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131阅读
  • 1回复

(12届初赛联播)广东片区阳江赛场阳江一中分赛点快讯(高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5-10
第十文化作文大赛阳江一中赛区简报


  为倡导“新文化作文”写作理念,培养学生文化写作兴趣,提高“文化作文”水平,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文化成长与写作成长,我校语文科组认真组织并开展了“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2016426日,初一两个年级,200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作文大赛,赛出了成绩,赛出了水平。
  本次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认真审题,当场构思、现场习作。比赛现场,每位学生或眉头微蹙,或提笔疾书,他们潜心写作,妙笔生花,充分展示了自己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写作能力。经过努力,参赛学生顺利完成了一篇篇习作。参赛作品文体多样,选材丰富。杂文、随笔、游记、小说等文体兼而有之,选材方面除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或撞击等问题发表独特见解外,还涌现了不少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方面的佳作,用文字表达了新一代阳江人对家乡文化的赞美和憧憬。赛后,在各年级备课组组长的组织下,评委们对习作进行严格评选,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带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最后从2000篇作品中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学生进行了颁奖。
  此次现场作文比赛,旨在丰富校园书香文化,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阅读与师生息息相伴,从而进一步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认真读书、善于写作、勤于思考的文化氛围,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

  获奖名单
序号学校姓名年级作品奖项
1阳江市第一中学林瑜琳高一《中国风》一等奖
2阳江市第一中学林清华高一《传承猴戏与猴文化》一等奖
3阳江市第一中学林嘉怡高一《生命底色》一等奖
4阳江市第一中学林泳伶高一《丝路·炎黄》一等奖
5阳江市第一中学陈俊璋高一《褪色的碧绿》一等奖
6阳江市第一中学梁德豪高一《白榄》一等奖
7阳江市第一中学谢阮琼高一《又见一卷盛华》一等奖
8阳江市第一中学陈泓君高一《月光下的孔雀之舞》一等奖
9阳江市第一中学黄文堃高一《明德》一等奖
10阳江市第一中学姚皓瑜高一《醉江南》一等奖
11阳江市第一中学蔡颖琳高一《清风明月忆诗词》一等奖
12阳江市第一中学陈滢高一《盼梦圆,盼魂归》一等奖
13阳江市第一中学陈钰琨高一《神奇海岛》一等奖
14阳江市第一中学冯小珊高一《中国人,你的礼仪去哪了》一等奖
15阳江市第一中学林春汝高一《墨情》一等奖
16阳江市第一中学冯晶滢  高一《向上向善,精忠爱国》一等奖
17阳江市第一中学胡业伟高一《中国发展需要“亲民”》一等奖
18阳江市第一中学戴千栩高一 《粤唱越好戏》一等奖
19阳江市第一中学冯钰茵 高一《历经千年沧桑,守望现代繁华》一等奖
20阳江市第一中学李嘉瑶 高一《德--人之本》一等奖
21阳江市第一中学谭紫丹高一《说古“伞”》一等奖
22阳江市第一中学曾建森高一《筷子文化》一等奖
23阳江市第一中学方文静 高一《变》一等奖
24阳江市第一中学利俐莹 高一《京剧情怀》 一等奖
25阳江市第一中学武佳美高一《生命底色》 一等奖
26阳江市第一中学谭明闪  高一《修藩种篱,明志致远》一等奖
27阳江市第一中学陈思羽 高一《说礼》一等奖
28阳江市第一中学陆颂天高一《文化续航》二等奖
29阳江市第一中学佘文达  高一《“我们”遭受排挤,谁之错》二等奖
30阳江市第一中学黄欣欣高一《文化自信》 二等奖
31阳江市第一中学林欣潼高一《让生命底色杲杲生辉》 二等奖
32阳江市第一中学林焕新  高一《明明德——生命之底色》 二等奖
33阳江市第一中学谭开媛 高一 《消失的文化》二等奖
34阳江市第一中学陈梦婷 高一《本色做人,德善行事》 二等奖
35阳江市第一中学吴济宇高一《去芜存菁,灿烂古今》二等奖
36阳江市第一中学黄春霖 高一《把根留下》 二等奖
37阳江市第一中学王汝丹 高一《墨香·纺织·文化》二等奖
38阳江市第一中学梁燕铃高一《诗酒话江南》二等奖
39阳江市第一中学李诗彤 高一《根》二等奖
40阳江市第一中学林子琤 高一《药》二等奖
41阳江市第一中学项湛雅  高一《我与风筝的故事》二等奖
42阳江市第一中学郑文蓬高一《当东方道德遇上西方枪炮——从<大学>看科举》二等奖
43阳江市第一中学阮馨仪  高一《国产动漫可以翻身吗》二等奖
44阳江市第一中学关艳婷 高一《 品诗之韵 》 二等奖
45阳江市第一中学刘伊翘 高一《巷陌交通,悠悠漠阳情》二等奖
46阳江市第一中学蓝晓婷 高一《科举之殇》二等奖
47阳江市第一中学黎小钰高一 《 茶韵》二等奖
48阳江市第一中学岑耀东  高一《 断线风筝》二等奖
49阳江市第一中学林良敏  高一《科举之我所见》二等奖
50阳江市第一中学陈思羽 高一《当儆甚,不当贺》二等奖
51阳江市第一中学徐嘉怡 高一《请守住道德底线》二等奖
52阳江市第一中学黄劼     高一《文韵舞影》二等奖
53阳江市第一中学陈俞静 高一《寻根溯源,壮国富文》二等奖
54阳江市第一中学麦宗敏 高一《保持一颗至善至美的心》 二等奖
55阳江市第一中学郑雯文高一《匠人》 二等奖
56阳江市第一中学林泳濡  高一《传统文化需传承》二等奖
57阳江市第一中学杨威  高一《西学中源的反思》 二等奖
58阳江市第一中学李思源  高一《情见诗词间》二等奖
59阳江市第一中学吴文蓉 高一《明德,至善,亲民》二等奖
60阳江市第一中学李南风高一《通往光明的道路》二等奖
61阳江市第一中学郑盟瀚  高一《以法定江山》三等奖
62阳江市第一中学冯萱瑜  高一《中华之魂,了然于心》三等奖
63阳江市第一中学林子茵  高一《文化之舟,为科举起航》三等奖
64阳江市第一中学卫雪高一《细品千年风雅》三等奖
65阳江市第一中学张昊楠 高一《还科举一份认同》三等奖
66阳江市第一中学叶雨桐  高一《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自信?》三等奖
67阳江市第一中学敖嘉璐  高一《寻寻觅觅——正在消失的文化自信》三等奖
68阳江市第一中学陈秀雅 高一《脊梁》三等奖
69阳江市第一中学冯舒怡 高一《灵魂在高处——明德》三等奖
70阳江市第一中学伍世航  高一《明德者众,国运鼎盛》三等奖
71阳江市第一中学冯钰淳  高一《我们的文化真的丢失了吗》三等奖
72阳江市第一中学叶植政  高一《 自强为天下健》三等奖
73阳江市第一中学关鹏飞高一《进无止境》 三等奖
74阳江市第一中学李旖芊 高一《历史的污点》 三等奖
75阳江市第一中学钟汇博 高一《论创新》三等奖
76阳江市第一中学方禹皓高一《论西学中源》三等奖
77阳江市第一中学韦永毅 高一《遗失的自信》三等奖
78阳江市第一中学李林倍  高一《对中国应持检视态度》三等奖
79阳江市第一中学林文颖 高一《论美国的对华情怀》三等奖
80阳江市第一中学李静文 高一《扬吾美德,兴吾中华》 三等奖
81阳江市第一中学冯景业高一《孝乃至善之道》三等奖
82阳江市第一中学黄华祥高一《中国人站起来了》三等奖
83阳江市第一中学冯颖瑜高一《从善至善》三等奖
84阳江市第一中学方绮晴 高一《一把伞》 三等奖
85阳江市第一中学林紫琪 高一 《茶文化》三等奖
86阳江市第一中学林进浩高一《反求诸己,巨龙腾飞》 三等奖
87阳江市第一中学蔡云冲高一 《人生之道,大学之道》三等奖
88阳江市第一中学林炜明  高一《“西学中源”不如“西学中用”》三等奖
89阳江市第一中学陈真可高一《论中华文化》三等奖
90阳江市第一中学陈建江高一《曾经•现在•未来》三等奖
91阳江市第一中学梁洪滔 高一《打铁还需自身硬》三等奖
92阳江市第一中学梁玉环 高一《文化思辨: 一线一鹞一传承》三等奖
93阳江市第一中学阮晓萍高一《中国书法——独特美》三等奖
94阳江市第一中学黄泳 高一《美国应该排华吗》三等奖
95阳江市第一中学黄诗茹  高一《排斥与接纳》 三等奖
96阳江市第一中学洪健娜 高一《水墨丹青画 , 振兴中国华》三等奖
97阳江市第一中学冯雨婷高一《老街·文化》三等奖
98阳江市第一中学梁禾佳高一《“排华”事件的沉思》三等奖
99阳江市第一中学林秋余高一《兴我中华之魂》 三等奖
100阳江市第一中学刘泳琪 高一《文化思辨》 三等奖
101阳江市第一中学姚锦烨  高一 《未闻花名,为文化名》 三等奖
102阳江市第一中学冯梓晴高一《生命底色》三等奖
103阳江市第一中学曾丹蕾高一《唤醒心中文化的记忆》三等奖
104阳江市第一中学阮楚云 高一《龙魂》三等奖
105阳江市第一中学施雨君高一《生命底色》三等奖
106阳江市第一中学梁慧琪高一《生命底色》三等奖
107阳江市第一中学谭秋月高一《记忆中的西关文化》三等奖
108阳江市第一中学黄滢漪 高一《从科举谈中西文化理解的促进》三等奖
109阳江市第一中学陈钰琨  高一《神奇海岛》  三等奖
110阳江市第一中学关泽琳 高一《科举是敬畏生命之本》三等奖
111阳江市第一中学郑宇 高一《“至公”科举》三等奖
112阳江市第一中学关雅文 高一《中药》三等奖
113阳江市第一中学赖嘉杰  高一《阳瓷造》三等奖
114阳江市第一中学刘颂扬 高一《忆千年风檐寸晷  颂永恒东方之光》三等奖
115阳江市第一中学王梓  高一《欲正名,先正视》三等奖
116阳江市第一中学冯心盈  高一《把科举和自信装进心中》三等奖
117阳江市第一中学黄海洋 高一《华夏园林的瑰宝》 三等奖
118阳江市第一中学左沛瑜 高一《字》三等奖
119阳江市第一中学曾昭宁高一《宣纸——中华文化的缩影》三等奖


获奖佳作选

中国风
阳江一中高一(1)班   林瑜琳    指导老师:蔡小敏  

  都市褪去繁华的衣袍,变成朴素的孩子,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里沉沉地睡去,而我依旧坐在泛着蓝光的电脑屏幕前,敲打着键盘,点击着鼠标,发出噼里啪啦,滴滴答答的声音。我不喜欢但不曾抱怨这样的生活,如果不是这样,我又怎么能凭借着新潮的都市衣裙拿下“最佳服装设计奖”和“2016年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电脑上邮件的图标永远都在闪烁着,顾客们都争着要我帮她们设计都市最新款。
  有一天却收到了一封奇怪的邮件,上面说:“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服装设计者。”这句话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我心中的炸药。愤怒在心中燃烧着,我恨不得穿过电脑屏幕揪着他的衣领问他,他凭什么这样否定我想到这里,心中的愤火燃烧得更旺了,我马上打开电脑里的文件夹,打开里面我引以为傲的图纸一页页浏览,看看到底有什么问题?我不停地点击鼠标,由“滴滴滴”的轻慢变成了“滴—滴—滴—”的沉重迟缓,每点击一声,扼在我脖子上的手力就加重一点,抵在胸口处的刀就推进一分,多么希望下一张图纸会有些特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衬衫、连衣裙、牛仔裙。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把被单披在身上,当做是古代的嫔妃们的轻纱,然后慢慢地行走,想婀娜多姿的歌姬,又想母仪天下的皇后,也羡慕《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旗袍时的风情万种,想象自己也穿上那样美丽的衣裳,或许这才是我当上设计师的初衷。原来不是我做的不够好,而是我走偏了方向,还不曾认识作为一个中国风的设计师肩上所承载的责任。我咬紧牙关,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前方的路多难走,都要坚持走下去。
  “铃铃铃”电话响了,把我拖回了现实。“姐,你能不能帮我设计套公主裙啊?蓬蓬的那种,我们学校要举办化装舞会呢,”“妹妹啊,你的眉毛细长,脸蛋圆圆的,嘴巴鼻子都很小巧,可能不太适合公主裙啊,我想帮你设计一套和你五官最相称的衣服,怎么样?” ( “真的?好吧,要设计得好看一点。”挂了电话,拿起笔涂涂画画,却意外地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几天之后,把衣服送到妹妹家,刚停好车,妹妹就像我飞奔过来,满脸期待,满心欢喜。我特意地把她的眼睛蒙上,然后帮她换上衣服。拿开布的那一瞬间,她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镜中的她,一袭罗衫浅淡,淡而不素,细碎的樱花瓣随意地在裙上飞舞着,纤细的腰用一条白色的织锦腰带束着,裙幅层叠,像月下新荷初绽般美好从容,纤尘不染,随意拨散的青丝让她像是穿越来的人。她的大脑像已经失去指挥自己行动的能力,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不动,楞着两只眼睛发痴地看着镜中的人像。
  几天后,妹妹打来电话,语气里洋溢着喜悦,说:“姐,我的同学都问我裙子从哪里买来的,太漂亮了,她们都从来没有见过呢。”听了这话,我心里像被真扎了一下,无奈地苦笑。说:“这可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最有民族风情的,最能突出中国人的神韵的汉服啊。不是裙子太美,而是你不曾去了解。”
  “铃铃铃……”又是一阵急促的铃声,拿去电话,“喂,可以帮我设计件衣服吗?风格、要求还是老样子。”“老样子?不尝试新的风格吗?比如中式一点的。”“感觉很丑啊,大红大黄的结婚一样,很奇怪的样子,而且没有时代感,有点落伍,不太符合我的风格吧,还是清新淡雅的日系风格适合我”“尝试一下吧,看在我帮你设计这么久衣服的份上,就试这一次就好了。如果不行的话我再免费按照你的要求给你做一套。”“……那好吧,就一次。”她满怀着犹豫和迟疑答应了。
  几天后,她来这里取衣服,我主动提出让她把眼睛蒙上,来个惊喜亦或是惊吓。我帮她穿上衣服,穿的时候,她问:“这是什么材质,穿着这么舒服?”“中国最古老的材质——蚕丝。”“以前还不知道呢。”扯下布时,我惊呆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喃喃自语说:“这场战役我是打赢了吗?”身着钴蓝色青花瓷印花的雪白剔透的雪纺,细腻的勾花勾勒出女子的沉静和从容,飘逸的裙角宛如仙女般的灵动,清新脱俗,更似雨后轻烟微笼的青山。真是应了那句“天青色等烟雨。”
  几天后,她来电话:“同事们都觉得这条裙子超好看。都说要来你这定制中国风的衣服呢。”我说:“中国风很美,只是你不曾发掘,中国是个包容万象的国家,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铃铃铃”,以前觉得烦人的铃声,怎么越听越顺耳了呢。 “你好!帮我做一套干练点的衣服,像韩系的那种职业装吧,过几天公司要开会。”真是个风风火火的女领导,但总感觉她缺少了什么。“你觉得中国风怎么样?”“很喜欢呀,但却从来没有尝试过,觉得太奇怪了,大家都追什么欧美风、日韩风,自己穿个中国风,不太合适吧。”“我可以帮你试试吗?”“呃……好吧。”有些勉为其难。
  几天后,她带着秘书来试衣服,还是一样的蒙上眼睛,扯下布条的瞬间,像是躲藏在云层后面的太阳一跃而上,照亮了整个晦暗的世界。秘书像是被摄了魂一样痴呆的凝望着不自觉地说:“从来不知道她可以有这样的魅力。”寂静,只听得见炙热地猛烈地心跳声。看见镜中穿着旗袍的她,高高竖起的绣暗纹的衣领足显纤细的脖颈,盘旋纽结而成的花扣两两相扣,上好的乌绸展平,细细地裁出窈窕的身段,红黑相间的花色似那遍曼珠沙华,不只美颜独绝、典雅精致,更带着昂扬的傲气,属于中华的傲气。两摆高高叉开的缝隙里,白皙的双腿若隐若现,高贵端庄,而又充满诱惑。她微笑着,光彩夺目。谁也不曾想到那丢在角落的物件,现在可以这般熠熠生辉。
  两天后,她打来电话向我订制更多的旗袍,她说:“旗袍真的会使一个人由内而外地改变,我决定了以后穿旗袍,穿出我的自信,穿出中国人的自信。”“这就是旗袍的的魅力所在吧,如果一种服饰不曾有人去尝试,她永远不会变成潮流,而是成为历史,被掩埋在尘埃里。文化也一样!”
  感谢那封信,让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一个中国人所应有的骄傲,我们应该去了解,去探索,去尝试中国的文化,而不是去追赶所谓的潮流,当中国人自信了,中国风也会像欧美风、日韩风一样成为国际潮流!

中国发展需要“亲民”
阳江一中  高一8班   胡业伟  指导老师:黄润娇
(122)

  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时曾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中的“亲”即为“新”,就是弃旧图新、向新、革新的意思,亲民就是要不断改向新、不断创新、不断自我求新的人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亲民”古代中国便有不少著名的“亲民”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孔子开创了中国的平民教育模式,创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得教育由少数特权者手中的玩物,变成了普惠大众,开蒙启智的工具西汉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的新的思想体系;北宋王安石进行嘉佑变法;明代张居正创立一条鞭法、考成法;清朝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改土归流……这些亲民是中国古代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先贤,是古代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
    但中国也有不少与亲民做法相反,不敢创新、一味守旧之人。例如清朝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等人,他们成为洋务运动中的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成为与洋务派对立的势力。他们对于学习西方和引进西学深恶痛绝,认为是“用夷变夏”。他们鼓吹唯祖宗之法是尊,唯古圣贤是尚。从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日趋激化。洋务派每项重要主张,都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清朝之灭亡与顽固派的作风密切相关。所以不新,一味守旧则亡,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对现今“亲民”的警醒。现在的中国,幸有“亲民”。张亨德史程博正是现代亲民的榜样。张亨德13岁首次创业2012年创立住百家新公司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将出境自由行群体对特色民宿的需求与国外优质房源进行了整合,为更多出境游用户提供了新的住宿解决方案,推动了整个社会旅游事业的发展,也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9岁的史程博堪称沈阳最牛创客。他选择一个不被资本看好的市场领域创业,把一个原本只有一个人的企业带到了估值5000万的行业第一名。他创办的九幽科技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于Windows App研发、运营的企业,专注于为Windows8、Windows Phone及Windows10开发者打造开发、运营、推广、盈利一站式服务平台。他是国内第一批敢于在Windows App研发及运营方面发展的人之一。由于这创新精神,史程博的九幽科技如今牢牢占据着国内第一成为国內第二家微软全球精选合作伙伴,也使中国在科技方面不断进步,跟上世界的脚步。正是这些亲民不拘于传统,中国才持续发展。
  “亲民”是古代中国所推崇的,也是现代中国所提倡的。作为个人,要不断成就新我、不断日新向上。国家亦是如此,“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虽是文明古国,但其长盛不衰就在于自我更新的持久动力。“亲民”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注入着勃勃的生命力,使中国这古老庞大的“机器”持续运转,发出震撼世界的轰鸣声。    
                
历经千年沧桑,守望现代繁华
阳江一中高一(6)班   冯钰茵   指导老师:陈梧羡  

  唐朝时,他叫“奚琴”,是一个英俊潇洒却又带点忧郁深情的翩翩少年。演奏时那乐声九曲回肠,直叫人百感交集,那些年代该交的税,该服的役,出征的爱人,远方的亲人就是曲中旋律。
  宋朝时,他叫“嵇琴”,是一位成熟稳重又有独特魅力的中年大叔。他被迎进了宫,与一位叫徐衍的教坊伶人共弹奏。期间,他的一根弦突然断了,徐衍不慌不忙,只用一弦终其曲。那乐声千般风情,直叫皇帝大臣想起改朝换代,千秋功业,百姓安居,边疆扰乱。曲中意会,情思绵长。
  现在,他叫“二胡”,是一个经历过千年风霜的老者,他成了我爷爷的朋友。孩童时,爷爷把我抱在腿上,用一只手扶着二胡,“囡囡,你别看这木疙瘩只有两根弦,世间上再细腻的情它都能拉出来。”当时爷爷拉的二胡,我只觉得乐声尖细,有时优柔寡断,有时柔润典雅那声音像细针,像老黄鹂,像一种叫“失去”亦或“得不到”的感情。那时候在南方的日子总是充满二胡和远方。八岁时,爷爷离开我了,那二胡就锁进了老房子的楼顶。现在我十六岁了,乍然发现我已经好多年没听到二胡的声音了,爷爷的离去带走了我身边唯一的二胡声。怀念爷爷,我想报名学二胡,有的只是钢琴班。某天看电视时发现节目里的一位老人正在拉着二胡。听着这熟悉的乐音,让我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可是听着节目里那位老人说他已经老了,这把二胡再也没有人继承的话语。我的心不由一紧,我跑上楼顶,翻遍了整个楼顶,终于找到了那把也是没有继承人的二胡。看着手中的二胡,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谁把二胡挤出了国人的生活?二胡这位老者,在历史长河中受人尊敬了千年,陪农民走过了最贫苦的时代,陪皇帝走过了最艰难的时代,陪诗人走过最多情的时代,却在这最繁华的时代被人遗忘了。
  慢慢地我发现国人宁愿花上千元甚至万元看一场芭蕾舞剧,去听一场钢琴演奏会,却不愿听小区里老人熟练拉着的一曲二胡。他们或许会说:“二胡拉出来的声音太尖锐了,我受不了。”或许会说:“二胡才两根弦,能拉得出什么,不像钢琴52个白键,36个黑键,这才是时代的主流。”甚至那些一首二胡曲都没有听完过的人还会说:“二胡太俗,我喜欢高贵的钢琴。”听着这样的话语,我会思索:二胡是否真的过时了,还是太难学了才没有继承者,抑或是国人认为二胡拿不出手不能登上世界舞台的不自信呢?这些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爷爷的声音也仿佛在耳边响起:难道中国人一定要活着活着就把二胡遗忘,抛弃掉?难道只能让老一辈无助地守着二胡,无奈待其逝去,空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遗憾?
  我想起了阿炳,想起了他的《二泉映月》——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坎坷一生的经历,想起爷爷在拉《二泉映月》时那种绝美的享受,凄切哀怨,尤为动人。我不禁又跑到了楼顶,找到了爷爷的二胡,抚摸着它那岁月的痕迹,历经千年的沧桑,能否守望现代的繁华。潸然泪下时,是不能成为二胡继承者的悔恨,亦是二胡去留的忧思。
  夜深了,我把二胡上面的灰尘擦干净,把它放回原处。下楼时我抬头望着楼顶,看到了窗外时隐时现的星星,星空中好像也有一把二胡,在静静地等待,在静静地守望,我想它应该是在等着有人重新把它拾起,让它不再独自度过这寂寞悲凉被人遗忘的夜。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5-10
序号    学校        姓名      年级      作品        奖项
1    阳江市第一中学    敖晴川     初一    《童年的记忆》     一等奖
2    阳江市第一中学    杜彦霖    初一    《小城的记忆 》    一等奖
3    阳江市第一中学    谭茗之    初一    《成长的记忆》    二等奖
4    阳江市第一中学    莫杰麟     初一    《关于童年登山的记忆》    二等奖
5    阳江市第一中学    林颖微     初一    《关于爷爷的记忆》    二等奖
6    阳江市第一中学    陈圣熙    初一    《艾叶饼的记忆》    三等奖
7    阳江市第一中学    梁格宁    初一    《军训的记忆》    三等奖
8    阳江市第一中学    梁译文    初一    《茉莉花香吹来的记忆》    三等奖
9    阳江市第一中学    梁婉倩     初一    《鹰的记忆》    三等奖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