化教学”,言下之意所有教学活动都是文化的。不错,文化是一个非常外延广泛的概念,只要有人的活动存在就有文化存在。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有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两种,而且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两种文化。 先其中的广义文化,我们所讲的广义文化不是随着人存在的文化(culture),而是随着教育教学而存在的文化是“culture”的课堂教学表征。或者说,“culture”一旦走向教学就产生了特定的教学化,就是另外一种文化了(其实也是一种狭义文化)。“culture”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教学化后的广义文化则是体现教育教学的文化表征,比如11个老师教《老王》,同课异构本身就是一教学方式、课堂艺术、教育方式、价值观念的表现。而60位老师的教学碰撞、几十位评委的评点交流,乃至课间、茶余饭后的不同活动习惯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范畴内的广义文化。课堂中的师生、生生互动也是一种广义文化的教学表现。 狭义文化呢?很好理解。十个选手执教《赤壁怀古》,有史实文化的追寻,有诗论文化的演绎,有儒道文化的综合,有文学史文化的继承……这些便是狭义文化的课堂表征。而在作文组老师引导在“语言训练”中介入名人名言、引进古典名著、化用诗歌名句与意境,更是狭义文化的体现。胡川老师在《阿细跳月》一课中解说古老的跳火传说,属于是典型的狭义文化;而郭玢老师在《中国的古代艺术》直接点击狭义文化的相关内容。 如此,我们基本可以回答“什么是非文化作文,什么是非文化教学”的提问了。从教育教学的狭义文化角度回答,“不能介入名人名言、引进古典名著、化用诗歌名句”等文化内容的作文,可能不是文化作文;从教育教学的狭义文化角度回答,不能认识与参透教学中的文化现象的教学可能不是文化教学。
三个悄然发生的教学转向
60节比赛课,尽管有不少课还不能体现课程精神与课改理念,但是细心的听课者会发现其中所发生的教学变化。其教学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转向。 (一)阅读教学出现了“语文智慧”的转向 阅读教学到底教什么?到底以什么为教学任务?尽管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下了一个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但是众多语言老师仍然不能自觉地以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任务,仍然教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这次阅读课比赛,有的选手明确以教学生学习课文的语文方法、语文智慧为任务。李兆兵、和艳红的《赤壁怀古》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苏东坡的借怀古以抒发自我情怀的语文方法,王克强的《赤壁怀古》更是突出作者儒道结合,创造天人合一意境的语文智慧。与那些以文本内容为教学任务的课堂教学相比,无疑是一个切中语文本质而非常具有教学意义的教学转向。 (二)写诗教学出现了“写作过程”的转向 有专家说,难怪学生写不好作文,语文教学基本没有教作文。一般只是布置题目,作前指导,作后评讲,真正的写作过程被抛在一边。这次诗歌写作组,张欢、陈新丽老师致力于写作过程的指导让评委耳目一新。教者教学生从命题到初写,到修改,到重写,再到修改,充分体现课堂“写作过程”的教学指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要实现这个转向,没有清晰的课程理念,没有相当的“善教”功力,是难以完成的。 (三)教学目标出现“合理具体”的转向 全国老师都能在备课笔记的开始写下“教学目标”四个大字,也能依葫芦画瓢地写出所谓三维目标字眼来,但很多老师不知道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性质,以致其教学中目标一直不能起到规约有效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课程论告诉我们,是学生学习结果的合理的具体化预期。这次比赛,有老师制定《老王》教学目标,避免了“理解”“掌握”“体会”“认识”“学习”等模糊性目标表述,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的具体性目标表述。如“解释‘愧怍’等8个词语,给加点的字注意,把划横线的词语联词成文”,再如“在文中找出三个以短句叙述老王的句子,且模仿着口头叙述自己的一个熟人”。 做到“具体”或许还比较容易,而做到“合理”就非常艰难了。需要考虑不同版本、不同单元、不同课次确定学习结果的。有老师根据苏教版教学教材《赤壁怀古》,前面《六国论》后面《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的安排,把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定位在“怀古”的选材方法上。既与前后不重复,又形成有机的整体。
六个亟须纠正的严重问题
比赛,其选拔性与等次性非常严格,特等奖非常有限。有老师没有评到最高奖,是否注意一下这次比赛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上课“满堂问”,学生“满堂答” 一节课几十问,学生被迫回答一个个问题,不能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课堂。有的课达到60多问,学生几乎每分钟都要回答问题,疲于应付陌生老师的提问连珠炮,能有什么学习效果? (二)干扰学生的独立学习 有选手才发出关于“写”或“读”的学习指令,就立即走到学生座位旁“指点”“观察”。这是非常不成熟的教学表现,更不应当评到高奖。 (三)把写作学习异化为阅读学习 明明是“写作”或“写诗”,偏偏讲多少阅读材料,包括老师本人的诗文。学生的“写作”或“写诗”活动少而又少,怎能谈得上当场学会写诗呢? (四)以预习准备取代课堂学习 无论写作课,还是阅读课,都有选手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把相关答练习案告诉学生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序的“预演”现象。比如写诗课,学生预先就写好了“诗”,到课堂来写一遍;或在课堂上评讲一遍,算是指导学生课堂学习。学生当堂写诗,应当需要相当的时间,有的课学生写诗还不到一分钟,就有老师走下讲台不停地问“写好了吗”“写好了吗”。 (五)练习不典型,学习不真实 仿句当然也是一种作文,但与作文课的作文不一样。有选手化时间讲了不少诗,然后让学生仿照写几句,把写诗异化为仿句练习,不是真正的写诗训练。或者讲的诗类型多种多样,然后让学生仿写。不是一个原理或方式,学生无论怎样也学不会写诗。 (六)阅读就课文教课文,不会用课文教语文 无论是《赤壁怀古》,还是《老王》,教学任务都不是文本内容解读本身,而是通过现场文本学习以迁移到陌生文本学习上面来。可是,几乎没有老师做到为一点。非常遗憾,真正懂“课”,懂课程的都是还不多。
评委简介 张悦群,教授级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学术联盟理事长。全国语文教育先进工作者,扬州市邗江区十佳共产党员。公开发表600多篇语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约300万字),其中30余篇论文在人民大学资料中心、中国教育文摘报全文转载。 张悦群老师在赛课现场
张悦群老师在闭幕式上作为评委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