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930阅读
  • 0回复

(全科文化)“水”滋润下的傣族民间舞蹈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3-17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生活在西双版纳的 傣族人类与水的联系更为紧密,只要一提起傣族的历史与文化,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首先联想到水及与水有关的事物,史书将傣族描绘为“一日十浴”(1),或许并非夸张。著名傣族学专家黄惠教授指出:“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2)。水,被傣语称为“喃木”;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为“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慢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变成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3)
  傣族生活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亚热带地区,炎热的天气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喜欢水边与树荫下,喜欢明月和繁星,连劳动生活的节奏也不能过于激烈,劳动后归来清洗洁净,饭后能在微风轻拂凉爽的夜晚,大家和着轻缓的鼓声自由跳舞,那是最幸福的感受。素有洁净、爱美和歌舞风俗的傣族,就是这样地把水的清纯和水波轻柔的流淌,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4)
  “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是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在舞姿造型上的体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地区的傣族人民对孔雀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孔雀崇拜造就了“三道弯”的体态发展,孔雀的自然形态就被认为是一个“三道弯”经典。当孔雀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枝上,长长的尾羽垂下来,其形态正好是“三道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看它的骨骼结构,“三道弯”与弯曲的特点就更加鲜明。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孔雀形象,不仅在舞蹈中,就是在傣族织锦、饰物上的孔雀图案,也多是“三道弯”的形象;“一顺边”的美是傣族特有的安详、舒缓动律中体现出来的美好舞蹈形象,虽然傣族大多生活在山谷间的平坝上,但山地的动态特征也反映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尤其是妇女,她们在担水、挑谷、扬场等劳动时的步态和形体动态中,多有“一顺边”的特征。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罗雄岩认为“一顺边”的美,源于高原的劳动生活,来自高原民族的审美心理。在高原上山路崎岖,人们往来间有诸多不便,上山、下坡自不必说,就是一般走路也和在平原上大有不同,其主要区别,就在于脚掌的着力点和身体的平衡上,于是逐渐形成了“一顺边”的体态。“一顺边”在傣族筛选稻谷中也表现得比较充分。过去,傣族在秋收后扬场中不使用风车,而是两手各持一把大竹篾扇,用扇风的方法筛选稻谷,这种筛法就是别致的“一顺边”的动态。当妇女们右手高举篾扇的同时,右脚亦弯曲并高高抬起,然后手脚同时向下用力地扇风,身体由右方向左侧转动,左手扇风时,姿态和转动与右手一致,都是手脚同出一侧。作为舞姿造型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
  傣族有许多与水有关的节日活动,其中最盛大的节日便是泼水节,节时在举办的各种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中,象脚鼓舞、孔雀舞、嘎光舞、依拉贺舞、鱼舞、蜡条舞等特别受广大傣族人民以及各地来宾的青睐。
  象脚鼓与舞结合在一起是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完美的舞蹈文化。因此,傣家有一句谚语:“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象脚鼓一响,脚杆子就痒”。象脚鼓舞,可以说是傣族人民的象征,凡是到过西双版纳或德宏傣族居住区的人们都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当种完谷子,田野披上绿装时,傣族人民就要敲响象脚鼓,犹如春雷来临……收割季节,当粮食满仓,傣家人就要跳起象脚鼓舞欢庆丰收,尤其是在“泼水节”或“赶摆”时,象脚鼓敲得更响亮,象脚鼓舞跳得更欢快,有时通霄达旦地敲啊、跳啊、唱啊,使节日的气氛异常热烈。
  象脚鼓舞傣语称作“光黑拉”、“烦光”,也叫做“嘎光”,是由男子表演的自娱性民间舞蹈,妇女只跳伴舞,表演者以左肩背鼓,左手扶住胸左侧的鼓首,右手击鼓而舞,这种舞蹈可由一人跳,也可由两人对跳,还可以由许多人一起跳。舞步稳健、豪放、有力、热烈而又潇洒,其舞动特征如下:
  第一,手上的舞动特征。因为鼓是靠手敲打的,手上的技艺表现得很充分。右手击鼓前要以肘部带动握拳的手猛烈向下敲打鼓面,同时,左肩要快速往前推,右肩拉回。这样,动作显得稳健有力。手在敲打鼓面时,一般用拳、掌、指三种方法敲击:
  拳敲,即手握成拳,用拳心、拳底、拳背、拳腕敲击;掌敲,用掌心、掌肌、掌背(鱼脊肌)敲击;指敲,用五指、四指或二指、一指敲击。击鼓时,以右手为主,敲出各类鼓点,左手配合,或敲或按,掌握音量强弱或做出某些特殊的效果。
  有些技艺娴熟的鼓(舞)手,在乐极之时,也用肘部内侧、膝盖及足跟、脚趾敲鼓,跳出各种舞姿。变幻无穷的鼓点中,有共鸣瓮钟的空击(即左手不触鼓面,右手敲打鼓心),有干脆清晰的边击(用手掌或手指击鼓边),有雨打芭蕉似的按击(一手按摸鼓皮,一手敲打),随着情绪变化,或快或慢,随心所欲。
  第二,脚下的舞动特征。舞者膝部的上下起伏富有韧性,小腿蹬地时快速有力,当舞者身背长象脚鼓做出“前点步半蹲屈伸”、“后点步半蹲屈伸”、“踏步全蹲屈伸”、“八字步半蹲屈伸”等起伏动作时,他们常常敲鼓的动作与上下起伏配合得非常紧密。一般来说用手敲击时,膝部就弯曲,而抬手时膝部立直,当以一腿为主力腿,另一腿做悠腿、抬腿、踢腿等动作时,上身显示出傣族舞蹈的“三道弯”运动特征。另外,跳“嘎光咬”或“嘎光龙”之前,舞者敲击各种鼓点,而后双腿微微下蹲,先退步再悠腿自转数圈,以示四面八方:听着,要起舞啦!做稳重慢节奏鹭鸶趱脚、孔雀扒沙、猴子倒退和后踏步等脚下舞姿动作时,多是向下压低重心。以大腿支撑长象脚鼓首,令其鼓尾落地,舞者呈马步深蹲且身体斜侧对鼓面边击鼓边舞蹈,表现出其舞姿稳健,铿锵有力的舞动审美特征。
     第三,摆鼓、甩鼓、晃鼓的舞动特征。
  摆鼓、甩鼓、晃鼓是针对跳中象脚鼓而言的,跳中象脚鼓在傣族生活地区更为普及,舞姿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德宏地区的傣族跳“嘎光”时,舞者腰、腹及臀部前后晃动幅度较大,犹如大青树上附生藤子的弹性伸缩,双足屈伸灵活,上身及双臂起伏自然,有内在呼吸感。
  孔雀舞的原生态表演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男子仍然占据主角的地位,他们头戴佛塔型金冠,慈祥的菩萨面具。表演时,舞者将细竹和绸布做成片片羽翼连在一起,系于腰间,左右两侧各五片做翅膀,后面三片做尾翼,并用绳子分别系在手臂和手腕上,自由操纵,充分表现着孔雀的漫步林间、水边嬉戏、飞跑追逐、展翅飞翔,以及最精彩的开屏抖翅等。各种运动姿态、动态都靠足够的臂力和手腕的功夫。
  探索傣族民间舞蹈文化,无法抛开傣族的悠久传统历史文化以及傣族人民对水的依赖,对水的热爱。因此,“水”在傣族人民看来是世界的本源,人与动植物是水的衍生,人的心灵与世界万物同处一源,合为一体,并且人的行为可以与某种神秘力量和宇宙之间相互感应,从而达到天人和谐。这种遵循“互渗”原则的古老思维方式明显带有“水崇拜”的深深烙印。反映在傣族的舞蹈文化风格特征上,就是安详、舒缓的动律;“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充满亚热带的舞蹈风情。

     注释:
  (1)转引自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3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2)高立士编译:《傣族谚语》,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引语摘自黄惠教授为此书所写的序言,第5页。
  (3)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58~59页。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225页。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